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硬體工作必須學什麼課程
① 硬體工程師需要學習哪些知識
硬體工程師需要學習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C語言、嵌入式、電磁場、單片機、微機原理、電子線路設計、數據結構、高數等知識。主要包括以下:
1、分立器件的應用;
主要包括電阻、電容、電感、磁珠、二極體、三極體、MOS管、變壓器、光耦、繼電器、連接器、RJ45、光模塊(1*9、SFP、SFF、XFP等)以及防護器件TVS管、壓敏電阻、放電管、保險管、熱敏電阻等。
2、邏輯器件使用、硬體編程、語言、軟體的使用、邏輯電平的應用以及匹配等;
3、電源的設計和應用;
主要包括DC/DC、LDO電源晶元設計的原理,設計時各元器件的選型以及電源指標參數;
4、時序分析與設計;
主要包括邏輯器件中時序分析與設計、存儲器中時序分析與設計等;
5、復位和時鍾的知識;
主要包括復位電路的設計、晶體和晶振的原理、設計和起振問題分析、時鍾的主要參數指標等;
6、存儲器的應用;
主要包括eeprom、flash、SDRAM、DDR23等知識原理、選型、電路設計以及調試等知識;
7、CPU最小系統知識;
了解ARM、POWERPC、MIPS的CPU架構、主要是掌握其最小系統的電路設計。
8、匯流排的知識;
包括各種高速匯流排--PCI、PCIE、USB還有一些交換之間匯流排SGMII、GMII、RGMII等,低速匯流排uart、I2C、SPI、GPIO、Local Bus、JTAG等;
9、EMC、安規知識;
包括各種測試、指標等,各種防護器件應用,問題解決的方法等。
10、熱設計、降額設計;
11、PCB工藝、布局、可製造性、可測試性設計;
12、交換知識;
包括MAC、PHY的的晶元知識、工作原理、電路設計和調試以及各種交換介面,這里還可以包括軟體的一些知識例如VLAN、生成樹協議、廣播、組播、埠聚合等交換機功能。
13、PoE供電知識;
包括PoE原理、電路設計、測試、調試等知識。
14、1588和同步乙太網;
包括同步對時原理、電路設計、測試、調試等知識。
15、PI、SI知識;
16、測試知識、示波器使用等。
硬體工程師要求熟悉計算機市場行情;制定計算機組裝計劃;能夠選購組裝需要的硬體設備,並能合理配置、安裝計算機和外圍設備;安裝和配置計算機軟體系統;保養硬體和外圍設備和清晰描述出現的計算機軟硬體故障。
職業定義:
1、電腦軟硬體安裝、調試工作;
2、基於TCP/IP協議的網路安裝調試工作;
3、周邊產品的安裝調試工作。
職業類別:
硬體技術工程師課程
學會並掌握系統的微型計算機硬體基礎知識和PC機組裝技術,熟悉市場上各類產品的性能,理解各種硬體術語的內涵,能夠根據客戶的需要制定配置表,並獨立完成組裝和系統的安裝工作。
2.硬體維護工程師課程
學會並掌握系統的微型計算機硬體基礎知識和PC機組裝維護技術,熟悉各種硬體故障的表現形式和判斷方法,熟悉各種PC機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具有問題分析能力,能夠制定詳盡的日常保養和技術支持技術書,跟蹤實施所受理的維護項目。
3.硬體維修工程師系列課程
學會並掌握較為深入的微型計算機硬體結構及數碼產品的電氣知識,部件維修的操作規程,熟練使用各種檢測和維修工具,具有問題分析能力,能夠對硬體故障進行定位和排除。硬體維修培訓分模塊進行,包括主板、顯示器、外存儲器、列印機、筆記本電腦維修課程。
4.硬體測試工程師
學會並掌握硬體產品的硬體結構、應用技術及產品性能,熟練使用各種測試的軟硬體測試工具,能夠獨立搭建軟硬體測試平台,並評價產品、寫出產品的測試報告。
5.硬體設計工程師
學會並掌握IC設計、電路設計和PCB布線標准規范,熟練使用各種模擬器和PCB布線軟體,達到具有分析和調試操作水平。
② 怎麼使硬體工作,需要學什麼知識。
