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培訓課程體系管理辦法

培訓課程體系管理辦法

發布時間: 2021-02-13 22:53:52

㈠ 如何制定培訓管理體系

1、 制訂並完善培訓管理制度

根據培訓調查結果和執行反饋的情況調整現有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確人力資源部培訓機構、職能系統部門聯系人、培訓負責人的職責分工;明確培訓管理體系的基礎架構;建立企業基礎培訓管理平台;規范培訓工作的管理;為培訓工作的開展提供相應的管理依據。

2、 建設培訓管理團隊

成立培訓管理小組,開展對各管理團隊培訓負責人的相關培訓,加強培訓管理經驗的溝通與交流。提升團隊的培訓管理意識和水平。通過建立團隊間的管理機制,培養一支企業的專業培訓管理團隊。

3 、組建內部培訓師團隊

制訂《內部講師團隊管理辦法》選拔具有培訓授課能力的優秀管理人員組成內部講師團隊。包括培養一批具有較高素質的公共課程培訓師和產品專業培訓師;保證企業的每個部門有一名崗位技能培訓師;確定各部門新員工帶領人,並明確帶領人職能和獎懲措施。

第二階段

1 、完善培訓課程體系

重點開發一線員工的業務技能與服務意識培訓課程和中層以上員工職業素質培訓課程。內容主要是各專業職能部門制訂的標准化操作手冊、職位說明書、工作流程等專業或系統公共課教材。

引進重要職位所需的技能培訓課程、管理技能課程。引進的方式有以下三種:派遣內部培訓師參加外部培訓課程,進行二次開發,形成公司內部培訓課程;直接聘請外部培訓師,形成外部培訓課程及外部培訓師團;外部購買光碟、書籍等形式。

2 、大力開展新員工培訓、系統專業培訓、營銷培訓、管理培訓、儲備人才培訓等相關培訓

3 、做好培訓項目的策劃和宣傳工作

任何一個培訓項目的開展,將通過精心的培訓項目策劃和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培訓氛圍,提高培訓的有效性。針對不同的培訓課程採取最適合的方式方法,如角色扮演、案例討論與互動、課堂講授、標桿人員/企業事跡介紹、拓展訓練等,精心策劃培訓的時間、地點和培訓過程的安排以及培訓後的考核評估和改進工作,同時最大限度的贏取公司高層的支持和參與,以提升培訓效果。

第三階段

做好培訓效果評估改進工作

為保證培訓工作的效果,將通過滿意度、知識層、行為層、業績層等四個層次的培訓效果評估結果,及時改進教材內容,講師與授課方式,培訓組織、培訓跟進等方面的工作,以改善培訓效果;從而使培訓體系更符合公司業務發展以及員工個人發展的需要。

