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蘭州市中小學課程設置

蘭州市中小學課程設置

發布時間: 2021-02-03 04:03:14

Ⅰ 我國中小學課程設置有哪些

課 程 年 級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品德與生活 2 2
品德與社會 2 2 3 3
科 學 2 2 2 2
語 文 7 7 7 6 6 6
學 數 學 4 5 5 5 5 5
英 語 2 2 2 2
體 育 4 4 3 3 3 3
藝 術 4 4 4 4 4 4
科 綜




動 音 樂 2 2 2 2 2 2
美 術 2 2 2 2 2 2
信息技術 l 1 l 1
研究性學習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勞動技術教育 2 2 2 2
地方與學校課程 5 4 2 3 2 2
周總課時數 26 26 30 30 30 30
學年總課時(節)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Ⅱ 教育部要求中小學必須開設的課程有哪些

低年級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

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小學中高年級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2)蘭州市中小學課程設置擴展閱讀:

基礎教育課程設置要求規定:

1、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

2、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在達到國家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可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因地制宜地設置符合當地需要的課程,深化「農科教結合」和「三教統籌」等項改革。

3、普通高中課程標准應在堅持使學生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選擇性,並開設選修課程,以利於學生獲得更多的選擇和發展的機會,為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Ⅲ 誰有小學課程設置標准及各課程周課時安排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七年級 八 九
品德與生活 2 2
品德與社會 2 2 3 3
品德 2 2 2
語文 8 8 7 7 7 7 6 5 6
數學 4 5 5 5 5 5 5 5 5
外語 2 2 2 2 4 5 5
歷史 2 2 2
地理 2 2
科學 2 2 2 2
物理 2 2
化學 2
生物 2 2
體育 4 4 3 3 3 3 3 3 3
音樂 2 2 2 2 1 1 1 1 1
美術 2 2 2 2 1 1 1 1 1
綜合實踐 3 3 3 3 3 2 2
信息技術 1 1 1 1 (各校自定)
(地方與
學校課程) 8 7 2 2 3 2 3 2 3

Ⅳ 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是怎樣的

主要課程:小學教育學、小學心理學、中外教育史、教育哲學、小學班隊原理與實回踐、課程與教學論、答小學語文(數學)課程教材與教學設計、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現代教育技術。

就業面向:小學、教育培訓機構等相關行業,主要從事小學數學、語文等學科的教學、班級及小學管理工作和教育培訓機構的教育教學、經營管理工作。

(4)蘭州市中小學課程設置擴展閱讀:

培養目標:培養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師德高尚,情意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兒童發展知識、教育教學知識;通識性知識以及教育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

兒童發展指導能力、教育研究與反思能力,富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適應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在小學教育教學崗位站得穩、留得住的高素質應用型教師。

授予學位:本專業學生須按培養方案要求修讀各類課程且考核合格,總學分達到162學分,達到學校規定要求方可畢業。本專業授教育學學士學位。

就業面向:小學、教育培訓機構等相關行業,主要從事小學數學、語文等學科的教學、班級及小學管理工作和教育培訓機構的教育教學、經營管理工作。

Ⅳ 小學課程設置標准及各課程周課時安排是什麼

小學課程設置標准:

Ⅵ 小學各年級課程設置

每年的小學課程設置都一樣

Ⅶ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以下課時為每科周課時量:

小學一、二年級:

品德與生活(2節) 語文(8節) 數學(4節) 體育(4節)藝術【包括音樂、美術】(4節)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3節)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3節)

(7)蘭州市中小學課程設置擴展閱讀

教師開發課程的模式是實踐—評估—開發,教師在實踐中,對自己所面對的情景進行分析,對學生的需要做出評估,確定目標,選擇與組織內容,決定實施與評價的方式。目前,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小組,而不是單個教師。

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課程管理的組成部分,它需要有領導的支持,專家的指導,教師的努力和參與,需要得到全社會的理解、支持和評價。總體上說,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主要有四個階段:

