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培訓教學
❶ 怎麼對初學者進行琵琶教學
學任何樂器都一樣來,老師先示自奏一首樂曲,再引入樂器介紹,接著講解左右手的指法名稱,然後讓學生體驗一下樂器的執法(即如何拿好樂器,演奏姿勢),接著再講解樂器的定弦,簡單的音階結構及走向,最後讓學生先練習空弦彈奏,彈、挑之類的,簡單一些,容易使學生產生興趣。
❷ 山東 淄博 張店有沒有教琵琶、弦樂的老師琵琶培訓或則琵琶教學的謝謝!暑假學琴,很著急~
應該有的...............
❸ 劉德海琵琶教學 基本功練習方法
買《每日必彈》
❹ 廣州琵琶老師,最好的教學水平在哪~
嗯·~《《月泉琵琶》》不錯~~~
❺ 我想學琵琶,是初學。。要注意什麼呢「」
首先就是耐心。琵琶不比古箏,基礎是很枯躁很枯躁的,我若不是家長看著,內估計也學不下來,容一個半月左右,你不要想彈曲子,每個必保至少兩個小時的基本功。你要是堅持下來,以下的就OK了!
還要就是多多聽多多看琵琶的教學及曲子,培養樂感是極為重要的!!
同是琵琶學者,加油了!
❻ 琵琶自學
建議你可以找一個老師一對一教學,這樣時間可以自由一點
要不要考級隨你,但個人認為考級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可以幫助你更好的完成琵琶技術的提高
另外琵琶技術絕對不僅僅彈挑和輪指,尤其六級以後,其他的指法或者技術會一個接一個冒出來
多學一點曲子的話,你覺得你有多少時間練,才決定你到底是不是不止每年學一兩首曲子
如果你想多玩一點流行樂的話,那確實只需要皮毛就行了,不過往深里說,只有打下古典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對哪怕是現代樂有更好的詮釋或者靈感。。
視頻或書的話確實琴行就有,網上也是一大把。練習曲推薦劉德海《每日必彈》,光碟和教材可以買中央音樂學院的考級教材,裡面有曲目講解。或者買劉德海的名曲講解。
給你推薦個網站中音在線,有系列的琵琶精講學習視頻挺不錯的,你可以去看看是否對學習有幫助。
❼ 初學者怎麼學習琵琶
自學有點困難哦!因為琵琶的彈奏有很多的技巧,我知道有什麼輪指、揉、 4指輪、 5指輪、掃等等好多呢
❽ 怎樣掌握練琵琶的技巧啊
琵琶演奏中快速彈挑技巧的優劣,決定了演奏者對彈挑技術輕重緩急的控制與把握能力,而其
中快速彈挑往往直接影響到琵琶演奏的音樂表現力與舞台效果,這是由於琵琶樂曲中許多重要
的快速且富有激情的樂段一般都是由快速彈挑技巧來完成的。所以說,琵琶快速彈挑技巧不僅
是琵琶演奏中最重要的技法,同時也是琵琶演奏中最難以掌握的重要技巧之一。
那麼,演奏者如何掌握和提高琵琶快速彈挑的技巧和能力呢?實踐證明要達到這樣的目的
,琵琶學習者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更不能拔苗助長,繞道速成,一就而就可以奏效的。這就必
須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在經過長期循序漸進的刻苦練習,琵琶快速彈
挑技巧才能夠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筆者認為,要想很好的掌握琵琶快速彈挑的技巧,需要度過以下五個難關,供琵琶學習者
與教學者共同探討。
1、手型關。據筆者多年的琵琶教學實踐證明:手型的正確如否,對琵琶演奏質量起著決定性作
用。一般的講,手型對了,對學習琵琶來說就完成了一半。那麼正確的手形應該怎樣掌握呢?