這些都是電子類知識。請網路數字信號模擬,arm嵌入式。請對電腦的硬體輪廓有個大體了解
③ 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硬體測試工程師,需要學習哪些課程
硬體測試工程師要求
1、計算機相關專業,英語閱讀書寫良好,對硬體有很大的興趣,平時對這方面比較關注;
2、掌握硬體產品的硬體結構、應用技術及產品性能;
3、熟練使用各種測試的軟硬體測試工具,能夠獨立搭建軟硬體測試平台,並評價產品、寫出產品的測試報告;
4、有相關經驗(電腦整機或配件廠商系統測試經驗),精通PC機硬體底層技術;
5、掌握主板晶元級維修的基礎知識、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和維修焊接技術,熟悉主板故障現象和維修方法,熟悉主板維修的各種檢測方法和器件替換原則;
④ 想成為硬體開發工程師,我應該學些什麼
我可以向大哥咨詢下嗎?小弟是11屆三流本科生,學到是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基礎很差,學校的學院也主要是為那些出國的童鞋開的,所以比較注重英語輕其他的學科。4年下來,我幾乎就沒有學到啥。去年剛畢業跑到一家外資銀行幹了一年,2周前辭了,感覺自己不是金融的料。這兩周又去干過網編,發覺也不喜歡。在家,買了本職場救贖--寫給迷茫中的草根族。發覺自己喜歡維修類動手的活。現在就是需要餓補專業知識和找個相關工作,踏出第一步,很多問題需要解惑。望大哥,指點下小弟下面怎麼走好下面的路。我有多分,全給你好了
還有我怎麼把分給你???
⑤ 做硬體應該學好哪幾門課程
我和你也是差不多的.
我建議你學個硬體維護維修,再學學向網路發展的一些課程.!!
⑥ 學計算機硬體有哪些課程
推薦課程:可以在中國大學MOOC 上面搜索"計算機硬體技術基礎"。
⑦ 電腦硬體工程師主要學習什麼內容
1、精通電腦軟硬體、周邊產品的安裝調試及組網;
2、大學以上文化,具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作為一個硬體工程師,既需要塌實的硬體知識也需要很好的軟體知識,現在隨著使用器件的更新對軟體的要求越來越高.
學會並掌握主板晶元級維修的基礎知識、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和維修焊接技術,熟悉主板故障現 象和維修方法,熟悉主板維修的各種檢測方法和器件替換原則,具有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能夠維修主板的常見故障。
① 硬體技術工程師課程
學會並掌握系統的微型計算機硬體基礎知識和PC機組裝技術,熟悉市場上各類產品的性能,理解各種硬體術語的內涵,能夠根據客戶的需要制定配置表,並獨立完成組裝和系統的安裝工作。
② 硬體維護工程師課程
學會並掌握系統的微型計算機硬體基礎知識和PC機組裝維護技術,熟悉各種硬體故障的表現形式和判斷方法,熟悉各種PC機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具有問題分析能力,能夠制定詳盡的日常保養和技術支持技術書,跟蹤實施所受理的維護項目。
③ 硬體維修工程師系列課程
學會並掌握較為深入的微型計算機硬體結構及數碼產品的電氣知識,部件維修的操作規程,熟練使用各種檢測和維修工具,具有問題分析能力,能夠對硬體故障進行定位和排除。硬體維修培訓分模塊進行,包括主板、顯示器、外存儲器、列印機、筆記本電腦維修課程。
④ 硬體測試工程師
學會並掌握硬體產品的硬體結構、應用技術及產品性能,熟練使用各種測試的軟硬體測試工具,能夠獨立搭建軟硬體測試平台,並評價產品、寫出產品的測試報告。
⑤ 硬體設計工程師
學會並掌握IC 設計、電路設計和PCB布線標准規范,熟練使用各種模擬器和PCB布線軟體,達到具有分析和調試操作水平。
⑧ 想從事硬體方面工作的菜鳥,應該從何學起有什麼意見和建議也請說說!謝謝!