㈡ 「培訓管理辦法」怎麼寫咯

1、目的
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管理,以滿足環境質量管理體系的實施、保持與改進對人力資源的要求,使公司產品符合綠色部品之要求,順利生產。
2、范圍
適用於從事對產品環境質量有影響的工作的所有人員以及綠色部品的宣導作業。
3、職責
3.1 總經理負責各崗位任職資格的批准及對部門主管的考核與獎懲,人力資源需求申請的批准、招聘人員的錄用批准、部門培訓申請及公司年度培訓計劃的批准。
3.2 管理者代表負責人力資源需求申請的審核、部門培訓申請及公司年度培訓計劃的審核。
3.3 行政負責部門人力資源的開發、員工上崗基礎教育、培訓效果的評估、年度培訓計劃的制訂、員工檔案的記錄與保管。
3.4 各部門負責本部門人員崗前技能培訓、能力鑒定與考核、本部門人力資源狀況的評估。
4、工作程序
4.1 人力資源需求
4.1.1 崗位任職資格
影響產品質量的各崗位任職資格的確定可從教育、培訓、技能和經歷四個方面予以考慮,總經理負責根據確定的職責制訂並批准各部門主管的崗位任職資格;部門內各崗位的任職資格由該崗位的直屬主管根據確定的職責制訂,並由部門主管審核,總經理批准。
4.1.2 人力資源需求申請
各部門根據崗位任職資格要求、現有人力資源狀況及生產經營任務的需要,確定人力資源需求,提出招聘申請,由行政負責人力資源的開發。
4.2 人力資源開發
4.2.1 開發方式
4.2.1.1內部調配
行政應優先考慮針對現有人力資源進行開發,針對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考慮到各自的教育、培訓、技能和經歷狀況,合理安排其適合的工作崗位,用其所長,避其所短,以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聰明才智,盡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資源整體運用效率。對於內部合理調配後經確認或考核仍不能達到崗位資格要求的,可安排上崗培訓,培訓的安排見4.2.2。
4.2.1.2 公開招聘
行政根據人力資源需求的要求通過登報、上網、設攤或其他方式向學校或社會公開招聘,應聘人員由用人單位主管根據其教育、培訓、技能和經歷情況並通過面試、筆試、技能測試或現場考核等方式予以考核,經考核合格後報總經理批准後予以通知錄用,進廠時填寫《員工資料登記表》。必要時,錄用人員亦應經過上崗培訓,考核合格後方可正式錄用,培訓的安排見4.2.2。
4.2.2 上崗培訓
4.2.2.1 上崗基礎教育
對於新進員工,必須進行基礎教育,包括:公司概況、廠紀廠規、方針目標、安全教育、
相關法律法規及ISO9000族標准基礎知識、GP/ROHS知識等培訓內容,由行政組織進
行,必要時培訓後應予考核,並將培訓情況記錄於《培訓記錄及評價表》。
4.2.2.2 崗前技能培訓
對於新進或換崗人員,應進行崗前技能培訓,包括:相關作業文件、相關設備性能與操作規程、操作技能、安全注意事項及緊急情況下的應變措施等培訓內容,由所在崗位部門負責人組織進行。對於政府勞動部門規定必須持證上崗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到指定的機構進行培訓。
4.2.2.3 環境質量意識教育
通過上崗基礎教育及崗前技能培訓,必須逐步培養員工的環境質量意識,使他們意識到他們活動的相關性和重要性,以及他們如何為達到環境質量目標作出貢獻,同時也應強調滿足顧客要求和期望的重要性,以及未能滿足要求所造成的後果。
4.3 人力資源使用
4.3.1 配置
行政會同各部門主管對各崗位的現有從業人員的能力按照該崗位能力的要求進行評估,對達不到崗位能力要求的員工應採取重新上崗培訓、換崗培訓或其他必要的措施。對經過上崗培訓的員工應按照崗位能力的要求進行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對於政府勞動部門規定必須持證上崗的特種作業人員須取得相應的上崗證書。對各部門主管的能力評估與考核由總經理進行。
4.3.2 考核與獎懲
本公司每年度對各崗位人員從工作表現、工作能力、工作業績等方面進行考核,並根據考核的成績給予必要的獎懲,主要的獎勵方式有:晉升(級)、加薪、獎金,對於工作中有突出表現或貢獻的,可另外給予適當的行政獎勵(優點、嘉獎、記小功、記大功等);主要的處罰有:降職(級)、減薪、罰金,對於工作中有嚴重違紀違規或因主觀原因造成嚴重損失的,可視情節輕重給予開除、辭退、行政處分(缺點、警告、記小過、記大過等)。對部門內各崗位人員的考核由直屬主管進行,部門主管批准,對各部門主管的考核由(總經理)執行。以上具體作業,包括員工試用期的考核,應按公司相關人事管理規定執行。
4.3.3 在職培訓
4.3.3.1 對於新產品、項目或合同或工藝技術發生變更導致相關崗位工作內容與要求發生變化時,應由所在崗位的直屬主管隨時組織培訓,明確不遵守會造成的環境影響和後果。培訓後應以適當方式進行考核,並將培訓情況記錄於《培訓記錄及評價表》內。
4.3.3.2 對於在日常工作中暴露出的員工工作技能達不到規定要求的應由所在崗位的主管隨時組織培訓,並在培訓後以適當方式進行考核,並將培訓情況記錄於《培訓記錄及評價表》內。
4.3.4 所有與GP/ROHS系統相關的人員皆須有2個小時(含)以上的教育訓練記錄,新進人員在入職培訓時需接受GP/ROHS觀念的倡導,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不合格者不得參與GP/ROHS的推行和GP/ROHS產品的生產,以確保對GP/ROHS系統可能有影響的人員徹底了解掌握相關要求。
4.3.5 特定崗位人員需經過資格鑒定書面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並需有資格證書.本公司特定崗位:品保尤其是進料品保,壓接人員,,裁切人員,內審人員,倉庫人員,采購人員等。
4.3.6 歐盟ROHS指令,GP知識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等要由總經理指定專業的人士講解。
4.4 人力資源評估
4.4.1 培訓效果評估
行政每年年底針對本年度所開展的培訓工作,從員工環境質量意識的提高、工作能力的提升、工作績效的改進等方面評估培訓的效果,為以後培訓工作的計劃、組織與實施提供改進意見和建議。
4.4.2 年度培訓計劃
行政每年1月份組織各部門對本部門的人力資源狀況滿足環境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程度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的情況並考慮到員工個人發展與公司發展的需要,可從專業技術基礎、管理科學與方法、實務工作技能及全面提高員工綜合素質的相關內容等方面提出培訓要求,包括必要的送外培訓要求,填寫《培訓申請表》,經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准後送行政匯總。行政根據各部門的培訓需求,經綜合協調後,制訂全公司的《 年度培訓計劃表》,經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准後,由行政協調執行。對計劃外的培訓,各部門亦可隨時以《《培訓記錄及評價表》》的形式提出,經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准後,由行政組織實施,每次培訓皆須記錄於《《培訓記錄及評價表》》內。
4.5 員工檔案
對員工的錄用、考核、獎懲、換崗等皆須按公司相關人事管理規定執行,並記錄於員工檔案,員工的教育、培訓、技能(證書)和經歷亦需記錄於《員工培訓管製表》(培訓時間在3H以上的課程),員工檔案由行政予以記錄與保管。
5、相關文件

