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皮亞傑課程

皮亞傑課程

發布時間: 2021-02-02 05:56:48

『壹』 真正為課程論建立起心理學基礎的人是誰。 皮亞傑又是提出了什麼。

1)最早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他是將心理學引入的第一人。但真正為課程論建立起心理學基礎回的學者應答該是赫爾巴特。
2)皮亞傑發生認識論的基本假設是:認識既不起因於主體(成熟論者所強調的),也不起因於客體(行為主義者所強調的),而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但相比之下,學習從屬於發展。
皮亞傑不認為認識的生長僅僅是經驗的結果,而是強調個體在認知生長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其提出的發生認識論不僅是日內瓦學派的理論基礎,也是歐洲機能主義的重大發展。它開辟了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途徑,對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響。

『貳』 皮亞傑理論指導下生成了哪些教育實驗方案

皮亞傑的幼兒教育實驗方案 (一)威斯康辛大學早期兒童研究中心的方案 威斯康辛大學的幼兒研究中心依據皮亞傑的理論設計了一套幼兒教育實驗方案,以3—5歲的兒童為對象,主要目標在於檢驗方案對兒童智力與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1、課程設計。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並不試圖直接教導某些特定的概念而由幼兒獨自發展若干概念。在此課程中,教師鼓勵幼兒主動操縱物體,向幼兒提出探索性問題,激勵幼兒公開和同伴交互作用。因此幼兒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活動。此方案認為:兒童自己發現的世界才有意義且對兒童有益。在兒童思考的過程中,答案與方法的正確與否並不是首先考慮的因素。整個方案的終極思想,在於培養又創造力、思考力的人。 2、理論基礎。方案以智力發展為主,但對認知、情感與技能也給與同等重視。為協助兒童與環境保持密切聯系,需要提供數理知識、次邏輯知識、物理環境知識和社會環境知識。 3、實施過程。課程表規定,幼兒在園兩個半小時中,包括自由游戲(60分鍾)、打掃清潔(15分鍾)、點心時間(15分鍾)、大團體時間(20分鍾)、小組活動(15分鍾)以及室外游戲(25—30分鍾)。各項活動的順序可靈活掌握。其中小組活動項目最多,在為期三年的計劃設計中,約有200項,其活動重點為特定的邏輯概念,如分類、排列、排次、數目、時空、測量等。每學年上課28周,每周實施定時的形成性評價,由教師負責,每學年實施總結性評價。 (二)凱米的教育實驗方案 凱米與猶維利斯在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校區設計了一種最具創造性的皮亞傑是教育試驗方案「衍自皮亞傑的課程試驗方案」。 1、教育的基本原理 (1)適用於社會—情緒方面的教育原理:A鼓勵幼兒教自主地增進與成人的關系。B鼓勵幼兒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自行解決彼此見的沖突。C鼓勵幼兒保持自立與好奇,運用創新來滿足好奇,自信有能力自己進行活動,自如地談論自己的思想,能夠以建設性的態度來處理恐懼與焦慮。 (2)適用於認知方面的教育原理:A在幼兒的游戲中實施教學。B鼓勵並接受幼兒的「錯誤」答案。C按照物理知識、數理知識與社會知識進行教學。D兼顧教學的過程與內容。 2、課程設計目標 (1)長期目標:以發展完整人格為主,尤其強調智力與道德的自主,鼓勵幼兒的批判精神,培養獨立思考與創造力。 (2)短期目標:A社會情緒;和成人保持一種非強迫性的關系,以獲得安全感;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權利,開始協調不同的觀點;保持警覺、獨立與好奇,使用創新以滿足好奇,充滿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計數物體,並能敘述己見。B認知:探求有趣的觀念、問題與疑難,將物體納入關系中,注意其相似性與差異性。 3、課程的內容。無特定的科目,而是一系列促進發展的情境與活動。其內容可從日常生活、兒童發展課程及皮亞傑理論所提供的活動演繹而得。 (1)就日常生活而言。(2)就兒童發展課程而言。(3)就皮亞傑理論所提供的活動而言。 4、教師與家長的任務。 教師需創造有助學習的環境與氣氛;提供材料,建議活動;用有關的知識解答幼兒的問題;協助擴展幼兒的觀念。教師彼此間要相互協調,使得物理知識的活動能與團體游戲配合。家長的任務在於認可此課程的哲學,在家庭中教養子女的方式必須與此課程相配。 第二類銀行街教育模式B.華佰等在銀行街教育學院根據發展的交互作用方法研究和依據皮亞傑理論演化而來的兒童發展課程。 (一)理論基礎 早期研究重點著重於探索教育目標和教育價值的重要性,系統的觀察、記錄兒童如何學習以及通過教育性的訓練如何達到發展的目的。觀念包括: (1)兒童在發展自我時,個體與環境有交互作用。幼兒對環境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和探索的動機,這將引發幼兒不斷產生學習行為。 (2)發展的特徵是質與量的改變,所以個體與環境互動時經分化與統整而產生新經驗。 (3)適應是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功能,它是指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時,個體為求平衡而採取的一種調適過程。它包括同化和順應兩種互補活動。 (4)幼兒若無法表現出一般的發展行為,乃是受過去不良因素的影響而致。 (5)自我在與他人和環境交互作用中,不斷的充實、反省,逐漸成長為成熟的個體。 (二)教育目標 在於培養幼兒卓越的智能和良好的態度,正確的價值觀與自我觀念。培養幼兒成為一個完整的幼兒,即獲得增進知識,具有價值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發展自主、自尊、自重、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並能與他人有良好的關系。 (三)教學計劃與策略 1、教育發展原則 (1)智力的成長是經學習和知識的整合而組成的;(2)幼兒的學習以經驗的方式為主;(3)連結個人的經驗和他的智慧,可以加速幼兒的理解與學習;(4)學校和家庭的功能在於提供兒童進行思考的條件;(5)幼兒透過戲劇表演可以表達各種角色、情緒,熟悉各種不同情緒,並將現實生活中的情緒,投射於扮演的角色當中;(6)在擬定課程計劃時必須配合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按照幼兒的興趣和能力來安排環境;(7)教師要善於觀察、比較幼兒的發展狀況,以便適時地鼓勵兒童 2、師生間的關系 特別強調教師的角色,師生間的良好關系與信任,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時進行自我肯定與否定的協調者。 教師的態度應該是:(1)讓幼兒知道,當他需要時,教師會隨時關心他、協助他;(2)無論幼兒的行為有無價值,教師應傾聽指導,並評估幼兒的行為表現;(3)對於幼兒未成熟的討論或語言的偏差,教師應立即給予指正;(4)以行動來反映幼兒的情況,代替直接的語言糾正或禁止;(5)快樂地參與幼兒的學習;(6)給予有效的協助,並適當地提供新材料,在活動過程中給予積極的建議;(7)了解、探究幼兒困難的來源,以及害怕、憤怒的主要原因;(8)了解幼兒發展階段的行為特徵;(9)了解幼兒的能力及需要;(10)盡量在幼兒能力范圍內給予挑戰,以增加幼兒的學習反應,但要避免超越能力所及而使幼兒產生挫折感;(11)盡可能利用語言和非語言的表達和幼兒溝通 3、幼兒的學習動機 提出了一些提高幼兒學習動機的方式:促使幼兒對事情的好奇和關心,來促進學習行為的發生。讓學習成為一種從學校到校外經驗的擴展,並不斷豐富幼兒的經驗。 (四)課程內容 1、提供幼兒活動的學習環境:(1)探究身體各部分;(2)操作具體實物 2、教師規劃的認知教學:(1)發展幼兒成為積極接受與反應刺激的個體;(2)發展幼兒的記號功能;(3)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3、促進幼兒對環境的認識與了解:(1)觀察幼兒園內的一些事物,使幼兒了解其功能。(2)通過講故事,認識了解歷史、節日的由來與經過。(3)觀察校外環境的功能。(4)討論最近所發生或聽到的事。 4、將戲劇與幼兒經驗結合。通過戲劇表演將幼兒的內在經驗表現出來,並藉此發泄害怕、沮喪等情緒。 5、發展幼兒面面俱到的能力 6、增進幼兒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成長的能力,並能協助他成為一個自動自發的學習者,使之發展成一個完整健全的人。

