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課程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課程

發布時間: 2021-02-02 18:15:32

❶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圖書目錄

上篇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概述
一、早期干預的概念
二、早期干預的對象
第二節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意義
一、早期干預可以促進特殊兒童健康發展
二、早期干預使特殊兒童家庭擁有希望
三、早期干預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
第三節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發展趨勢
一、突出「早」的傾向
二、融合教育
三、家長參與
四、各部門合作
五、醫教結合
六、多重干預
第二章 早期干預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生物學理論
一、器官用進廢退說與功能代償說
二、蓋塞爾的成熟理論
三、關鍵期理論
四、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成果
第二節 心理發展理論
一、皮亞傑的兒童心理發展理論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三、維果斯基的兒童發展觀點
第三節 行為學習理論
一、經典條件反射學說與操作性條件反射學說
二、社會學習理論
第四節 相互作用理論
一、遺傳與環境相互作用理論
二、生態系統理論
第三章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政策法規
第一節 國外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政策法規
一、美國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政策法規
二、英國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政策法規
三、日本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政策法規
第二節 我國台灣地區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政策法規
一、特殊教育法
二、身心障礙教育報告書
三、地方規章
第三節 我國大陸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政策法規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三、殘疾人教育條例
四、關於「十五」期間進一步推進特殊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意見
五、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一五」計劃綱要
六、全國特殊教育「十一五」發展規劃
七、地方性法規、條例與規章
第四章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內容、模式和效果評價
第一節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內容
一、特殊兒童早期預防、發現與診斷
二、特殊兒童早期缺陷矯正與補償
三、特殊兒童早期智力開發與人格培養
四、特殊兒童家長指導
第二節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模式
一、以醫療服務為中心的早期干預模式
二、以家庭為依託的早期干預模式
三、以康復中心為基礎的早期干預模式
第三節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效果評價
一、早期干預效果評價的基本概念
二、早期干預效果評價的資料收集方法
三、早期干預效果評價應注意的問題
第五章 特殊兒童的早期預防、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
第一節 特殊兒童的早期預防
一、個體出生前的預防
二、出生過程中不利因素的預防
三、對出生後諸多不利因素的預防
第二節 特殊兒童的早期發現
一、家長在早期發現特殊兒童中的職責
二、保健機構的醫務人員在特殊兒童早期發現中的職責
三、學前教育機構工作人員在特殊兒童早期干預中的職責
第三節 特殊兒童的早期診斷
一、醫學診斷
二、心理診斷
三、教育診斷
第六章 特殊兒童家庭早期干預
第一節 特殊兒童家庭早期干預的意義及
一 條件
一、特殊兒童家庭早期干預的意義
二、特殊兒童家庭早期干預的必要條件
第二節 特殊兒童家庭早期干預的內容
一、促進特殊兒童身體機能的康復與運動能力的發展
二、促進特殊兒童生活自理和獨立技能的發展
三、促進特殊兒童社會適應性的發展
四、促進特殊兒童前學業學習和認知能力_的發展
第三節 特殊兒童家庭早期干預原則和注意事項
一、干預原則
二、注意事項
第四節 家庭早期干預計劃介紹
一、個別化家庭服務計劃(IFSP)
二、波特奇計劃
三、其他早期干預大綱
下篇
第七章 智力障礙兒童早期干預
第一節 智力障礙兒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流行率
三、臨床特徵
四、成因分析
第二節智力障礙兒童評估
一、評估內容及方法
二、評估工具
三、注意事項
第三節 智力障礙兒童早期干預內容和方法
一、運動領域
二、認知領域
三、語言領域
四、社會行為領域
五、生活自理領域
第四節 智力障礙兒童早期干預案例
第八章 聽力障礙兒童早期干預_
第一節 聽力障礙兒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流行率
三、臨床特徵
四、成因分析
第二節 聽力障礙兒童評估
一、診斷標准
二、評估方法
三、注意事項
第三節 聽力障礙兒童早期干預內容和方法
一、聽覺能力訓練
二、言語能力訓練
三、訓練注意事項
第四節 聽力障礙兒童早期干預案例
第九章 視力障礙兒童早期干預
第一節 視力障礙兒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流行率
三、臨床特徵
四、成因分析
第二節 視力障礙兒童評估
一、診斷標准
二、評估方法
三、注意事項
第三節視力障礙兒童早期干預內容和方法
一、基本能力訓練
二、定向行走能力訓練
三、針對殘余視力的訓練
四、生活技能訓練
第四節 視力障礙兒童早期干預案例
第十章 自閉症兒童早期干預
第一節 自閉症兒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流行率
三、臨床特徵
四、成因分析
第二節 自閉症兒童評估
一、診斷標准
二、評估工具
三、注意事項
第三節 自閉症兒童早期干預方法
一、行為分析法
二、結構化教育法
三、地板時光法
四、人際關系發展干預法
五、其他方法
第四節 自閉症兒童早期干預案例
第十一章 多動症兒童早期干預
第一節 多動症兒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流行率
三、臨床特徵
四、成因分析J
第二節 多動症兒童評估
一、診斷標准
二、評估工具
三、注意事項
第三節 多動症兒童早期干預方法
一、葯物治療法
二、行為訓練法
三、自我指示訓練法
四、飲食輔助療法l
五、綜合干預法
第四節 多動症兒童早期干預案例
第十二章 腦癱兒童早期干預
第一節 腦癱兒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二、流行率
三、臨床特徵
四、成因分析
第二節 腦癱兒童評估
一、診斷標准
二、評估內容及工具
三、注意事項
第三節 腦癱兒童早期干預方法
一、醫學治療與康復
二、運動療法
三、物理治療
四、職業療法
五、引導式教育
六、音樂治療
第四節 腦癱兒童早期干預案例
第十三章 其他障礙類型兒童早期干預
第一節 恐懼及焦慮障礙兒童早期干預
一、恐懼及焦慮障礙兒童概述
二、恐懼及焦慮障礙兒童評估
三、恐懼及焦慮障礙兒童早期干預方法
第二節 肢體殘疾與病弱兒童早期干預
一、肢體殘疾和病弱概述
二、肢體殘疾和病弱兒童的早期干預方法
第三節 言語語言障礙兒童早期干預
一、言語語言障礙概述
二、言語語言障礙兒童早期干預內容和方法

