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語興趣入門課程
❶ 我專科在讀大一,想要留學北歐!在考慮芬蘭!有許多問題想要咨詢……
1 本科
2 3年,每年6萬
3 18萬
4 芬蘭語授課的課程要讀1年語言,英文授內課不需要
5 專科畢業走想插班容轉學分比較困難,很可能在從大一讀起
6 沒有藝術基礎沒希望讀藝術學校,從大一開始讀,可以選擇商科
7 現在開始准備語言,10年春季入讀或者10年秋季
8 qq 357281
❷ 北京那裡有學習瑞典語、挪威語、芬蘭語和丹麥語的地方
您可以到北京外國語大學咨詢一下.在西三環北路19號.做車到魏公村西口.門口有很多路車.
❸ 芬蘭本科留學問題。。。
很多大學都是芬蘭抄語和英語襲教學的 本國人或者瑞典人才上芬蘭語的課 其他都是英語 而且英語教學 也有簡單芬蘭語入門課程 不用擔心語言問題 雅思今年全部要6及以上 生活環境就不說啦 純凈 美麗 申請的話 每年有兩次 一月一次 還有一次貌似7月 高中不畢業肯定不能申請 必須要高中畢業證明 健康證明 各種認證等等 我是交換過來的 不過每年都有幾個高中生過來 他們基本都是高中畢業 又在國內考雅思辦公證認證 參加入學考試 等等 忙活了一年 過來的 今年是2月份之前要把所有材料寄到這邊學校 這邊學校才會安排你參加入學考試 國內有考點 不過考試很弱智 初中知識 估計你還得一年吧 畢竟還沒畢業 赫大很好哦 赫理工 圖爾庫大學也不錯適合工理科 其他的赫商 瓦薩大學 商科比較牛
❹ 我想去芬蘭讀研,雖然它是英語教學,但是平常生活中用的芬蘭語比較多,如果我只會英文會不會有點麻煩呢
北歐國家的語言普及率都很高,英語的普及率也很高,所以你如果日常生活用英語跟別人專交流是沒問題屬的。而且北歐人的英語水平很高....
芬蘭語,匈牙利語和愛沙尼亞語都屬於烏拉爾語系的語言,雖然是歐洲的語言,但是他們這三種語言卻和英語,法語,俄語,德語,西語等語言相似度甚小,因為不是同一語系。所以它們自己的獨特的詞彙非常多。
這三種語言中,芬蘭語和愛沙尼亞語是近親,和匈語是遠親。芬語和愛語都是芬蘭-烏戈爾語族的芬蘭語支的語言,而匈牙利語屬於芬蘭-烏戈爾語族的烏戈爾語支。烏拉爾語系的語言的一個重大特點是,它們的變格很是復雜,平均都有12個格變化。
芬蘭語的書面語,教堂里用語,生活用語都有一定的區別。芬蘭語名詞沒有性(歐洲很多語言都有),沒有冠詞。不過有15個格.......(-_-lll)所以芬蘭語等烏拉爾語系的語言都不太好學額,呵呵。不過,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學會芬蘭語,因為你是要去那裡留學呢,因為學會了才會更容易地融入芬蘭社會.........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你會把芬蘭語克服的...加油哦↖(^ω^)↗
❺ "在芬蘭學習需要學習芬蘭語嗎 "
不需要。芬蘭提供400多個英文授課的學位項目或課程培訓。很多學校都開設芬蘭語的課程,可以作為學生的選修課程來學習。如果學生能很好的掌握芬蘭語,會非常有利於在芬蘭就業
❻ 你說的芬蘭 具體要求如何 我是大專 兩年工作經驗
很多大學都是芬蘭語抄和襲英語教學的 本國人或者瑞典人才上芬蘭語的課 其他都是英語 而且英語教學 也有簡單芬蘭語入門課程 不用擔心語言問題 雅思今年全部要6及以上 生活環境就不說啦 純凈 美麗 申請的話 每年有兩次 一月一次 還有一次貌似7月 高中不畢業肯定不能申請 必須要高中畢業證明 健康證明 各種認證等等 我是交換過來的 不過每年都有幾個高中生過來 他們基本都是高中畢業 又在國內考雅思辦公證認證 參加入學考試 等等 忙活了一年 過來的 今年是2月份之前要把所有材料寄到這邊學校 這邊學校才會安排你參加入學考試 國內有考點 不過考試很弱智 初中知識 估計你還得一年吧 畢竟還沒畢業 赫大很好哦 赫理工 圖爾庫大學也不錯適合工理科 其他的赫商 瓦薩大學 商科比較牛
❼ 自學芬蘭語
我就在芬蘭,我們專業課有初級和中級芬蘭語是必修,高級芬蘭語是選修。
我們老師給了一些學習芬蘭語的網站,我收集了下,那就根你分享個吧。
❽ 大家我想找學習荷蘭語的地方(補習班),比較想要那種就是上課時間大
學習外語並非難事,如作者方法炮製,只要有興趣,學幾門外語都易如反掌。首先要走出七個誤區,然後消除五個借口,最後認真執行三個階段。
一、學習外語的七個誤區
世界上有多種語言,一些語言比另一些語言更重要,不是更好或者更先進,只是更重要。為什麼?因為更重要的那些語言在更多的國家被更多的人使用。這並不意味著芬蘭語對芬蘭人不重要,毛利語對毛利人不重要,只是這些語言對我們其他人而言不是那麼重要。
另外,有超過10億的人在講普通話。日語、韓國語和越南語的詞彙中有60%的詞源自中文。懂中文也會幫助你學習這些語言。我就是這樣。中國文化在藝術、哲學、技術、食物、醫學和表演藝術等等方面影響了世界數千年。今天,中國經濟繁榮昌盛,中文似乎很值得學習。
