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關系學專業課程
傳播學抄、管理學、市場營銷學、政治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公共關系學原理、公共關系實務與案例、廣告學原理、廣告策劃與策略、廣告設計、CI戰略、企業文化、領導科學與藝術、組織行為學、人際溝通與禮儀、公共關系寫作、口才與演講、談判技巧、社會調查方法、計算機應用、大眾媒體研究、影視製作、攝影、傳播法規教程、傳播倫理、美學、國際關系等。
『貳』 誰知道公關專業需要學哪些課程
第一章 企業公關主管定位 第二章 組織公關調研 第三章 編制公關計劃 第四章 傳播公關信息 第五章 掌握公關工作方法 第六章 舉辦專題公關活動 第七章 巧妙進行危機公關工作 第八章 組織公關效果評估 第九章 開展國際公關活動 附錄一 國際公共關系行為准則 附錄二 美國公共關系協會(PRSA)職業規范守則 附錄三 美國公共關系顧問協會(PRCA)公共關系顧問工作準則 附錄四 英國公共關系協會(IPR)職業行為准則 附錄五 中國公共關系職業道德准則 附錄六 北京長城飯店公共關系培訓指南(摘要
滿意請採納
『叄』 什麼是公共關系學,主要課程有哪些
1.公共關系學課程是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專業的必修課。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公共關內系學容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樹立公共關系為市場經濟服務、為社會發展服務的觀念,以掌握公共關系為社會實踐服務的本領。2.共關系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的應用學科。學科以建立社會組織與社會公眾之間良好的溝通關系,在社會公眾心目中樹立社會組織的良好形象為主線貫穿始終。課程主要內容有:公共關系的基本內涵、定義、研究對象與研究范疇;公共關系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公共關系觀念的形成;公共關系的基本職能;公共關系組織機構的類型及其特徵;公共關系從業人員的類型及其工作范圍,選拔公關人員的基本原則;公共關系工作對象和工作類型;組織內部公共關系工作的開展、組織外部公共關系工作的開展;公共關系四步工作法的實施;企業 CIS 戰略工作的導入;公共關系日常活動和專項活動的開展;公共關系廣告、公共關系禮儀;公共關系新聞傳播;公關案例分析。
『肆』 公共關系學的專業課程
主要課程:傳播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政治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公回共關系學原理、公共關答系實務與案例、廣告學原理、廣告策劃與策略、廣告設計、CI戰略、企業文化、領導科學與藝術、組織行為學、人際溝通與禮儀、公共關系寫作、口才與演講、談判技巧、社會調查方法、計算機應用、大眾媒體研究、影視製作、攝影、傳播法規教程、傳播倫理、美學、國際關系等。
學制:4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伍』 公共關系學科包括那幾個課程
公共關系學科包括:管理學基礎、公共關系原理、公共關系實務、公共關系調查與策劃、公關語言藝術、公關心理學、公關禮儀、公關策劃及實施、社會調查、課程實訓、綜合實習、畢業實習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經濟社會需要,掌握管理學、社會學、傳播學等科學理論知識,具有公共關系方面的實踐技能和良好溝通能力,養成職業道德素養。
適於在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傳播管理、社會調查、公共策劃和危機公關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5)公共關系學專業課程擴展閱讀
公共關系專業的畢業生通過學習,可以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和公共關系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熟悉項目管理在國內外的發展過程、現狀和趨勢;
3、熟練掌握社會調查方法和技能及社會統計方法;
4、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以及分析和解決商務公關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5、具有較好的外語水平,能順利閱讀相關文獻並能進行一定的口頭和書面溝通;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
『陸』 《公共關系學》在大學裡面哪個專業有這門課程呢
工商管理專業,一位老師就交這門課程<公共關系學>.
