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國學課程
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採取的措施:
構建多位一體的人文素養教育體系。更新人文素養教育理念。重建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前提是高校自身要對此高度重視,在人文素養教育這一工作上統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只有把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提高到專業教育的高度,推進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的融合,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才有收到實效的可能。優化人文素養教育的課程。要在專業教育體系中注重人文學科課程的設置,加強文理滲透,與專業聯系的人文課程必須占適當的比例,並在機制上予以保障,實現人財物的科學投入;要轉變課程開設方式,使課堂從「工具性作用」向「導向性功能」過渡,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盡可能地體驗式參與;要提升教師隊伍自身的人文素養。「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示範作用和榜樣力量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精神。通過舉辦一系列文化活動,使學生主動參與,身處其中,促使文化知識不斷內化為大學生自身的人文精神。建設格調高雅的大學環境文化。高校應在強化物質文化建設的同時,強化校園文化的「軟實力」建設,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響,進而提升人文素養。
引導大學生積極主動「塑造自我」。任何教育都是雙向性的,不管人們如何認定教育的主體,都必須承認受教育者自身的重要作用。人文素養教育也是一個「外因」通過「內因」發揮作用的過程。大學生自身能動性的調動,始終是其人文素養提升的關鍵所在。如果大學生自身具有成長為一個全面發展人才的目標,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基本的學習能力,那麼,外部環境和為其搭建的教育平台、素養教育提升體系才可能發揮重要的作用。否則,任何外在的東西都是不能發揮作用的擺設。因而,引導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塑造自我是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重要一環。
凈化家庭和社會文化環境。人文素養教育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很廣,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積極配合、共同推進。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長應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人文素養觀,並身體力行,發揮表率作用,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把孩子從應試學習中解脫出來,廣泛接觸文化經典,參與各類有利於健康成長的活動,營造有利於提升孩子人文素養的家庭環境。就社會文化氛圍而言,要正確處理社會文化與大學生人文素養之間的關系,摒棄社會文化中的不利因素。在國家層面,要大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文化體系,用先進文化武裝大學生,實現社會與學校整體聯動,創造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
Ⅱ 清華大學國學班
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總裁高級研修班,定期開國學方面的課程,聘請國內著名國版學教授,上權課內容豐富多彩,生動而不枯燥。常年開班,滾動授課。
學費屬於中低檔。性價比較高!
http://www.qh-mba.cn/qh-mba/glxt_msg.asp?id=304&tle=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總裁高級研修班
看看是不是對你有幫助!
Ⅲ 國學課程應當成為大學的必修課程嗎
我就是一個國學老師,我認為當今社會就是應該多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能讓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精華被遺失,所以從小學生開始就應該學習國學,更何況大學生了,我寫了基本國學著作《詩說道德經》《心經與浮華眾生》
Ⅳ 南京大學的國學班怎麼樣
是的,南京大學的國學班開的真不錯,不管是師資還是課程
我有被邀請去聽過徐小躍教授的《國學智慧》講座,感觸很深
Ⅳ 國學課程包括哪些
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但是根據國學機構自身因素所推出的課程內容會有所差異。以比較出名的博學書院為例,他們有著獨樹一幟的課程模塊,主要包括了七大國學寶典易經,道德經,儒家,法家,孫子兵法,禪宗智慧,黃帝內經,以及三大史學經典貨殖列傳,資治通鑒,人物誌等人文智慧和古典哲學智慧。內容全面、系統、獨具特色,是眾多企業家、董事長、國學愛好人士學習國學的首選。
Ⅵ 天津大學國學素養是什麼性質的課程
天津大學國學素養是選修課。
古典詩詞創作與人文素養養成
律詩,楹聯,版宋詞,元權曲,賦,古風
浸潤儒釋道精髓
用詞、煉句、造景
感悟學習古人的家國情懷
平仄、格律、音韻
古詩精品國學美學內涵
以詞林正韻成心中之靈光乍現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Ⅶ 國學應不應該成為大學必修課程
不應該。
國學可以作為選修課
雖然近幾年很多學者都在吹捧國學的重要性內,但是國學不應該作為容一個強制學習的文化,個人認為可以作為大學的選修課,讓有興趣的學生深入了解國學的博大精深。
國學應該從小學起
「一國固有之學術」稱為國學,不可否認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國能夠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在很多人抱怨日韓搶占我們的傳統文化(茶文化等)、傳統節日(端午節等)的同時,我想問一下:為什麼他們能夠搶占我們的傳統文化?因為他們對傳統文化十分重視,尤其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
如果我們從小開始學習國學(當然要注意方式方法),那麼是否會讓國人在潛意識中繼承到中華文化中最精華、最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從而達到傳承甚至發揚光大的目的呢?