西班牙語、法語、義大利語和葡萄牙語本質上是同一種語言的不同方言。如果你學會了一門,就可以學習另外幾門。我就是這樣。如果你學會了西班牙語,你就打開了通向文化、音樂、歷史的大門,也打開了同包括美國和加拿大在內的60個國家的8億人口做生意的大門。
如果你有雄心壯志的話,可以試試俄語,過去的兩年我一直在學俄語。一旦掌握俄語,你或許就可以和說斯拉夫語的人溝通。
但是,就此打住!在暈頭轉向之前,讓我們看看語言教學的現狀。根據一次加拿大的調查,每天都上法語課,過了12年後,名高中生中只有一個(0.67%)會達到中等熟練程度。另一次關於美國學英語的調查顯示,「課堂教學時間」對進步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如果我們在北美連自己的官方語言都不能教,還有什麼希望教漢語或西班牙語等其他語言?更不用說俄語、伯語或者印地語了。
作為一個會講10種語言的人,我知道會講多種語言的好處。我們只是必須改變我們進行語言教學的方法。首先,我們需要糾正語言學習的七個常見誤區。
1. 學習外語難
只有在你不想學的時候學一門語言才困難。學一門語言耗費時間,但是並不難。你主要的是需要聽和閱讀。相信我,就是那麼簡單。我已經學過很多次了。很快你就會體會到懂另一門語言的滿足感。不知不覺你就會說了。是那種常見的教授語言的方式使得語言學習讓人難以喜歡。
2. 你必須有學習語言的天賦
不,你不一定非得有學習語言的天賦。任何想學語言的人都可以學。在瑞典和荷蘭,大部分人不止會說一種語言。他們不可能都有語言天賦。北美的外國運動員通常比那些在更正式的學習環境中的人更快地學習說英語。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是態度而不是天資決定成功。
3.你必須生活在所學外語的環境中
一些到北美的人頂多學會說磕磕絆絆的英語。然而我們在其他國家遇到過說一口完美英語的人。年,我在香港的時候學會了講流利的普通話,那裡很少有人講普通話。有了互聯網,語言內容對每個有電腦的人來說都可以得到,你可以把內容下載到你的iPOD然後再聽。你住在哪裡並不是一個障礙。
4.只有孩子才能很好的學會說外語
最近的大腦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到老都會很好的保持可塑性。比方說,失去視力的成年人必須學一門新語言-布萊葉盲文。成年人有廣泛的母語詞彙,與兒童相比更有語言學習的優勢。55歲以後我學過4門外語,成年人只需要像孩子那樣願意嘗試並渴望溝通,不要害怕嘲笑。5.要學外語需要接受正規的課堂教學
這是問題的症結所在。上課或許很經濟,也是與他人見面的好地方,課堂有著歷史和傳統上的價值。不幸的是,課堂不是一個有效率的學習語言的地方。課堂上學生越多越沒效率。語言不是教的,語言只能學。理論化的語法講解晦澀難懂,難以記住,要想運用就更難了。訓練和練習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令人厭煩的。大多數孩子畢業的時候不能用他們已經學了10年或者10幾年的語言交流。
6.要想學你就需要開口說(我沒有人可以與之說)
說語言通常是語言學習的目標,但可以等等再開口說。一旦你學會了這門語言,你會找到說的機會。你學語言時,聽更加重要。盡量只挑一些「手頭的」短語來說可能只會讓你陷入困境。如果你遇到一個說母語的人,你會不可避免的花費你的大部分時間來聽,除非你已經懂這門語言了。你不需要為了學習而說,你需要為了說而學習。
7.我很想學,可是我沒時間
你排隊等候花的時間,乘公交車上下班的時間,在子周圍做事的時間,去散步的時間,這些時間怎麼樣?為什麼不用這些時間聽聽你下載在iPOD上的語言?一旦你開始,即使每天10分鍾或者15分鍾,不久就會增加到每天30分鍾或一小時。如果你相信你會取得巨大的成果,如果你很喜歡做這件事,就像我一樣,你會找到時間。
二、不學外語的五個(沒有說服力的)借口我們都有學會說不止一門語言的能力。縱觀歷史,只要不同的語言近鄰共存,人們總會自然而然地設法跨越語言分界進行溝通。他們必須這樣。今天依然如此。在不同語言相互碰撞的地方,無論是在場上紀念品的孩子,還是國際會議上的商人,人們毫無困難的學習並使用另一語言。亞洲、非洲、美洲和歐洲都是如此。我們不需要語言學習的特殊稟賦。學習語言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自然的事情。今天,在互聯網和信息時代,無論是從語言角度還是文化角度,我們都不再離索居。接觸其他語言的機會比以往都多。
因此,為什麼沒有更多的人學習另外一門語言呢?尤其是在北美。部分原因是語言學習方面的7個讓人們迷惑的常見誤區,還有不要學一門外語的5個常見借口。但是,這5個借口站得住腳嗎?