『柒』 公共關系學是什麼專業
公共關系學專業是一種大學專業。公共關系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的社會科學,在一些經濟發達國家公共關系理論已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用於指導各類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並以它特有的價值和作用,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
『捌』 公共關系學研究生全部考試科目
指以公共關系的客觀現象和活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是研究組織與公眾之間傳播與溝通的行為、規律和方法的一門學科。
公共關系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課程,適用於個人及任何組織。
公共關系學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需要,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形成的一門新興的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是社會組織為了在公眾中樹立良好形象,運用傳播、溝通媒介和手段,與其公眾結成的利益一致的社會關系。
本課程開設的目的,就是通過系統的公共關系理論和實務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公共關系的基本原理和實務,擴大知識面,以適應當前改革開放的需要。
[編輯本段]
對象
作為一個學科,公共關系學的研究對象從總體上看,它必須包括所有的公共關系的社會現象和活動規律。公共關系作為社會組織運用傳播手段處理其各類公眾的關系的行為,它的社會現象和活動規律可以具體化為以下三大方面,即公共關系學研究的三個具體對象:
一、是作為社會組織管理職能的公眾關系的現象和規律。
二、是作為社會組織與其公眾間的信息傳播活動的公共關系的現象和規律。
三、是作為處理與各類具體公眾的關系的公共關系的現象和規律。
[編輯本段]
內容
公共關系學的研究內容大致包括九個方面:
(1)公共關系學的概念、范疇及其本質(說明「什麼是公共關系」);
(2)公共關系的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說明「公共關系的來龍去脈」);
(3)公共關系的行為主體及其功能(說明「誰在搞公關?搞什麼?」);
(4)公眾對象分析(說明「與誰開展公關活動」);
(5)公共關系的管理過程(說明「公共關系怎樣做」);
(6)公共關系的媒介及其應用方法(說明「公共關系用什麼手段和方法來進行」);
(7)公共關系實務活動(說明:公共關系工作主要做些什麼「);
(8)公共關系的職業道德和法律制約;
(9)公共關系在中國應用和研究的國情和特色。
[編輯本段]
意義
學習公共關系學的現實意義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認識:
(1)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對外開放需要加強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雙溝通,尤其是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了解世界,一方面向世界傳播自己;對外開放使形象管理的問題日益突出,需要樹立公關意識和加強公關管理;對外開放需要按國際慣例辦事,特別是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學習和運用公共關系有利於完善和規范組織的行為。
(2)適應體制改革的需要,體制改革促進了橫向聯系的發展,使組織的社會關系日益復雜,給組織的關系狀態(社會關系和輿論)和行為方式帶來了新的變化,因此需要應用公共關系加強組織的社會溝通和社會協調。
(3)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市場經濟帶來了大范圍的分工協作關系和激烈的市場競爭關系,企業組織需要運用公共關系來拓展合作關系,加強競爭能力,樹立組織及其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需要。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和溝通方法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交往觀念和交往行為的變化。特別是大眾傳播的發展使公眾輿論的作用日益增強,從而使組織形象管理的問題日益突出,需要運用公關手段來了解輿論,引導輿論,改善組織的生存、發展環境。
(5)適應社會穩定的需要。我國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因此需要加強社會的公共關系工作,增強政府和公眾之間的雙向溝通,增強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的了解、理解、信任和合作,形成和諧的社會氣氛。
[編輯本段]
如何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關系學
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關系學,是中國公共關系實踐和理論研究過程中提出來的新課題。要回答這個課題,就必須深入研究中國的國情,研究中國公共關系實踐暴露出來的特殊問題,分析中國公共關系實踐的環境和條件,努力總結經驗,概括規律,再指導實踐。
研究」國情「,是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關系學的先決前提。這里僅就公共關系成長所需的條件角度去分析」國情「。從文化心態來看,一般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了正道直行,貴和持中、民為幫本,平均平等及重情輕理等諸多方面,分析這些傳統文化精神,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對公共在中國傳播或正或負的種種影響。再從經濟方式上看,迄今為止的中國經濟仍未達到充分的市場經濟水平,而是計劃經濟,自然經濟與市場經濟相混雜的結合體,最後一方面,則是在世界經濟的沖擊下,在開放浪潮中所涌現出來的市場經濟。它在中國大陸的發展既不充分,也不平衡。這是造成我國公共關系事業發展先後快慢不一的主要原因。最後從管理體制上看,黨政不分,政企不分仍是中國管理體制的一大弊端,尤其突出的是,我國現有的輿論一統,媒介壟斷,極少民辦報刊,其結果必然是媒介缺乏相對的獨立性,傳播體制僵化,溝通渠道單一,民意和輿論的社會作用不強。這將大大影響公關的社會效果。
盡管公共關系學在我國起步較晚,盡管我國的政治民主化,經濟市場化與社會信息化等方面還有相當多不完善,不發達之處,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興起,體制改革的深入,政治民主化的發展及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國公共關系的蓬勃發展是不可避免並不可阻擋的,公共關系中國化有著令人鼓舞的輝煌前景的。
[編輯本段]
公共關系學專業課程
主要課程:傳播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政治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公共關系學原理、公共關系實務與案例、廣告學原理、廣告策劃與策略、廣告設計、 CI戰略、企業文化、領導科學與藝術、組織行為學、人際溝通與禮儀、公共關系寫作、口才與演講、談判技巧、社會調查方法、計算機應用、大眾媒體研究、影視製作、攝影、傳播法規教程、傳播。
『玖』 自考公共關系學有哪些課程
課程設置:
一、專業代碼:A050303 專業名稱:公共關系(專科)
類型序號 課程代號 課程名稱 學分 類型 考試方式
001 3706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2 必考 筆試
002 3707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4 必考 筆試
003 4729 大學語文 4 必考 筆試
004 0012 英語(一) 7 必考 筆試
005 0058 市場營銷學 5 必考 筆試
006 0107 現代管理學 6 必考 筆試
007 0643 公關心理學 4 必考 筆試
008 0647 公關語言 4 必考 筆試
009 0646 公共關系寫作 4 必考 筆試
010 0644 公關禮儀 4 必考 筆試
011 0645 公共關系策劃 6 必考 筆試
012 0182 公共關系學 4 必考 筆試
013 0018 計算機應用基礎 2 必考 筆試
0019 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 2 必考 實踐考核
014 0853 廣告學(二) 4 必考 筆試
015 0642 傳播學概論 6 必考 筆試
101 0638 企業形象與策劃 6 選考 筆試
102 0034 社會學概論 6 選考 筆試
畢業要求:不少於15門且不低於68學分。
課程設置:必考課15門68學分;選考課2門12學分。
很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