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台灣兒童戲劇教育課程

台灣兒童戲劇教育課程

發布時間: 2021-02-05 01:33:58

㈠ 你將如何利用兒童戲劇展開你的教學

兒童戲劇可以讓兒童積極參與教學中,設計兒童劇讓兒童進行情景教學,既是參與者也是教學者。能提高兒童的參與興趣。

㈡ 如何走進教育戲劇課程

對於由繪本生發出來的教育戲劇活動,教師首先要對繪本故事進行分類專和解構。
繪本屬分類可以從多個維度進行,可以從幼兒成長的需要出發進行主題分類,例如:自認識、家庭、社會與小區、社會上不同職能的人士、幻想、品德、情緒、食物、交通、自然環境、動物與植物、國家文化等;
也可以幼兒主要學習和發展的領域作為分類標准,如語言、科學、藝術、社會、健康等。
選擇不同的課程方式
繪本與戲劇都是綜合的藝術類型,現代幼教課程發展以整合方式為主,在此基礎上,存在領域課程(Sequenced)和綜合課程(Integrated)兩種總體思路,領域課程一般是在一致的教學目標下,按照主題或學習范圍平衡排列教學內容的課程設計思路和教學方式;
綜合課程則是將學習內容或主題進行跨領域的整合。
當然,兩者之間,還有很多折中的課程方式。

㈢ 兒童戲劇表演課程,主要在上些什麼

兒童戲劇表演,北京這邊的六一藝術團里有這門課,是綜合類課程,包含兒童播音主持,舞蹈表演,音樂樂器練習,音樂劇和話劇等等。也包括創意啟蒙戲劇等等

㈣ 教育戲劇的傳統戲劇教育與教育戲劇,英語戲劇的區別

1930年
美國戲劇教育家溫尼弗瑞德-瓦爾德(winifred ward)根據自己實踐編寫出版《創作性戲劇技術》一書提出了「創作性戲劇教學方法」。
在英國,教師芬蕾-瓊森的戲劇化教學,以及教育家卡德威爾-庫克(cadwell cook)首先具體的運用戲劇方法於藝術課程教學。 因此戲劇性質的教學方法開始在歐美國家發展起來。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推動教育發展,由此許多戲劇專長的教育家也開始在校園推廣戲劇教學的方法,DIETIE,創作性戲劇教學方法在歐美迅速發展。
1950年後
在英國發展了斯累德(slde)兒童戲劇教育傳統。至60、70-90年代,多蘿茜-赫斯克特、蓋文伯頓、喬納森-倪蘭德斯等已將教育戲劇發展為成熟的DIE/TIE方法。這是一種虛構的角色扮演和即興創作為中心的戲劇活動,稱為「過程戲劇」重點在於學員參與,從感受中領略知識的意蘊,從相互交流中發現可能性、創造新意義。 1995年,李嬰寧和香港、台灣等少數幾個人參加國際教育戲劇聯盟會議,之後李嬰寧老師出國學習並開始著力【教育戲劇】在中國的引入和推廣,引進國外專家講學、交流和實踐。
90年代末期:開始有人將戲劇方法運用到企業培訓中;學校開始使用戲劇方法用於心理輔導等活動。
21世紀初:開始在社區活動和幼兒園師資培訓中運用戲劇方法。各地出現非政府組織、環保組織志願者活動中的教育戲劇活動。
2005年-2007年在上海、香港和台灣連續三年兩岸三地教育戲劇互動活動宣傳推廣,並在此期間在上海戲劇學院開設教育戲劇課程。
2007年7月,大陸數十名教育戲劇、民眾戲劇活動參與者和研究者出席《國際教育戲劇聯盟第六次會議》開始在【教育戲劇】領域發出中國的聲音。
2009年,王永陽教授將教育戲劇運用在國際漢語教學領域,其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漢語教學權威期刊《世界漢語教學》2009年第二期
2015年5月,香港TEFO和北京國際戲劇會議在香港,北京召開舉行。 北京:抓馬寶貝、卓美教育、潘多斯教育、
上海:靜安教育戲劇工作坊、陶冶教育劇場、上海快快樂樂嗨森教育等
深圳:優尼全能戲劇學院
廣州:木棉劇團
成都:自由戲劇
武漢: 安吉拉教育戲劇
合肥:香樟樹少兒綜合素質培訓中心
青島:格林戲劇 Green Theatre、媽媽團兒童劇社、游於藝戲劇學苑
昆明:元動劇場
浙江: 少兒應用戲劇教育 微博
山西: 31th劇社
貴州:成長教育戲劇