❷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圖書背景

早期干預作為一種綜合性服務, 其服務對象為學前特殊兒童,包括身心障回礙、發育遲緩兒童、高答危兒童等。早期干預不僅是特殊兒童本身發展的需要,對家庭乃至社會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因此,隨著特殊教育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特殊兒童早期干預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
本書的編寫有以下幾方面的目的:首先,可以完善「特殊兒童早期干預」課程,進一步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可以為特殊教育專業及相關專業(教育學、心理學等)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學習的素材;再次,可以為基層特殊兒童早期干預機構和相關人員開展早期干預工作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方法;最後,各類特殊兒童早期干預典型案例的分析也可以為家長及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❸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內容簡介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由六章組成。主要敘述特殊兒童早內期干預的基本理論容,如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概念及意義,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理論基礎、基本內容與途徑,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政策法規,家庭早期干預的內容、原則與注意事項等,可以為特殊兒童早期干預實踐提供理論指導。下篇由七章組成,涉及智力障礙兒童、聽力障礙兒童、視力障礙兒童、自閉症兒童、多動症兒童、腦癱兒童、肢體殘疾和病弱兒童、言語語言障礙兒童等的早期干預內容、途徑與方法等。
·查看全部>>

❹ 簡述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鄰域。

早期干預作為一種綜合性服務, 其服務對象為學前特殊兒童,包括身心障礙、發育遲緩兒童內、高容危兒童等。早期干預不僅是特殊兒童本身發展的需要,對家庭乃至社會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因此,隨著特殊教育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特殊兒童早期干預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

本書的編寫有以下幾方面的目的:首先,可以完善「特殊兒童早期干預」課程,進一步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可以為特殊教育專業及相關專業(教育學、心理學等)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學習的素材;再次,可以為基層特殊兒童早期干預機構和相關人員開展早期干預工作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方法;最後,各類特殊兒童早期干預典型案例的分析也可以為家長及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❺ 特殊教育專業的主幹課程

