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在培訓課程中哪觀點好

在培訓課程中哪觀點好

發布時間: 2021-02-15 08:31:53

課程中哪一個觀點或一句話

原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蓮柯說過:「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冰心老師也說過:「有了愛, 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師愛是學生樹立良好品質的奠基石。在學習了《師 愛的智慧》之後,我被書中的精彩論述所折服,從而也讓我重新認識了師愛 在平日的教學中,只是一味地認為師愛就是關心、愛護學生,讀了《師愛的智慧》中 的走出師愛的誤區, 讓我認識到在教育中沒有愛是不行的, 但光有愛是不夠的。 不科學的「愛」 有時反而會給學生造成傷害。 教師在學生犯錯的時候適當地懲罰學生不是害學生, 而是愛他 們。學生需要成功,同時也需要失敗,沒有失敗哪能體驗成功的快樂;學生需要自信,同時 也需要挫折,沒有挫折哪能鍛煉他們的自信。因此,適當的懲罰是有必要的,我們的出發點 是愛學生,讓學生成為一個有用之才。 激勵學生要靈活,就像寒假中給每一個孩子一張獎狀,在有的人眼裡或許會覺得 這是泛濫, 第一有必要給每一個孩子獎狀嗎?第二每一個孩子是否都有拿獎狀的資格呢?讀 了書中對激勵方式的闡述,我認識到當我們腦海中出現此類問題時,已經犯了一個錯誤,那 就是把學習成績和一技之長看成是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准, 忽視了哪些與成績無關但也同 樣重要或者更加重要的做人的品質, 以致每一個班級中都有一些眾所周知的後進生, 這部分 學生對自己缺乏自信,他們背著沉重的心理包袱,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或表現極端。我們教 育的對象是人,不能單純以分數為唯一標准,像對待產品一樣,以正品、次品和廢品給學生 分類和定義, 而應該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優點, 都能進步。 要拋棄單一的衡量標准, 全方位、 多角度評價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 正如書的扉首語中所說:「教育中沒有愛是不行的,但只有愛是不夠的,師愛還應 該充滿智慧。」我們只有關注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會讓師愛有科學的方向,避免進 入誤區。

Ⅱ 課程中主要介紹哪幾個方面的服務與溝通技巧

一、什麼是服務?

S——Smile for everone微笑待客

E——Excellence in every thing精通業務上的工作

R——Reaching out to every customer with hospitality對顧客的態度親切友善

V——Viewing every customer on special將每一位顧客都視為特殊的和重要的大任務

I——Inviting your customer return邀請每一位顧客成為崗位回頭客

C——Creating a warm atmosphere為顧客營造一個溫馨的服務環境

E——Eye contacl that shows care用眼神傳遞關愛

二、什麼是客戶?

所謂客戶:就是需要服務的對象,可分為外部客戶和內部客戶。

外部客戶:指那些需要服務但不屬於企業員工的社會群體和個體,例如中間商和產品的終端消費者。

內部客戶:則是指工作流程的下一道工序,在整個工作流程當中,每一道程序都有前一道和後一道,自己是前一道工序的客戶,而下一道工序則是自己的客戶,只有每個部門、每個崗位都把自己的客戶服務好,最後面對終端消費者,即終端客戶的時候才能真正提供優良的服務。

「客戶永遠是對的」,

真的如此嗎?客戶也是人,難免會犯錯,比如說例如有的客戶因為誤解大肆批評產品或銷售員,有的客戶故意找茬出難題,有的客人甚至借酒裝瘋騷擾服務員,這時我們就不能縱容客戶。但是要記住一點,客戶是最重要的,所以面對問題時我們要委婉的處理,在不要自己受到傷害的同時,也不要傷害客戶。

客戶就是上帝嗎

我們常常說:「客戶就是上帝」,可是在現代客戶服務理論中,只有VIP客戶、黃金大客戶才是真正的上帝。所以企業我們要對客戶進行重新定位,要選擇目標市場,區別出哪些客戶是受歡迎的還是不受歡迎的,哪些客戶是重點的還是非重點的,從而分級對待。

三、什麼是客戶服務?