㈤ 兒童戲劇教育要注意什麼

首先兒童戲劇教育是為了均衡發展兒童的各項素質,提高兒童的表達能回力的。
那麼從戲答劇基礎做起,聲台行表都是要注意的問題,基本功做扎實了才能往後面談。
然後就是實際演出了,這和排練不同,沒有實際演出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㈥ 少兒戲劇學院一般有哪些課程

其 他 的 我 不知道, 我 孩子在深圳沃特少兒戲劇學院學習教育戲劇表演,這里有兩種班,短期和長期,現在有主打閱讀的「立體閱讀」課程,孩子下課了還 都 不想走。經過系統的學習後會為 我 們量身定製原創舞台劇、課本劇、國學劇以及國外經典舞台劇,提供 專 業的舞台、道具、燈光、音樂、場景和美術。

㈦ 兒童教育戲劇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從事教育戲劇教學這些年來,經常會有很多家長或者教育界同行問起:教育戲劇到底是什麼?對孩子的教育有什麼意義?教育戲劇就是教孩子唱戲嗎?

甚至還有很多朋友會認為戲劇就是藝術和表演,我們孩子不搞藝術專業,不需要教育戲劇,他們只要學習好、能健康、快樂長大就好。

這樣的問題此起彼伏,從未停止過........

教育戲劇進入中國這些年,到目前為止還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和必須性。甚至很多人對教育戲劇產生了很多曲解。我們先從幾個主要的大方向來看教育戲劇的過程和意義,希望能幫助大家梳理清晰思路。

一.戲劇的教育性質

1:從字義上看

Drama(戲劇)一詞,源於希臘文drainein(去做)的含義。

一般的解釋是指:以詩或者散文的一部分著作,其中安排了演員及模擬人生和人物,或一段故事,並透過動作與演員的對話來表現。

從字義來看:戲劇就是一種(實作)的過程,需要有「人」去做。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去做。

比如兒童游戲,在簡單的約定後,便可以立即把自己扮演成情景中的某個角色,當游戲結束時,他們又恢復成自己。這種活動就是戲劇性的實作。

學習者經歷了這一實作過程,學習經歷了人生某種人際的關系,對於自我與非自我的角色分辨毫無困難,同時還滿足了個人的想像力的發揮,學習到了某些認知與技能。因此,戲劇性的實作是人類天賦的學習本能。

二.從心理認知上看

在戲劇性的游戲中,把日常生活中所知、所感的事物在假定的環境中表現出來,經過與他人互動的關系,他們就能學到彼此間的應對進退、彼此的欣賞、參與合作、了解他人感受等社會技能。

由此,戲劇性游戲是能夠依循人類的心理發展的學習活動,透過與他人的相互關系,使得參與者學習到社會性的重要生存技能。

三.從人類的文化發展看

從人類文化成長的歷史來看戲劇,考古學家根據遺留下來的線索去重建文化發展的歷程。原始的儀式與戲劇是明顯相互關聯的,兩者都同樣具有基本要素,例如:音樂、舞蹈、演說、面具、服裝、表演者、舞台和觀眾。

初期的戲劇活動存在於儀式中,是人類對自身世界的觀點予以形式化的最原始方法。而儀式在原始社會中是知識的一種形式,是留下傳統與知識的工具。

這種儀式戲劇教導了當時人類的一種世界秩序觀,所有的責任、角色或者所做的都是固定的、必然的,在人類早期社會發展中,這種戲劇形式普遍存在於各種社會中。

可見,戲劇在人類學的觀點看來,是具有強烈教育性目的。

四.從人類的社會發展看

隨著社會與宗教儀式的發展,人們逐步將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動融入在儀式中,再以另一種形式,針對特殊的目的來表現出來。現存有戲劇起源的最早資料記載,例如:早期人類將日常生活的活動:收割、豐收、祭祀、慶祝、釀酒、祈雨、狩獵、繁衍後代等,與即興演出,演化而來。

這些不同目的的活動,都有不同內容的儀式戲劇進行演出。在這些戲劇中必須有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不論是參與演出的人還是觀看活動的人,都在戲劇的演出中看到他們的社會關系與體系。

