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組織行為學課程大綱

組織行為學課程大綱

發布時間: 2021-02-05 07:10:45

A. 組織行為學的主要內容

組織行為學是現代管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政治學版、社會學及人種學等學科。它權研究並回答工作組織中的個體、群體行為模式是怎樣的,它們之間如何互動、個性如何影響工作績效、如何激勵員工、如何適應和把握環境變化等等。
內容包括:組織行為學導論;個體差異和激勵;群體行為和領導;權力與政治;職業經歷和職業變換;組織理論;組織結構;組織發展與組織改革;國際影響因素等九個部分。

B. 曾仕強的《組織行為學》講的主要是什麼內容

中國式管理組織行為學·系列之一:組織三階層的高效運作 第一集 組織是三個階內層的配容合 第二集 組織三階層的主要特性 第三集 變與不變的配合 第四集 明言與不明言的拿控 第五集 情理法的重點運用 第六集 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分寸 第七集 肚量、本事、能力的表現 第八集 三階層配合的預期效果 中國式管理組織行為學·系列之二:優秀的基層幹部 第一集 基層主管的特性 第二集 基層主管的要領 中國式管理組織行為學·系列之三:出色的中層主管 第一集 中層主管的特性 第二集 中層主管的承上啟下 第三集 中層主管的樞紐作用 中國式管理組織行為學·系列之四:卓越的高層經理 第一集 高層主管的特性 第二集 高層主管的要領 要想了解更多關於曾仕強講師的課程,可以到必達管理培訓網,或直接撥打電話,號碼是回答者的賬號。

C. 組織行為學的內容簡介

此書本著「以我為主、博採眾長、融合提煉、體現特色」的方針,融入作者多版年教學實權踐的積累和研究成果,並吸收了近幾年國內外出版的相關教科書、專著以及最新研究成果中的精華,在近幾年的教學講稿基礎上編寫而成。力圖在保持組織行為學的整體內容系統性的前提下,盡可能融入中國的傳統文化精華,結合我國管理實踐,體現時代特點和學科發展動態,滿足現代市場經濟和中國國情的需要。本書既可以作為管理類及相近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用書,也可供各類組織管理者自學之用。

D. 2008年4月 安徽自考《組織行為學》考試大綱

1.命題標准

「組織行為學」課程是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獨立本科段)開設的一門專業必考課程。命題標准參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同專業、同課程的本科結業水平,並體現自學考試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特點。在題量上保證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夠在規定的考核時間內完成全部試題,並有適當的時間對答案進行檢查。

2.考試依據和范圍

以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1999年9月頒布的《組織行為學自學考試大綱》為依據,以《組織行為學》(孫彤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教材為命題范圍。試題的參考答案按所指定教材中的有關提法來編制。

3.知識與能力的關系

學好組織行為學,需要有一些必備的相關知識,如管理學原理、組織學原理,以及一定的哲學、領導科學、決策學知識等。學習組織行為學要注重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分析,將識記、理解、領會與分析聯系起來,把基礎知識和理論轉化為理解和分析能力。命題中要體現既測試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又測試分析能力的原則。

4.重點與覆蓋面的關系

試卷覆蓋到章,重點章節的權重比例大一些,次重點章節的權重比例小一些,一般章節的分數為適中。單章考核分數不超過20%。

四、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

「組織行為學」課程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鍾,評分採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線。

2.試卷內容結構

試卷內容以第1、3、6、7、9、11、13、14、17章為重點考核內容,其分值比例不低於60%。第5、8、10、15、16、18章為次重點考核內容,其分值比例約為30%,其它章節均為一般考核考內容,分值比例不超過10%。《組織行為學自學考試大綱》已明確不列為考核內容的不作試卷內容。

3.試卷能力結構

能力考核分為識記、理解、簡單應用和綜合應用四個層次,考核不同能力層次的試題在試卷中的分數比例為:「識記」佔20%左右、「理解」佔30%左右、「簡單應用」佔30%左右、「綜合應用」佔20%左右。