左右兩手要呈半握拳狀,手心是空的,右手背的角度與琵琶面板形成平面,演奏時眼睛看不見
手心為宜。兩只手的中、小關節都呈彎曲狀。右手的大指、食指都要彎曲成半圓形,兩個手指
尖捏在一起,如同中間拈一粒黃豆,手戶口呈圓形,也就是龍眼指法的形狀。為什麼要採取龍
眼指法呢?因為龍眼指法兩個指尖端距離近,運動行程小,彈挑動作快,轉換時間短,對快速
彈挑能構成有利條件,右手臂保持在穩定的緊張與放鬆狀態。這樣,只要大指和食指積極運動
,緊密配合,彈挑的速度就會自然加快。快速彈挑為什麼不可以採取雞眼、鳳眼指法呢?因為
這兩種指法的大指與食指的指尖距離較寬,,運動行程較大,彈挑動作轉換較慢,明顯影響快
速彈挑的質量和速度,所以不適應快速彈挑的技法需要。
2、力度關。所謂力度,從力學上講,就是用來抨擊對方的重力。從客觀上講,人的手指處於人
體構成的神經末梢,這就決定了兩手指尖的無力狀態,加之琵琶彈奏是反彈方向,不是往裡抓
弦,而是往外彈弦,因此手指的勁兒就更加軟弱無力。所以,手指無力,速度就無從談起。那
么怎樣增強兩只手指的潛在力量呢?筆者認為,一般要從慢節奏的樂曲練習開始。因為放慢速
度練習彈挑,手指准備時間充分,兩手運籌力量充足,手指的鬆弛和緊張的轉換得到有機的配
合,指尖的力量能夠得到有效的充電,兩指的潛能和活力能夠從根本上得到鍛煉和提高。二是
要堅持經常練功。常言說得好,練琴練琴。顧名思義,琴是靠練出來的,不是靠耍小聰明能解
決的。經驗表明,學習琵琶演奏藝術,老師的指導僅占成功率的30%,而自己的勤學苦練卻占成
功率的70%。偉大的科學家居里夫人深有感觸的說: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
京劇大師梅蘭芳說得好:成功就在於重復。所以學習琵琶快速彈挑更離不開辛勤的汗水和重復
。一般的講,初級階段的學生每天練琴時間不少於2個小時,中級階段的學生每天練琴要保證3
個小時,高級階段的學生每天練琴時間不得少於4小時。只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持之以恆,不懈努
力,做到勤聽、勤看、勤思、勤練,不惜付出汗水和心血,彈挑的力度和速度就會日漸提高。
三是要運用好速度和力度的辯證關系。速度和力度是兩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沒有力度就沒有
速度。這是因為手指甲在琴弦上停留的時間長短決定的,停留時間長,沖擊力就小,速度就慢
;手指甲在琴弦上停留的時間越短,沖擊力就越大,速度就越快。我們在演奏過程中的用力與
放鬆,實際運作方式就是:用力—放鬆—再用力—再放鬆的交替過程。但是,用力與放鬆又是
相對的。只強調放鬆,手指就會鬆懈無力;只強用力,手指就會生硬緊張。所以,手指必須在
觸弦的一剎那間用力擊弦,產生連續的爆發力,才能集中體現手指潛在的力度和速度。因此,
缺乏應有力度的手指,就不可能產生剛勁快速的彈挑質量和效果。
3、過弦關。過弦是一個難度較大的演奏技術問題,它是由左右兩手對弦數變化操作能力的挑戰
。其標準是,右手彈挑多條弦時就像彈挑一條弦的速度一樣快捷。那麼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認為一是右手的手虎口要保持規范的龍眼形狀,形成駕馭彈挑四條弦的准備動作,為快速過
弦彈挑創造充分的交替轉換條件。二是要區分好順向轉換和反向轉換的過弦走向關系。所謂順