1.我對語言不感興趣,我不需要他們。
這是真的嗎?要是你無需付出就可以學一門語言的話,不用花錢,也不用付出努力,怎麼樣?
差不多50年前,我挨家挨戶推銷網路全書。我的的開門秘訣是「如果你可以得到一整套不列顛網路全書,免費,你會感興趣嗎?」。這個辦法通常會使我有機會進門。父母們會在心裡想像一本可以和孩子分享的網路全書。一旦我解釋說不是免費的「但是收費不會超過在喝咖啡或者抽煙方面的花費...」的時候,我通常會被掃地出門。
我把相同的問題提給猶豫的語言學習者。「如果保證讓你學會說另一門語言,不需要刻苦學習,你有興趣嗎?」回答通常是「是的」。
很多說不感興趣的人其實真地想說另一門語言。一些人甚至聽說過,學習語言對大腦有很好的作用。但是他們太經常看到的是一種單調乏味的學習景象。他們沒有講另一門語言的經歷,他們不能想像由此而來的滿足感。因此,在很多情況下,興趣是有的,只不過是開始學的問題。
2.我想學,可是似乎無法下手。
有時候,流利地說一種語言的目標似乎太過遙遠,如果你從來沒有做到過的話,那個目標也很難想像。設定一個短期目標來開始你的學習或許會更好,「先把你的腳弄濕」,克服這種惰性。法語所說的「L'appetit vient en ngeant」就是「食慾越吃越旺」,你只需要找一個吃第一口的動機。
為什麼不做一個去外國旅遊一次的計劃?把去之前學會夠用的語言定為目標,這樣你就能溝通並真正享受你的旅行。如果你不能那樣做的話,或者你可以向自己保證,你要讀一本書或者看一部電影,原版的。或許你有一個朋友或親戚,你想用他們的語言說話來給他們一個驚喜。如果你能在短期目標的激發下邁出那第一步,如果你用愉快的方法學習,你會驚訝的發現語言學習將是多麼的令人醉心和滿足。
3.我之前試過但是放棄了
如果你的語言學習有意義且愉快,你更可能繼續下去。對大多數人來說,學校的語言課繁瑣無趣,很少有學生畢業的時候會說他們學的語言。現在你有更多的選項。
只要登錄谷,檢索出很多語言學習的播客和在線課程,你還可以找博客和以及社交,都以語言為目的。一旦你在語言上學的足夠好,你可以搜索你的指示不同語言的播客和博客的iTunes索引,旅遊方面的、科技方面的、現代文化方面的,或者任何你感興趣的東西。你還可以通過網路購不同語言的音頻書籍,在很多情況下,文本也可以在像「古藤堡」這樣的上下載到的。
利用你的MP3播放器,你可以一遍一遍的聽你覺得有趣的東西,同時理解這門語言。你使用那些既有音頻又有文本的資源。那樣你就可以閱讀並使用在線詞典以理解你正在聽的東西。你不必拘泥於語法和訓練,你會吃驚的發現你愉快的時候學的是多麼得快。
4.我不夠自律無法自學。
那麼無論如何找一個家庭教師,在學習行為方面給你提供幫助。你可以在互聯網上找到大部分主要語種的家庭教師。一個好的私人家庭教師給你提供反饋和鼓勵,可能是你所做的最好投資。
你不需要一天花費數個小時和你的家庭教師呆在一起,一周幾個小時,甚至一周一個小時或許就足以使你走上正軌。你可以在最方便的地方安排方便的時間通過互聯網聊天功能和你的家庭教師交談。你可以免受來回上課的勞頓,在互聯網上,隨時撤換家庭教師是很容易的事。5.我承擔不起花費不需要花費那麼多。
很可能你已經擁有了一台MP3播放器,也有互聯網接入。你可以在圖書館找到音頻和其他資料,互聯網上有很多可供免費下載的語言學習資料。
有些人每月花在語言學校的費用就有多美元,這是不必要的。你完全可以自己學習,把錢節省下來進行你為了開始學習而許諾自己的旅行。
三、語言學習的三個階段
「人如其食」-流行諺語
在全球資訊時代,這句話或許應該說成「人如其言」。表現各異的語言是人類最典型的成就,語言也是我們的特性。語言可以是社交的、的、技術的、實用的、娛樂的、的、哲學的,還有更多。在生活的盛宴里,每一門語言都是一道菜。你能更好地使用你的母語和其他語言,你就越能享受這頓盛宴。起碼這是我的經驗。
我已經在12門語言上達到了不同程度的流利,還期待學更多種語言。對我而言,語言能力的發展有三個自然階段,我將其概括在此。數十億美元被浪費在無效的語言和識字課程上,那些課程都忽視了這三個自然階段。
第一階段 和外語建立 - 60-90小時
