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講禮儀的課程
Ⅰ 社交禮儀課程
人人都需提高禮儀素質——社交禮儀課程論文這是我們社交禮儀課程的結課論文 中國自古以來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在大力提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講文明,懂禮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須具備的社會公德。而我們大學生以後進入社會更免不了與他人打交道的機會,所以學習社交禮儀、提高禮儀修養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這幾周社交禮儀課程的學習,也確實讓我們學到了更詳細更系統的禮儀知識。禮儀其實可以分為好幾個部分,個人禮儀,包括自身的儀容、舉止、服裝等。我們每個人都應注意自己的個人禮儀,一個人的穿著打扮、舉止行為,不但事關對方對自己個人形象的印象好壞,而且也是個人教養與素質的最形象的展示。但是在現在的社會,我們經常能看見一些不符合禮儀規范的行為存在。大街上,穿著暴露、邋遢、不修邊幅的人比比皆是,他們不顧禮儀規范,一味追求前衛,帶給別人的印象卻是糟糕至極。公共禮儀,指的就是人們置身於公共場合應遵守的行為規范。行路、行車、乘坐交通工具等在公共場合都應注意禮儀。遵守交通規則、注意環保等都是最基本的規范。但是現在還是有很多人違反這些最基本的規范。亂穿馬路、闖紅燈、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的現象屢禁不止。這不僅是給他們自身的形象摸黑,更破壞了公共秩序,讓外國友人看見,更是破壞了我們中國人的形象。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自覺做到遵守禮儀規范、提高自身修養。......交往禮儀,這是人際交往中最基本的行為規范。如何稱呼、介紹、握手、交談等都有許多禮儀規范需要遵守。在這一方面,有許多人存在著誤解。比如要介紹年長者和年幼者認識時,我們通常都是將年長者先介紹,認為這樣就是尊重年長者了,其實不然,先介紹年幼者才是尊重年長者的表現,因為他們是被尊敬的人,應享有優先知情權。又如握手時,男士和女士誰先伸手更合適,通常大家都會認為是男士先伸手,其實不然,應該等女士先伸手才是尊重她們。類似於這樣的禮儀有很多,如果我們不學習就不會知道,在以後的交際中就會犯這樣的錯誤。因此,這更說明了我們需要提高禮儀修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聯禮儀,就是人們在通信、聯絡時的禮儀規范。現在的人很少用書信交流,所以到了真正要用的時候,把該有的禮儀都忘了。又比如打電話,也不懂得禮貌,選擇恰當的用詞及時間,這都會帶給對方麻煩,影響他人對你的評價。但如果你能做到基本的通聯禮儀,就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個非常懂禮貌的人,對你的印象也更好,對你的工作學習都能帶來一定的幫助。餐飲禮儀,顧名思義,就是在用餐時應遵守的行為規范。座次的安排、敬酒禮儀、用餐時的規范等都是在社交場合經常能用到的。如果能按照禮儀規范做到了,他人都會覺得你是個非常懂禮儀的人,反之,則會覺得你不懂禮貌,甚至會影響你的學習、事業。通過以上提到的禮儀,我們就可以看出禮儀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禮儀修養對於我們的必要性。禮儀的知識還有很多,我們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的禮儀修養。其實我們從小都受到了文明禮儀的教育,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亂穿馬路等等,只是有幾個人真正做到了?歸根究底,還是我們的心態沒有擺正,喊口號誰都會,可是真正要付諸行動,許多人又覺得麻煩,沒有必要,或者覺得周圍的人都是這樣,自己也就隨大流了。但其實,整個社會良好的文明風氣都是靠每個人堆積起來的。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嘴上喊著要文明講禮的口號,自己卻從不身體力行,這跟從來沒有接受文明禮儀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符合禮儀規范的行為。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不僅會影響個人形象,更會破壞社會公共秩序。我們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更應擔起這個重擔。從自身做起,積極認真地學習禮儀文化,並付諸實踐,不僅自己要做到文明禮儀,更要帶動周圍的人和自己一起做講文明講禮儀的人。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注重自身禮儀修養的提高,不用多久,我們整個社會、國家的禮儀素質都會得到提高,真正做到禮儀之邦,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來賓。
Ⅱ 如何給學生上禮儀課
首先自己身正為范,言傳身教,多舉例講講古代聖人先賢是如何講禮儀的,再講講講禮儀的好處。
Ⅲ 禮儀課怎麼上
就我個人上課的經驗來說,禮儀課不能僅僅是理論知識的講解。初中學專生可能會憧憬一些屬美好的事物,比如有些人對那種高層的人的生活很嚮往,或者有些女孩會希望成為空姐之類的有氣質的女生。所以從這個方面下手,而且要結合行動表現出來,講課比較生動,還可以播放一些相關視頻,我比較喜歡。
Ⅳ 禮儀課應該怎樣才能講好
除了要講一些基本的禮儀知識外,要找一些相應的視頻。在講的過程中如果能當場示範,最好能做一下示範
Ⅳ 如何講禮儀課程
(1)禮儀的概念
禮儀是一個區域內人們交往時所認同的准則和行為規范,是在較大的較隆重的場合,為表示禮貌和尊重而舉行的禮賓儀式,是在國際交往接待時,在禮遇規格和禮賓次序方面應遵循的禮貌禮節要求。
(2)交際中常用的一些禮儀用語
1、初次見面:久仰
2、好久未見:久違
3、問年齡:高壽(對老人)、貴庚(一般人)
4、問姓名:貴姓、寶號
5、贊美別人主意:高見
6、請求原諒:包函
7、請出主意:賜教
8、請求批示:請教
9、請人讓路:借光
10、請人幫助:費心勞駕
11、要先離去:失陪
12、讓人勿送:留步
13、送客回家:請慢走
14、請客人來:光臨
15、表示等候:恭候
四、禮貌、禮節的意義:
(1)講究禮貌禮節是建設高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需要;
(2) 講究禮貌禮節是保障社會安定團結,促使人際關系和諧的需要;
(3) 講究禮貌禮節是文明公民應有的行為規范;
(4) 講究禮貌禮節是娛樂業員工的基本素質要求之一。
有了這些
你心理應該就有底了,你就不用擔心你什麼了啊.