五.從戲劇內涵的要素看

戲劇也是一種娛樂,當人類的信心隨自己的力量而增加時,同樣的戲劇與劇場的一些世俗因素也隨之特殊化專業發展。戲劇為人們帶來歡樂,即便是最悲傷而嚴肅的也帶給人們心理表達上的快樂。

一出戲劇只要是人所作為,就有其思想的傳達目的,讓觀眾在觀賞的同時,也接受了他的觀點。

可見戲劇除了娛樂的目的之外,還包含了教育與文明啟迪,有益社會的內涵。在我國,有寓教於樂的說法,這些觀點都說明了戲劇是一種自娛娛人,而又含有教化意義的活動,自然其教育的內容很容易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

因此,戲劇是全人類的,人類的發展處處有戲劇的身影,生命的成長也需要戲劇的環境和養分來滋養,戲劇也是最貼近人性的教育方式。

教育戲劇的目標在於符合國民(公民)教育在本質上的需要,不論在合科統整或是單科教學方面,教育戲劇在教學體系裡的實施就更顯重要了。

㈧ 幼兒戲劇課程的意義

所謂兒童戲劇,是指兒童的思想、兒童的想像、兒童的語言、兒童的情感、兒童的經驗,透過戲劇的手法,表現宇宙間動植物的生活、人和事物的關系、社會的現象、人生的意義。

用以增進兒童的知識、陶冶兒童的美感、堅定兒童的意志、充實兒童的生活、引導兒童向上的藝術活動。凡合乎上述要求,不管內容是古代還是近代,事件發生在國內還是國外;表現方式是舞台、電影或卡通,甚至是皮影戲、木偶或歌仔戲,扮演人不論是成人還是小孩,只要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理論,內容符合兒童發展需要都可稱為兒童戲劇。

兒童戲劇教育就是通過兒童戲劇這一媒介,讓幼兒體驗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同時娛樂自己,豐富幼兒的生活,增進幼兒的知識。

1.兒童戲劇著力塑造真善美的藝術形象,幫助兒童樹立人生坐標

由於兒童年齡較小,判斷能力差,接觸社會的機會少,對外界環境具有很強的依賴性,並且具有較強的吸收力心理,因此兒童戲劇中極少出現殺戮、仇恨的影子,其目的在於給幼兒樹立一個真善美的形象,讓幼兒以此為榜樣,在生活中學習、模仿。

2.結構單純,線索明晰

兒童戲劇的結構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幾個階段,但劇情要快速展開,不可鋪墊過多,情節線索要簡潔不能過於復雜多變,因為兒童的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轉移,所以兒童戲劇都以緊湊的情節結構和明晰的線索牢牢抓住小觀眾的心。

3.情節生動,有故事性

戲劇就是以表演的形式演故事,兒童欣賞戲劇最關心的還是要有故事性,他們習慣於在故事的發展過程中認識人物、認識事件的本質,同時他們對新奇的事物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情節生動、故事奇特都會給兒童帶來極大的審美享受。兒童戲劇的觀眾無疑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真誠自然,是非分明,喜怒形於色,但他們也具有不穩定性,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喜歡輕松、多變的藝術形式。

倘若舞台上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演員個性鮮明、表演自然到位,舞美設計色彩鮮艷且與整部戲恰到好處地融為一體,那麼他們便會忘記現實而情不自禁地被帶入劇中。要是這戲沒滋沒味,矯揉造作,孩子們也能一眼看穿,不管編劇、導演、演員再大牌,也不管舞台上的聲光電特效投了多少錢,他們會立刻張羅著喝水、吃爆米花、上廁所,那些精心設計的情節、有教育意義的台詞早就跑到爪哇國去了。

4.突出的動作性和盎然的童趣

動作是戲劇藝術的基礎。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支出:戲劇必須借人物的動作來表達。戲劇藝術的直觀性要求劇本必須考慮設計一些適當的舞台動作,來更好地表現人物,展開劇情,同時也是真實反映生活的必要。

兒童天性好動、好模仿,喜歡富有動感的場景,因此兒童戲劇的動作性要求比一般戲劇更為突出。其次要有兒童情趣,兒童情趣並不是簡單的逗樂,而是把兒童的性情志趣通過富有特色的語言、動作形象的表現出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