我的目標:熟悉陌生的語言我的量化標准:學會識別個單詞主要任務:反復聽簡短的內容我的目標語言:(計劃中的)捷克語、伯語、北印度語和土耳其語
開始的時候,我需要與這種新語言建立並克服對其奇怪發音和結構的。我不需要講,不需要理解任何語法,不需要得到任何「正確的」東西。我對掌握一些短語或者簡單的問候語不感興趣。我想習慣這種語言,找到對這種語言的感覺。
下面是麥克基爾大學的費雷德·傑納西對語言學習開始階段的描述。
學習行為發生時,神經元之間的神經化學交流得到促進,換句話說,一個神經網路被逐漸建立起來。大腦起初將接收到的不熟悉發音標示為無差別的神經活動。隨著持續的接收,聽者(以及大腦)學會區分不同發音甚至短的相當於話語或部分話語的發音序列。
我開始的時候反復聽短的文章片段。一開始這些片段有30秒長,最後增加到一分鍾或更長。為了幫助在大腦中形成新的神經網路,同樣的話我要聽20遍,甚至更多。這些短片段是一個更長「故事」的一部分,這樣就很理想了,這使得整個上下文就有了意義。一心一意聽過一個新片段上之後,我復習所有聽過的舊片段,這樣我就能夠消化越來越長的語言累積量。互聯網和我的快閃記憶體型iPOD使這種文章隨手可得並便於攜帶,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
現在,我閱讀曾在電腦上聽過的所有文本。這樣我就可以登錄到某個在線詞典並創建自己的詞彙和短語庫,以備用各種方法進行復習。隨著我在一門語言上的進步,掌握聽和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單詞和短語是我的關鍵衡量目標。一門語言的新詞一開始看起來很奇怪,彼此之間很相似,容易讓人混淆。然而,通過反復閱讀簡單文章,其中的常見詞經常出現在不同的上下文中,這些詞最終開始在大腦中紮根。我通常把新詞及短語同我聽過的有這些詞的片段起來。我將一個詞或短語的越多,就越容易記住。
我一開始說的不多,無論如何我的詞彙量太小。我很隨意地對著自己大聲練習重復詞彙和短語,我不擔心發音。一旦我的大腦在分辨發音方面變得更好,繼續學習將更加容易。
我可以說一點,只是為了找樂,試試我學過的東西。通過互聯網,我可以輕易找到一個講母語的家庭教師或語言交流夥伴。因為我不想被其他講非母語的人搞迷糊了,所以我沒去上過外語課。
第二階段 在大部分情況下變得舒服 -小時
我的目標:懂得普通會話和大部分日常用語我的量化標准:大部分對話中的生詞不超過10%主要任務:聽正常會話;背詞彙;逐步增加說和寫的活動我的目標語言:俄語、葡萄牙語和韓國語
由於我不再覺得這門語言奇怪,所以我想接觸當地人通常說的或寫的。有時候這被稱為「權威的」語言。
會話是要懂的最簡單的「權威的」內容,因為一門語言最常用的單詞占會話的90-95%。同樣這些單詞通常占正式一些的書面材料的70-75%。
每個學習項目現在更長了,差不多3到5分鍾。我聽每個項目的頻率有所降低,為了學更多的單詞轉而聽更多的材料。我利用一些死時間,零零碎碎的學,開車或跑步時聽,一遍又一遍。我已知的單詞越多,學習新單詞就越容易。詞彙就像錢,「你有的越多學的就越多」,或者說「富者更富」。聽和讀的時候我喜歡找一些有趣的和熟悉的主題,因此我會馬上放棄我不感興趣或者有我不喜歡的有聲資料。起初,似乎講母語者說的很快,但是我的大腦經過足夠多的重復後逐漸適應了這種自然流。當我不理解「權威的會話」時,我不覺得沮喪;我理解了之後覺得振奮。
再說一遍,傑納西教授的意見是有幫助的。當學生的詞彙被嵌入到他們很熟悉的真實世界的復雜上下文中時可以得到加強。
有時候我在互聯網上和說母語者談話,開口說幫助我找出缺點、遺漏的詞、不會表達的概念以及發音有問題的詞。然後我可以自己糾正這些問題。通過和講母語者的有限、接觸,我還寫,特別是在互聯網博客和上。寫對於學來說很重要。我有時間去編輯我的思想,保留我的錯誤和問題的記錄。
在這個階段,重點還是聽和讀,以及增加詞彙量。
第三階段 持續改善 小時-永遠
