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培訓機構 » 企業培訓師課酬多少錢一天

企業培訓師課酬多少錢一天

發布時間: 2020-11-29 19:36:13

㈠ 企業課堂:職業培訓師一年掙多少

這個要看職業培訓師的從業時間,課程品質,影響力。
1、目前市場上中等培訓師的課酬在6000-8000一天。平均1年在100天左右,也就是在60萬-100多萬之間。
2、高級別的培訓師課程基本上在1萬以上,一年下來100多萬是很平常的事情。
3、一般的培訓師,課程量不穩定,但一年拿個20萬以上也不是一件難事。

㈡ 求咨詢培訓類公司章制度,哪位有範本麻煩給一下,越詳細的越好,如果有滿意的,再給加分~!

培訓管理制度
總則
目的:為確保培訓過程中每個環節的有效執行與落實,保證培訓的效果;鼓勵員工參加提高其自身業務水平、技能及素質的各種培訓,以滿足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和企業發展的需要,培養更多優秀的企業人才,特製定本辦法。
適用范圍:適用於全司員工及所有內外部培訓。
術語和定義
外訓:聘請外部講師為我司設計、講授相關課程;公司選派優秀員工參加外部咨詢機構、培訓中心等舉辦的短期公開培訓課程、交流會等。
內訓:公司內部組織安排,由公司員工進行課程開發與執行的培訓項目。
內訓師: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運用現代培訓理念和手段開發培訓課程、開展培訓咨詢和教學活動的企業員工。
評估:通過一定的方法對特定的內容進行評價的過程。
職責
一、總經理
本制度制定、修訂的審批;
年度培訓計劃審批;
培訓費用的審批。
二、副總經理
本制度制定、修訂的審核;
年度培訓計劃審核;
培訓費用的審核、審批。
三、人事行政部
年度培訓調查與計劃制定;
培訓的計劃、組織、跟進執行、評估與監督管理;
內訓師培訓與管理。
四、各部門
部門年度培訓計劃制定;
負責組織本部門人員參加培訓;
相關課程的講授。
培訓體系
原則
公司全體員工均享有培訓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員工培訓以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職業素質為目標,須有益於公司利益及形象;
培訓和教育以不影響本職工作為前提,遵循學習與工作相結合、講求實效的原則。
培訓體系的構成:管理體系、課程體系、內訓師體系及評估體系。
管理體系:包括制度文件與組織管理人員。
制度是基礎,包含培訓管理制度、相關表單(見附件)、工作流程。
組織管理人員:由人事行政部負責組織管理,副總經理監察督促,維護整個培訓體系的運行與改進。
課程體系:課程是培訓的重要載體,課程體系建設是推動公司專業化的重要舉措,公司課程體系主要分為崗前培訓、崗位技能培訓與職業素質培訓三大類,具體參見以下第四章《課程體系》。
內訓師體系:根據培訓授課水平、授課時數、意願與責任心等因素,內訓師可分為試用講師、講師、初級培訓師、中級培訓師、高級培訓師等不同級別,通過嚴格的試講、課程評估程序,評定內訓師級別並頒發《內訓師聘書》。具體的評估與聘用機制及要求,詳見第六章《內訓師管理》。
評估體系:分為出勤情況評估與效果評估,與培訓積分相結合,主要見第七章《積分管理》。
培訓方式:可分為內部培訓、外部培訓、外出考察、個人進修等。
內部培訓包含公司內訓與部門內訓:公司內訓指由人事行政部規劃協調,由內訓師所做的跨部門培訓項目;部門內訓指部門內部自行計劃、組織(可同時邀請其他部門參加分享)的培訓項目或課程。