需要評估。需要評估是設計校本課程時首先必須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確學校的培養目標,評估學校的發展需要,評價學校及社區發展的需求,分析學校與社區的課程資源等。

確定目標。確定目標是學校對校本課程所做出的價值定位。它是在分析與研究需要評估的基礎上,通過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的審議,確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制定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等。

組織與實施。組織與實施是學校為實現校本課程目標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根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與課程結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申報課程。

評價。評價是指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一系列價值判斷活動,它包括《課程綱要》的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教師課程實施過程評定以及《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評價與改進建議等。評價的結果向有關人員或社會公布。

Ⅷ 蘭州教育學院是什麼性質的學校

蘭州教育學院是經甘肅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一所綜合性多功能多學科的高等院校。1980年5月正式成立,1981年4月17日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建制。是1984年2月教育部列入首批備案的地(市)級教育學院(教師進修學院)之一。1985年1月9日經甘肅省政府行文正式更名為蘭州教育學院。1989年,為順應學院發展的要求,蘭州市政府在城關區雁兒灣東路選址修建新校址。1993年8月正式遷入。學院現佔地75.52畝,建築面積31168平方米;校園綠化率達40%, 2000年被蘭州市政府評為園林化單位,系蘭州市文明單位。近幾年來,學院積極自籌資金,增置了可容納103人的語音室兩個、100人的多功能教室三個、80人、100人的計算機教室三個,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1個、電子電路實驗室1個,電子閱覽室一個、建立了5間微格教學室和一間微格教學總控室,購置了送教下鄉和校外教學點巡視專用麵包車、越野車;對教學樓、學生樓進行了維修和改造;整修了西操場(18畝地),設置了4人環行跑道和小型綠蔭足球場;修建了水泥地面的籃球、羽毛球場等運動場地;2004年2月蘭州市教育局將原38中學舊址交付該院使用,可容納學生600餘人。2003年11月,學院自籌資金2000餘萬元的新學生生活綜合樓於2005年9月竣工使用,學院的校園環境面貌得到了較大的改觀。
學院成立後,以高等師范教育為主,其任務是蘭州市中學教師學歷達標,建院初期先設置了中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7個基礎學科。1988年5月,創辦美術系,並由美術系牽頭成立了蘭州書畫函授進修學院(原中國書畫函授大學蘭州分校)。1990年增設政史、數理專業。1984年、1986年,先後納入全省、全國成人高校統一招生軌道。1996年5月,創辦藝術教育系、英語系、計算機系。2000年8月,開始招收普通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大專生。自建院以來,學院已培養大專學歷畢業生27800餘人,各種培訓班結業人數30000餘人。作為地區性教育學院,除繼續擔負師范類培訓任務外,從1992年起,經省教委(教育廳)批准,已陸續舉辦了文秘與辦公自動化、會計電算化、計算機信息管理、室內設計、外貿俄語、外貿英語、旅遊資源開發與利用、實用英語、旅遊英語、計算機網路與軟體應用等非師范類專業。師范類、非師范類專業的開設為高職專業的開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2001年起經省教育廳批准我院相繼開辦了《小學教育》、《英語教育》、《計算機應用》、《文秘與辦公自動化》、《學前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實用英語》、《藝術設計》等20餘個普通高等職業教育專業。
學院現有在冊正式教職工177人,專兼職教師250餘人,其中專職教師136人,專職教師中教授、副教授以上36人,講師51人,助教49人。其中1人具有博士學位,44人具有碩士學位。
多年來,學院以「團結、進取、求實、創新」為宗旨,以培養高素質的合格建設人才為目標,堅持從嚴治教,注重校風、教風、學風建設,並加大科研力度,以科研促教學,先後出版各類學術著作116部,其中國家級8部;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1000餘篇,發表文學、美術等各類作品3000餘篇(幅)。有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人獲曾憲梓教育基金獎,2人獲甘肅省園丁獎。學院編輯出版的學術理論刊物《蘭州教育學院學報》,在國內外公開發行,並被評為全國教育學院系統優秀刊物。
