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課程
❶ 150蒙氏具體有哪些課程
有包括心理感官動作(0-3)、語言(0-6)、感官(3-6)、數學(3-6)、蒙小數學及幾何(5-14)等超過100個學時的蒙氏系統化課程。
❷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自由與紀律。
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具有巨大的潛能,他生命的發展是走向獨立。通過具體的練習如生活基本能力練習、五官感覺練習、智能練習(語言、數學、科學)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
蒙氏教室是一個小社會的雛形,孩子在其中學會尊重別人,接受別人,學習如何分享自己學會的知識技巧,學會如何領導別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養兒童情感智商的環境。
蒙台梭利課程,包括感覺、動作、肢能、語言和道德發展等,使個體成為一個身心統整合一的人。「自由」與「紀律」合一,「個性」與「群體」兼顧。啟發幼兒使他們有能力解決困難,適應新的環境,達到自我構建和心智發展的目的。
(2)蒙氏課程擴展閱讀
蒙台梭利教育擁有一套蘊含無限教育價值的學具,這套學具利用幼兒感覺的敏感性,透過可供幼兒操作的教具,讓孩子們輕松愉快的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吸收許多抽象的概念。尊重幼兒重復練習的特性,所有學具幼兒可以反復操作,滿足幼兒生理心理上的需要。
教師居於協助啟導的地位——教師必須放棄傳統自以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從旁適時地給予兒童協助與引導,讓兒童成為教育的主體。
父母才是真正的關鍵——孩子的教育,並不只限於學校一隅,整個社會環境的影響,更是無所不在。
把握敏感期的學習—— 0~6歲的兒童,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出現對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種「敏感期」。
❸ 學智雲蒙氏課程包含哪些內容呢
日常生活領域
培養幼兒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組織能力增強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從而專把孩子從自然人向社會人屬過度,脫離對父母的過度依賴,學習生活自理能力,學會幫助別人,照顧環境,培養對家庭、社會的責任感。並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行為,為將來進入正式的社會生活做准備。
2、感官領域
培養幼兒視、聽、嗅、味、觸五覺敏銳程度的感官能力,使幼兒的每一項感覺都是靈敏全面發展。為學習數學及其他領域做准備,爭強對於社會及知識的感知,培養初步的序列、分列概念和抽象思維能力。
3、數學領域
培養數的概念,理解加減乘除運算的關系,會做10000以內的加減乘除,會做簡單的測量工作,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4、語言領域
培養幼兒聽說讀寫的能力,幫助幼兒更好的書寫和閱讀,使幼兒在童年時期就形成良好的閱讀與書寫習慣,培養喜愛閱讀的興趣、增強口語表達能力、強化聽力與閱讀能力,提高書寫能力。
5、科學文化領域
增長幼兒見識,開闊眼界,培養幼兒熱愛科學的興趣及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幼兒從小就具有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了解基本的動植物學、地理學、天文學、歷史學知識。
❹ 什麼是蒙氏班
蒙氏班代表著以蒙氏的教學理念來進行教學的班級,進行蒙氏課程的班級,蒙氏是主要以幼兒為主體,幼師為補助,遇到問題教師主要起聆聽、提示和助手的身份。
並且孩子生活要有自理行,像打掃衛生,收拾東西,往往會難以被不理解這種教育理念的家長接受,畢竟教育理念每個人都有不同選擇、所以在幼兒園中往往會單設蒙氏班。以供家長進行選擇。
蒙氏班採用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A、以兒童為中心。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念,視兒童為獨立的個體。
B、不教的教育。反對以老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主張由日常訓練著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教具讓兒童自發性的主動學習,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
C、把握兒童的敏感期。主張0―6歲會出現特定的喜好傾向,若順著敏感期學習,可得到大的效果。
D、教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給孩子提供適時適性的協助與指導。
E、完全人格的培養。
F、尊重孩子的成長步調。
H、豐富的教材與教具。孩子在自我重復操作練習中建構完善的人格。
J、爆發的教學效果。在某一時間內以爆發力量彰顯孩子內在心智的成長。如:砂數字板,平時在操作時,通過觸摸、描畫,培養幼兒手部能力的控制能力,為書寫數字做准備。
(4)蒙氏課程擴展閱讀
蒙氏班與普通班的區別
教學:蒙氏教育教學以兒童為中心。教師根據兒童生命和心智成長的內在需要進行啟發和引導,兒童自我學習、了解問題與發現問題,總結事物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傳統教育教學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的教為主,兒童失去了自我發展、自我總結、自我認知的過程。
上課形式:蒙氏教育不同形態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根據自身內在潛力而進行選擇;傳統教育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以團體的形式上課。
上課內容:蒙氏教育在同一時間追求不同的科目、不同的發展速度;
學習途徑:蒙氏教育直接同環境接觸,通過大量的成系統的教具和眾多的學習方法,使每個孩子各得其所,通過感官體驗學習知識;
兒童敏感期:蒙氏教育根據兒童的各個敏感期為其提供相應的條件,使兒童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迅速發展。
❺ 150蒙氏啟蒙課程有什麼用呀
1、啟發智慧
2、開發大腦
❻ 蒙氏教育的優缺點
