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辦培訓學校
㈠ 大學生暑假辦培訓班合法嗎難道要很多手續……
嚴格講是違法的。首先大學生沒有獲得辦學資質,其次沒有經過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大學生搞個家教收3-5個學生和辦班是兩回事。
㈡ 在校大學生可以開辦少兒培訓班嗎
年滿18周歲,即可在當地工商部門注冊,依照相關規定開辦公司/機構。
㈢ 在校大學生如何用學校的名義辦培訓班
這樣不可以的。因為你沒有辦學資質,是不可以辦班的。一旦有人告你,你就完了,本來是好事,但是你不能因為不懂法就去觸犯它。
如果你真的想辦的話,找你們學校的培訓部,二級學院,如成教、網路大部分都有培訓部的。找他們,給你一個代理資格。這個是可以的。你去聯系聯系。要看你的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他們會認為,暑假期間,你可能連招生都招不到,更不要說開班了。你要想辦法說服他們。
補充說明:你沒有學校的書面證明,是不能以你學校的名義招生的。就算你僥幸沒有讓學校知道,但是,你到學校去招生,一沒有招生名額,二高中也要看你的招生資格的,他們不會那麼輕易就把學生給你的,校領導要擔責任的。
㈣ 在校大學生辦培訓班算不算違反校規
辦培訓班不違反校規,但因此耽誤學習、曠課作弊等是違犯校規的。
如果有富裕時間,可以多鍛煉自己,增加社會經驗,前提是不能影響學習。
㈤ 現在大學生注冊公司(培訓機構)有什麼優惠政策嗎注冊資金需要多少
1、稅收,貸款優惠政策
大學生創業稅收優惠 ——持人社部門核發《就業創業證》(註明「畢業年度內自主創業稅收政策」)的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指畢業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小型微利企業,按國家規定享受相關稅收支持政策。
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 ——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可在創業地按規定申請創業擔保貸款,貸款額度為10萬元2017年大學生創業政策具體內容2017年大學生創業政策具體內容。
鼓勵金融機構參照貸款基礎利率,結合風險分擔情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對個人發放的創業擔保貸款,在貸款基礎利率基礎上上浮3個百分點以內的,由財政給予貼息。
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畢業2年以內的普通高校學生從事個體經營(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2、可享受的補貼
對大學生創辦的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交納社會保險費的。
對大學生在畢業學年(即從畢業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個月)內參加創業培訓的,根據其獲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或就業、創業情況,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
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可免費獲得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提供的創業指導服務,包括政策咨詢、信息服務、項目開發、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
3、開設教育課程, 強化創業實踐
自主創業大學生可享受各高校挖掘和充實的各類專業課程和創新創業教育資源,以及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的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享受各地區、各高校資源共享的慕課、視頻公開課等在線開放課程,和在線開放課程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製度。
自主創業大學生可共享學校面向全體學生開放的大學科技園、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類實驗室、教學儀器設備等科技創新資源和實驗教學平台2017年大學生創業政策具體內容投資創業。
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和各類科技創新、創意設計、創業計劃等專題競賽,以及高校學生成立的創新創業協會、創業俱樂部等社團,提升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㈥ 大學生想辦個培訓班,你認為開始怎麼做
其實還挺麻煩的。因為這屬於社會力量辦學,執照很難拿。其中牽扯到固定經營場所、稅務、消防等各個方面,需要耐心的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跑。
㈦ 請問應屆大學生開教育培訓機構需要什麼條件
應屆生
主要指大學畢業生,應屆畢業生是指在應該畢業的年份畢業的畢業生。在一些企業(校園招聘)及公務員考試中限招收應屆畢業生,同時應屆畢業生在另一方面意味著經驗欠缺。畢業前需要工作的應屆生,需手持《畢業生推薦表》、成績單及三方協議尋找工作,畢業後取得報到證方可在就業所在地落戶。[1]
中文名
應屆生
拼音
yīng jiè shēng[2]
定義
應屆生即當年畢業的學生
缺點
經驗欠缺,無實際工作體驗的
區別
應、往屆生(高中畢業生)在報考大學時一視同仁,但往屆生不能享受政策性加分和保送,不能報考公安部隊及軍事院校等。在分數相同的情況下,高校會優先錄取應屆生
應屆畢業生
應屆畢業生指在應該畢業的年份即將畢業或者已經畢業學生。簡單地說,學生在大學的最後一年,就是應屆畢業生。
中文名
應屆畢業生