6、附錄
6.1《培訓記錄及評價表》
6.2《培訓申請表》
6.3《 年度培訓計劃表》
6.4《員工培訓管製表》
6.5《員工資料登記表》

㈢ 培訓機構管理制度

培訓機構管理制度指的是廣泛的收集和聽取各方關於企業培訓工作意見和建議的一個過程。針對不同部門不同級別的企業員工,結合企業往年的培訓安排和效果以及企業發展的中短期階段目標,對各個部門的需求進行分門歸類,給制訂年度培訓計劃給予來自各方的意見參考。

培訓需求調查,這個階段理論上是排在需求調查和收集的過程之後的,主要做的工作是在前一階段的工作基礎上,也為把培訓計劃進一步深化和具體提供數據上的依據。

培訓需求診斷,一些企業提出來的一些培訓意向,有些時候是和企業希望解決的問題沒有因果關系或者是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所以對於在一些期望解決一些問題的培訓需求,特別是涉及到一些專業性的培訓計劃的時候,是需要真正進入企業,對真正的問題所在進行診斷和分析的,這樣也才可以做到培訓的有的放矢。



(3)培訓課程體系管理辦法擴展閱讀

為實現一定的培訓目標,將培訓三要素(講師、學員、教材)進行合理、有計劃、有系統的安排而形成的一種指導性文件。通常一個完整的培訓體系包括:培訓課程體系、培訓講師管理制度、培訓效果評估和培訓管理體系四部分組成。其中前三項是培訓體系的三大核心工作內容。尤其要和晉升體系、薪酬體系相配合。