4.試卷的難度結構

試題的難度分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難」和「難」四個層次,不同難度的試題在試卷中的分數比例為:「容易」佔20%左右,「中等偏易」佔30%左右,「中等偏難」佔30%左右,「難」佔20%左右。

5.試卷的題型結構

本課程考試採用的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五種。

E. 《組織行為學》課程講什麼內容

《組織行為學》是管理學、心理學等學科領域的一門專業課程,它採用觀察、實驗、調查等方法,並運用心理學、社會學、領導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知識,研究了一定組織中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有助於各級管理者對人的行為進行正確地預測、引導和控制,從而實現組織預定的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系統掌握組織行為學的基本思想、基本觀點和基本知識;能夠在實際的管理中,運用組織行為學的原理和理論,指導實踐工作;具備初步開展組織行為學相關學術研究工作的能力。

F. 2010廣東專插本組織行為學考試大綱(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的)

《組織行為學》課程考試大綱

一、 考試對象

工商專業本科學生

二、 考試內容與要求

1、本課程擬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講授與學習,使學生了解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掌握個體心理對組織中行為的影響;

2、掌握群體動力理論與群體行為;群體交流與溝通;人際關系;領導的有效性;組織結構與組織設計;組織變革與組織發展等理論。

3、通過閉卷考試、實驗及案例分析的方式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的能力進行考核。

三、考試形式

答卷方式:閉卷考試。

考試時間:120分鍾。

四、試題結構

內容比例:客觀題:48%;主觀題:52%

題型比例:單選題20% 多選題10% 判斷改錯題10%

名詞解釋題12% 簡答題18% 案例分析題30%

第一章 緒論

一、考試內容

第一節 組織與組織行為的基本概念

(一)組織的四個基本含義

(二)組織和環境的關系

(三)組織的演變

(四)組織和管理的關系

(五)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對象

(六)研究組織行為學的目的

第二節 組織行為學的學科性質及特點

(一)多學科的交叉性。

(二)多層次性。

(三)情景性

(四)系統性

(五)實用性

(六)科學性

第三節 組織行為學的產生和發展

(一)管理學的發展與組織行為學的產生

(二)組織行為學形成的理論基礎

(三)我國組織行為學的發展概況

第四節 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方法

(一)觀察法

(二)實驗法

(三)調查法(訪談法、問卷法)
(四)心理測試法
(五)個案分析法
二、考試要求

識記:概念、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組織行為學的產生、形成、發展;觀察法、實驗法、心理測驗法、訪談法、問卷法、個案分析法;

掌握: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對象、組織行為學研究的方法

領會:組織行為學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章 組織行為學中的人性觀

一、考試內容

第一節 心理學中的人性觀

一、心理學理論中的人性觀

(一)生物動力論

(二)積極向善論

(三)機械運作論

(四)交互決定論

二、人性觀對心理學研究的影響

(一)對心理學研究取向的影響

(二)對研究方法的影響

第二節 人性假設及相應的管理措施

一、關於經濟人假設

二、關於社會人性的假設

三、關於自我實現人性的假設

四、關於復雜人性的假設

第三節 人性假設在管理中的應用

(一)了解員工的工作特點、恰當使用人性假設

(二)營造自我實現的環境

(三)倡導人性化管理

二、考試要求

識記:經濟人假設;社會人假設;自我實現人假設;復雜人假設;經濟人假設的評價;社會人假設的評價;自我實現人假設的評價;復雜人假設的評價;

掌握:人性假設理論的基本觀點及相應的管理措施

領會:幾種理論的比較

第三章 社會認知與行為

一、考試內容

第一節 社會認知概述

一、什麼是認知

二、社會認知(也稱為社會知覺)