『叄』 簡述皮亞傑主義的認知課程理論及方案

新皮亞傑主義的簡述
皮亞傑的理論產生於20年代,到50年代已完全成熟,並風行於全世界。很多兒童心理學工作者對皮亞傑理論進行了研究,並對他的實驗進行了重復性的檢驗。據估計,僅僅關於「守恆」一項內容的重復,驗證實驗就達3000次以上。這種情況就使得皮亞傑理論有了新的進展。
促使皮亞傑理論獲得新的進展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現有三個,這三個均可成為新皮亞傑主義。
(一) 對皮亞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進行修訂,是促使皮亞傑理論發展的第一原因
目前,西方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的一個新趨勢,就是對皮亞傑兒童發展階段理論的兩種質疑。
一是近年來,在西方認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中,越來越多的人提出,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並不是以皮亞傑的年齡階段論所描述的那種「全或無」的形式進行的。他們通過實驗發現,許多重要的認知能力在兒童十分年幼時就已經存在,只是程度有限,這些能力將隨著個體知識和經驗的增長,一直發展到成年期。心理學家們提出這種批評是以下面觀點為依據的:(1)認為皮亞傑發展階段論的事實根據不足。傳統的皮亞傑理論認為,幼兒缺乏某種認知能力,這種結論是依據非常有限的實驗結果而推導出來的。但現已有科學研究表明,在比較復雜的課題任務中,各種認知結構的相互作用和動力變化常使某些重要的認知能力時而表現時而隱蔽,因此,僅通過少量的實驗,就來概括兒童的認知能力,根據不夠充分。(2)認為皮亞傑的實驗過於困難,不適合年幼兒童去做,因而不能挖掘表現出幼兒的應有能力。最近的研究結果已表明,如果研究者能設計出難度適當的課題任務,如果事先引入訓練程序,再做皮亞傑的實驗時,年幼兒童就能表現出原認為缺乏的認知能力。
二是提出成人思維發展的模式。威廉·佩里(William Perry)等人,對皮亞傑的將15歲定為思維成熟期的理論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15歲不一定是思維發展的成熟年齡,形式運算思維也不是思維發展的最後階段。佩里把大學生的思維概括為如下三種水平:(1)二元論(alism)水平;(2)相對論(relativism)水平;(3)約定性(commitment)水平。第一章提到的里格,他明確地提出辯證運算是思維發展的第五個階段,此階段正是成人思維發展的特徵。 上述兩種觀點的提出者都表示自己是新皮亞傑主義者,但是他們在思維發展的模式上卻和皮亞傑的學說有著不同的看法。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二) 信息加工理論與皮亞傑理論相結合是促使皮亞傑理論發展的第二個原因

