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營養與健康課程的主要內容

營養與健康課程的主要內容

發布時間: 2021-02-12 10:52:31

⑴ 營養與保健專業學什麼

營養來與保健專業的主要自課程:中醫學基礎、解剖生理學、病理學、中葯學、方劑學、病理學、葯理學、基礎營養學、西醫內科學、西醫外科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毒理學、食品衛生學、烹飪學基礎、臨床營養學、中醫葯膳學、衛生法規與監督等。
就業方向:1、從事企業、學校和幼兒園做專職健康管理師,或自行創立營養咨詢中心;2、從事酒店、賓館、飯店、快餐、專業運動隊營養配餐設計與管理工作;3、從事護理、營養保健工作;或營養食品的研發及銷售工作;4、從事食品、醫療保健行業的健康教育培訓工作;5、為美容院、健身房,高收入家庭,慢病患者等提供個性化營養咨詢服務。
營養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邊緣科學。近年來,營養學知識正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臨床醫學之中,營養療法也迅速在我國普及。本文圍繞營養學發展的內部原因和外在條件,從分析臨床營養學在我國醫學領域中的地位入手,探討其生存價值和今後的發展前景。

⑵ 營養學與健康課程

http://hi..com/馬意梅 這個空間里有些有用的版資料!權

⑶ 健康營養學主要講哪些內容

很多
健康四要素:
積極樂觀的心態
充足的睡眠
均衡的營養
適量的運動

⑷ 營養醫學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總論
第一節醫學
現今醫學分為傳統醫學、基於「生物-醫學模式」近代發展起來的西醫學。
中醫即中國傳統醫葯學,是形成於數千年前的中國,是建立在人們與疾病長期斗爭的經驗總結及陰陽五行、八綱臟腑辨證基礎上,運用樸素辯證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認識機體、自然、疾病三者關系,而發展起來的一門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臟器為概念的獨特的醫學哲學理論體系。在治療上,除了葯物外,還有針灸、推拿氣功、耳針等特殊療法,它是世界傳統醫學中較完善的一種醫學理論體系。它為人類尤其為中國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貢獻。
西醫學是最近三四百年來建立在解剖學、生物學及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以「解剖人、肉體人」為概念的、新興的現代醫學科學理論體系。主要採用科學實驗方法,從宏觀到微觀,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層次水平,發展極為迅速,超過其它任何一門醫學科學,成為世界醫學史上的主流。
可見中西醫學,一個是以「功能人」為概念的獨特的哲學醫學理論體系,一個是以「解剖人、肉體人」為概念的新興的現代醫學科學理論體系,二者都不是以完整人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從理論上講二者都不是完整的,勢必影響各自發展。事實也證明這一切,中醫長期停滯不前、療效也不確實。西醫盡管發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層次,但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對絕大部分疾病發病原因認識不清、發病機理弄不明白,治療受到制約,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無策,在糖尿病、癌症、心腦血管疾病、尿毒症等相當多疾病面前更是不得不求助或藉助中醫治療。一個是療效不確實,一個是有些甚至相當多疾病無法治療,這就是中西醫學結合的緣由。然而,由於二者是兩套理論、兩股道上跑的車,風馬牛不相及,從理論上講就沒有結合的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融合罷了。故出現西醫對治療不了的疾病只好求助中醫,而中醫則往往採用西醫診斷中醫治療,以及中西治療法一塊用的局面。
總之,目前以中西醫學為主的世界各種醫學科學都存在不完整性的瑕疵,即都是以不完整的人為研究對象的醫學科學,故不能解決目前存在於中西醫學上一切疑難模糊問題,成為阻礙醫學科學前進的羈絆。的確,要解決目前存在於中西醫學上一切疑難模糊問題,顯然已完全超出了中西醫學所涉及的范疇,我們必須跳出中西醫學的理論框架,建立起一個新的醫學理論體系——東方醫學和西方醫學(即西醫)的融合而形成營養醫學。該體系所涉及的一切問題不管從廣度上,還是從深度上,都應該遠遠超過現有的中西醫學理論,並將現有中西醫學理論納入自己的理論框架范圍之內。
中醫和西醫是可以結合的,而它們的結合點就是營養醫學。西醫發展到今天已經偏離了它所應該遵循的自然規律的發展方向,臨床上各種所謂新特效葯層出不窮,但能治癒的病卻不多。病真的這么難治嗎?不是,是因為沒有遵循正確的方向。如果按照正確的方向去治療,我們身上所有的疾病幾乎都能治癒,包括冠心病、糖尿病這樣的被人們認為的「不治之症」。而這個正確的方向就是營養醫學。
西醫要想走正確的方向,就要回到營養醫學的軌道上,中醫要想大發展,也要走營養醫學的路,這樣,中西醫才能結合,而它們的結合點就是營養醫學。
第二節營養醫學
隨著科技發展、生活水準提升,許多文明病也應運而生。新世紀以來,各種慢性病肆虐全球,愈演愈烈,甚至超過「突飛猛進」的醫學所能追趕的程度,不僅患者受苦,也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根本問題在於細胞營養與代謝