向轉換就是從第一弦向第四線運行排列;反向轉換就是是從第四弦向第一弦運行排列;還有跨
弦循環轉換,即橫向從第一弦跳到第三弦,或從四弦跳到第二弦等等,因此,跨弦轉換指法是
過弦難度較大的技巧,需要大腦指揮的快速反映能力和應變能力。三是手指和手臂的伸展和收
縮。我強調的是,彈和挑起板的運動變化都要順應快速過弦的需要。但一般的快速過弦彈挑,
都是以彈弦在前,挑弦在後,無論是順向過弦、反向過弦和跨弦過弦都要遵循這個規律,挑弦
起板只適應個別音型。四是左手指按弦運動要有較強的獨立性。尤其第三指(無名指)和小指
按弦要有足夠的支撐力。換指的上下按指要有機交替,在同一個把位上,下音按指在上音按指
未抬起前就要積極地按在下個音位上,下音按指不可在上音按指抬起後再按,否則就會延誤按
指時間和速度。五是指甲吃弦不要太深,標準的吃弦深度占指甲的二分之一,吃弦深了彈挑的
阻力就會加大,阻力大了必然會減慢彈挑速度。六是食指指甲的膠布捆綁要科學。纏綁指甲時
,第一圈膠布要把指甲後端的邊楞壓在底下,讓膠布和指甲邊楞形成平面,防止在演奏中出現
刮弦故障,影響快速彈挑的節奏和質量。
4、換把關。換把是因為琵琶音位按照十二平均律設置排列所決定的,也是琵琶演奏變換幅度較
大的連接動作。換把指法是由左手指、腕、臂垂直變換在相把位和四個品位之間的動作,它的
音域上下與大提琴的音域一般寬。是由左右手協調配合完成的換把技術。怎樣掌握換把方法呢
?一是左手臂不管是上行換把還是下行換把,都要敏捷快達,干凈利落,收放自如。上行換把
手腕要孤起,下行還把手腕要凹下,這樣可憎加上下換把的慣力。二是左手指換把按音走手要
迅速,定位要准確。要學會並採用變通把位、移位替代換把、跳把和收縮動作及替代伸展動作
等指法。三是指序設計要科學有序,充分發揮保留指、平按指、交叉指和伸縮指等指法,盡力
減少重復按指動作和時間。手臂運動要適應上下換把的需要,注意加快上行還把的速度。四是
要練習好跨把和跳把運動的基本功,左手指要勝任上把位最後一個音和下把位頭一個音巧妙連
接能力。要具備熟練地按音指序和大腦敏捷的反應能力。如以D調為例:從相把位大跳到第三把
位的頭一個音是3,那麼就由左手的第三指按音;如果是從相把位大跳到第四把位的頭一個音是
5,那麼就由左手第一指按音等等。換把按音的能力要達到不用腦想眼看的熟練程度為宜。
5、耐力關。耐力大小是勝任琵琶快速彈挑的關鍵因素。這是因為有些琵琶獨奏曲和練習曲篇幅
比較長,尤其是演奏那些速度快、段落長的音樂片段,兩手指沒有足夠的耐力和潛在的能力是
很難適應的。因此,具備持久的韌勁和耐力是勝任琵琶演奏的根本所在。怎樣增強持久的耐力
呢?一是要下意識的鍛煉兩手指快速彈挑的潛在能力。在練習琵琶快速彈挑的練習曲中,要堅
持先慢後快的原則,只有放慢速度,練琴技術才能夠從根本上得到增強和提高,手指力度才能
夠鞏固和發展。在練習樂曲中手腕出現酸疼無力感時,這時不要停下來,要保持力量,堅持彈
下去,直至酸疼感消失為止,可休息五分鍾後再繼續練習,這樣有利於鍛煉和積淀手指的潛在
能力。二是要堅持做好練琴前的手操准備。即將兩只手舉到面部高度,手指伸直—握拳、再伸
直—再握拳,連續運動100次,然後再開始練琴,以促進兩手的靈活程度。三是要認真練習每分
鍾130拍左右的快速彈挑類琵琶練習曲。如音階練習曲、過弦練習曲、換把跳把練習曲、半音密
集練習曲、移指和變通把位練習曲等等。要重點練習《小指練習》、《音樂會練習曲》、《無