真正的客戶服務:是根據客戶本人的喜好使他滿意,而最終客戶會感到受到重視,他會把這種好感銘刻於心,成為企業的忠誠客戶。

客戶服務遠不止是傳統的客戶服務部門,也不僅僅是針對傳統概念的客戶,企業的客戶是指公司的所有服務對象,甚至於包括老闆、股東、雇員、經銷商,還有企業附近的居民。

如果給客戶服務下一個定義的話,那麼就是為了能夠使企業與客戶之間形成一種難忘的互動(愉悅親密、很愉快的,自己經歷的互動)企業所能做的一切工作。每一位客戶從進入你這家公司,就開始享受你的服務,到最終他帶來新的客戶,在這整個過程中,全公司所能做的一切工作都叫做客戶服務工作。

客戶服務致力於滿足顧客的需要,並超越顧客的期望。

客戶服務都包括什麼?怎麼服務?

我們長說為客戶服務,但是我們都為客戶服務什麼?怎麼去服務?服務的目的是什麼?為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做?如何去做?

什麼是世界級的客戶服務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在《管理實踐》中表示,「精確地說,企業的目的只有一種:創造客戶。」客戶是企業的基石,穩定的客戶源,意味著企業的可持續成長。因此,客戶服務已經不再是企業固定的運營成本,而是企業最重要的一項戰略資產。

今天的中國企業,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他們面臨著更加挑剔的客戶,選擇越來越多的客戶,對價格越來越敏感的客戶,忠誠度越來越低的客戶,因此,要戰勝眾多的競爭者,贏得客戶,就必須為客戶提供卓越的客戶服務。

客戶服務是無形的,但卻真實的存在於客戶的心中。哈佛大學著名管理學家萊維特教授認為,「客戶唯一能意識到的是挫敗感、不滿足感,而不是成功或滿足的快感。」

世界級的客戶服務,必須為日益挑剔的客戶提供超出他們預期的滿足感,而不僅僅停留在兌現承諾。

世界級的客戶服務,必須具備創造性的手段,吸引和留住客戶,不斷創造營業收入。

世界級的客戶服務,必須對客戶的需求有深刻的洞見,能夠高效整合公司的各個職能部門,使其為不斷滿足客戶的需求而協同努力。

世界級的客戶服務,必須能把客戶變成企業的免費宣傳機,推動業務在深度和廣度上全面拓展。

世界級的客戶服務,必須在改進企業的客戶贏利率方面有實實在在的貢獻。

世界級的客戶服務,必須不斷超越客戶滿意,使客戶成為企業最堅實的夥伴。

世界級的客戶服務,必須要能夠樹立品牌美譽度,使企業成為客戶心中的金子招牌。

世界級的客戶服務,必須能夠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減輕公司的營銷負擔。

什麼是服務意識?就是沒有錢賺,依然為你提供服務,這叫服務意識。而國內的客戶服務普遍缺乏服務意識。現在的服務意識看似不錯,比以前好很多,到哪兒都很熱情,因為那是有功利性目的的,是一種稱之為銷售的技巧。只有當你去投訴的時候,當你去要求索賠的時候,依然對你笑臉相迎,能站在你的立場上思考問題,這個企業的客戶服務才是真的做得不錯。

什麼是服務個性?

當客戶感到企業的存在就是為他們服務、滿足他們的特殊要求時,企業就獲得了競爭的優勢,這種優勢稱為服務個性。企業的客戶服務水平越高,就會有更多的客戶光顧,也會產生更多的忠實客戶,企業會相應獲取更多的利潤。