蒙氏教育就是如今一個對待孩子的教育方法,可以通過良好的環境,還有很好的資源給孩子激發潛能,並且讓孩子學習的非常愉悅。從而樹立孩子在學習上的一種自主意識,還有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而蒙氏教育的缺點,主要還是因為這個教育在中國沒有全面的推廣下去,所以家庭沒有起到有效的配合作用。並且如今我國的大部分學校還是採取傳統的那種教育方式,這就和蒙氏教育相違背了,那麼自然的不能適應傳統的潮流。
❼ 150蒙氏課程適合什麼年齡段的孩子
3~14歲的孩子吧。反正我們家孩子5歲的時候報了150蒙氏課程。我發現孩子數學思維的啟蒙相當重要,後來的數學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實名感謝一下150蒙氏課程。
❽ 150蒙氏課程真的有用嗎
當然有用了,不然還有那麼多的家長給孩子報啊!我也是眾多家長中的一個,感覺150蒙氏線上課程很人性化,符合
孩子的心理
。
孩子學
得開心,自然就學得好。
❾ 什麼是蒙氏教育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近百年來,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直對世界幼兒教育產生著積極的影響。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及潛能開發的優秀教育模式. 瑪利亞·蒙特梭利(1870~1952)她是義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也是一位女性教育家,在她大學畢業後的1898年被當時的義大利教育部長任命為「國立特殊兒童學校」的校長,開始致力於弱智兒童的教育,過了幾年以後,她逐漸轉入了正常兒童教育的研究。在1907年,她在羅馬的貧民窟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兒童之家」(現在兒童之家遍部世界各地107個國家)。在兒童之家她寫出很多關於兒童教育的書籍,如《童年的秘密》《吸收性心智》《發現兒童》《教育中的自發性活動》等等。同時她也研製了很多能夠促進兒童心智發展的各種教具,來提升孩子的智慧,發覺無窮的潛能,因此也就產生了蒙特梭利教學法。我們簡稱蒙氏教學,蒙氏教學包括蒙氏語言開發,蒙氏藝術教育(美術音樂),蒙氏感官教育,蒙氏科學文化教育,蒙氏日常生活教育,蒙氏數學教育。(同時數學教育也是蒙氏教育的經典)而她也被後人稱為「兒教之母」。蒙特梭利認為兒童應該在動手中學習,在動手中發展,只有動手才能獲得豐富的學習經驗。因為學習數學是由具體形象帶進具體抽象,所有抽象都來自於具體過程。 1、以兒童為中心。 視兒童為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 2、「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教學,主張由日常生活訓練著手,配合以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豐富的教育內容,讓兒童自發的主動學習,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 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0- 6歲的幼兒在特定的時期會出現特定的喜好傾向。若順著敏感期學習,該特性即可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 4、教師扮演導師的角色。一般稱蒙氏教師為啟導員。他必須對孩子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對於孩子的發展狀況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適時、適性地協助與指導。 5、完全人格的培養。蒙氏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協助孩子正常化。透過環境的設計、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構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長步調。蒙氏教育要求教師根據兒童發展的進程,對不同特點的兒童進行因材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齡教育。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齡層的模仿對象,而較大的孩子則可以從幫助年幼的兒童中增強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8、豐富的教材與教具。蒙台梭利教具非常豐富,但這些教具並非是教師用來教學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過這些工作,從自我重復操作練習中,建構完善的人格。 9、屏除單一獎懲制度。蒙氏教學尊重兒童,培養孩子正在萌芽的尊嚴感。 10、爆發式的教學成果。
❿ 什麼是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是以義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瑪麗亞·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 1870~1952年)的名字命名的一種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獨特魅力源於對兒童的充分研究與了解,遵守兒童的敏感期,激發兒童潛能,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發展孩子獨立、自信、專注、創造等能力,為將來孩子的成長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蒙氏教育法遍及歐洲大陸,也走向了世界,蒙氏教育法推廣百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理論不斷完善和發展,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認同。
(10)蒙氏課程擴展閱讀
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具有巨大的潛能,他生命的發展是走向獨立。通過具體的練習如生活基本能力練習、五官感覺練習、智能練習(語言、數學、科學)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
蒙氏教室是一個小社會的雛形,孩子在其中學會尊重別人,接受別人,學習如何分享自己學會的知識技巧,學會如何領導別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養兒童情感智商的環境。
蒙台梭利課程,包括感覺、動作、肢能、語言和道德發展等,使個體成為一個身心統整合一的人。「自由」與「紀律」合一,「個性」與「群體」兼顧。啟發幼兒使他們有能力解決困難,適應新的環境,達到自我構建和心智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