我的目標:繼續享受這門語言,學更多的詞,更好的使用這門語言我的量化標准:我感興趣的文章中的生詞不超過10%我的任務:做我感興趣的事我的目標語言:法語、日語、普通話、西班牙、瑞典語、德語、義大利語、廣東話和英語
這是最有回報的階段。我可以到講這種語言的國家去旅遊,或者會見以這種語言為母語的人。我知道我會享受這種經歷,即使我會犯錯誤。我可以保持對這門語言的掌握,即使我長時間不用它。
這是學習語法的最好階段。我有關於語法的書和音頻資料,專供說母語的人使用的。現在我對這門語言足夠熟悉,通過不斷接觸,我可以使用專供母語者使用的風格和使用手冊。不過,我的個人興趣更傾向於歷史和文化。我發現,讀書聽音頻資料,主題都是自己感興趣的,這是最愉快最有效的持續提高的方法,或者提起精神學習一門我還沒用過一會兒的語言。
我沒有必要去參加任何的語言水平考試。如果我有必要參加考試,我會在這個階段認真准備考試。取得這種考試成功的關鍵是快速閱讀能力和理解口語能力以及廣泛的詞彙和短語量,所有這一些我都已經快樂而毫無痛苦的達到了。只有達到這個水平我才會參加這些考試,因為我知道我會得到高分。這也是學習特殊技能的階段,比如做演示、寫學術論文或者撰寫業務報告等。在網上和其他地方找到目標語言的相關資料很容易。目標是模仿某一特定語言和文化中最值得欣賞的措辭、語序以及組織信息的方法。找一個講母語的專業家庭教師或教師來學習這些技巧非常容易,還是通過網路。
結論:
我已經如此這般許多次了,我知道我能學會一門新語言或者提高一門已經說的不錯的語言,包括我的母語在內。任何想這樣做的人都可以做到。關鍵在於激勵和享受,而不是一所學校或一個文憑。我又知道,任何一門語言要想追求完美是沒有用的,因此我很樂意犯錯誤,也真地不要求別人給我糾正錯誤。我就是喜歡饕餮語言盛宴,喝、吃、品嘗、咀嚼並消化他們。盡管我會不時有一點陶醉,但從來都沒飽過。
❾ 2017年去芬蘭讀大本的學費和生活費用
芬蘭留學自1999年左右興起,到2009年本詞條編著已經有10年歷史。
芬蘭留學特點:
1 免學費,2009年新大學法已經通過,以後大學(不包括學院)將分學校分專業陸續開始收費,不會統一收費,學費標准由各校自己制定。大學學生每年必須繳納學生會費,學院學生可以選擇性繳納。
2 高福利惠及外國學生,學生可以申請學生房,政府對學校午餐進行補助,醫療門診免費,專家門診相對不太貴。葯費需自付,2008年起強制外國學生申請芬蘭簽證前在國內購買醫療葯費保險。
3 學校硬體設施都很好,教師授課水平參差不齊。
4 計算機專業在芬蘭就業率比較高,其他專業很低。畢業後只要找到白領工作,就一定能夠拿到工作簽證。自己創業也可以拿到簽證,手續比較繁瑣。
5 留學簽證通過率相對較高。
6 生活費相對較高,找零工困難。
7 小語種國家,官方語言為芬蘭語和瑞典語。芬蘭語屬於芬匈語系(與匈牙利語類似),瑞典語屬於日耳曼語系(與德語類似)。國際學位項目一般採用英語教學,申請只要求英語語言證書;對外國學生芬蘭語的要求一般是必修初級芬蘭語才能畢業。若是芬蘭語教學的學位項目則不收不懂芬蘭語的外國學生。芬蘭語語法復雜,要達到流利聽說難度很高,瑞典語語法相對簡單。
芬蘭高等院校:
芬蘭高等院校分成兩類:大學和學院。大學是研究型機構,而技術學院是職業教育。
大學(university, yliopisto, korkeakoulu,中文翻譯叫大學)
大學設立從學士,碩士到博士的三個階段。以前只有碩士(五年制)和博士(無年限,一般發表的論文數量夠了就可畢業),2005年開始執行歐盟的Bologna協議,大學改成學士(三年制),碩士(兩年制)和博士。大學普遍只有碩士到博士是英語授課,學士階段一般只有芬蘭語授課,不接收外國學生。芬蘭大學碩士項目十分歡迎國內一本,也接受二本學生。芬蘭大學的碩士一般不接受轉專業申請,要求申請者學士階段課程必須與所申請的碩士項目類似或相同。一般接受雅思,托福,不需要GRE成績(如果有可以提高競爭力),商學類可能需要GMAT成績。芬蘭大學使用中國教育部出版的大學名錄來判斷申請者背景。大學的英語學位項目學生組成一般以中國人為最多,其他歐洲國家為輔。
芬蘭大學只負責研究和教學,學生生活一律由學生會負責,包括安排住房,新生輔導等。芬蘭大學的學生會權力很大,有著自己豐富的文化和傳統。