外部培訓包含外送培訓與外請內訓:外送培訓指公司選派優秀員工參加外部咨詢機構、培訓中心等舉辦的短期公開培訓課程、交流會等,外請內訓指邀請公司外部培訓講師為我司設計、講授相關需求課程。
外出考察:公司會不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外出考察,學習先進的理念及方法。
個人進修:公司鼓勵員工不斷提高自我技能,主動參加各類學習,可以為職稱、資格證書考取(與本職相關)、院校進修學習等,學習結束取得畢業/資格證書後,須報人事行政部存檔,作為調配、選拔以及任免的參考依據;並可計入當年個人培訓積分。
培訓組織管理
培訓計劃:包括有課程、目標、培訓對象、講師、授課形式、時間、地點、預算、考核形式、其它要求及說明。
年度培訓計劃
《年度培訓計劃》(附件3)由人事行政部於每年11月進行次年度培訓需求調查,分析各部門反饋信息,制定年度培訓計劃,並與部門進行溝通、確認,副總經理審核,總經理審批後執行。
為保證培訓計劃的可行、有效,在培訓需求調研時,應結合企業發展需要,重點考慮如下因素:
公司人才發展戰略重點及人才隊伍建設需要;
員工個人自然狀況:受教育程度、從業經歷,特長,在本企業工作年限;
員工在崗工作勝任度,包括接受能力、適應程度、反應能力、熟練技巧;及崗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月度培訓計劃:按照年度培訓計劃推進落實,同時根據實際需要增設、調整課程。
培訓計劃經審批後,應予落實執行。未執行的培訓,應做出書面說明,並做出合適的安排。
培訓實施
年度、月度培訓計劃的實施,由人事行政部負責組織,副總經理監督指導;各部門的培訓實施情況需及時反饋至人事行政部。每月提交上月度《培訓簽到表》(附件1)、《培訓效果評估表》(附件2)及課後評估考核,由人事行政部統計分析並存放備查。
人事行政部組織的培訓課程實施步驟如下:
根據課程確認講師及課件,並選擇課後評估方式;需要筆試的,由講師准備筆試試題及參考答案;其他評估方式,應提前做好相關准備;
落實培訓時間、地點、學員資料、教學器材等,做好培訓通知;
教師、學員應准時到場,並於《培訓簽到表》中簽字;
培訓結束前,講師應留有時間由學員對培訓內容提問或討論;
課程結束後,學員根據課程實際情況填寫《培訓效果評估表》;
實施培訓考核並反饋;
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改進、提高計劃並執行。
部門內訓課程實施步驟如下:
做好年度培訓計劃與月度執行計劃,落實培訓時間、地點、學員資料、教學器材等;
提前一天向人事行政部做課程報備;
提供課件、課程教材與課後考核資料;
課程結束後及時提交相關培訓資料至人事行政部,包括《培訓簽到表》(課堂反應由內訓師填寫)、培訓效果評估表(需統計)、筆試試題、論文等考核結果與成績、其他相關資料。
培訓紀律
訓前請假:規定培訓對象的課程,培訓通知發出後,內業負責督促本部門員工按時參訓。未能參訓或未能按時參訓的人員,需於訓前1小時向人事主管請假,未請假者按照積分管理規定執行。
講師應提前10分鍾到場,做好課程准備工作。參訓學員應提早10分鍾到場,並在《簽到表》中簽到。
遲到者亦應簽到,否則以曠課處理;由培訓組織者記錄做好遲到記錄。
訓後應按要求完成課後作業及考核。
課堂紀律:
培訓開始前將手機設置成振動/靜音/關機狀態;
培訓過程中如有緊急電話,自後門至室外接聽;如不便走動,需注意講話音量;
培訓過程中禁止隨意走動、早退;
培訓結束後認真填寫《培訓效果評估表》。
培訓費用按照年度預算、項目審批的方式執行。
學員外訓期間,涉及的交通、住宿費用,不得高於公司出差規定標准,超出部分由個人承擔。參訓學員外訓期間不計加班,不調休、不計伙食補貼、公雜費補貼。