三、社會認知的特徵

四、社會認知的分類

(一)對他人的認知。

(二)自我認知。

(三)人際認知。

(四)角色認知。

五、認知偏差

(一)第一印象效應。

(二)暈輪效應。

(三)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四)刻板效應(定型效應)。

第二節 影響社會認知的心理因素

一、認知者的因素

二、認知對象的因素

三、認知情境的因素

第三節 社會認知中的歸因問題

(一)歸因理論

(二)歸因偏差

二、考試要求

識記:認知、社會認知、第一印象、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刻板效應、歸因

掌握:社會認知的概念、范圍及影響社會認知的因素。

領會:歸因理論及其運用

第四章 需要、動機和激勵

一、考試內容

第一節 需要與動機

一、需要

二、動機

第二節 激勵理論

一、激勵

二、幾種激勵理論

(一)內容型激勵理論

(二)過程型激勵理論

(三)目標設置理論

(四)強化型激勵理論

識記:需要、動機、需要層次論、ERG理論、雙因素理論、成就理論、期望理論、公平理論、目標設置理論、強化理論、挫折理論

掌握:內容型激勵理論;過程型激勵理論;

領會:強化型激勵理論

第五章 個性與行為

一、考試內容

第一節 人的行為

一、個性的定義

二、個性的特點

三、個性形成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 氣質與行為

一、氣質的概念與類型

二、氣質在管理中的應用

第三節 性格與行為

一、性格的概念

二、性格的類型

三、性格的形成與發展

四、性格對組織管理的作用

第三節 能力與行為

(一)能力及其差異

(二)能力差異在管理中的應用

二、考試要求

識記:個性、氣質、性格、能力

掌握:個性心理與管理

領會:氣質類型與特徵

第六章 態度、價值觀與行為

一、考試內容

第一節 態度與行為

一、態度概述

二、態度的形成階段

三、態度測量

四、態度對行為的影響

五、態度與行為的關系

第二節 價值觀與行為

(一)價值觀的概念及特徵

(二)價值觀的分類

(三)價值觀對人的行為的影響

二、考試要求

識記:態度的概念;態度與行為的關系;模仿與服從、同化、內化;價值觀的概念與特徵、分類、對人的行為的影響

掌握:態度與行為的關系;態度形成的階段;價值觀對行為的影響;

領會:態度的特徵、功能;

第七章 群體的心理和群體行為

一、考試內容

第一節 群體概述

一、群體的概念

二、群體的特徵

三、群體的作用

四、群體的類型

五、非正式群體的管理

第二節 群體行為的基本規律

一、群體動力理論

二、群體對個體行為的影響

三、群體內聚力

第三節 群體沖突及解決

(一)群體沖突

(二)沖突的解決

二、考試要求

識記:群體的概念、分類、群體動力理論、群體成員間關系的研究方法;非正式群體;群體凝聚力與工作效率的關系;從眾行為及其作用;群體沖突、沖突的解決

掌握:群體凝聚力與工作效率的關系。

領會:群體成員間關系的研究方法

第八章 人際溝通與人際關系

一、考試內容

第一節 人際溝通

一、概念和功能;

二、人際溝通的形式

三、人際溝通的障礙和疏導

第二節 人際關系

(一)概念、類型、構成要素;

