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微課程大賽
① 誰知道第一屆高校微課比賽的獲獎視頻在哪裡看
全國復高校制微課教學比賽專用網站為:http://weike.enete.com
② 北京譜華時代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CLDC是中國學習與發展聯席會的簡稱,旗下有微課程資源共建共享聯盟、中國學回習與發展大會答、全國教育信息化校園裝備展及全國微課程大賽、MOOC大會、翻轉課堂大會、繼續教育與職業教育學術大會、微課程資源共建共享聯盟年度盛典等系列知名品牌活動,隸屬於北京譜華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付彥軍
成立時間:2014-12-17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501833684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雙營路11號院3號樓1層3單元101
③ 第三屆文軒杯微課大賽怎樣上傳作品
更多內容可以在官網下載手冊查詢
④ 微課程大賽的參賽作品
參賽作品以視頻(大小在5M左右)形式呈現,內容豐富,涉及新課改、教課知識點、校園生活等多個方面,重點突出對深化高效課堂建設的思考。
⑤ 全國職業院校教師微課大賽 正規么
是適應新課改形式來的一源種教學方式,區別是微課是講解一個個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而教師上課,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鍾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程和課件是兩碼事情:微課程是供學生自助學習看的,課件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型學習內容。微課程不等於課堂過程中的一小段切片,微課程不等於完整課程的局部課程,它本身是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教材和老師教學生上課的區別在於教材是顯性的知識,而且它是固化的知識。這與教師上課不一樣,教師是一個個體的人,因此他能把顯性知識、隱性知識和情感態度融在一起,難以區分哪些是顯性知識,哪些是隱性知識。學生僅僅只看教材學習的效果之所以不好,原因是缺少了教師參與的其他部分功能。微課程就是要把老師的這部分功能用數字化的手段融入其中,替代老師上課,同學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以反復來看。微課程不僅僅是把文字的教材有聲化,因為人具有情感、態度、價值觀,微課程還把老師的這些東西都記錄了下來。
⑥ 中國微課大賽的第一屆中國微課大賽基本信息
主辦單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協辦單位:北大未名集團 活動時間:2012年9月—2013年6月
省級評選截止時間:2013年4月30日
各省優秀作品推薦時間:2013年5月10日
國家級評選截止時間:2013年6月20日 關於開展第二屆全國中小學微課徵集活動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信息中心,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信息中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信息中心,各有關單位:
為了落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扎實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課在課堂教與學創新應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挖掘和推廣各地區的典型案例和先進經驗,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在總結上屆活動取得的優異成果的基礎上,再次攜手北大未名集團於 2014 年 11 月 20 日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開展第二屆全國中小學微課徵集活動。
本活動將邀請國內權威教育信息技術和微課專家,在各地組織培訓和交流研討活動。同時秉承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主辦單位對徵集的微課進行評審和展示,並為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發證書。請有關單位積極組織,認真准備。
活動方案詳見教育部中國教育信息化網或中國微課網 1、微課提交展示平台:中國微課網
2、微課提交截止日期:2015年11月20日24時止
⑦ 微課與微課程有什麼區別
微課的字義應該是微小的課、微型的課。東北師范大學主辦的全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優質課大賽所倡導的「微型課」比賽方式是最接近微課字義的概念。我國第一個提出微課概念的是廣東佛山教育局胡鐵生老師。他把「微課」定義為:「按照新課程標准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 。實際上是一個以課堂教學視頻實錄的片段為核心的教學資源包。因此,胡鐵生老師提出的「微課」概念與微課的本來字義是不同的。
微課程屬於課程序列。從課程論的觀點來看,課程包括課程設計、課程開發、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四大范疇。我們平常的教學工作,屬於課程實施與評價。微課程教學法認為,微課程是雲計算、移動互聯環境下,有關單位課時教學活動的目標、任務、方法、資源、作業、互動、評價與反思等要素優化組合為一體的教學系統。因此,使單位課時教學活動具有了設計、開發、實施、評價的性質,即把單位課時教學活動課程化了。而微課,只是微課程配套資源之一。可見,微課程中包含著微課,微課被包含於微課程之中,兩者緊密相關,但是,不是一回事。
下面的圖片可以說明它們的區別和聯系:
很高興第一時間為您解答,如有問題請及時追問,如果滿意,請採納!
⑧ 中國微課大賽的介紹
中國微課大賽是由教育部指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辦以全國中小學教師為主同時希望廣大中小學生、高校師生、教育機構、家長等對「微課」感興趣的以微型視頻(微課)為主要參賽主體的一項比賽。該項比賽為全程為「全國中小學教學中的互聯網應用優秀教學案例評選活動」,2012年9月開始的第四屆評選活動中,微課程被列入競賽賽項。」中國微課大賽「的名稱是非正式的名稱,並未在任何教育部主辦的活動中出現。
⑨ 吉林大學藝術學院的藝術中心
吉林大學公共藝術教育與研究中心,2002年9月成立(副處級建制),掛靠在藝術學專院。現學院音樂屬系金璽鐸教授擔任公共藝術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工作。該「中心」是中國高等教育協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團體會員,目前中心教師14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講師10名,助教1名。該「中心」面向全校本科開設藝術類公共選修等課程,現開出15門課程,分別是:西方音樂史,西方現代美術欣賞,民族器樂欣賞,舞蹈欣賞,外國戲劇作品欣賞,音樂基礎理論,西方音樂欣賞,世界民族音樂賞析,中國民族歌劇賞析,視唱,中國美術欣賞,外國美術欣賞,攝影作品創作賞析,廣告創作與欣賞,素描等。通過多年的建設,現「中心」已在教學與科研成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中心教師劉哲2003年代表學院參加學校首屆青年教師大獎賽獲優秀教學獎;2008年參加第三屆青年教師大獎賽獲二等獎;2012年參加第五屆青年教師大獎賽獲三等獎。2013年學院推薦劉哲老師參加教育部首屆全國微課程教學大賽。我中心教師鐵嬈嬈2005年參加第三屆青年教師大獎賽獲優秀獎。
⑩ 微課和微課程一樣嗎
微課的字義應該是微小的課、微型的課。東北師范大學主辦的全國信息技術與回課程整合優質課答大賽所倡導的「微型課」比賽方式是最接近微課字義的概念。我國第一個提出微課概念的是廣東佛山教育局胡鐵生老師。他把「微課」定義為:「按照新課程標准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 。實際上是一個以課堂教學視頻實錄的片段為核心的教學資源包。因此,胡鐵生老師提出的「微課」概念與微課的本來字義是不同的。
微課程屬於課程序列。從課程論的觀點來看,課程包括課程設計、課程開發、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四大范疇。我們平常的教學工作,屬於課程實施與評價。微課程教學法認為,微課程是雲計算、移動互聯環境下,有關單位課時教學活動的目標、任務、方法、資源、作業、互動、評價與反思等要素優化組合為一體的教學系統。因此,使單位課時教學活動具有了設計、開發、實施、評價的性質,即把單位課時教學活動課程化了。而微課,只是微課程配套資源之一。可見,微課程中包含著微課,微課被包含於微課程之中,兩者緊密相關,但是,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