我的建議是不要自己看書學,找個硬體研發類工作,跟著工程走,需要用什麼就學什麼。電信類專業的課太多了,書本也學不完。在工作中學習更有效率。當然我也只是在讀書以上為愚見。希望你加油
⑨ 我想深入硬體要學習哪些知識
我很喜歡這個問題。因為幾年前開始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並且選擇了相關專業,現在已經是一名工程師。
(以下回答基於:你說的是計算機硬體)
硬體里也分為很多部分:(從最底層到硬體頂層大致可以分為)半導體(包括物理和材料層面、器件層面如三極體、場效應管等)、電路(普通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集成電路等)、計算機組織和架構(如果是網路方向就包括計算機網路),再往上就是操作系統了。你將來的工作不會要求你全部方面都有深入了解,不過作為學習建議你每方面都學,這樣才能找到真正感興趣和合適自己的方向,並且對計算機硬體有個整體的認識。
(1) 如果是半導體層面,建議你讀大學的時候選擇相關專業(微電子、電子工程等),否則自學基本不可能學好,因為需要扎實的物理知識和大量物理實驗來掌握,會包括一些如半導體物理、半導體器件、半導體材料等課,還有些微加工等半導體製造工藝等。
就業:CPU的主要材料就是半導體(Intel),另外如果想做平板顯示器、顯示材料(如三星等公司)也是這個方向。
(2) 如果是電路層面,基礎課包括數字電路、模擬電路等,然後會有些集成電路(如VLSI, ASIC, FPGA, SoC)的課、電路設計(IC Design)的課以及需要掌握一些硬體描述語言(如Verilog, VHDL)。這些東西其實也都需要做大量實驗和項目來幫助理解掌握。
就業:電路方向的應用比較廣,不僅僅是計算機方面(Intel, Nvidia),很多其他電子產品也都需要電路相關的工程師(華為、三星、LG等公司)。
(3) 如果是架構層面,課程包括計算機架構(computer architecture)、計算機網路等,計算機架構主要幫助你了解計算機是如何通過利用電路來實現「計算」的功能以及如何跟操作系統溝通等,當然包括一些內存、緩存(cache)、線程、流水線、CPU等東西。深入了解的話也需要下功夫。還會包括一些並行計算(parallel computing)、高性能計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或者GPU、編譯器(compiler)、嵌入式系統等內容,另外學習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會更好地幫助理解計算機架構。當然,學會C語言也是必要的。
就業:架構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於幾個能做CPU,GPU的公司如Intel, Nvidia, 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 AMD, IBM等。其它,還有些方向的硬體比如通信,需要學習的課程除了上述電路方面的課,還有: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通信系統、電磁場與微波、無線通信等。
就業:主要的通信公司如華為、中興、高通等。
總的來說,這些知識都主要集中在類似於電子信息科學、微電子、電子工程等專業的課程里,或者是計算機科學的硬體類課程里。如果要學好,至少需要三四年甚至更長時間。
⑩ 硬體編程需要學習哪些課程
需要學習:數字邏輯,數字電路、C或者匯編語言、微機原理與介面、編譯原理、組成原理。
一、重視基礎課的學習
1.計算機雖然是高科技的象徵,但又受到其它專業發展的制約。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樣要加強一些相關知識的學習。計算機學習過程往往是由硬體開始,走向軟體,但最終又會走向硬體。一個軟體開發高手非常注重程序效率,而效率卻往往與計算機硬體知識是緊密相關。
2. 要由始至終地加強英語的學習。因為目前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主要是外國開發的,
編代碼的主要語句往往是英文,中文通常是做解釋和說明用。有一定的英文基礎,在計算機學習上可以事半功倍。
二、學習路線
1.基礎理論知識,如操作系統、編譯原理、數據結構與演算法、計算機原理等,它們並非不重要。如不想成為計算機科學家的話,可以採取"用到的時候再來學"的原則。
2.一門編程語言,現在基本上都是面向對象的語言,Java/C++/C#等等。如果做WEB
開發的話還要學習HTML/JavaScript等等。
3.一種方法學或者說思想,現在基本都是面向對象思想(OOA/OOD/設計模式)。由此而衍生的基於組件開發CBD/面向方面編程AOP等等。
4.一種關系型資料庫,ORACLE/SqlServer/DB2/MySQL等等。
5.一種提高生產率的IDE集成開發環境JBuilder/Eclipse/VS.NET等。
6.一種UML建模工具,用ROSE/VISIO/鋼筆進行建模。
7.一種軟體過程,RUP/XP/CMM等等,通過軟體過程來組織軟體開發的眾多活動,使開發流程專業化規范化。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軟體工程知識。
8.項目管理、體系結構、框架知識。
正確的路線應該是:2→3→5→6→7→8。
三、不局限於Java
Java不要孤立地去學習,需要綜合學習數據結構、OOP、軟體工程、UML、網路編程、資料庫技術等知識,用橫向縱向的比較聯想的方式去學習會更有效。如學習Java
集合的時候找數據結構的書看看;學JDBC的時候復習資料庫技術;採取的依然是"需要的時候再學"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