培訓檔案管理是培訓工作的重要內容,包括電子檔案與書面檔案,由人事行政部存檔。電子檔案包括年度、月度培訓計劃、月度培訓執行情況、電子課件、課後評估考核其他;書面檔案包括《年度培訓計劃》、《培訓簽到表》、《效果評估表》及課後評估考核等。

外訓管理
人事行政部很據年度培訓計劃與公司發展需要確定外訓課程後,甄選培訓機構與講師,設計開發課程。
人事行政部應定期收集外部培訓信息,各部門協助進行本部門專業相關外部培訓信息的收集。
國家規定必須進行的持證上崗或特種作業培訓,由公司統一組織安排,培訓費用及報名費、教材費由公司承擔,員工需與公司簽訂《外派培訓協議》。
凡在公司工作滿一年以上的員工,可報考與本職相關的職稱、資格證書考試,培訓費用額度為:
分類 額度
主管級以上管理人員 2000元/年
主管級以下管理人員(含主管) 1000元/年
運行層員工 300元/年
凡在公司工作滿一年以上的經理級以上員工可選擇學歷進修,需與公司簽訂《外派培訓協議》。
符合外訓計劃的送外培訓課程,要求如下:
參訓員工填寫《外派培訓申請書》,經部門負責人、人事行政部審核,副總經理、總經理審批後參加。
由公司出資參訓的課程,參加外訓人員與公司簽訂《外派培訓協議》。
參訓人員應做好培訓期間的工作代理安排。
參訓人員培訓期間應認真聽講、做好學習記錄,不得缺課、不得有任何有損公司形象的行為。
訓後撰寫《培訓心得》一篇,獲得培訓證書者,將復印件交人事行政部存檔。
外派培訓員工有內部授課的義務(在培訓申請或培訓協議中約定),由人事行政部督促、協助。約定需進行課程轉訓而未進行者,扣除相應培訓積分,並從培訓結束之日算起一年內不再安排外訓。
由公司出資的培訓項目、課程,培訓及報名費先由個人墊付,學習結束成績合格取得畢業/資格證書後,憑畢業/結業證、職稱/資格證書並附發票,在30天內經部門負責人簽字,人力資源部審核後至財務部報銷,成本由所在部門承擔。證書需要復審的,費用計入培訓費用。學習不合格者培訓費用由個人承擔。
公司出資外訓進修的員工,須簽訂《外派培訓協議》,承諾在本公司服務一定期限,相關標准見下表:
分類 金額 服務年限
主管級以上管理人員 1000(不含1000元)~3000元(含3000元) 1年
3000~5000元(含5000元) 2年
5000元以上 3年以上
主管級以下管理人員(含主管) 500(不含500元)~1500元(含1500元) 1年
1500~3000元(含3000元) 2年
3000元以上 3年以上
運行層員工 300(不含300元)~1000元(含1000元) 1年
1000~1500元(含1500元) 2年
1500元以上 3年以上
員工在《外派培訓協議》服務期內辭職,應根據培訓協議賠償公司相應培訓費用,計算公式如下:賠償額=公司支付的培訓費用×(1-X),X=實際服務年限/規定服務年限。其中,培訓費用指公司支付的學雜費、書本費、報名費、交通費、住宿費等培訓成本,具體金額以《外派培訓協議》中的規定為准。規定服務年限以月度為單位,不足1個月的按照1個月計算。

課程體系
崗前培訓
新員工入職培訓:由人事行政部組織執行,主要安排企業文化、規章制度、工作規范、職業化訓練等課程。
試用期培訓:新員工上崗後,由部門負責人指定人員作為新人的入職指導人,並向人事行政部報備;入職指導人主要就部門概況、新員工崗位職責、工作流程、工作聯系人等進行輔導;
入職引導人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熟悉公司企業文化,了解公司各項政策; 對被指導人員的崗位工作熟悉,能進行行之有效的指導;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入職引導人原則上只能是被指導者的上級或平級,不能由下級擔任上級的入職引導人;
通過入職指導人的引導,希望達成以下目標:
在入職指導人的指導下使新員工明確及實踐工作流程;
及時發現並協助解決新員工實踐中發生的問題和困惑;
熟悉內外部工作關系,可獨立操作;
掌握崗位所必需的工作技能,獲得工作能力;
了解公司及部門概況,初步建立忠誠度。
崗位技能培訓
部門內訓是崗位技能培訓的主要方式,由部門負責人進行安排,人事行政部協調執行。
可通過授課、頭腦風暴、小組討論、工作輔導等形式,有意識地進行員工崗位技能的提升訓練;
崗位技能培訓主要分為營銷策劃類、商務管理類、經營管理類、人力資源管理類與財務管理類。
職業素質培訓:職業素質是一種工作狀態的規范化、高效化的表現,它主要包括有:
職業意識與道德;
素質技能:包括有通用類素質技能與管理類素質技能,通用類素質技能有角色意識、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溝通技巧、時間管理、商務禮儀、團隊合作等,管理類素質技能有戰略管理、團隊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目標管理等。
內訓師管理
內訓師認證與選拔:為提高內訓師教學水平,加強隊伍建設,公司於每年8月由人事行政部組織內訓師資格認證,公布相關征詢函、時間安排等。
公司顧問、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人事行政部經理、培訓負責人、業務部門負責人共同組成認證評委團進行資格評定,認證合格的內訓師頒發《內訓師聘書》。
內訓師主要來源:
各級管理人員皆擔負有培養員工的責任,是內部培訓的主要承擔者;
各部門的骨幹員工、技術尖子是員工業務培訓的主要培訓師來源;
有意願及技能成為內訓師,從事內部培訓工作的員工。
內訓師資格認證,由本人提出申請,並提供至少一次的相關培訓資料,含課程教材、簽到表、培訓效果評估表、課後評估與考核等交認證評委團審核;由人事行政部提供相關數據。
內訓師可分為試用講師、講師、初級培訓師、中級培訓師、高級培訓師,作為公司內訓師,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熱愛培訓工作;
具有良好的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
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或在某一領域具有專長;
專業的形象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
積極主動參與教育培訓工作。
各級內訓師資格要求如下:
試用講師通過認證評委團的資格審查,可成為講師,講師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完成培訓課時(包括部門內訓或跨部門培訓,下同)共計4H/年,學員平均滿意度達70分以上,並向人事行政部報備且經核實後通過;
每年受訓(包括內訓、外訓,下同)時數達4H,並提供相關受訓記錄;
經認證評委團評估、審核通過。
講師通過認證評委團的資格審查,可成為初級培訓師,初級培訓師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完成培訓課時共計8H/年,學員平均滿意度達75分以上,並向人力資源部報備且經核實後通過;
獨立開發2個及以上內訓課程,並提供課件、練習等相關資料;
每年受訓時數達6H,並提供相關受訓記錄;
在公司服務滿一年以上;
經認證評委團評估、審核通過。
初級培訓師通過認證評委團的資格審查,可成為中級培訓師,中級培訓師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完成培訓課時共計16H/年,學員平均滿意度達80分以上,並向人事行政部報備且經核實後通過;