美國參議院首先重視這個現象,於一九七五年成立了一個「營養問題特別委員會」,集合美國人類生物科學各種領域的精英共同徹底的調查、探討,題目為:「營養與人類所必要的物質」。經過二年研究調查,該委員會發表長達五千頁以上的報告書,震撼了全美國及國際醫學、營養學界。報告書寫道:「……現代慢性病其實就是(細胞)代謝異常(損傷)的疾病,是起因於營養的代謝失衡。對於此種失衡,不能用應付細菌的方法治療,因為它是身體本身質變引起的疾病」。
從前的營養問題主要是熱量不足,現在的疾病問題則完全在於營養不均或不良。從前的醫學完全忽視了膳食與疾病的關連,此種對根本問題的忽視,可說是只有一隻眼睛的醫學。例如在美國醫學院,只有4%把營養課程當做必修科目;高達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五十的醫院,供應住院病人的飲食在營養學上是錯誤的,因此疾病沒有治好或延遲治癒的例子很多。因為20世紀特有的、偏頗的思考路線支配了醫學界,此種「擊退細菌、濫用抗生素」的醫學觀念,只會產生出不具有營養知識的醫師和面臨「超級細菌」的威脅;中國是抗生素使用大國,也是抗生素生產大國:年產抗生素原料大約21萬噸,出口3萬噸,其餘自用(包括醫療與農業使用),人均年消費量138g左右(美國僅13g)。
據2006—2007年度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葯監測結果顯示,全國醫院抗菌葯物年使用率高達74%。而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如此大規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發達國家,醫院的抗生素使用率僅為22%—25%。中國的婦產科長期以來都是抗生素濫用的重災區,上海市長寧區中心醫院婦產科多年的統計顯示,目前青黴素的耐葯性幾乎達到100%。而中國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則高達70%,其中外科患者幾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達97%。
另據1995—2007年疾病分類調查,中國感染性疾病佔全部疾病總發病數的49%,其中細菌感染性佔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說80%以上屬於濫用抗生素,每年有8萬人因此死亡。這些數字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濫用抗生素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遺憾的是,醫學界不僅沒有發覺到其片面性,還以為那就是非常進步的近代醫學,以致往往只掌握了疾病的一面而不是全面。美國「分子矯正醫學會」會長雷沙醫學博士說:「從前的醫學只是以醫葯勉強抑制疾病,是一種欺瞞世人的手段;實際上,只要人體細胞擁有良好的生態及正常、均衡的營養,基本上是不會患疾病的」。未來顯然要考慮到「細胞」的「營養」及「代謝」問題,這才是人類的最新醫學——營養醫學。
營養醫學是一門比較新的學問,整合了中醫學、西醫學及臨床營養學,研究營養素與疾病預防、治療的關系。營養醫學是現代醫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營養學、中醫學中的養生學等學科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所產生的一個交叉學術領域的綜合學科。它不但有很強的理論性,而且與醫療實踐結合非常緊密。在這一領域葯物和營養得到高度的辯證的統一,營養醫學是現在乃至將來疾病治療的非常重要的一門新興學科。必將會迎來醫學界一場革命。
營養醫學強調的是整體醫學、預防醫學,是釜底抽薪清除病因的(治本)醫學和養生學。對於很多疑難病、慢性病,甚至西醫普遍認為的不治之症,具有良好的對策和效果。通過十幾年的臨床實踐,患者達數萬人之多,並涉及多種西醫認定的不治之症,顯示出非凡的療效,證實了這一新理論的正確性。
營養醫學的理論和實踐,不但可以同時理解中醫和西醫的生理學、病理學,為深入理解傳統中醫學奧妙開辟了新思路,對大部分過去用現代醫學無法解釋或認為是不治之症的許多病症,通過營養醫學的新理論、新發現的啟示下,得到了非常圓滿的解釋,並找到了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法。對目前醫學所遇到的困境預示了新出路,更為人類未來健康、防病治病帶來新希望。
營養醫學的理論認為:疾病的本質是人體細胞受損傷的過程,治療的過程實際上是受損傷細胞修復的過程。所以,均衡營養一個細胞,預防一個疾病;缺乏一種營養素,產生一種疾病。營養素的運動和更新,是恢復人體細胞功能的根本方法。因為它們的運動,撞擊了周圍的細胞,從而補充細胞營養、激活、改善細胞的活力。故要使細胞功能恢復,必須及時補充均衡的營養來激活細胞,改善細胞生存的內外環境,改變其周圍營養的濃度與壓力。人體內營養的運動規律,是壓力高的向壓力低的方向運動,濃度高的向濃度低的方向疏散。營養運行特點:是細胞外的營養向上行,細胞內的實體物質向下行。在升降的運行中,細胞與營養的撞擊,是細胞運動的動力之一。
人體內空間是細胞運動、營養素調節的場地,只有這些空間純凈,營養素流通順暢,人體才能回歸自然,恢復和保持健康。細胞的運動與細胞的周圍環境有密切關系,細胞周圍空間營養的壓力與濃度的變化,直接影響細胞的開合與輻射。周圍空間營養濃度越高,壓力越大,其細胞內的物質越積聚,即形成傳統中醫所謂的氣血淤滯,它是造成細胞功能失調的主要因素。臟腑疾病的起因是物質、營養不能疏散,從而形成淤滯所致,即氣血不通而形成疾病。
營養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也是治療疾病和健康長壽的保證。「醫食同源,葯食同根」,說明營養和葯物有異曲同工之處。合理均衡的營養可以提高人體預防疾病的能力,減少並發症,促進疾病的康復。在醫學模式發生變化的今天,營養的治療作用越來越顯得重要。科學、合理、及時、均衡的營養治療,是臨床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臨床醫治水平、恢復機體組織細胞功能起決定性的重要作用。