培訓體系是動態平衡的體系。包括培訓課程體系和培訓講師調整,及如何激勵學員培訓意願,如何開發和管理培訓供應商,如何把培訓課程的內容轉化為工作流程和規范化的操作文件等等,這些都是培訓管理體系要考慮的,並通過制訂相關制度加以落實。

㈣ 培訓管理制度,急

員工培訓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公司全體員工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以適應企業的快速發展,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特製訂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公司所有與教育培訓管理方面有關的各項工作。
第二章 教育培訓機構
第三條 公司成立教育培訓中心。總體負責公司員工教育培訓工作。
第四條 公司教育培訓中心辦公室設在人力資源部,負責日常教育培訓管理工作。
第五條 公司教育培訓中心聘任專職教師、兼職教師若干名。負責培訓教學工作。
第三章工作程序
第六條培訓計劃的擬定
1、部門依照培訓實際需要,擬定「培訓計劃上報表」,送培訓中心審核,作為培訓實施的依據。
2、培訓中心應就各部門所提出的培訓計劃匯編「年度培訓計劃匯總表」,呈報人力資源部領導審核。
3、各項培訓課程主辦單位應於定期內,填寫:「培訓實施計劃表」,呈報審核後,通知有關部門及人員。
4、臨時性培訓課程,也需要填寫「培訓實施計劃表」,呈報審核後實施。
第七條培訓的實施
1、培訓主辦部門應依「培訓實施計劃表」按期實施並負責培訓的全盤事宜,如培訓場地安排,、教材分發、教具借調、通知講師及受訓單位等。
2、如有補充教材、講師應於開課前一周將講義原稿送培訓中心統一印刷,以便上課時發給學員。
3、各項培訓結束時,應舉行測試,由主辦部門或講師負責監考,測試題目由講師於開課前送交主辦部門。
4、各項在職培訓實施時,參加受訓學員應簽到,培訓中心應確實了解上課,出勤狀況。
5、受訓人員應准時出席,因故不能參加者應辦理請假手續。
6、培訓中心應定期召開總結會,以評估各項培訓課程實施成果,並紀錄,送交各有關單位參考予以改進。
7、各項培訓的測試缺席者,事後一律補考,補考不列席者,一律以零分算。
8、培訓測試成績,列入考核及升遷的參考。
第八條培訓成果的呈報
1、每期培訓結束後一周內,講師應將學員的成績評定出來,登錄於「培訓測驗成績表」,連同試卷送人力資源部,以建立個人完善的培訓資料。
2、主辦單位應於每期培訓結束後一周內填報「培訓結報表」及「講師鍾點費用申請表」,連同「成績表」及「培訓評估表」,送培訓中心,憑以支付各項費用及歸檔。
3、每三個月,各部門應填寫「培訓實施結果報告」呈人力資源部門與培訓單位,以了解該部門最近在職培訓實施狀況。
第九條培訓的評估
1、每期培訓班結束時,主辦部門應視實際需要分發「培訓評估表」,供學員填寫後與測試卷一起收回,並匯總學員意見,作為以後再舉辦類似培訓的參考。
2、培訓中心應對各部門評估培訓的成效,定期分發「培訓成效調查表」,供各單位主管填寫後匯總意見,並結合業績分析評估培訓的成效,做成書面報告,並呈核後,分送各部門及有關人員作為再舉辦培訓的參考。
3、外派培訓
對因升遷、儲備需要,於任職前可集中委託培訓中心辦理相關培訓,但以每年二次為限。
第十條附則
1、另有因為工作需要參加外部培訓的員工,應盡量以不影響工作為原則,正確處理工作與學習的關系。在職員工經批准後學習培訓期間,要妥善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不能因學習影響和延誤工作。造成不良影響者,按公司有關考核辦法處理考試時間時,在保證完成工作任務前提下,有部門負責人同意給考試時間;部門負責人考試時間,由分管經理批准。(參加考試時,憑准考證由主管領導准假。
2、在職員工自費參加業余進修學習,成績突出被評為優秀學員者,公司可考慮給予一定獎勵。
3、所有受訓人員的成績及資歷,可提供給人力資源部作為年度考核、晉升的參考。
4、部門組織結構變動或引進新技術使工作流程等變化時,培訓中心應配合實際需要修改培訓規范。
基本工作程序:
培訓項目實施程序:
培訓中心根據年度培訓計劃,調整確定月度培訓方案
培訓實施前1周,培訓小組向各部門下發
培訓項目、培訓方案及報名通知書