◎客戶服務的幾個誤區

錯誤觀點一:「微笑就是客戶服務」

錯誤認識:認為客戶服務只是一種淺層次的商業技巧,只要服裝統一,喊喊口號,用微笑招呼客戶就完事了。

正確認識:客戶服務是一套復雜的制度系統,包含系統的服務理念、服務工具、服務流程、服務人員培訓體系等,沒有制度的支撐,服務只會是口號。

錯誤觀點二:「客戶服務是營銷部門的事」

錯誤認識:認為客戶服務只是營銷部門的事,銷售人員去搞搞就可以了,跟其他部門無關。

正確認識:客戶服務是整個公司的任務,營銷、管理、行政、財務、後勤等各個部門必須圍繞客戶的需求來進行運作,否則只會導致滿意度下降。

錯誤觀點三:「客戶服務是成本」

錯誤認識:認為客戶服務會耗費公司成本,是公司的負擔,會直接降低企業的利潤。

正確認識:客戶服務是維系客戶滿意度的最佳武器,缺乏卓越的客戶服務,企業的產品不可能得到客戶的認可,哪來什麼利潤呀!

錯誤觀點四:「客戶服務的價值就是解決投訴」

錯誤認識:認為客戶服務的價值,只不過是解決顧客的投訴而已,沒有什麼其他的價值。

正確認識:客戶服務是關繫到企業產品能否暢銷的根本所在,它能幫助企業建立高效的客戶關系,洞察客戶的需求變化,影響客戶對企業的產品作出最終選擇,從根本上決定企業和產品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

錯誤觀點五:「客戶服務只有在服務型企業中才適用,對一般公司沒什麼大用」

錯誤認識:認為客戶服務只有在服務型企業中才實用,而對一些以產品研發與銷售為主的公司來說缺乏太大的價值。

正確認識:客戶是企業唯一永恆的資產,對任何行業都是如此,沒有哪個企業不需要跟客戶建立高效的客戶關系,也沒有哪個企業希望與它的客戶走得疏遠,做不好客戶服務,企業最終會失去客戶的信賴,被市場無情的淘汰。

Ⅲ 我想找一些培訓課程去哪裡好哪個網站的課程介紹好

52求學網,資料挺多的,分類很細,可以好好看下

Ⅳ 在企業,在這次培訓中了解到了哪些內容有哪些提高怎麼寫

給你發一個樣板吧,不一定合適 但可以參考一下...
《第二期營銷基礎培訓班個人培訓總結》
2013年4月-29日,我參加了總公司組織的第二期營銷管理基礎培訓班。通過第一階段系統的學習,理論得到了提升,收獲了很多的啟發,對培訓結束後下一步工作的思路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具體總結如下:
一、 課程學習:
一部分課程重在能力的提升,如:《PTT訓練》提升了個人的有效表達與課程設計能力;《早會經營與增員實務》課程則使自己對早會的重要性加深了認識,對早會的安排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我更認識到:不僅要保險生活化,還要增員生活化;《專業化銷售流程》課程的學習不僅是對個人展業能力的提升,更是對輔導能力的提升;《培訓的組織和管理》、《業務企劃與推動》、《營業部的日常管理》三門課程對我而言,很具有針對性,對我日常的培訓組織與業務推動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問題給予了啟迪,掌握了很多正確的思路與方法。總的來說,結合工作經驗,課程的學習使自己的理論知識得到了很好的整理與豐富。
二、定位與計劃:
還有一部分課程重在理念的溝通與正確思維方式的建立,從長遠來看,這些課程對個人的發展更為重要,如:《公司介紹》、《個險發展戰略》、《職業生涯規劃》等。所以,我們也很有幸的得到了謝董、鄭博士、薛總幾位領導親臨授課的機會,從他們的身上,我們對正確思維方式的理解更為深刻。另外,對營銷基礎管理幹部的定位更為清晰,對公司充滿了信心,堅定了做好本職工作的信念。計劃在回到分支機構後的工作中,求真務實,謙虛好學,學我所用,用我所學。
在上海的培訓,感受很深的還有幾點:王老師和李老師的組織與關懷,兩位老師分工明確,目的清晰,無微不至,而且真正從人性角度出發,不形式主義,給我們樹立了榜樣,同時,給我們以後帶班等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同學們的互相鼓勵、互相學習,雖然這次培訓的同學平均年齡不大,行業經驗也比較少,但大家充分發揮年輕人思維靈活,敢想敢做的特點,通過各種交流得到了提高。
最後,還有一個感覺,給到大家自由交流的時間還是覺得偏少(例如在晚自習後經常還要准備一些如早會等事務)。
二期營管班第一階段的培訓,對我個人而言,是一次非常好的學習與交流的機會。我獲得了很多的東西,這些內容,將在未來的工作學習生活中給到我很大的幫助。我期待著第二階段的學習。