國學可以融入到語文課本中
單獨說學習國學,很多人會存在一個誤區:國學就是所謂的」之乎者也「或者老套腐朽的儒道文化,其實不然。上面也說到國學的范疇很大,從詩詞曲賦到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再到古人的巨著,再到茶文化、儒道思想,將這些文化融入到語文課本中,讓中國的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國學之精華,提升個人修養。
Ⅷ 至今哪些大學有國學專業,國學系
國學專業包括國學通論、國學研究方法論、古典目錄學、四書研讀、詩經(附楚辭)研讀、周易研讀、禮記研讀、史記研讀、老莊研讀、荀子研讀、文選研讀、文心雕龍研讀、說文解字注導讀。
廣雅疏證導讀、史學和社會理論、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古代文體和辭章、古代經學和經典注釋學、中國古代小學源流、清代考據學研究、海外中國學研究、基督教思想史、印度佛教與早期經典、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邏輯學導論。
五所設有國學專業大學
1、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
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
「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2、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
簡稱「北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3、首都師范大學(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北京市屬重點大學,京港大學聯盟成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
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北京市雙培外培計劃、北京華文教育基地;學科專業涵蓋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語、藝術等。
4、武漢大學(Wuhan University)
簡稱「武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是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員。
5、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
簡稱「浙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九校聯盟(C9)、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
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曾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華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首都師范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漢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浙江大學
Ⅸ 大學裡面有國學系嗎
中國傳統文化近幾年越來越受關注,各校紛紛在課程中增加了與「國學」有關的元素,而全國的「國學教師」有多達百萬的缺口。為改變這一狀況,明年教育部的高校專業設置中將首次增設「國學教育本科專業」。
教育部「十二五」規劃課題《傳統文化與中小學生人格培養研究》課題組執行主任張健介紹說,目前國家提倡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至少應該包括國學經典、傳統藝術和民俗文化三部分。但一些學校認為,學學《弟子規》、背背《論語》就是國學教育了,忽視了傳統文化中經典、藝術、民俗的相互關聯性和整體性,沒有從各年齡段的差異性去構建完整的中小學傳統文化課堂。另一方面,想找到各領域文化融會貫通的國學教師也是個難題。教國學的老師應該精通儒釋道兵醫藝多個門類的文化,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但目前,並沒有哪所高校專門培養「國學人才」,甚至沒有「國學專業」。據悉,從明年開始,教育部將在高校本科專業增設「國學專業」,目前東北師大、北京聯合大學等高校已經在考慮招收「國學專業」學生。
據了解,至2015年5月末,國家以及教育部的傳統文化相關課題組已完成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成人教育(全國領導幹部國學教育系列教材)、海外漢文化教育近700冊傳統文化標准化教材研發工作。其中,中小學傳統文化教材又根據全國各省/直轄市的地域文化的不同樣貌,分別編寫了全國26個省/市的「國學與地區文化」相融合的地區版專用教材,並首次提出了中小學階段的傳統文化教育目標是「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目前,北京的通州區和大興區也在使用中小學傳統文化教材。教材試點工作將於今年完成,之後該套教材將申報國家級教材,通過驗收後將向全國推廣。
Ⅹ 有哪些大學開了國學課程
一般綜合性文科性學校都有。北大國學門和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各個大學都建立了國學研究所,如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有部分大學甚至成立了國學院和國學系,以人民大學為代表。
還有廣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