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舞蹈啟蒙課程目標
⑴ 少兒舞蹈的培訓目標
少兒舞蹈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培育孩子們良好的姿態以及高貴的內氣質,增強孩子容身體的協調能力,培育身體對節奏的敏感性,給孩子美和藝術的熏陶,開發他們的藝術潛能。同時,培養和增強兒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提升兒童的學習效果,實現兒童學習成績的提高,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為孩子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
⑵ 4歲學舞蹈及怎樣培養孩子的舞蹈能力
1、培養孩子對舞蹈的興趣。經常讓孩子通過電視觀看少兒文藝節目、歌舞表演等,讓孩子用感官直接感受舞蹈的美,引起孩子對舞蹈的注意和興趣。成人發現自己的孩子喜歡「手舞足蹈」時,要積極地加以引導。
2、音樂是舞蹈之魂,音樂和舞蹈是一種相互表現、促進的統一體。成人要經常性地、有意識地讓孩子欣賞音樂,感受、體會音樂節奏,並根據音樂的節奏變化,用舞蹈的動作語匯反映音樂的各種形象。如孩子聽到高音區音樂,能模仿蝴蝶飛,小鳥飛;聽到低音區的音樂,能模仿大象走、熊走。
3、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引導孩子學習創編簡單的舞蹈。選擇可使孩子表演的歌曲,啟發孩子結合音樂歌詞編出相應的舞蹈動作。
4、對孩子進行舞蹈表演能力的培養。當孩子正在學習舞蹈時,成人應為孩子提供表演的機會,並根據舞蹈的音樂形象、節奏和舞蹈動作的語匯,啟發孩子在理解舞蹈內容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通過舞蹈表演的形式表現出來。
(2)少兒舞蹈啟蒙課程目標擴展閱讀
舞蹈初學者一般多是十歲左右的少年。由於年齡的特徵,他們的模仿能力理解能力強,他們善於模仿教師的舞蹈動作,卻不易理解教師對動作所作的理論講解和分析。因此,對於初學的少年兒童應該更多地採用直觀教學。
此外,初學者做動作時往往自我知覺比較遲鈍,不善於按照要求自覺地對動作進行自我糾正。因此,要耐心細致地一個人一個人地、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糾正學生動作上的差誤。
⑶ 少兒舞蹈課程包括什麼
華夏童年告訴您少兒舞蹈課程包括
柔韌素質訓練及少兒舞蹈教程的方法技巧:
柔韌素質是指人體各個關節的活動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舞蹈演員的肩、腰、髖、腿等部位均需要具備特殊的柔韌性,才能在舞蹈中表現出大幅度的活動范圍。柔韌懷差的人,會影響掌握動作技能,還會限制力量及速度、協調能力的發揮,也會造成肌肉、韌帶損傷。在少兒舞蹈教程教學訓練中,既要解決舞者的軟開度問題,又要重視舞者的韌性問題,體現出柔中有剛和剛中有柔的效果。為此,需要我們深入研究柔韌素質和訓練問題。
對柔韌的訓練可分為:主動柔韌性練習和被動柔韌性練習兩種:主動柔韌性是指舞者依靠相應關節周圍肌群的積極工作,完成大幅度動作的能力。主動柔韌性訓練培養舞者的柔韌能力,也起到發展力量素質的作用。
下面談談少兒舞蹈教程中柔韌訓練的方法與要求:主動拉伸與被動懷拉伸練習法必須相互兼顧。
主動的動力拉伸練習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將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拉長,提高其伸展性的方法。如:踢腿練習,可採用負重和不負重的拉伸練習。
被動的動力拉伸練習是依靠老師或同伴的助力拉長韌帶、肌肉的練習。如:依靠同伴的助力幫助逐漸提高後踢腿或前踢腿的動作幅度。
而被動的靜力拉伸練習是由外力來保持固定姿勢的練習。如:依靠同伴的力量來保持高舉腿的最大幅度。
被動性拉伸練習的效果要比主動拉伸練習小一些,但它可達到更大的被動柔性性指標。而被動柔韌性的最大指標又決定主動柔韌性的指標,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兩者必須兼而有之,不可偏廢。如:舞者在地毯上縱叉很好,可是在做劈叉跳時卻達不到理想效果,很說明兩者的關系。
⑷ 幼兒舞蹈啟蒙班第一節課教什麼 怎麼上
第一節肯定是先介紹自己,然後介紹舞蹈課常規要求,站立和坐的姿勢。啟蒙班就要讓孩子感興趣和建立以後得常規,第一節就基本功的話,我相信以後他們都不想來。
⑸ 3-4歲幼兒舞蹈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1、增強對舞蹈的興趣,提高幼兒對音樂的節奏感。 2、掌握簡單的舞蹈基本手位、腳位、舞步,動作基本准確。 3、發展幼兒的柔韌性和協調性,樹立幼兒大膽自信的個性。 4、增進幼兒的靈活的形體,培養幼兒群體的合作精神。 5、培養幼兒初步的舞台表現能力,增進他們的表現欲。 基本功訓練:勾綳腳、擦地、蹲、小踢腳 ,腰的訓練、吸腿、大踢腱的節奏變化訓練,訓練幼兒的反應力、動作的靈敏性。 中間動作:大踢腿(前旁後)、基本姿態、舞姿訓練。舞蹈技巧訓練: 身、跳、翻、轉等訓練。 二、舞蹈的基本訓練 1、學習中國古典舞基本手位、基本手形、腳位、手位、腳形。 2、進行不同節奏的腳位站立、腳腕訓練、胯關節訓練,腰的訓練、胯的訓練,壓腿和跑腿訓練,走跑跳訓練,幼兒基本舞步訓練,身段組合訓練。 三、民族民間舞、幼兒舞訓練 1、學習藏族舞、漢族舞、新疆舞等。 2、理解幼兒舞特點,學習基本步法、手位,學習幼兒舞蹈3-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