⑸ 食品營養與健康課講的是什麼

老祖宗曾有說教:「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食物好比是皮,營養則好比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通過學習了營養食品與健康這門課程,我知道了有關許多飲食與健康這方面的知識,要獲得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素,必須注意食品的合理搭配,切忌吃葷不吃素或吃素不吃葷。人每天從食物中獲取的營養,包括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纖維素和水,叫做七大營養要素。這些營養成分是人體生長發育、維持生命活動所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所以缺少了其中一樣營養成分都是對人體有一定的影響的。
「民以食為天」,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沒有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如何能夠能好,睡好,完好呢?如何能夠完成夢想、學業以及擁有一個好的工作呢?一個好的身體,是離不開飲食方面的,所以,在攝取食物中攝取營養的時候,要全方面的攝取。不要因為是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而去挑食,這樣的攝取情況是非常不害臊的行為習慣的。
食物不僅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國家穩定和社會發展的永恆主題。基本的生物學法則決定了食品工業是「天下第一產業」,也是人類的「朝陽產業」。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膳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飲食方式的要求也是花樣百出的,所以,一些餐飲業和食品製造業為了附和消費者以及謀取暴力,把花果蔬菜的成分都破壞掉了,這樣做的後果,不僅消費者沒有攝取到相應的營養成分,而且更有害身體健康。就像現在出現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問題,如:從三聚氰胺奶粉到化學火鍋底料,從瘦肉精火腿腸到染色饅頭,從硫黃生薑到福爾馬林血旺……在強烈的利益驅動下,無良商家已毫無道德底線可言,他們要錢又要別人的命,問題食品嚴重威脅著百姓的健康。所以,不要一味的追求好吃,再好吃也比不過營養與健康呀,這說明大家營養與飲食意識不高,知識不夠,沒有營養和健康的東西,得於慢性自殺呀。
生命在於運動,生命在於營養。我們每個人的樣子可以說是「吃」出來的。是不是經濟發達了,人民和生活水平提高了,營養就跟得上了?不一定,這里在在一個均衡營養與健康飲食的關系。我們每個人都要重視營養,因為營養不僅是個人問題,而且是社會問題,關系整個民族的問題。
營養問題是一個人文化素質的表現,那麼怎樣利用食品,保持自己的健康,靠的就是自己的基本營養知識。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搭配不好的食物。
願每個人都重視營養,合理搭配膳食,做一個健康向上的人。

⑹ 營養與健康課程歸納

一、 課程目標:
本課程通過對食品營養學基本知識的介紹,以及營養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的分析,重在提高學生營養學知識的認識和掌握,使學生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生活中具有初步的營養學知識,以適應社會對每個人綜合素質提高的要求。
二、教學內容:
本課程主要講述的內容有
緒論
1、營養學基礎
2、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
3、平衡膳食和營養狀況評價。
4、營養與疾病
三、課程教材
教材: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主編吳坤 ,人民衛生出版社
參考書:《烹飪營養學》,馮磊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陳炳卿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公衛醫師應試習題集》專家編寫組編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食品與衛生學》,孫遠明,余群力主編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食品營養學》,王光慈主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
《食品與營養學》,金龍飛編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食品營養學》,周先楷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應用營養學與食品衛生管理》,李世敏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⑺ 對《營養與健康》課程的認識

聽一聽,僅作參考。因為人體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對任何個體而言,又是千差萬別。同樣一份健康食譜,對甲來說正好對症,對乙來說可能就會出現偏差。人體的生理指標也是千差萬別,比如正常人的心率在60~80之間,但有人心率只有40多,大夫一看認為肯定是奄奄一息了,實際情況是這人生龍活虎。人生活的環境、飲食習慣不同,對營養物質和食品的需求會有差異。高原地區吃牛羊肉的,喜歡喝磚茶,在那地方磚茶的確是好東西。但同一個人,在高原地區喝這種茶和舒服,但回到平原地區,胃卻難以適應。

⑻ 營養與健康課程有什麼作用

通過學習營養物質對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認識到合理安排飲食的重要性。了解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了解營養物質在人的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及營養價值。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