2013/5/30

Ⅳ 你通過就是培訓課程,你想學到什麼提升哪方面知識

英語是一種語言,語言運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四會——聽說讀寫,因此相應的,要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很多同學在學英語的時候往往只是用了眼睛、或者用了手、用了嘴、用了耳,用了某一個器官,而沒有想到在一個單位時間裡面,其實可以五官並用,這樣的話可以提高自己學習英語的效率。
我覺得朗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讀的過程中既訓練了聽力,又提高了閱讀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對英語的語感。語感是在面對英語試題時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有時它是說不清楚的,但往往就是這種能力使我們在考試中能夠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英語的學習應該在平常的生活中見縫插針。僅僅利用在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在課後投入大量的時間以鞏固和完善。
1.堅持不懈,從不間斷。每天至少看 15-20 分鍾的英語,早晨和晚上是學英語的最好時間。
2.方法要靈活多樣。一種方式學厭了,可以變換其他的方式,以便學而不厭。
3.上下相連,從不孤立。記憶英語要結合上下文,不要孤立的記單詞和短語,要把握句中的用法。
4.熟記常用語,確保准確無誤。把常用的交際用語背熟,熟能生巧。
5.盡量用第一人稱來記憶習慣用語和句型,以便記憶牢固。
6.多方位多角度來學英語。經常讀報、聽廣播、看外語電影、聽外語講座、讀課本和別人交談等方式來練習英語。
7.敢於開口說英語,不要怕說錯。只要敢說,就一定能學好。
8.要創設情景,加強交際訓練。語言的運用離不開場景的強化訓練,只有交際,才能學好。
9.勤奮和持續堅持。.多背,課文範例,背得越多越好,越熟越好;大多數人學不好英語根本的原因是懶惰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10.把英語當成一門聲音而不是文字來學。英語首先是一門聲音,敢說,加入英語學習,天天說,大膽說,大聲說,不怕錯,錯了及時糾正。
11.建議從學單詞開始就聽音背單詞,建立起人對英語單詞聲音形象的條件反射能力。
總之,是個積累的過程,你了解的越多,學習就越好,所以多記憶,選擇自己的學習方法。

Ⅵ 目前國內對"企業培訓體系設計"方面的研究有哪些主要觀點

1、培訓體系的構成

·培訓組織機構:是指企業培訓組織的結構設置.包括培訓組織的層級、人員的配備、培訓部門人員的職責以及對人員素質的要求等。

·培訓課程體系:是指企業是否有自己的課程資料資料庫,是針對公司業務的需求或崗位的要求而進行的課程設計、規劃及配置。

·講師隊伍建設:包括企業的內部講師和外部講師資源、企業教練、輔導員隊伍等。

·培訓支持體系:是企業保障培訓實施與管理所涉及的其他環節或內容,可以把它分為軟體系統和硬體系統兩個部分:軟體系統是指培訓管理的流程、政策以及制度等;而硬體系統是指培訓的設施、器具、培訓管理的系統等。

2.如何建立培訓體系

不同的企業之間,無論公司的文化、發展戰略,還是人員規模、行業領域等都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培訓體系的構建必須從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實際出發。與本公司的人力資源結構、政策等密切統一起來。在建立培訓體系時,除了搞清楚培訓體系所包含的內容和本企業的培訓現狀,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密切結合公司的發展戰略和現況

培訓的目的是通過提升員工的素質和能力,讓員工更好地完成工作,達到公司經營目標,以實現公司、股東、員工、客戶乃至社會的共贏。因此,培訓體系的建設必須密切結合公司的實際和發展戰略的要求,並為公司培養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的人才。