其他的都是附帶,,上面的那些才是重點,,,一個開場白後,就可以進入正題了啊 ,比如大家好我叫某某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講禮儀 就像這樣,,,然後就按上面的 次序往下說,,其中點幾個你比較熟的,,舉幾個形象的例子
最後結束時 來一句話來點明重點 最後 謝謝大家...結束搞定 走人!
Ⅵ 我們如何看待禮儀課
禮儀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適應時代發展,促進個人進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徑,禮儀也是中華民族重要傳統美德之一,中國向來以禮儀之邦自居。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中國經濟的發展,與國際接軌的步伐越來越快,我們更應該並且需要有修養,這就體現在與人交往的言談舉止中。
作為大學生,更因該在大學階段培養個人素質,懂得社交方法和技巧,為自己以後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禮儀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行為准則,不僅可以豐富禮儀知識,掌握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禮儀規范,懂得在實際生活中按照禮儀規范表現自己的行為,而且可以做到吧內在的道德品質和外在的禮儀形式有機的統一起來,成為名副其實的,有較高道德素養的現代文明人。我們經常說某人的素質高,素質好;很多文章都說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到處的圍牆上都寫著要「提高人口素質」。
高素質的人就是有道德,有品質,有文化,有很好的工作能力的人——那就是「德才兼備」。新時期的職業市場更歡迎德才兼備的大學生。培養高素質——培養德才兼備的大學生,這才「符合」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現代對「素質」的解釋甚廣, 說說禮儀的重要性吧。首先,它有助於個人素質的提升。
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如果我們時時處處都能以禮待人,那麼就會使我們顯得很有修養。古人有這樣的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教養體現細節,細節展示形象。禮儀正是塑造人的形象,培養人的素質。其次,利於人際交往。一個舉止大方,著裝得體肯定會比舉止粗俗、衣著不整的人更受人歡迎。與人更加容易交往。
Ⅶ 上禮貌禮儀課程主要從哪幾個方面講解。。。
可以按照以下幾方面進行講解:
一、「形象」禮儀
二、「舉止」禮儀
三、「公務」禮儀
四、「餐飲」禮儀
Ⅷ 老師應該怎樣給大學生上禮儀培訓課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講「禮」懂「儀」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優良傳統。源遠流長的禮儀文化是前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厚的遺產。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際交往的日趨頻繁和密切,作為交往潤滑劑的禮儀也越加顯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當今社會中,崇尚禮儀是社會對其成員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成員的精神要求。注重禮儀,對促進社會進步和提高文明有著重要的作用。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范,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眾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慾望,而且會使與公眾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
一個知書不達禮,知識水準和道德水準嚴重不協調的學生,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人才。一個優秀人才,不僅應當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還必須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和禮儀修養。禮儀是良好品德修養的表現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質養成重要途徑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質需用彬彬有禮的方式去體現。盡管禮儀的研究和教育在國內已經有所發展,特別是職業與禮儀的結合已成大勢所趨。可是禮儀教育,還未引起高校的足夠重視,大多數高校還未開設禮儀課程。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群體,在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也是中國明日發展的引領者、頂樑柱,在道德水準上,在禮儀修養方面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個性是當代年輕人的特點,在追求突出個性過程中,卻有一些大學生把醜陋當成了個性。許多不文明、不禮貌,甚至醜陋、陳腐、粗俗的東西都被當做了「新潮」、「瀟灑」,在現在的大學校園裡面,經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為不端者、張口罵人者、隨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講禮不懂儀的現象亦不鮮見,如關門之時聲震如雷、打電話從不自我介紹、不再禮讓教師、端著飯盒邊走邊吃等等。這些不良現象已經不再是個別,而且有著愈加普遍的趨勢。