芬蘭大學名校:
芬蘭人公認最好的頭幾名大學為:
-綜合類大學赫爾辛基大學Helsingin Yliopisto簡稱HY或者UH(計算機操作系統Linux的出處,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類為主的學校)
-理工類大學赫爾辛基理工大學Teknillinen Korkeakoulu簡稱TKK或HUT(全球通信專業前列,歐洲一流理工科大學)
-商學院類赫爾辛基經濟學院Helsingin Kauppakorkeakoulu簡稱HKKK或HSE(歐洲一流的商學院,招收高中畢業生,憑SAT成績錄取)
-藝術類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Taideteollinen Korkeakoulu簡稱TaiK或UIAH(工業設計為世界前列,按照作品集所展示的的天分錄取)
-音樂類西貝柳斯學院Sibelius Akatemia(比前面所有學校都更加有影響力,屬於音樂類的世界頂尖名校)
重要:2009年開始,赫爾辛基理工大學、赫爾辛基經濟學院和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合並為Aalto Yliopisto,暫無中文譯名。
除了以上這幾所學校,芬蘭其他大學裡面較為出名的有
-坦貝雷理工大學 Tampereen Teknillinen Yliopisto簡稱TUT(通信類可與TKK媲美)
-Hanken Svenska handelshogskolan瑞典語商學院
芬蘭人認為上海交大等大學排名不適合芬蘭大學,芬蘭人一般認為自己的理工類大學比綜合類大學稍好。
申請大學
芬蘭大學不與中國中介合作招生,並且非常反感中介向學生收錢代理申請的行為。申請芬蘭大學程序比較簡單,無需申請費,極個別專業有考試或電話面試,大多數只需要按照要求寄出材料即可。申請材料最晚一般必須在4月底前到達學校,如果是熱門專業,申請材料截止日期可能早至1月或2月底。芬蘭大學一般有網上申請系統,外國學生寄出申請材料後可以通過該系統跟蹤材料處理情況。一般錄取通知在4-5月發出,最遲7月。具體情況請通過擴展閱讀芬蘭大學入學申請官網查看各校各專業要求。
技術學院(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ammattikorkeakoulu,經常被國內中介翻譯成理工大學,理工學院,科技大學等,以便於誤導學生)
芬蘭技術學院為20世紀90年代初期起組建,在各類中專和職高的基礎上合並提高而成,主要目的為提高芬蘭全民素質,讓不喜歡讀書的芬蘭人也能接受到高等教育,以職業教育為主。技術學院不做研究,一般沒有教授,只有講師。
技術學院以前只設立學士;2006年開始逐漸開設碩士項目,但是目前芬蘭國內對學院碩士認可度很低。技術學院普遍開設3年半到4年制的學士學位項目,全英語授課,不同學校質量差異很大,曾經備受中國學生抨擊。
2008年技術學院從「Polytechnic」全面改名為"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芬蘭語名字Ammattikorkeakoulu(高等技術學院,直譯為職業高等學校)維持不變。
改名前後多家技術學院進行了地區性合並以增強實力。技術學院的英語學位項目外國學生組成以非洲學生和亞洲窮國學生為主。
中國學生普遍認為芬蘭技術學院適合國內三本實力的高中畢業生就讀。
芬蘭技術學院名校:
歷史上,芬蘭人公認最好的學院為:技術類EVTEK,商類Helia。
2008年,EVTEK與Stadia合並為Metropolia Ammattikorkeakoulu;
而Helia則與芬蘭酒店類最好的學院Haaga合並為Haaga-Helia Ammattikorkeakoulu。
中國學生普遍認為赫爾辛基地區學院師資力量較強,學院實力與城市大小成正比。