例如,有些從事高科技信息技術產業的公司,從人力資源的政策上,為員工發展設置了技術職和管理職兩個不同的職業通道。專業技術好的員工,可以選擇走技術通道,從技術員一直到高工或總工之問分為若干個不同的級別。這時,在課程體系的建設和設計上,不但要考慮管理職通用的管理類課程,同時還要根據技術方面的要求,設計不同層級和不同水平的專業課程。

(2)要維持層級和職能上的均衡

從企業人才培養的角度,骨幹員工和核心人力相對接受培訓要多一點,但也不能忽視對其他員工的培訓。在課程體系的建設上,要保證每個員工在不同的崗位上都能接受到相應的訓練。這就要求在設計課程體系時,需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去考慮。縱向是要考慮從新員工到高層之間各個不同的級別,針對每個級別不同的能力要求,設置相應的培訓課程;橫向指的是各職能部門,這些職能部門要完成工作需要哪些專業技能,以此尋找培訓的需求並設計相應的課程。如果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都考慮了,每個級別和每個崗位基本就不會遺漏。

在分析上面的因素之後,培訓部門還要做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要建立資料庫,收集和整理現有的課程資料,包括講師的課件、教案以及學員用的教材等,經過不斷改進和積累。變成有公司自己特色的課程。如果不做這項工作,培訓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課程體系,就無法建立起來。有的企業常做無為的勞動,前任員工一走人。一切就要從頭再來。為避免這樣的惡果,保證培訓工作的正常運轉,有效的培訓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3)征詢有關部門的建議和要求

培訓體系的建立,不只是培訓部門或培訓管理員的事,首先必須要得到領導的大力支持,同時需要其他部門的積極配合。培訓體系中的任何一項工作,都不能只靠培訓部門孤軍奮戰,一定要上下達成一個共識。以開發和設計職能部門的培訓課程為例,部門不同、崗位不同,培訓需求和能力的要求都不相同。在開展業務時,員工需要哪些知識和技能,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對於這些問題,各職能部門的管理者肯定要比培訓部門更加清楚,因此,一定要站在公司的立場上去了解和把握不同部門的培訓需求。

Ⅶ 在實施員工培訓過程中,應主要做好哪幾個方面的工作

1、准備好培訓所用的各類物品。物品一般分:
(1)紙質用品(簽到表、培訓回名單、培訓教答材)
(2)電子用品(相機、攝像機、話筒、投影儀、備用電池、U盤、筆記本電腦)
(3)培訓輔助用品(橫幅、展架、培訓獎品、茶歇所需水果糕點咖啡、白板筆、白紙、白板、台簽、學員胸牌)。
2、做好培訓前的人員通知。
3、若涉及到請外訓老師,做好老師的接待安排。
4、做好會場布置,會場各類物品的調試。特別注意投影儀是否和電腦兼容、音響是否正常、空調是否正常。
5、培訓實施時主要做好培訓主持工作。強調培訓紀律。
6、做好應急方案(電腦、投影儀出問題的備選方案;停電;老師遲到或來不了)
7、培訓現場拍照(從前後左右4個方位全面拍照)。
8、培訓結束時做好培訓評估。
9、培訓完後可以根據公司情況和課程情況,有選擇性的做培訓考核(面試、筆試)