外文名
Fresh graates
本質
學生
類別
概念
數量
749萬(2015年)[1]
快速
導航
國家界定應屆畢業就業手續就業時間求職優勢求職劣勢現狀
數量增長
2013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到699萬人;2014年,這一數字達727萬人;2015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749萬人。[1]
2020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到874萬人。[2]
國家界定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招錄考試中對應屆畢業生的界定:
某高校畢業生
國家統一招生的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二年,有些地方延長至三年)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戶口、檔案、組織關系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也按照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
應屆畢業生指:就是在應該畢業的年份畢業的畢業生。簡單地說,學生在大學的最後一年,就是應屆畢業生。應屆畢業生可以報考公務員,這點大家都已經清楚,在畢業前,允許先參加考試,等拿到畢業證後再審查學歷。除了順利應屆畢業的考生報考外,還有其他幾種情況的考生,也可按應屆生資格來對待的,也就是說,他們也可以報考限應屆生報考的職位。
㈧ 大學生和培訓學校你會選擇
大學教育一般以理論為主,實踐課為輔,強調文化素養;培訓機構重視的是版學生的實戰經驗培養,讓學員權在結業時能夠快速上手工作。
如果你想慢慢提升自己的知識素養,可以上大學,如果你想快速習得動手實踐的能力,。那就去培訓機構
㈨ 畢業大學生開教育培訓機構需要什麼准備
進軍託管行業也要學會順勢而行,認真審視影響機構發展的相關體制機制,如果在不了解相關時事政策的情況下匆忙創業是很難成功的。當然除了要了解教育政策外,開辦託管機構也需要迎合市場需求,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已經不再滿足於讓孩子接受僵化呆板的教育,所以高端特色的託管機構就剛好迎合了這種需求,所以這時候創辦一家高品質的託管機構可以很好的彌補市場空缺。開辦學生託管機構需要做哪些准備學生託管班老師培訓
另外,創業者在選擇加盟品牌的時候除了要看品牌的知名度還需要看重其服務體系以及創辦歷史,創辦歷史比較長的託管機構所擁有的經營經驗以及服務體系會更豐富,更全面,更科學。晉級教育作為國內託管行業的大品牌,在業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目前已經有16年的發展歷史,在教育,管理,營銷方面都擁有相對成熟完善的運營體系,可以幫助加盟商解決效益問題以及經營問題,讓加盟商可以輕松管理機構事宜,讓教育出成果,讓經營處效益,讓託管機構從根本上實現長遠發展。
㈩ 跪求關於在校大學生開辦暑期課外培訓輔導班的問題!!!
又遇「陳小小小小」同志,有他在我也不好說些什麼,曾經和他聊過,學到很多東西。先借貴寶地,向陳老師問聲好!
我自己也是在辦輔導班,已經注冊了公司。看完你這個之後感覺就一條,異想天開!如果你的假設都成立,我早就發了,少說也有幾千萬了。我做了三年,你提出的這些東西,可
行性不大,就是異想天開,你可以嘗試一下,首先租借場地就行不通(學校對你不放心,怕承擔責任)。
拋開一切,先暫且相信你能與學校達成協議,租借場地,此外,也非常樂意幻想著能達到你所預定的招生人數。
首先,從輔導班的身份上,你辦的頂多算是地下輔導班,因為正規辦學需要《社會力量辦學許可證》,這一個證需要50萬能注冊下來,如果以打擦邊球的名義做,有兩種一是注冊
教育公司(我是這么做的),一種是注冊家政公司(陳老師提供的方法),這兩種時間上來不及,成本也很高,辦公司需要10萬,辦家政需要三萬。所以你只能辦地下的輔導班,
這樣工商局會查封、教育局不滿意,那些文化、勞動部門也會惦記著你。這是在不出現任何意外的情況下,如果出現意外,比如學生上放學的路上出事、在校期間同學鬧矛盾,你
如何應對?只要結果家長不滿意,肯定要把事情鬧大,後果可想而之。
其次,再來談談你關於招生規模的設想。你辦的是輔導班,短期的,你怎樣和長期的機構競爭,還有那些在職教師辦的輔導班。宣傳上怎樣做到?你的師資或者服務有什麼吸引人
的地方嗎?還有,你不是學歷教育機構,不是你打算招幾個班就是幾個班的,一些大學也做不到。談談師資,你的師資來源只可能有兩種,一是,你的同學或者親戚朋友(在校大
學生),二是,在職教師。請在校大學生可能性大一些,因為成本低,但是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作為仍然是學生的「老師」,如何確保教學質量?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在校
大學生做家教還可以,登上講台很難能比在職教師有特色或者有水平。學生覺得,還不如學校老師講的好,你覺得到你的輔導班裡還有什麼意義嗎?很顯然,學生會選擇退出(這
是肯定會出現的情況),請問你如何解決?在談談,為什麼請在職教師行不通,原因也是很顯然的,你能辦起來的輔導班,在職教師也能辦起來,為何要給你打工呢?
最後,說說你的課程設置。參考大學裡面的太多,你的思路從一開始就出現了偏差,學生上課不是你怎麼說就怎麼上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學生上課不方便,有時一天上幾節課,
有時半天都沒課,這樣符合基礎教育和初等教育嗎?
暫借貴寶地,再多說幾句。
我和陳老師的觀點可能有點不一樣,但是出發點都是一樣的,做這件事是有意義的,值得肯定,也值得支持,但是我是直接的過來人(目前還是在校大學生),陳老師是從事教育
十年以上,沒有我的偏激,他說的很有道理,我很佩服他。
最後一句:你想的太簡單了,能達到你預計的1/10就算你成功!
建議把分給陳老師,我很佩服他,沒看到他在這回答,我也不會說這么多「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