員工接到通知安排好工作,准時參加培訓
培訓實施
培訓結束,學員填寫講師評價表
人力資源部培訓中心進行學員培訓記錄登記
培訓中心將學員培訓情況反饋各部門主管
外訓工作流程:
公司委託外培是指公司根據工作的需要選送員工參加的外培項目及外部的專項認證,這類培訓的實施程序為:
培訓需求
到人力資源部培訓中心填寫培訓申請表
人力資源部審核、總經理批准
培訓中心負責課程的選擇與聯絡
到財務部申請培訓學費
第四章**公司培訓體系
培訓是一種全方位的立體培訓體系。系統劃分為:工作現場培訓、集中培訓二大類。
1、工作現場培訓
工作中上級(或老員工)對下屬(或新員工)的日常培訓即為工作現場培訓。就是通常所說的「師傅帶徒弟」。
2、集中培訓
集中培訓就是短期脫離工作的培訓,它幾乎囊括了傳統意義上的所有在職培訓。其中包括:
1 新員工入職培訓;
2 公司內部組織的其它集中培訓,包括:
培訓中心組織的全公司的公開培訓;
各部門組織的專項技能培訓;
部門之間的業務交流;
專項外培、公司委託外培。
3、培訓流程
第五章 崗位基礎培訓
第一條 技術講課每班每月4課時(每課時45分鍾),由車間技術人員負責,講課人須認真備課,有詳細的教案,考核要全面嚴格。講課要有教學效果,學以致用。
第二條 安全培訓:設想安全事故(如火災、水災、觸電等等),進行安全事故演習,由車間安全員負責,同時做好演習記錄。
第三條 規程培訓:《安全操作規程》《運行操作規程》《檢修操作規程》三項規程考試,於每年五月份進行。要求公司生產一線全體員工參加,規程考試80分為及格。因故不能參加考試者,須有部門正式批假手續,並報人力資源部備案。
第四條 新分、轉崗、休假三個月以上及重新上崗人員,須經人力資源部備案,並經過相應的專業培訓和規程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工作。
第六章 崗位技能培訓
第五條 開展員工崗位技能培訓工作,培養一批精業務、懂技術、一專多能的崗位高技能人才。
第六條 為保證崗位技能培訓的質量,培訓教師要制訂本專業的培訓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經審核後實施。
第七條 培訓採取半脫產和業余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第八條 培訓人員在培訓期間其工作崗位待遇不變,在培訓考試合格後,發給《崗位技能培訓結業證書》,成績記入員工檔案,作為今後任用的依據,並給予適當的獎勵。學習成績不合格者待崗。
第七章外出學習
第九條 凡需外出參加培訓學習的員工,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經所在部門審核同意並簽署意見,然後經人力資源部審批、備案,並辦理相應的請假手續,方可參加培訓學習。培訓結束後須到人力資源部辦理銷假手續。不辦理請假手續擅自離崗者,一律按曠工處理。
第十條 對個人要求學習,所學專業與本職工作相近,且工作需要,經公司研究同意後,可按公假辦理請假手續,但學習期間的各項費用自理;未經公司同意,參加學習的,學習費用自理,學習必須利用業余時間。如佔用工作時間,在工作許可的情況下,可按事假辦理請假手續。
第十一條 公派學習,經考核獲得畢業證書、結業證書或專業證書的,學習費用由公司報銷,否則,由個人承擔。
第十二條 因個人原因公派學習中途棄學或畢業後在我公司服務不滿五年,主動要求辭職的,應按服務的年限按每年20%的比例歸還學習期間公司支付的費用。
第八章 考核與獎懲
第十三條 公司員工有參加培訓的權利,同時參加培訓也是每個員工的義務。員工對於參加的每項培訓,都需要認真對待,按時參加,公司也會進行嚴格考核。
1、考勤要求
公司安排的各類培訓,受訓人員一經確定,須按時到場,因故不能參加者,必須提前請假,經部門經理同意後,以書面形式通知人力資源部,獲批准後方可缺席。如果沒有按照規定程序請假,將按曠工處理。
公司統一組織的培訓項目,由人力資源部負責考勤,參訓人員按要求在考勤表上簽到。
對各部門組織的培訓項目,由部門負責考勤,培訓結束後將培訓出勤情況向人力資源部通報。
2、考核要求
培訓結束後,視實際需要進行培訓效果考核,受訓員工按照要求獨立完成測試,達不到要求者給予相應處理。
受訓人員按要求填寫培訓評價反饋表,並進行培訓總結。
對於參加外派培訓的員工,返回公司後1周內應提交培訓資料和培訓報告。