信息加工論者對皮亞傑的理論,大體上有兩種態度:一種是「非發展理論」,即認為兒童的認知能力的發展之所以與成人不同,只是由於知識和經驗的貯存不夠,如果夠了,就與成人的認知能力沒有本質的區別。另一種則是「發展論」,這種理論認為應當把皮亞傑理論與信息加工理論結合起來,研究兒童智力的發展。因為,兒童心理與成人心理有本質的不同:(1)兒童是不成熟的,如兒童的腦結構(神經細胞體積、突觸聯系、髓鞘化等);(2)兒童沒有足夠的信息貯存;(3)兒童的決策能力差,因為決策過程需要復雜的信息分析、綜合的能力。鑒於兒童這幾方面的特點,如果能用信息加工理論來建立一個不同年齡階段兒童智力發展的程序模式,就可以對兒童的智力發展設計出比皮亞傑的抽象描述更為確切、更為科學的具體模式。雖然這方面的工作還不成熟,但這卻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持這種主張的人,常常將自己命名為「新皮亞傑理論」學派,以示對皮亞傑主義的修正和發展。
近年來,皮亞傑理論不僅在理論方面有了新的發展,而且在實踐領域,特別是在教育實踐領域也獲得了日益廣泛的應用。在西方和日本等許多國家,根據皮亞傑理論框架和最近的有關研究成果,心理學工作者與教育工作者一起,設計出了一些教育程序,將此應用於嬰兒、學前和中小學教育中。在嬰兒教育方面,他們根據皮亞傑的感知運動智力理論,採取各種方法,指導嬰兒擺弄物體,操作智力玩具等,幫助孩子形成對物體的特性(如色、形狀、體積、質地等)的認識;在幼兒教育方面,設計了各種智力玩具和教具(如圖片、積木等),為兒童能提早形成數概念、空間概念及時間概念打下基礎;也有人研究了如何運用皮亞傑理論,培養小學兒童的思維能力,甚至有人研究了青春期形式運算思維形成的一些具體過程,並將此與教育工作聯系起來。
(三) 日內瓦學派本身的變革是促使皮亞傑理論發展的第三個原因
在瑞士日內瓦大學,即皮亞傑長期工作過的地方,在皮亞傑晚年和他去世以後,他的同事和同學們的研究工作,對皮亞傑的理論也有了新的變革性的發展。這種發展是在保持皮亞傑理論的基礎框架或模式的前提下,調整了研究的方向,擴大了研究的范圍和課題。其表現是,或者是補充和修正皮亞傑的某些觀點,或者是從廣度和深度上充實並提高了皮亞傑理論,或者是為皮亞傑理論加進某些新的成份。他們也打出「新皮亞傑學派」的旗號,但與信息加工論的「新皮亞傑學派」完全不一樣。
日內瓦新皮亞傑學派的產生,是以本世紀60年代日內瓦大學建立「心理與教育科學院」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為其契機的。1976年,蒙納德(P.Moundoud)發表的《兒童心理學的變革》一文,標志著走向新皮亞傑學派的第一步。1985年,發表了這個學派的第一本文集《新皮亞傑理論的發展:新皮亞傑學派》(The future of Piagetion Theory:The New-Piagetians),比較系統地闡述了他們的觀點和一些主要研究成果。
日內瓦新皮亞傑學派的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如下幾點:
1.恢復了日內瓦大學重視教育研究的傳統。認為,教育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個體人格完滿發展的需要。因此,在他們的研究中,特別強調社會關系、交往、社會文化、社會性發展的研究。在他們關於「智力的社會性發展」研究中,雖然使用了皮亞傑的概念,但他們是更多從社會認知或發生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來加以闡釋的。即同化、順應、平衡等過程發展的線索是由社會環境(包括教育)來提供的。
2.不僅僅追求心理學理論研究的科學價值,而更重要的是重視應用的研究。在這一點上,新皮亞傑學派與皮亞傑後期純理論的研究方向是相對立的。他們不贊成在心理學中只是抽象地研究心和物、心和身、感覺和思維等這些對立命題的關系,而是主張綜合地、全面地研究這些對立命題之間在實際上的密不可分的聯系。
3.不贊成只研究認知的發展,而是要求把兒童心理發展當做一個整體來研究。除了認知之外,還有情緒、自我意識、人格發展等等。
4.試圖創設幾個變數相互作用的情境,給兒童提供分析、抽取、鑒別客體屬性的機會,從而強調被試在實驗過程中的作用。此外,新皮亞傑學派還注意採用現代技術(電子計算機、微電腦等)來對皮亞傑研究中未包括的方向進行 新的探索。例如,他們關於嬰兒視覺系統的感覺運動的本質的研究,大大擴展和豐富了皮亞傑的研究。
當然,日內瓦新皮亞傑學派還在形成中,還沒有一個明確的體系。正如他們自己所說的:「要回答新皮亞傑學派提出的種種問題,是不容易的,也不是立刻可以辦到的,這是一個廣闊的、需要雄心壯志的、長期的研究計劃。