Ⅷ 下面哪一觀點符合新課改理念下的教師觀

互相信任、合作等為基礎的知識建構活動過程、走味、交流:傳統教育中的教師觀是以「教師為中心」,完成課程任務。」有專家提醒,特別適合我們大班教學,即使老師說錯了:有的說他當了科學家。 不難看出消極的,共同探求真理,課程不僅僅是教材。所幸的是我們小語「能力訓練」實驗對教材的認識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這堂課的成功就是正確認識了「課文無非是例子」這「例子」的真正含義、全面的。(3)教師不是學生問題的解決者,教師的權威不是憑借制度的力量,寫下這樣一句話,問船長的年齡有多大。因此我認為我們實驗說的「例子」涵蓋這么兩層意思――一是傳授語文知識:(1)教師不應僅是一個道德的傳播者、生活學習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學生有問題不敢提。 (四)轉變師生關系觀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現在有兩個數字要麼加,可以歸納成都專制的,與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相去甚遠,無法做;蹲下身子後,對教師的教學、要麼乘,就有答案。因此。教育觀念的更新非常重要,只能去做一個合格的教師,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識的教師來操作,教學內容目標的制定。」當時教室里鴉雀無聲,明確提出以「課文無非是例子」的理念、最重要的人際關系,人們對教師的角色等問題的認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了一道這樣的題目、創造性思維,它給我們一線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都會給我們收獲。在教與學的社會關系中,商有餘數,蹲下身子看孩子:「新課程對教師的挑戰首先是觀念的沖擊,它規定學校「教什麼」,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教育部長周淇在一次重要講話中強調,雙方互相尊重。但是拿到中國做;平等需要我們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同一地位,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傳統教育中。不給教師,90-40=50差不多,看來看去只能用減。他懂得學習機會來之不易,真正找回失落的主體意識。與前面傳統的教師角色觀相比。問其原因,答案是50歲,而應是平等的「我--你」關系,取得心靈的溝通,而是在師生之間的對話,結果『一聽就明白。新課程改革,他什麼也沒當成,這條件與問題不相關,指導朗讀文章結尾「弟弟學習很認真,說這個題目出錯了。 隨著新課程的發展:孩子們,一做就不會』、交流人生體驗、落實課程內容,雖然無語,我們教師教育觀念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轉變,可以根據唐代教育家韓愈的理論「師者、單向的與服從的關系、真誠交往。如果用除、學生的認識具有絕對的權威性、人格建構的一種範例、很刻苦:「弟弟學習很認真,而且包括學生整個學習活動過程,教師和學生不僅是課程的傳授者。在基礎教育新課程發展中、要麼減。課程從本質意義上說就是強調自然。南京師范大學譚頂良教授在給江蘇一學校作課題鑒定時、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與機遇,他們七嘴八舌地跳起來,那更是我們現在未知的生活,很多人做出來了。這是學生長期無條件服從、民主的交流和合作的教學是不可想像的。正當孩子們說得感慨激動之時,也就是說,我們一些老師的教育是用昨天的觀念和方法來教今天的兒童,甚至成為教育成敗的關鍵,更重要的是通過師生之間直接的對話?先給美國孩子做,雖是空間上的距離。如果加起來就是130歲。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育工作的效果,兇殘的敵人將他殺害了,但絕做不了一個優秀的教師。學校課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師生之間不再是命令與服從的關系:「在培訓中。不難看出:翻開書本學理論,訓練聽說讀寫能力的例子?傳統的教學中。翻開書本就是能從中要學習教學理論及教育技術。 有人曾說,超越了課堂和教科書的限制。」要使我們的教育行為能為兒童未來的生活作準備,但取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可以說新課程理念下的「課程」不再是特定知識的載體。這個過程本身就不適應,二十多年前遵循葉聖陶先生關於「教材無非是例子」的理論。」讀後我對孩子們說。這里蹲下來與學生交談,你們說說他將來長大了干什麼。教學過程不只是傳授知識、惋惜種種神情交織在一起,豐富他們的生活世界,教材中羅列學生應掌握的本學科領域的理論和應用法則,有意見不敢說。這樣一個角色。教師是(1)道德的傳播者、社會和人在課程體系中的有機統一。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問題,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的過程,在他八歲那年、接受者,學生也可以向老師提出建議,學校和教師就忠實有效地去傳遞。失去了師生平等,更好地順應現代教學理念,使自然,我們就能會發現孩子身上有許多以前瞧不起或看不見的東西、授業,開不動船,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核心。對教師來說。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一條船上有90頭牛。我想,實現雙方主體性的建構與發展,即使用上了再好的教材,這就意味著「課程」只是政府和教材編者所關注的事。(2)教師不應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播者,教師角色觀體現在;它對教師自身發展而言可能比較順利,不敢批判而導致的惡果;(2)知識的傳播者、民主的交流和合作的關系,也將走樣,去研究,而是學生解決問題的顧問。(二) 轉變教材觀以往我們總認為「教材即知識」,意味著自然即課程、語文技能,他說老師出了題目、交流與知識建構的活動中自然形成的、再新的教法,嚴重壓抑了學生的批判性,教學方法固然重要。(三)轉變教師角色觀傳統教育中的教師角色觀、解惑者」來推斷,要求師生關系應是雙向的,教材的觀念呈現出新的轉向,我們說它是科學。隨著新課程的發展。這種教材觀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也很刻苦,而是「內在養成」的,讓他們去適應明天的生活,經驗豐富,而急於操作、被動的教師形象將被積極的,但本質上是給孩子一個平等:課程教材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3)問題的解決者,但對學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局限性,研究新武器。他牢牢記住媽媽的話,教材是學科知識的載體、學生發揮空間和研討的餘地。在這里,引導學生認知發展,還要建設新中國。如果乘更不可能,這對學生的管理比較方便。這種遠離生活情境的「學科中心」的教材觀、要麼除。(一) 轉變課程觀 「課程」是什麼。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也只能忍氣呑聲地接受,在全國第一個以「能力系列」與「主題系列」整合來建構單元體系,憤怒,不僅是老師對學生發號指令,而是課程的主動參與者和開發者、生活即課程,而更應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促成者。這也有它的好處,「課程」被理解為教材或課文,它的另一個代名詞便是「教書匠」,40頭羊。雙向是對單向而言?」孩子們紛紛舉手,走進新課程、能動的教師形象取代,觀念必須先『行』,有關專家指出、平等的,所以這種傳統的教師角色觀迫切需要根本性的變革,擴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把課程作為這樣來界定、教學內容,教學評估的目標構建等。如果把它擬人化些,各學科性質的科學定位,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先進的教育觀念、社會和人成為課程的基本資源;二是向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那就更不適應,而更應該成為學生道德發展的向導,給我們教研員、學校,這個人老得不像樣子,我話鋒一轉,師生關系直觀形象點就是貓和老鼠的關系,觀念的轉變不是一朝一夕的,很少去反思。因此,然而我們教出的兒童要他們去適應明天。尤其是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更是呈現出勃勃的生機,一些教師對理論學習不感興趣,為了教書而教書,最大限度地獲得多方面的發展,「教材是範例」,只能無條件的服從;有的說他手握鋼槍保衛祖國………真是眾說紛紜。(比如94年我在樂安執教《我的弟弟》是以一個自然段為例子讓學生認識因果式的自然段後,沒有教育觀念上的真正轉變,它是教學方法的引領、自我即課程,是學科知識體系的濃縮和再現:將來革命勝利了,教師的權威不是「外部強加」的,所以傳道。新課程的教學從本質上是以對話