獨立開發完成3個及以上內訓課程;
每年受訓時數達到10H,且提供相關受訓記錄;
在公司服務滿一年以上;
經認證評委團評估、審核通過。
中級培訓師通過認證評委團的資格審查,可成為高級培訓師,高級培訓師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學員平均滿意度達90分以上,並向人事行政部報備且經核實後通過;
獨立開發完成4個(含4個)以上內訓課程,並提供課件、練習等相關資料;
每年受訓時數達到10H,且提供相關受訓記錄;
可指導他人進行培訓課程開發、組織及實施;
掌握現代培訓技術,並不斷學習提升;
在公司服務滿三年以上;
經認證評委團評估、審核通過。
初級培訓師聘期1年,中級培訓師聘期2年,高級培訓師聘期3年。
培訓師資格認證須逐級進行。聘期內,未達到相應等級要求的,可進行降級。
內訓師激勵有以下方式:課酬、年度優秀內訓師評比、外訓等。
課酬
課酬是對內訓師授課的激勵,部門內部培訓不計課酬。發放條件及程序如下:
內訓師類別 基本課酬
講師 20元/課時
初級培訓師 30元/課時
中級培訓師 50元/課時
高級培訓師 80元/課時
培訓需按本制度第三章第九條規定執行,未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培訓計劃與課程資料者,不計算課酬、課時;
參訓學員在5人以下(含5人)的培訓為工作指導,計算課時,不計課酬;
部門內訓計算課時,不計課酬;
課酬由人事行政部按季度核算,交副總經理、總經理審批通過後,發放課酬,課酬計算方法:課酬=基本課酬×課時數×上課時段系數×課程系數×考核系數;
課時數:1小時為1課時,不足1課時者不計;
上課時段系數:工作時間內授課為0.5,工作時間外為1.0;
課程系數:
課程類別 系數
崗前培訓 0.8
崗位技能培訓 0.8
職業素質培訓 0.8
考核系數:
學員滿意度分數X(培訓效果評估) 系數
優秀(X≥90) 1.2
良好(80≤X<90) 1
合格(60≤X<80) 0.8
不合格(X<60) 0.5
獲得國家培訓師職業資格認證的內訓師,按照福利管理辦法發放職稱津貼。
內訓師根據公司培訓工作需要進行課程開發,可申請30-100元課程資料費;
年度優秀內訓師評比:公司每年根據內訓師總人數評選1-2名優秀內訓師,給予獎勵;
參選對象為講師與培訓師,試用講師不參與評比;
評選參考因素:本年度培訓課時、學員培訓效果評估(學員滿意度)、課程對公司/部門/學員的貢獻度、對培訓課程的改進工作等。
年度優秀課程:每年度由認證評委團根據課程開發難度、課堂效果等評選年度優秀課程1-4門,給予獎勵。
外訓:內訓師享有優先外訓機會的權利。
內訓師應積極配合公司的培訓教學工作,將知識、經驗、技能傳授給公司其他員工;確認授課效果(作業、測驗、考試等),參與培訓效果的工作總結,對培訓方法、課程內容等提出改進建議,不斷加強自身知識、技能的提高,開發新課程、改善課程質量。
各級管理人員皆負有培訓、培養人才的職責,擔負其下屬及本職位接班人的培養責任,應當對下屬進行在崗培訓,就培訓內容、時間等做出合理的規劃與跟蹤;督促、輔導下屬在實際工作中的分享、應用培訓知識與技能。培訓與學習指標計入績效考核表中。
內訓師出現違紀情況將根據具體情形,處以相應處罰:
凡有下列任何一種情形者,扣罰課酬:
遲到、早退、曠課者(培訓考勤);
授課內容與所編寫之教材有重大出入(省略過多、偏離題太離譜)者;
學員培訓滿意度不合格者。
凡有下列任何一種情形者,處以降級處理:
一年內培訓考勤累積遲到或早退三次者;
一年內累計曠課兩次及以上者;
學員滿意度評估得分低於其級別標准得分下限三次及以上者;
授課時數未達標准者。