特殊教育學、特殊兒童評估、特殊兒童病理學、教育聽力學、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特殊學校教材教法、殘疾兒童康復教育、心理測量及特殊學校實踐等。

❻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的介紹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是2011年5月1日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張福娟,楊福義。

❼ 學前特殊兒童早期干預與預防的三級體系包括哪些

您說的哪種特殊兒童,我查了一下,也不知道對不對,你看看吧。智商(IQ)低於人群均值2.0標准差(人群的IQ均值定為100,一個標准差的IQ值為15),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為智力明顯低於平均水平。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MR)是發生發育時期內,一般智力功能明顯低於同齡水平,同量伴有適應性行為缺陷的一組疾病。 1.初級預防 包括以下內容:①衛生教育和營養指導;②產前和圍產期保健(高危妊娠管理、新生兒重症監護、勸阻孕婦飲酒吸煙、避免或停用對胎兒發育有不利影響的葯物);③傳染病(病毒、細菌、原蟲)的免疫接種;④遺傳代謝檢查及咨詢(避免近親婚姻、發現攜帶者);⑤環境保護(防止理化污染、中毒及噪音損害);⑥減少顱腦外傷及意外事故,正確治療腦部疾病、控制癲癇發作;⑦加強學前教育和早期訓練;⑧禁止對小兒忽視和虐待。採取上述措施的目的在於預防MR的發生。

2.二級預防 措施包括:①對高危新生兒進行隨訪,早期發現疾病,給予治療,尤其應該注意,早期營養(蛋白質和鐵、鋅等微量元素)供應和適當的環境刺激對智力發育有良好作用;②對學齡前兒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體格、營養、精神心理發育、視覺和聽覺);③新生兒代謝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篩查;④產前診斷、羊水檢查(染色體病、神經管畸形、代謝疾病)。二級預防主要在於早期診斷並給予特殊處理。

3.三級預防 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各有面協作進行綜合預防。早期發現MR,早期干預和刺激;對家庭給以有效的幫助,保持家庭結構完整,使MR兒童的功能有所改進。

❽ 學前教育專科 特殊兒童早期干預00874,只買到教材,找不到重點,不知道

教材在哪買的呢,我現在連教材都找不到,上次還買錯了

❾ 在特殊兒童早期干預中,干預的核心內容和主要手段是

早期干預是指通過一系列措施,使特殊兒童的智能有所提高,或是趕上正常兒童的發育。
對學前有發展缺陷或有發展缺陷可能的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醫療、營養、心理咨詢、社會服務及家長育兒指導等綜合性服務。
通常進行早期干預,是要在新生兒期對人體的主要感覺器官給予早期刺激,如聽覺刺激,與嬰兒對話、唱歌、放音樂、聽母親聲音的錄音;如視覺刺激,移動具有鮮亮色彩的東西給嬰兒看;又如,觸覺刺激,撫摸、按摩、更換嬰兒姿勢等,通過刺激使小兒變得敏捷,從而發展小兒知覺辨別能力、交流能力等。
現代腦科學研究發現:嬰幼兒時期是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腦的可塑性最強,嬰幼兒早期,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後,仍可在功能上形成通路。早期干預包括哪些方面呢?對於不同的特殊兒童,可採用的措施有所不同,
但一般來說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
1、生活自理能力。可以從最簡單的自我料理開始,如吃、坐、穿衣、洗漱等。
2、運動領域。遵循兒童的發展規律,按從上到下,從近到遠,從大到小的順序,逐步訓練身體姿勢、手和手指以及手眼協調動作等。
3、聽覺能力。包括聽覺喚醒、噪音刺激、樂音刺激、以及辨音訓練等。
4、語言能力。包括發音、語言的理解和表達三個方面。
5、認知能力。包括感知、注意、記憶以及思維、判斷、推理等方面。在訓練中應盡量調動孩子的視、聽、觸、味、嗅多種感覺通道的應用,並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
6、社會行為領域,家庭中訓練兒童行為的最好場所,父母應當在生活中教會孩子禮貌行為和與人交往的技巧。
特殊兒童的康復需要家長特別的包容心與耐性。為了寶寶能健康地成長,請一定要抓住機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進行早期干預和訓練,以便讓孩子最大限度地康復。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