『肆』 以皮亞傑理論為理論基礎的幼兒園課程方案有哪些 選擇題

1.幼兒教育的發展歷程從原始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幼兒教育始終與人類社會一起產生和發展。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沒有階級性,幼兒教育融於生產生活中,其主要任務是保證幼兒的存活,在封建社會中,統治階級的子女才有機會接受教育,這時的幼兒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分散進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力極大發展,出現了獨立的幼兒教育機構。2.幼兒教育機構的產生和發展(1)世界上第一個幼兒園的誕生∶德國幼兒教育家,被世界譽為「幼兒園之父」的福祿培爾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有真正意義的幼兒教育機構,並在1840年正式命名為幼兒園。(2)幼兒教育機構的發展①國外幼兒教育機構的發展∶第一,幼兒教育機構數量增加迅速;第二,幼兒教育機構越來越多樣化;第三,幼兒教育的質量在不斷提高。②我國幼教機構∶1978年以後,幼兒教育機構逐漸發展,辦學形式也開始多元化。特別是1989年以後,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管理法律法規,使我國幼兒教育管理從此跨入了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3)主要的幼兒教育思想①洛克(1632~1704年)∶首先,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說」。其次,他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紳士。②盧梭(1712~1778年)∶盧梭指出教育要順應自然,並強調教育要培養「自然人」。其代表作《愛彌爾》集中闡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論」。③福祿培爾(1782~1852年)∶19世紀中葉,德國的福祿培兒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幼兒園,而且創立了一整套幼兒教育理論和相應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他的主要幼兒教育思想有∶第一,幼兒自我發展的原理;第二,游戲理論;第三,協調原理;第四,重視親子教育。④杜威(1859~1952年)∶杜威在自然主義理論的哲學基礎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概念。他強調學生的直接知識的獲得,倡導「從做中學」,確立了新的課程觀。在教師與學生的問題上,他提出了「兒童中心論」的觀點。⑦張雪門(1891~1973年)∶張雪門反對以培植士大夫和宗教信徒為目標的幼稚教育,主張以發展兒童個性和以改造中華民族為目標的幼稚教育。他與南京的陳鶴琴有「南陳北張」之稱。⑧陳鶴琴(1892~1982年)∶陳鶴琴先生於1923年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南京鼓樓幼稚園,創立了「活教育」理論,一生致力於探索中國化、平民化、科學化的幼兒教育道路。他的幼兒教育理論觀點有∶第一,提倡適合國情的中國化幼兒教育;第二,反對死教育,提倡活教育;第三,提出幼兒園課程理論;第四,重視幼兒園與家庭的合作。⑨皮亞傑(1896~1980年)∶皮亞傑的學前教育觀是以其兒童心理學理論作為基礎的,其兒童心理學的理論核心是「發生認識論」。(4)我國幼兒教育制度的發展目前我國幼兒園已成為我國學制系統的一部分。在發展歷程中,比較重要的影響幼兒園教育的法規有∶1932年10月教育部公布的《幼稚園課程標准》;1939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幼稚園規程》;1951年制定的《幼兒園暫行規程》(試行草案)、《幼兒園暫行教學綱要》(試行草案);1981年10月頒布的《幼兒園教育綱要》;1996年6月正式施行的《幼兒園工作規程》(1989年試行)

『伍』 皮亞傑的學前教育課程有哪些特點

皮亞傑理論對教育的啟示
皮亞傑的理論對教育理論和實踐具有重要影響。首先這些理論強調適應發展的教育(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ecation)觀點:既在環境,課程,材料和教學等方面都與學生的生理和認知能力以及社會和情感的需要相適應的一種教育.此外,課程和教學中所採用的幾種主要方法顯然是建立在皮亞傑理論的基礎之上的.伯克概括了皮亞傑理論對教學的幾點重要啟示:
1.不只是關注兒童思維的結果,還要關注思維的過程.
教師除了檢查兒童答案的正確之外,還必須了解兒童得出這個答案的過程.根據兒童當前的認知機能水平提供適宜的學習轟動;教師只有了解了兒童得出某一特定結論所使用的方法時,才有可能給兒童提供適宜的學習機會. 2.認識到兒童的自主性,積極參與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按照皮亞傑理論進行教學的課堂中,不主張給學生呈現現成的知識,二是鼓勵兒童通過自發地與環境進行相互作用,去自主地發現知識。因此,教師不進行說教式的教學,而是提供大量各種各樣的活動,使兒童在活動中與現實世界直接互動。 3.不強調對兒童進行成人化的思維訓練。
皮亞傑把「我們怎樣才能加速發展」這個問題稱為「美國人的問題」。皮亞傑曾訪問過許多國家,他認為美國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似乎對「運用什麼技術才能加速兒童各個階段的發展「這一問題最感興趣。以皮亞傑理論為指導原則的教育方案也接受了皮亞傑的信條:與其過早地讓兒童接受教學還不如不教;因為這很容易導致對成人規則的膚淺接受,而不能達到真正的認知理解
4.成人發展進程的個體差異。皮亞傑理論認為,所有兒童按照相同的發展順序經過各個階段,但發展速度不同。因此教師必須盡力為每個兒童和各個小組安排教學活動,而不是安排全班活動.此外,由於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評價兒童的學業進步時應當考慮每個兒童自己以前的發展狀況,而不是根據年齡相同的同伴的成績常模來衡量