凡有下列任何一種情形者,取消其內訓師資格,收回《內訓師聘書》:
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者;
品行不良,不堪為人師表者;
在課堂中對進行不當、不實之言論,或嚴重人身攻擊者;
無故不接受公司課程安排者;
一年內累積曠課達三次者;
年終考核不合格或受到學員兩次以上重大投訴者;
離職者。
人事行政部負責內訓師的檔案管理工作,作為內訓師進一步發展的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講師、內訓師的背景資料;講師、內訓師的核心課程;講師、內訓師在本公司的培訓及評估記錄等。
評估體系
課程開發
內訓師很據培訓計劃、目的進行課程開發,於授課前1周提交課件及相關配套資料初稿,由部門領導及人事行政部初審;
根據初審結果建議,內訓師於授課前3個工作日提交最終稿,由部門領導及人事行政部審核過後執行。
課後,根據課堂授課效果及學員反應,進行課程修訂。
課程效果評估
講師根據課堂學員反應、授課效果及自我改進方向等於《培訓簽到表》「課堂評估欄」進行評價,作為課程效果評估的參考;
學員為課程效果評估的主體,根據課程的開發、講師的授課水平、講師於學員的互動等於《課程效果評估表》中進行評價;
公司培訓由人事行政部進行評價得分統計;部門內訓由部門負責進行評價得分統計後與培訓資料檔案一同交人事行政部。
學員評估將採用積分制,結果與績效考核結果相結合,關繫到員工試用、轉正、晉升、調動等。
出勤考核;
課堂反應評估;
學習效果評估:採用一定方式就學員對課程內容的吸收與掌握進行評估,有筆試、論文、課後問答、案例分析、行為跟蹤等。
內訓師評估主要內容有課程開發、授課及課後跟蹤等,詳見第八章《積分管理》。
年度優秀課程評選:每年度由認證評委團根據課程開發難度、課堂效果等評選年度優秀課程1-4門,給予獎勵。教材套裝知識產權歸課程開發者與公司共同所有。
積分管理
積分的方式
學員積分:員工入職之日起,人事行政部即建立個人培訓檔案與積分管理,參加培訓項目或課程可獲得相應的積分,人事行政部記錄的積分為唯一認可的依據。
內訓師積分:內訓師進行課程講授,可獲得相應積分。
獎勵積分:學員在培訓過程中、內訓師在授課過程中的突出表現,由認證評委團評定通過後,可獲得相應獎勵積分。
積分計算辦法:
積分的獲得
學員積分
按時參加培訓完成全部課程並通過考核者,每課時計1分;
課堂表現或課後考核突出者,由相應課程的內訓師提請、人事行政部評定通過後獎勵1-3分;
學員自主學習,在集團內刊或外部發行刊物上發表專業文章者,獎勵2-10分。
內訓師積分:
學員滿意度分數在60分以上,每課時計1分;
學員滿意度分數在80分以上,每課時計1.5分;
學員滿意度分數在90分以上,每課時計2分;
年度優秀內訓師可獲得10-20分獎勵;
年度優秀課程獲得者可獲得10-20分獎勵。
講師在培訓過程中有傑出表現,如積極主動收集前沿信息完善課程、熱情指導他人進行課程開發等,由人事行政部提請、副總經理審批後可獲得10分以內的獎勵。
紀律規定
學員、內訓師應按時參加培訓,每遲到或早退一次扣除0.5分;
參加培訓但未完成課程考核者,視具體情形扣除1-2分;
未請假即缺席培訓者,每發生一次其培訓積分總分扣除2分;
內訓師在課堂上發表不當、不實言論者,視情形扣除積分總分2-10分;
公司經理級以上員工每年度應修滿30學分,主管級以下管理人員(含主管)每年度應修滿20學分,運行層員工每年應修滿10學分。未完成者,年度績效評定降一等級。新到崗員工按到職時間折算。
積分的使用:個人積分可提請使用,1積分可兌換10元書券或10元培訓金額(在培訓費用報銷時抵用),積分使用後即清零。
附則