荀子曾說過:「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對於禮儀這份珍貴的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弘揚,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大學生加強禮儀修養的思考 : 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大學生要努力學習禮儀知識,了解和掌握社會對人們在禮儀方面的基本要求,以禮儀的理論武裝頭腦。提高認識主要是要求學生搞清楚按禮儀辦事的必要性,及禮儀在社會生活中的巨大作用,真正認識到個人在參加社會生活時在言行上所應當遵循的「規矩」,以免在工作、學習等日常事務中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和障礙。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之所以有這樣或那樣不合禮儀要求的行為,甚至發展為危害社會公共利益,往往並不是一開始就有意做不合禮儀的事情,而是由於對各種事情、場合、活動等方面的禮儀無知和不能正確理解造成的。因此,提高認識,是加強禮儀修養的起點。這就要求學生工作者重視對大學生進行禮儀知識的教育,營造禮儀的環境和氛圍。 2、明辨是非,自覺自省。在交往禮儀中,有的真誠,有的虛偽。明辨是非,不僅要求識別虛假的禮儀和非禮現象,而且還要正確對待舊社會遺留下的、已不符合當今社會要求的一些禮儀現象,譬如應教育大學生堅決抵丨制婚喪嫁娶中的鋪張浪費現象。自覺自省是由禮儀修養的特點決定的。眾所周知,禮儀修養是一個自我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要的外部條件的影響是不可少的。但是,最終要取決於有沒有高度的自學性。如果沒有強烈的求知慾,在外力的推動下,也許你會「強記」一點禮儀知識,但根本不可能進行禮儀修養,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也就是空談了。內省是一種經常性的自覺的自我檢查,提高判斷是非能力的重要途徑。「吾日三省吾身」是儒家的修養法則,對當代大學生也是適用的。 3、注重實踐,非禮莫行。人的認識來源於實踐,認識正確與否,只能用實踐來檢驗。因此,大學生應該身體力行地使用禮儀,用禮儀培育自己美好的心靈,同時還要用自己的禮儀行為去影響他人,用禮儀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敬。另外,大學生在實踐中,要真正培養起相應的禮儀情感、禮儀意志和禮儀信念,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而良好禮儀習慣的形成,不僅要從小事做起,點滴養成,還依賴於有克服壞習慣的決心和毅力。因此,大學生要徹底改掉壞習慣,用禮儀來指導自己的行動,合乎禮的就做,不合乎禮的就不做,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絕不做有悖禮儀的事。大學生學習禮儀的意義 : 1、學習禮儀是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 對外開放的國策打破了長期封閉的環境,使得人們深刻地意識到坐井觀天已難以適應形勢,惟有從井底跳出,走向社會,走向世界,方是當代大學生應有的意識。要從狹小封閉的環境中走出來,除了應具備一些必備的專業技能外,還必須了解如何與他人相處的法則和規范,這些規范就是社交禮儀。禮儀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習者順利的走向社會,走向世界,能夠更好地樹立起自身的形象,在與他人交往中給人留下彬彬有禮、溫文爾雅的美好形象。 2、學習禮儀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大范圍的分工協作關系和商品流通關系,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地域與地域之間的相互依賴和相互合作,同時更帶來了激烈的市場競爭,「皇帝女兒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局面已一去不復返。這對於企業和服務行業而言,就更需要積極的適應這種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而這種轉變總是需要具體的人去實施、操作的,這些實踐者如不懂得現代的社交禮儀,那麼就很難在市場上立穩腳跟。比如說一個供銷員上門推銷產品時,如事先不敲門徑直而入,那是不禮貌的,甚至會被人誤解。所謂「禮多人不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不僅為自己也為組織均應更多地了解學交禮儀的知識,幫助自己順利走向市場、立足市場。作為明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理應在此方面走在前列。 3、學習禮儀是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需要 現代信息社會飛速發展的傳播溝通技術和手段,正日益改變著人們傳統的交往觀念和交往行為。尤其是人們交往的范圍已逐步從人際溝通擴展為大范圍的公眾溝通,從面對面的近距離溝通發展到了不見面的遠程溝通,從慢節奏、低頻率的溝通變為快節奏、高頻率的溝通。這種現代信息社會的人際溝通的變化,給人類社交禮儀的內容和方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溝通的條件下,實現有禮有節的交往,去實現創造「人和」的境界,就必須學習和運用禮儀。而從某種意義上說,交際實質上就是一種信息交流,而信息乃是現代社會中最為寶貴的資源。由此可見,具有較強的交際能力,是現代人立足於社會並求得發展的重要條件。 4、學習禮儀是爭做「四有」新人的需要 黨和國家號召每個大學生均應爭做「四有」新人,即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要爭做「四有」新人,那麼學會必要的禮儀知識也是其中一個方面,我們經常會對擦肩而過的一位教師或同學行注目禮,這是因為他們高雅的氣質或瀟灑的風度深深吸引了我們。那麼如何在與人交往中,給人留下好印象呢?起碼的一點就是多學一點社交禮儀,它可以免除你交際場上的膽怯與害羞,它可以指點交際場中的迷津,它可以給你平添更多的信心和勇氣,做一個有教養的、有禮貌的、受人歡迎的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