例如Vaasan Ammattikorkeakoulu為非赫爾辛基地區實力較強的學院之一,與Vaasan Yliopisto有合作。
申請技術學院
大多數技術學院合作在中國設立入學考試,每年春天在中國主要城市設考場,不需要經過中介。芬蘭有部分偏遠地區學院與中國中介合作招生,但是芬蘭學校若從中介費中牟利則為違法行為,如果發現了可以舉報給芬蘭警察。
芬蘭大學對芬蘭技術學院不完全承認。技術學院學士畢業後可以申請芬蘭大學,一般錄取後需要多修半年的基礎課學分,而中國學士學位畢業生則不需要。芬蘭技術學院畢業後申請其他歐洲國家碩士則是完全被承認的。
所有招收外國學生的學位項目都可以在下面擴展閱讀的教育官網國際學位項目搜索裡面找到。
芬蘭留學為什麼免學費
「芬蘭教育必須對所有人全免學費「 這個是從前芬蘭大學法的規定,哪怕學校想徵收外國學生的學費,法律也不允許。2009年已經通過的新大學法修改了這條規定。新大學法內容概括如下:
大學的英語授課學位項目可以向歐盟、歐共體之外的國家的學生收費,前提是該學位項目必須向部分學生提供獎學金。
因此短時間內芬蘭不會全面收取學費,而是從能夠發放獎學金的項目開始。例如芬蘭承辦的歐盟獎學金碩士項目Erasmus Muns就是收費項目,向優秀的歐盟外學生發放高額獎學金。
新大學法同時將芬蘭大學推向產業化進程,允許學校從公司獲取贊助金。之前大學是不被允許接受公司贊助的。新大學法將減少芬蘭政府對芬蘭大學的資金投入,芬蘭媒體普遍認為這將傷害到一些不容易就業的專業。
學生房
芬蘭社會的高福利,絕大多數留學生是享受不到的,可以享受到的是學生房。學生房機構是以每個城市或大區為單位向全日制學生提供比市價便宜的住房。住房多為單人卧室,共用客廳廚房,廁所浴室有時候是共用,也有時候是在卧室內的。學生房多為與芬蘭人合住,多數城市也可以申請與朋友合住。如果是男女朋友或者夫妻,可以申請同居的家庭房,不與其他學生合住。學生房對住戶每年取得的學分有嚴格要求,部分學生房有居住時間限制。外國學生通常不在自由市場上租房,價格太貴。
政府補助的午餐
政府對學校食堂進行補助,因此學生每頓只需要付2歐元到3歐元的餐費,需要出示學生證明。學生餐為自助形式,主食通常為土豆和糙米,熱菜多為糊糊狀,中國學生普遍不喜歡,不過有時也會有魚、豬排等美味食物;沙拉一般是新鮮蔬菜。經過補助後的學生餐比自己購買原料製作同樣的食物要便宜,芬蘭的中國留學生不推薦為了省錢而只吃自己購買的最便宜的食物;學生食堂營養均衡,能夠保證健康;長期只吃最便宜的食物容易造成腸胃疾病和激素失衡,中國留學生已經有此類案例。
醫療
大學有自己的大學醫院,而學院通常只能去健康站。2008年以後讀學位的外國學生去芬蘭健康站也免費了,之前是需要交門診費的。只有讀2年和2年以上的學位項目的外國學生才可以在芬蘭城市注冊社會安全號,沒有社會安全號,醫院可以拒絕接受。通常醫院並不會拒絕,只是需要交更多的費用。芬蘭保險公司不接受外國學生投保,必須在申請簽證前買好。中國學生由於普遍都是讀學位,都有社會安全號。交換學生可以拿到一年有效的臨時社會安全號,但是無法享受學位學生的醫療和其他福利。
交通
有社會安全號的外國學生可以購買半價的學生票。芬蘭普遍採用電子交通卡,可以買月票,年票,也可以往卡裡面打錢,上車刷卡。跨城市交通憑芬蘭學生證半價。
學校硬體設施
芬蘭學校硬體設施通常都很好,電腦每年更新,軟體及時升級,教學樓隔幾年整修一次。芬蘭的技術學院通常沒有校園只有教學樓,部分大學擁有校園。
教師水平
中國學生普遍認為教師講課水平很差,聽起來昏昏欲睡。大學教師以研究為主,教學只是兼職,因此教師缺乏提高教學質量的興趣。學生要通過考試主要靠自己看書和做小組作業,自學為主,聽課為輔。技術學院的教師通常來自工業界,但是偏遠地區的學院很難僱到稱職的教師,經常被中國學生詬病。
畢業後工作情況
芬蘭官方語言為芬蘭語和瑞典語,不懂芬蘭語的外國學生一般很難找到工作;畢業後進入以英語為工作語言的大公司的(如諾基亞)最多,工資低的小公司也有部分願意招外國人的。如果上學期間能夠學會流利芬蘭語畢業後肯定可以找到工作,但是絕大多數中國學生時間和天分上做不到;芬蘭大公司很需要說流利芬蘭語又懂中文的人才,因此華僑子女十分吃香。