窮動練習曲》、《音節琶音練習》、《流浪之歌》、《流暢練習》、《跳把練習》等優秀的琵
琶練習曲(上述練習曲可從葉緒然編著的琵琶練習曲中查找)。演奏練習曲的時間要佔每天練
琴內容的50%。要從思想上跳出練習琵琶獨奏曲就可以代替琵琶練習曲之功效的誤區,只彈獨奏
曲是很難提高快速彈挑內在能力的。因此要通過反復練習這些難度大、速度快的琵琶練習曲,
直至練到左手指尖磨起老繭子,琵琶品上磨出深溝溝,右手指在快速彈挑時產生較大的阻力感
和反彈感為止,這才算真正達到了琵琶快速彈挑技術的目標和能力。希望採納
❾ 關於琵琶教學
http://www.guqu.net/~~中國古曲網的琵琶頻道很不專錯~屬~~
❿ 初學者怎麼學習琵琶
琵琶彈奏的基本指法
左手指法
捺、帶、擻都是用左手指發音,因音量較弱,故又稱虛音。虛音是與左手彈奏的實相對而言的。音量方面,實音較強,虛音較弱。如在樂曲某些地方恰當地運用了虛音與實音的有機結合,可使樂曲在音量方面增添對比。這種虛音與實音組合進行的方法,在琵琶傳統文曲中見用最多。現將有關捺、帶、擻的演奏方法,分別介紹如下。
(1)捺
捺,又稱「捺打」、「印」等。演奏捺的方法,是在指關節的運動中,手指端取勢將弦身擊捺在相品位上,使得微聲,捺與前面一音大都成上行進行。
(2)帶
帶,又稱「帶起」、「帶音」、「放」等。演奏帶的方法:當右手彈出前一按音之後,接著在相品位上作向左內方或向外方一撥,然後離開弦身,帶起一個較弱或稍強的音來。帶與前面一音大都成下行進行。
帶起的音,有散音與按音之分。帶起散音時,須將按指向左內方或外方一撥,即可帶出空弦散音來。帶起按音時,則須把下行進行的後一個音先用食指(或中指)按在相品位上,然後再作帶的動作。
(3)擻
擻,又稱「搔」、「搬」、「抓」、「粘」等。演奏擻的方法:用左手指將弦身按在相品位上,用中指或名指在下面搔弦發音(如用左手中指按弦時,則用無名指搔弦),這是擻按音的奏法;如擻空弦散音時,則可在左手食、中、名三指中選擇一較方便的指頭去搔弦即可。擻弦大都在同一條弦上進行。
右手指法
彈挑類括彈、挑、夾彈、滾、雙彈、雙挑、剔、撫、飛、雙飛,而彈、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指法。其他右手指法都是由彈挑衍變而來。彈挑類:包括彈、挑、夾彈、滾、雙彈、雙挑、剔、撫、飛、雙飛,而彈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指法。其他右手指法如夾彈、滾、分、摭、勾、抹、剔、飛等,都是由彈挑衍變而成。
a.彈:是用右手食指指甲端(一般用與拇指相鄰側的指甲端)觸弦,將弦向左彈出發音。
b.挑:是用右手拇指指甲端(一般用大指外側的指甲端)觸弦,將弦向右挑進發音。彈挑類其他指法的演奏方法:
c.夾彈:是用彈和挑在弦上作連續均勻而不很快的動,每拍依曲調節奏的快慢,一般作四聲,有的或作二聲。
d.滾:演奏方法與夾彈相同。但在速度上則較夾彈快一倍,即每拍依曲調節奏的快慢,一般作八聲,有的作十六聲。
e.剔:是用中指甲向左將弦剔出。
f.撫:是用中指肉將弦向右撫進。
g.雙彈:是用食指甲將相鄰的兩條弦向左同時彈出。
h.雙挑:是用拇指甲將相鄰的兩條弦向右同時挑進。
i.飛:是用名指甲將弦向左飛出。
j.雙飛:是用食指甲彈左面的弦,拇指甲挑右面的弦,要連而不斷。輪指是五指循環周而復始的演奏,是彈琵琶時獲得長音的主要方法。