㈤ 該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訓體系機制呢

在企業內部進行一次培訓需求調查,分為中高層和基層員工調查,其中中高層管理人員全員面談,基層員工抽樣調查,明確以下兩點:
1、 明確企業培訓的定位
在明確企業戰略管理、運營協調、組織機構職能定位的基礎上,建立規范的培訓管理體系。作為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在承擔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的同時,還應承擔企業整體培訓職能,以整合培訓資源,並建立規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的培訓管理體系。明確界定企業人力資源部對培訓的管理、監控及提供支持與服務的范圍。
2 、明確企業培訓的目標
◆ 明確企業各層尤其是高層對培訓工作的願景和期望值,確定短期內培訓工作的重點和突破點;
◆積極宣傳企業文化,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提高企業對員工的凝聚力;
◆初步建立學習型組織,培養和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通過培訓體系的建立,從內部培養企業需要的各類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
培訓體系建設
第一階段
1、 制訂並完善培訓管理制度
根據培訓調查結果和執行反饋的情況調整現有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確人力資源部培訓機構、職能系統部門聯系人、培訓負責人的職責分工;明確培訓管理體系的基礎架構;建立企業基礎培訓管理平台;規范培訓工作的管理;為培訓工作的開展提供相應的管理依據。
2、 建設培訓管理團隊
成立培訓管理小組,開展對各管理團隊培訓負責人的相關培訓,加強培訓管理經驗的溝通與交流。提升團隊的培訓管理意識和水平。通過建立團隊間的管理機制,培養一支企業的專業培訓管理團隊。
3 、組建內部培訓師團隊
制訂《內部講師團隊管理辦法》選拔具有培訓授課能力的優秀管理人員組成內部講師團隊。包括培養一批具有較高素質的公共課程培訓師和產品專業培訓師;保證企業的每個部門有一名崗位技能培訓師;確定各部門新員工帶領人,並明確帶領人職能和獎懲措施。
第二階段
1 、完善培訓課程體系
重點開發一線員工的業務技能與服務意識培訓課程和中層以上員工職業素質培訓課程。內容主要是各專業職能部門制訂的標准化操作手冊、職位說明書、工作流程等專業或系統公共課教材。
引進重要職位所需的技能培訓課程、管理技能課程。引進的方式有以下三種:派遣內部培訓師參加外部培訓課程,進行二次開發,形成公司內部培訓課程;直接聘請外部培訓師,形成外部培訓課程及外部培訓師團;外部購買光碟、書籍等形式。
2 、大力開展新員工培訓、系統專業培訓、營銷培訓、管理培訓、儲備人才培訓等相關培訓
3 、做好培訓項目的策劃和宣傳工作
任何一個培訓項目的開展,將通過精心的培訓項目策劃和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培訓氛圍,提高培訓的有效性。針對不同的培訓課程採取最適合的方式方法,如角色扮演、案例討論與互動、課堂講授、標桿人員/企業事跡介紹、拓展訓練等,精心策劃培訓的時間、地點和培訓過程的安排以及培訓後的考核評估和改進工作,同時最大限度的贏取公司高層的支持和參與,以提升培訓效果。
第三階段
做好培訓效果評估改進工作
為保證培訓工作的效果,將通過滿意度、知識層、行為層、業績層等四個層次的培訓效果評估結果,及時改進教材內容,講師與授課方式,培訓組織、培訓跟進等方面的工作,以改善培訓效果;從而使培訓體系更符合公司業務發展以及員工個人發展的需要。
也可找相關的培訓機構幫忙診斷,針對貴公司的問題提出建議的課程,幫助貴司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
誠偉公司擁有大批一流而穩定的專業咨詢師隊伍及配套服務人員,技術顧問力量雄厚,所有顧問師均是從各行各業的工作中成長起來的,具有豐富的現代企業品質管理實踐經驗並全部擁有國內或國際注冊審......

