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對中醫養生課程的學習心得與建議

對中醫養生課程的學習心得與建議

發布時間: 2021-02-13 00:12:42

⑴ 通過對中醫護理的學習,談談你的收獲和體會

一、拓寬了視野,開闊了眼界

這次學習,我完成了40學時的課程計劃,浙江省中醫院及知名專家教授的授課,領略了名師的智慧和風采,老師們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理念精深,在各自的研究領域都有獨到的分析和精闢的見解,他們精彩的講解不時閃爍出智慧的火花。

使我的思維理念不斷地受到新的沖擊,從而進一步理清了思想認識上的誤區,解開了許多工作、學習、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大大地拓寬了視野,開闊了眼界。正所謂:聆聽的是智者的聲音,感悟的是中醫知識的力量;學到的是管理的精華。

二、增長了知識,提升了能力

如浙江省中醫院的蔡亞紅老師的中醫癌痛病房規范化管理,俞國紅老師的護理管理介紹,汪永堅老師分享的乳腺癌中醫護理臨床路徑實踐及效果評價,這些新的思維方法,是在既符合政策法規和規律,又充分結合自身實際的基礎上。



直面現實困難,突破常規思路,創新解決問題的辦法,達到問題迎刃而解,效率不斷提高,成效事半功倍的效果。實際上,這些思維方式所閃現出的智慧,就是解決問題能力的具體體現。因此我覺得這些新思路、新方法對實際工作有很強的現實指導。

三、提高了認識,完善了自身

在學習中提高,在實踐中成長,這是我參加本次中醫護理骨千人才培訓班的重要心得體會之一。 通過學習,不僅逐步地提高和完善了自己,且通過學習,還促進了反思。要注重提高理論修養。通過這次學習,各位老師弓|用古代文獻中的相關經典,深入潛出得將那些刻板的文立文講解得生動有趣。

我深刻地感覺到得自己的中醫理論水平和管理理論水平離作實踐對自身提出的要求差距大。這不僅體現在自己學習的習慣上,沒有養成有計劃、有規律地學習理論知識的習慣,且體現在自己的學習成效上,既沒有對各種理論做到大量涉獵,擴充知識面,又沒有精讀某種理論,融會貫通。

⑵ 求中醫養生學習心得.3000字,高分,有問題可以留言,滿意會追加分數

我來幫你

⑶ 用自己的話談談學習中醫的收獲(要求600字)

中葯學學習體來會

中葯在我國有著悠自久的歷史,它對於維護我國人民健康、促進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葯學是重要的中醫基礎課程。學好中葯學這門課對於我們西學中醫師臨床能力的提升十分有益。

通過對中葯學的學習,我初步了解各種葯物的四氣五味、升降沉浮、歸經和功效分類,認識到某些葯物的毒性與使用禁忌,掌握葯物之間的配伍關系和十八反、十九畏等中葯常識。下面簡單談一下我的學習體會。

⑷ 通過中醫養生學課程的學習,談談你的收獲和打算。

給你個提綱,你自己寫吧。
1,早睡早起,不熬夜;
2,均衡飲食,注意食物葯內性,清淡為宜,避容免垃圾食品;
3,保持心性平和,避免極端情緒;
4,做一些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

你可以根據中醫課程,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身體健康進行一個自我診斷;然後結合在校的條件,制定適合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健身計劃。相信老師會非常喜歡的!

⑸ 學習中醫學的體會和收獲~~!!

盡量多看經典吧,內經合傷寒論要透吃,然後方劑和葯物要熟識,溫熱病學就可以放後面點內中醫的學習要悟的容,當然,初期的學習室基礎知識的積累和掌握,對陰陽五行,病理病機,要好好理解後期才是對醫案的學習和看別人的學習心得。最後關鍵的事臨床,人家說熟讀王叔和不如臨症多,臨床在中醫德學習里是很關鍵的,很多經驗和對書本理論的認識,都是從臨床積累出來的,慢慢來,不要急,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學好的

⑹ 中醫養生 學習心得

古人養生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按摩,導引,推拿,氣功,食療,葯浴等。其道理都很相近,無外乎疏通經絡,調理氣機。
下面,主要以春季距離說明,中醫養生的一些方法。
在春季,為少陽相火所住,《易》稱之為巽,風,木,雷。容易產生急躁,易怒,頭暈,目眩,心悸,口苦等症狀。這些症狀也正是一些疾病的病因,病原。所以,在情志方面主要預防發怒。經絡要疏導開。是氣得生。《內經》雲: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在一些傳統的養生方面按摩是固不可少的。可以多按壓肝膽經的穴位來使氣得生。有效穴位:太沖,陽陵泉,列缺,照海。葯物上可以以葯代茶,用枸杞子,菊花,草決明,甘草這四味葯來調養。導引方面可以做「五禽戲」終得猿系,使陽氣生發。每一節氣分為三侯,上,中,下三侯可以打坐,使其生長。清代周版的易筋經是現在公認最好的版本。在飲食方面,吃一些當令的食物。東方人的食物主要以五穀,蔬菜為主。「五穀為養,五蔬為充,五果為助」。所以在春季應該多吃當令的山菜,野菜。
《素問》提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就是說要預防好傳染性疾病。如2002年的SARS就是少陽司天,所得之邪為火邪。今年的甲型流感就是太陰司天,為濕邪。知道大概天氣的屬性,在疾病的傳播上可以起到預防作用。預防葯,如2002年時,主要去火邪,所以預防主要用,板藍根,雙花,連翹,大青葉,白醋等葯物。今天應當以蒼術,藿香,佩蘭,黃芩,八角等葯物為主。
這樣就是中醫所倡導的,天地人三才制宜的養生方式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⑺ 自學中醫的入門建議

1、首先要明白自學中醫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想當醫生,建議放棄,此事太難,且產生嚴重後果要擔刑責。想當醫生還是按正常途徑走,有證,不管水平如何,起碼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要坐牢的。
2、我認為自學中醫的價值在於自己有病或者近親有病時,特別是各個醫院都屢治不好的情況下。當然醫院能方便治好又不太貴又不復發的醫院處理更省事,這是外話。
第一自己懂點至少能自己把把關,醫生是怎麼治這個病的自己能了解一二。現在的醫生不能太過相信,我略懂醫術所以敢這么說,一是不怎麼為患者負責,為自己風險,錢負責的比較多,二是死板,不願細想,幾分鍾看個病人,按標准方法來。
第二點,自己可以試。這個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可以多試幾次。做好記錄,總結經驗,找准方向,有計劃的試,比醫生隨便看看,一次就完效果要好。其實很多人自學中醫治好了自己的病,因為病就一個,就在自己身上,症狀效果感受了如指掌。而中醫有大量的名家醫案,類似的就看看,看了幾十上百個類似醫案,其實什麼情況自己也了解七八了。你再有點基本的把脈,看舌,辨證知識,又通學了傷寒論或醫宗金鑒的話,要試驗的治法范圍已經很小了。並且你是始終圍繞自己的病在找資料,雖然典籍浩如煙海,但跟你這病扯上關系的信息一般也是有限的,很大概率自己能找對方法。



⑻ 想學習中醫養生能給個建議嗎

平時間自己多學習一下中醫,或者課外養生方面的書籍,黃帝內經,傷寒論,各方面道家書籍?

⑼ 怎樣系統的學習中醫養生知識

學中醫應該先學習生理學,解剖學,食品科學,葯理學這些基礎學科!之後有了知識基礎再專一學習中醫和養生的知識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