輪指演奏方法
輪類:
二胡等拉弦樂器演奏長音時,可拉「長弓」來得到連續不斷的長音。笛子等吹奏樂器,演奏長音時,可一口氣吹出連續不斷的長音。琵琶等彈弦樂器演奏長音時,就須用「輪」或「滾」、「搖」等指法,利用同一音位的各個快速單音聯成了一個長音。用長弓與一口氣吹的長音,是毫無間斷的長音,用輪或滾搖的長音,在長音的中間,存在無數的短促間歇。
輪指的定度:以右手指為第一、中指第二、無名指第三、小指第四,一個接一個依次順向(左前方)彈出;接著大指為第五由反向挑進得五聲稱一輪。這種五指循環周而復始的演奏指法稱為輪指。輪指時五個手指擊弦的時間間距要均勻,聲音要統一。
輪有兩種奏法:一種叫「下出輪」,是先用右手的小、名、中、食指次第向左彈出,然後拇指向右挑進。由於它是先用小指開始作輪,因此叫做「下出輪」。清代浙派多用此法。其優點是各指的發音量易於相仿;缺點是音量一般較弱些。另一種叫做「上出輪」,是先用右手拇指或食指在上面開始作輪的,清代直隸派多用此法。其優點是發音量一般較強些;缺點是各指的發音量易致強弱不一。由於目前大都採用了「上出輪」的方法,因此就以介紹上出輪為主。劃、拂、掃、撇類都是在同一時間有四個音(或三個音)一齊發音的指法。在演奏和音或和弦時,大都採用這類指法,常用在樂曲的重音和高潮處。劃、拂、掃、撇類劃、拂、掃、撇類,包括劃三弦、拂三弦、滾二弦、滾三弦、滾四弦、臨、掛。都是在同一時間有四個音(或三個音)一齊發音的指法。在演奏和音或和弦時,大都採用這類指法。此類的發音量較強,易於作出激烈而有力表現,能突出重音,強化節奏,因此,在樂曲的重音和高潮處常配用這類指法。
輪指是琵琶中最基本、最常用也最難學的指法,通常有這種說法:輪指學好了,琵琶就學會一半了。
掃類
a.劃:用右手食指甲由纏弦至子弦向左急速彈四弦如一聲。
b.拂:用右手拇指甲由子弦至纏弦向右急速彈四弦如一聲。
c.掃:用右手小、名、中、食四指排齊,由纏弦至子弦向左急速掃出如一聲。
d.撇:用右手小、名、中、食四指排齊,由子弦至纏弦向右急速撇進如一聲。
e.劃三弦:用右手食指自右向左急速彈相鄰的三條弦。
f.拂三弦:用右手拇指自左向右急速挑相鄰的三條弦。
g.滾二弦:用右手拇、食兩指在相鄰的二條弦上作連續而快速的彈挑。
h.滾三弦:用右手拇、食兩指在相鄰的三條弦上作連續而快速的彈挑。
i.滾四弦:用右手拇、食兩指在相鄰的四條弦上作連續而快速的彈挑。
j.臨:用右手拇指自子弦而中弦、老弦、纏弦向右次第挑進。
k.掛:用右手食指自纏弦而老弦、中弦、子弦向左次第彈出。
摭分勾打類
a.勾:用右手拇指肉觸弦,取勢向左勾出。
b.抹:用右手食指肉觸弦,取勢向右抹進。
c.摭:用右手拇指勾同時食指抹。
d.分:用右手拇指甲向右挑,食指甲向左彈,兩指同時觸弦發音。
e.扣:用右手拇指向左勾,同時食指向左彈。
f.勾打:「勾打」又稱「勾搭」,在實際演奏中,曾有各種不同組合形式。每組二聲的是勾搭類最原始的演奏形式,其他各種都是由二聲衍變引伸而成,其中又以每組四聲的見用最多。
二聲的勾打:第一聲用拇指勾右面的一條弦,第二聲用食指抹左面的一條弦,大都作連續反復進行。傳統稱作「勾搭」,俗稱「小勾打」。
四聲的勾打,奏法有多種形式,名稱也不一致,這里主要介紹常用的「鳳點頭」:第一聲摭子纏弦,第二聲食指彈子弦,第三聲食指抹子弦,第四聲食指彈子弦,大都連續反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