㈥ 員工培訓管理辦法一般包括幾個部分

1.培訓目的
2.培訓對象的確定
3.培訓計劃與管理
4.培訓方式的確定
5.培訓內容
6.培訓講師
7.培訓教材、培訓設施設備
8.培訓經費、培訓檔案
9.培訓紀律
10.培訓項目實施
11.進行培訓效果評估,總結
12.獎勵

㈦ 一個教育培訓公司內部各種管理制度等應包括哪些方面

第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有自己公司的規章制度主要包括:考勤的規定。員工外出的規定。員工請假輪休的規定。辦公的行為准則。

第二,獎懲制度。除了員工完成招生任務以後拿的提成,還應該有以下的方式進行獎勵:通報表揚記功獎。每次獎勵獎金XX--XX元不等。優秀員工獎。獎狀+獎金。懲罰分三種:警告。罰XX元-xxx元不等。記過。罰XX元--XX元不等。辭退。

第三,晉升制度。以工作業績為導向。年分4次加薪機會,2次晉升機會。談到晉升制度就不得不提下,績效考核。獎懲制度就涉及到監察審計了!

第四,學員的管理規定涉及到1,單位的介紹,2,師資的介紹3,課堂紀律4,開課時間及教學管理規定啊。

第五,教師的管理規定:主要涉及到:教務考務的教師,班主任以及招生咨詢的教師等等。

拓展資料:

  1. 管理制度是對一定的管理機制、管理原則、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機構設置的規范。它是實施一定的管理行為的依據,是社會再生產過程順利進行的保證。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簡化管理過程,提高管理效率。它具有如下特點:權威性。

  2. 管理制度由具有權威的管理部門制定,在其適用范圍內具有強制約束力,一旦形成,不得隨意修改和違犯; 排它性。某種管理原則或管理方法一旦形成制度,與之相抵觸的其他做法均不能實行; 特定范圍內的普遍適用性。

  3. 各種管理制度都有自己特定的適用范圍,在這個范圍內,所有同類事情,均需按此制度辦理; 相對穩定性。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在一般時間內不能輕易變更,否則無法保證其權威性。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當現行制度不符合變化了的實際情況時,又需要及時修訂。

  4. 管理制度具有社會屬性。因而,社會主義的管理制度總是為維護全體勞動者的利益而制定的。

參考資料:網路-管理制度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