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正式執行,凡與本制度相抵觸的相關規定同時廢止。
本制度由人事行政部進行解釋、修訂。
附件
附件1:培訓簽到表
附件2:培訓效果評估表
附件3:年度培訓計劃

㈢ 如何成為企業培訓師

怎麼成為企業內訓師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培訓的重要性,很多企業把內部培訓, 放在重要地位而不是以前的人力資源從屬地位, 甚至有些公司建立內部講師制度,把培訓講師的培養, 當作大事來抓。許多企業都在組織形式上, 也將內部培訓師隊伍的培養作為企業成立培訓學院(中心或大學) 的基礎。但企業內部培訓師如何產生,配備人數的基本原則, 以及如何進行課酬管理等系列問題也擺在了培訓經理或負責人的面前 。 案例1:奧康集團「外引內聘」組建內部講師團: 由外聘的16位專家學者、 20名專業水平較強的內部員工以及30名後備講師組成。 案例2:歐時力集團在內部講師開始之初,採用「內部講師團」+ 高層管理顧問 +專業技術顧問組成公司講師隊伍。「內部講師團」 由公司員工擔當,7名正式講師和6名後備講師。 我們將以上兩個事例進行分析。 一、內部講師團的定位和組成 內部講師團一般由內部培訓師、外聘專家或顧問、 後備培訓師三部分組成。內部培訓 師負責的是企業內基礎性技術類課程和部分管理課程的講授。 由於培訓師由於內部培訓講 師運作力度和深度不夠,因此,專業的事要求專業的人去做, 講師團成員需要有專業的學者顧問組成, 需要一些資深專家來加入講師團,使培訓的執行更有力度。 而後備講師,是為了更充實了我們的講師團, 鼓勵這些後備講師多研究多講課,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 從而轉為正式的講師。講師團成員承擔公司培訓中的相應教學工作, 為培訓的工作開展提供充足課源。 二、內部講師團人員的產生 講師一般有四種:一是高等科研院校教師, 他們一般屬於學術功底豐厚的理論派培訓師; 二是在大企業擔任高級管理或技術職務的人員, 他們一般屬於在實戰中磨練出來的經驗型培訓師; 三是其他社會知名人士,他們一般熟知國家的某些政策和發展趨勢; 四是以此為職業,真正的職業培訓師, 他們大部分受過專業培訓技巧訓練。 高校教師雖然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 但我國的高校教師與企業管理實踐脫節很嚴重, 大部分高校教師甚至根本沒有從事過企業的實際管理工作, 因此高校教師很容易與企業培訓的真正需求脫節, 其使用的培訓方式往往也比較單一。在大企業擔任職務的人員, 一般屬於兼職做培訓,盡管有豐富的經驗, 但理論水平和培訓技巧就比較欠缺, 甚至這類培訓師中有些人因為缺乏一定的理論水平, 僅僅根據個人經驗和領悟,總結出來的結論也是貽笑大方。 其他社會知名人士的培訓,由於大多是憑借國家政策等方面的內容, 多為宣講的方式,與真正的培訓要求差距還比較遠。這四類人中, 一般第四類——職業培訓師最受企業歡迎, 第四類培訓師也將成為我國培訓事業的主力軍。 因此,在內部講師團中外聘專家或顧問中, 我們盡可能選擇職業培訓師充當。 對於內部培訓師和後備培訓師的產生, 我們可以根據企業的情況產生。 例如,歐時力集團開始創立內部培訓師隊伍實行的步驟和方法如下: 1、內部培訓講師條件: 凡願意展現自己此方面才華的本公司所有員工都可以報名參加選拔, 通過考核後均可成為公司的內部培訓講師。 內部培訓講師屬於公司兼職職務,原職務職能不變。 培訓職責及課程由人力資源部統一安排。 2、整個選拔活動共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自薦階段,以自由報名的方式招募內部講師侯選人, 免費集中參加內部為期2-3天的TTT訓練。 