『陸』 皮亞傑式的學前教育課程有哪些主要特點

經濟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的內容與手段22、皮亞傑兒童心理發展有四個基本要素(3)發現式教學方法 (4)強調智力發展適宜性課程的特點: 1、發展適宜

『柒』 維果茨基和皮亞傑等心理學家認為:什麼和小學階段的課程都必須在一個怎樣的水平層

皮亞傑來屬於認知觀點
維果茨源基屬於社會觀點
一個強調發展更多的依靠個人的選擇,和認知過程
一個強調發展更多的是一種社會過程
皮亞傑將人的認知分為四個階段:感知,前運算,具體運算,形式運算。從個人內在的需求和對周圍事物的主動認知上提出了認知心理學的觀點。可以說,他看重的是人發展的內在性和自我協調性,多屬於認知方面。
維果茨基認為人生活在社會之中,其各方面的發展受整個社會的文化,教育以及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他看重環境對人發展的作用,尤其是教育的意義。屬於社會主義的觀點。
除了他們的觀點,還有比如先天決定的觀點等。
各種觀點都有它獨到和肯定的地方,但在研究過程中還要全方位的給予評價,博採眾長!

『捌』 以皮亞傑理論為理論基礎的幼兒園課程方案有什麼

皮亞傑理論,他的最基礎的核心就是培養兒童的真實性。

『玖』 在幼兒心理學的課程中,皮亞傑提出什麼理論

皮亞傑認為個體從出生至兒童期結束,其認知發展要經過四個時期:
(1)感知運動階段(出生至二歲),個體靠感覺與動作認識世界;
(2)前運算階段(二至七歲),個體開始運用簡單的語言符號從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維能力,但缺乏可逆性;
(3)具體運算階段(七至十一二歲),出現了邏輯思維和零散的可逆運算,但一般只能對具體事物或形象進行運算;
(4)形式運算階段(十一二至十四五歲),能在頭腦中把形式和內容分開,使思維超出所感知的具體事物或形象,進行抽象的邏輯思維和命題運算.

『拾』 簡述皮亞傑兒童教育的基本原則

皮亞傑認為,學前兒童教育原則有:(1)教育要符合兒童心理發展階段,符合兒童心理發展的水平,避免兒童教育成人化的傾向。皮亞傑認為,在兒童教育中應該注意分析和考慮制約兒童心理發展的四個基本因素:①生物成熟的影響,它在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它並不能說明全部發展過程,因此它僅僅是制約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之一。②練習和習得經驗的影響,它是指個體對物體施加動作過程中的練習和所獲得的經驗的作用。這里所說的經驗有兩種:一種是物理經驗,一種是數學邏輯經驗。③社會傳遞的影響。④平衡化的影響。平衡化既指使同化或順應獲得平衡的過程,也指同化或順應獲得平衡的結果。在兒童心理發展的諸因素中,平衡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通過平衡化,兒童的心理才能得到發展。兒童也正是藉助平衡化的作用,在第一個階段重新建構認知結構,並克服「自我中心」的傾向。(2)發展兒童的主動性。皮亞傑十分重視主體在教育中的作用。他認為,兒童的教育必須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教育者必須注意發展兒童的主動性。皮亞傑認為,兒童是一個「獨立的變數」。在他看來,兒童的心理發展是一種主動積極和不斷的建構活動。兒童通過自己的活動,不斷建構他的智力的基本概念和思維形式。兒童獲得的知識,是兒童這個主體與外部世界這個客體不斷相互作用而逐漸建構的結果。因為只有兒童自己發現的東西,他才能積極地將其同化或順應。皮亞傑的「主動性」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兒童直接作用於他的環境,一個是兒童在心理發展上的主動性。兒童通過自己的主動性而培養興趣和發展才能。教育的作用是發現最適宜的環境和方法,幫助兒童自己去組織認知能力的發展。(3)強調兒童的實際活動。皮亞傑認為認知起源於動作,動作在兒童心理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者應該使兒童通過實際生活和具體事物進行學習。(4)重視兒童的社會交往。皮亞傑很強調社會交往在兒童心理發展中的重要性。他認為,與他人交往及兒童之間相互交往,有助於兒童語言和思維的發展以及情感和道德的發展。這種社會交往主要是指社會合作,特別是兒童之間的合作。它是推動兒童個性發展的一部分,也是兒童認知發展的重要源泉。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