計算機編程是最容易找到工作的,不需要芬蘭語技能。
學習時打零工情況
芬蘭法律允許學習期間每周25小時,暑假全天工作。實際上由於不懂芬蘭語,外國學生很難找到藍領工作,大部分找到的也只能送報紙和做清潔。暑假大公司很多招聘實習,競爭非常激烈,比找全職工作難度更大。一般來說大學的學生比較容易在學校實驗室找到工作。
生活費
芬蘭生活費相對其它國家較高,簽證時所需保證金6000歐元為一年的生活費用,一年後續簽需要再次提交6000歐元的銀行存款證明。芬蘭中國學生普遍建議讀大學碩士前家裡要有至少1萬歐元的儲蓄;學院學生需要更多資金,因為學士學位耗時長且更加難找工作。資金不夠的學生壓力太大,過去有不少中國學生因為經濟壓力不能保證合理飲食導致健康出現問題的案例。芬蘭博士屬於工作性質,有工資,部分可以拿工作簽證和芬蘭社會保險卡(kela卡)。
簽證
芬蘭留學簽證通過率相對較高,大學的2年制碩士項目只要材料齊全沒有拒簽。芬蘭學校錄取一般在4月到5月,最遲7月,簽證周期一般45天,移民局以最高優先順序處理學生簽證,一般都能在開學前拿到,不需要催促。技術學院的學士項目拒簽主要是因為國內大學在讀。芬蘭教育部認為中國大學等級比芬蘭學院高,沒有理由放棄中國大學來芬蘭讀學院。芬蘭學生簽證為居留許可形式的申根簽證,一次簽一年,下一年拿學分列表和銀行存款證明續簽。持芬蘭學生簽證僅可在芬蘭打工,去其他國家工作需要申請對應的工作簽證。
芬蘭學校畢業的外國學生在畢業後有申請半年工作簽證的資格,用來找工作。
交換學生
芬蘭大學通過Erasmus Muns項目向中國優秀學生提供豐厚的交換學習獎學金,通常只有最好的中國大學的學生才有資格申請。交換學生普遍反映的問題為芬蘭大學英語授課的課程不多,現在有所改善。
芬蘭學院與國內二本交換合作較多,通常沒有任何獎學金。芬蘭學校並不向交換學生收取任何手續費或者學費,學生所繳納的錢都是中國學校拿走了。
❿ 芬蘭人的特色教育
芬蘭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免費的,對留學生也如此。一個芬蘭孩子的一天是這樣的:早上九點去學校上課,十二點半就放學了,下午就去各種興趣班,打球、畫畫、唱歌等。在芬蘭,老師不許給學生留家庭作業,練習都必須在課堂上完成,以便學生放學後可以把時間都投在綜合素質的培養上。所以那裡的學生都至少擅長一種體育項目,還有一兩門藝術特長。我在芬蘭時加入了一個合唱團,發現裡面的人全都會彈鋼琴甚至還會其他樂器。我現在在國內找工作,也發現外企比較看重個人特長或者興趣愛好,他們會覺得你不光只是會學習,你的眼界會比較開闊。
芬蘭高等教育的最大特點是非常靈活,採取學分制的形式,只要學分修夠了就能畢業,對於學習期限沒有限制,本科階段讀個十年八年很正常,如果中途想去工作或者結婚生子,可以申請休學,回來再把學分修完就行。
芬蘭學生進入大學時不分專業,可以根據興趣嘗試不同專業,想拿幾個學位都沒問題。芬蘭大學里的課程多數是講座式和討論式的,國際化程度很高,經常會有其他國家的訪問學者來開短期課程。課程設置上也比較注意實用性和動手能力,跟企業的聯系很緊密,比如赫爾辛基理工大學的實驗室就是跟諾基亞共建的。很多學生的畢業設計就是去企業做,平時也能獲得豐富的實習機會。
芬蘭的高等教育學校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職業學校,相當於我們的中專再高一些;一類是比較專業的應用性大學,拿的也是本科學位,不過技術性和應用性都比較強;第三類是綜合性大學,基礎研究更多一些。學生在報考學校時就會想清楚,真正喜歡做學術的人才去綜合性大學,如果只是想找工作就會去其他兩類學校。大學的選擇不代表成績好壞或者是否聰明,只代表職業傾向性。在綜合性大學一直讀下來乃至讀研究生的,就是真正熱愛科研的人,願意一輩子奉獻於此,他們即使收入不高,心態也很平和,這樣就容易做出成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