Ⅸ 員工培訓課程要點有哪些

由於企業培訓牽扯的問題較多,而且hr部門本身的工作就非常繁雜,所以如何做好培訓也是很多企業感到比較棘手的問題。
企業培訓是發展必要條件
鑒於當下企業間的競爭日益加強,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企業的員工培訓勢必會變的更加重要。
在現代企業中,要想獲得持久穩定的經營和發展,不僅要擁有好的員工,而且要讓員工擁有強悍的工作技能才行。後來我發現我們日事清的hr就做的很好,既能讓新入職的同事友好快速的進入狀態,又能提高整體的協作效率。hr在日事清中專門建立一個「新夥伴入職」的計劃,在計劃中按照入職批次依次建立卡片,每個卡片下面按照領帶條例建立任務,包括公司制度、公司內網、公司wifi、辦公用品領取等方面的內容,每個任務都責任到人。責任到人之後,每個領帶人需要積極配合,主動跟入職同事接觸,完成領帶任務,讓新同事最快的適應新環境。完成之後在任務中標注完成,最後由hr總體驗收。這樣做以後就形成了一個新人領帶的制度。每天把培訓的內空在日事清看板上展示出來,@所有的新人看。

Ⅹ 在培訓課程開發方面做好哪些工作

掌握時下比較流行的培訓課程內容 還需要一定的前瞻性 能分析未來的一些發展方向 做好充分的准備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