辛勤耕耘和豐碩的教育成果,極大地提高了學院的知名度和參與國際國內教研、交流的機會和能力,先後有6人次赴德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及香港舉辦書畫講學,得到了國際友人及教育專家的認知。1997年10月15日,英國國際事務發展署派團來我院調研、交流;同年,學院牽頭成功地舉辦了全國教育學院系統中西部地區代表協作會議,學院的成功經驗受到了與會代表的普遍好評。1999年4月世界微格教學創始人艾倫博士來我院就該院在教師培訓中應用微格教學狀況進行調研。學院現為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微格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繼續工程教育協會基礎教育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全國教師教育學會理事單位、蘭州市教育系統繼續教育培訓中心、蘭州市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基地。學院還成立了蘭州絲綢之路研究所,從事中外文化研究和經貿開發。
二十世紀末,隨著全國范圍內中學在職教師學歷達標任務的基本完成,許多同類院校紛紛轉軌,或依附於師范大學或改為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或轉向職業技術學院。截止目前,我院成為甘肅省唯一一所教育學院,在拓展非師范類成人教育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的同時,我院借鑒北京、上海等地的成功經驗和國家教育部教師教育的長遠規劃,堅守教師培訓的基地,充分發揮學院師資和設備的特長,不失時機地開展中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
我院中學教師繼續教育始於1990年,經過多年試點,1996年全面實施,初步建立了中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模式及制度。組建了由在蘭各大專院校對中學教育有較高造詣的教授、副教授、省市教育科研單位的研究員、副研究員、中學特級、高級教師130多人的蘭州市中學教師繼續教育講師團。截止目前,共舉辦培訓班四十二期,培訓中學教師9184人。2001年,學院舉辦了英特爾未來教育主講教師培訓班。同時,作為蘭州市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的牽頭單位,組織實施培訓學科教師425人。1998年在全市教學質量分析會上取得雙贏,學院獲干訓、師訓工作先進集體稱號,講師團有33人獲蘭州市中小學師資培訓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001年學院榮獲省教育廳英特爾未來教育師資培訓先進集體稱號,學院1名教師獲全國英特爾未來教育師資培訓先進個人。我院根據省教育廳的安排於1998年8—9月成功的舉辦了全省初中語文、英語和數學骨幹教師培訓班,自2001年起受教育廳委託率專家組先後赴甘南、臨夏、華亭、涇川、山丹、靜寧、會寧、東鄉等地進行「送教下鄉」活動,培訓當地中學教師數千人。我院中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2002年受到教育部繼續教育工程督導檢查組的好評。2003年以來為順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組織實施了中學教師各學科新課程師資培訓,共培訓中學教師15000餘人,新任教師1500餘人,幼兒園教師162人。
從2003年開始學員承擔了中歐甘肅基礎教育項目初中教師學歷達標培訓和新課程師資培訓赴十五個項目縣的「送教下鄉」活動,為貧困和邊遠地區送去了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在實施繼續教育過程中,學院教師對繼續教育一些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和研究,撰寫論文和工作報告幾十餘篇,在全國、省級及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的期刊上發表《蘭州市中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課程體系設計及教學實踐》,課題獲2001年甘肅省教育廳級教學成果獎,學院還參加了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實踐研究》課題的研究工作。學院參加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師教育課題2項,承擔的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一項,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蘭州市重點課題1項、一般課題1項正在順利研究之中。
目前我院已建成集中學教師繼續教育、教育行政管理幹部培訓、成人高等學歷大專和普通高等學歷高職大專四位一體、職前職後教育相輔相成的高等院校。
為適應教改需要,我院根據教育部關於高等學校可自主設置內部機構的有關規定於2004年,在保留原教學系的基礎上設置「五系一部」,即:人文社會科學系(中文、政治、歷史、教育心理)、自然科學系、外語系、藝術教育系(美術、音樂)、信息科學系(計算機應用、經濟管理、現代教育技術)、體育教學部。

Ⅸ 中國中小學課程設置特點

扼殺思想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