(二)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

(三)人際關系的改善

二、考試要求

識記:人際溝通的概念、功能和形式、人際溝通的障礙和疏導、包容需求、控制需求、情感需求、增進人際吸引的因素、阻礙人際吸引的因素

掌握:人際溝通的概念和功能;影響人際關系的因素

領會:人際溝通的形式、障礙和疏導

第九章 領導行為

一、考試內容

第一節 領導概述

一、領導的概念

二、領導的權力及影響力

第二節 領導理論

一、領導特性理論

二、領導行為理論

三、領導有效性的情景理論

四、領導的有效評價

第三節 領導及其影響過程

(一)領導的權威性和凝聚力

(二)領導個人影響力及其運用

(三)領導群體的合理結構

(四)領導群體影響力及其應用

二、考試要求

掌握:領導的概述;領導者影響力的構成、領導權力

領會:領導理論

第十章 組織變革與組織發展

一、考試內容

第一節 組織變革概述

第二節 組織變革的動力與阻力

(一)組織變革的動力

(二)組織變革的阻力

(三)組織變革的過程與系統模式

第三節 組織概述

一、組織發展的歷史背景和特徵

二、影響組織發展的原則和條件

三、我國組織發展的過程

第四節 組織發展的內容

一、以人為中心的組織發展

二、以任務和技術為中心的組織發展

三、以組織結構為中心的組織發展

第五節 組織發展與效能

一、巴斯模型

二、本尼斯模型

三、貝克哈特的組織健康模型

第六節 組織發展的新趨勢

(一)工作生活質量

(二)Z型組織

(三)學習型組織

二、考試要求

識記:組織變革的動力分析;組織變革的阻力分析;組織變革的過程、組織變革的診斷;組織發展的歷史背景和特徵、影響組織發展的原則和條件、我國組織發展的過程;以人為中心的組織發展、以任務和技術為中心的組織發展、以組織結構為中心的組織發展;巴斯模型、本尼斯模型、貝克哈特的組織健康模型;工作生活質量、Z型組織;學習型組織

掌握:組織變革的基本對策;組織發展的內容、組織發展的新趨勢

領會:組織變革的基本模式;組織發展與效能

G. 曾仕強的《組織行為學》講的主要是什麼內容

中國式管理組織行為學·系列之一:組織三階層的高效運作
第一集 組織是版三個階層的配合
第二集權 組織三階層的主要特性
第三集 變與不變的配合
第四集 明言與不明言的拿控
第五集 情理法的重點運用
第六集 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分寸
第七集 肚量、本事、能力的表現
第八集 三階層配合的預期效果
中國式管理組織行為學·系列之二:優秀的基層幹部
第一集 基層主管的特性
第二集 基層主管的要領
中國式管理組織行為學·系列之三:出色的中層主管
第一集 中層主管的特性
第二集 中層主管的承上啟下
第三集 中層主管的樞紐作用
中國式管理組織行為學·系列之四:卓越的高層經理
第一集 高層主管的特性
第二集 高層主管的要領
要想了解更多關於曾仕強講師的課程,可以到必達管理培訓網,或直接撥打電話,號碼是回答者的賬號。

H. 組織行為學的主要內容框架

組織行為學研究內容是以企業中的「人—人」系統為重點的。在一個企業中,涉及的管理內容五花八門、千頭萬緒,但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對物的管理,稱之為「人—物」系統;對人的管理,稱之為「人—人」系統。

在「人—物」系統中,涉及許多學科,如會計學、財務學、工程學、物資管理學、信息管理系統、統計運籌學、生產管理學、工程心理學及各種技術學科;

在「人—人」系統中,也涉及許多學科,如: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社會心理學、企業文化、公共關系學、人際關繫心理學、領導科學、人事心理學、溝通學等等。其中,組織行為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

(8)組織行為學課程大綱擴展閱讀:

一、學科特點

1、邊緣性表現為多學科相交叉性和多層次相交切性。

2、兩重性表現為組織行為學既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社會屬性。

3、應用性表現為組織行為學研究的直接目的在於聯系組織管理者工作實際,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組織的工作績效。

二、應用性表現

組織行為學與心理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等理論性科學不同,它屬於應用性科學。它在應用理論科學原理的基礎上,探索和揭示組織中人的心理與行為規律性。

在掌握這些規律性後還要進一步研究評價和分析人的心理與行為的方法,掌握保持積極行為,改變消極行為的具體技術和措施,它的直接目的是緊密聯系組織管理者的工作實際,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組織的工作績效。

三、學說原理

組織行為學是研究在組織中以及組織與環境相互作用,人們從事工作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反應規律性的科學。

它採用系統分析的方法,綜合運用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生理學、生物學、經濟學和政治學等知識,研究一定組織中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規律性,從而提高各級領導者和管理者對人的行為預測和引導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實現組織預定的目標。

人是管理的主體,也是管理的對象,研究人的行為規律便成為管理學的重要內容。社會的進步促使組織中的管理者必須重視對人的管理,組織管理學、人事管理學這些管理學的分支越來越顯示出在管理體系中的地位,組織行為學就是在此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