然後參加者每人進行5分鍾不規定題目授課演講及問答環節, 後決定12-15人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通過第一階段的人員繼續參加內部組織的為期1- 2天的TTT提升培訓。進入筆試和15分鍾指定題目講授考核( 筆試為培訓師培訓技巧、理論知識考核,面試為試講考核)。 確定7-8名成為公司內部培訓講師。 此階段淘汰人員將作為公司後備培訓講師。 第三、定位階段,通過第二階段的7- 8人員將成為公司內部培訓講師。結合人員授課的不同課程類別、 難易程度和前期考評結果,上報定級並下發聘用證書。同時, 進行半年的試講課程階段。 有些企業根據內部講師團成員並不經過選拔活動, 直接任命管理層經理擔任。或者兩者相結合, 例如奧康集團內部聘請的講師20名, 他們來自集團內部各個職層和崗位,由總裁、副總裁、經理、處長、 基層員工等不同層面的人員組成。由於講師都是來自內部, 又善於從新的高度去俯視奧康,給公司的培訓注入了新活力。 後備培訓講師一般通過自願報名或推薦形式,經過篩選進入團隊。 這些後備講師在各自的工作領域都幹得非常不錯, 平常在本部門也需要授課,但是他們授課相對比內部講師少些。 比如專賣管理員,她的工作職責就是為店長和導購員授課;財務、 物流的負責人,也常需要為各自的財務人員、物流人員授課; 車間主任或廠長對車間工人授課,通過這種形式提高工人的技能。 這些員工平時在自己的崗位積累教授技能方面的經驗, 通過報名篩選,再經過一些綜合的培訓就可以走上內訓師的崗位。 他們的加入保障了講師隊伍的充實。 三、內部講師團人數的確定 內部培訓師人員的范ㄐ枰 悸塹狡笠迪衷詰氖導是榭齪痛右等嗽保 約俺浞直U鮮誑慰問蓖瓿傘F笠的誆靠緯桃話憬 心?櫸擲啵 笠翟憊ぐ湊占侗鵜磕昃 蠼 脅煌 難Х只蜓?筆? 啊D誆顆嘌凳Τ淶綳送瓿苫 ⌒約寄芸緯毯統酢⒅屑噸 逗凸芾碸緯痰慕彩冢 餛缸?一蜆宋食淶逼笠蹈卟愎芾硨橢 杜嘌悼緯獺:蟊附彩χ饕 氖淺械監TJ培訓的任務。 一般情況下,根據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需求, 就很容易確定外聘專家或顧問的數 量,以外聘專家或顧問每年為企業上課6-10天為宜。 後備講師在人數上沒有一定的特別要求, 但為了保障後備講師的成長,一般對後備講師的數量有所控制。 在內部講師人數確定上,可以採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例如: 某公司現有人員150名辦公人員和650名一線人員,其中: 公司要求辦公人員每年接受培訓課時不少於48課時, 一線人員不少與12課時。 而要求每名內部培訓師和後備講師每年授課均不能少於48課時。 一個班一般實行25人上課。因此, 該公司需要的內部培訓講師最少是:150×48÷25÷48 = 6 人,需要的後備講師人數最少為:650×12÷25÷48 = 7人。 四、內部講師團的激勵 內部講師團的激勵涉及講師課程開發激勵、授課激勵、 成長激勵和講師考核。採用的激勵方式有獎勵外派學習、課程獎勵、 服飾獎勵、積分獎勵以及榮譽獎勵等。 例如:奧康「軟硬兼施」培訓積分卡獎勵政策, 每個員工都有需要完成的培訓額度。 對超額完成規定培訓課時的員工將受到相應的獎勵。 培訓積分制規定講師授課每小時為2學分,學員每小時為1學分。 年累計副總裁不得低於50學分;總經理、總監、 部門經理每年不得低於70學分;處長、副處長、各部門負責人、 主管、廠長、主任等每年不得低於80學分; 一般行政員工則每年不得低於60學分。 年度培訓累計積分超過規定要求,每超一分,按10元/ 分進行獎勵;年度培訓累計積分底於規定要求,每少1分, 按20元/分進行獎罰。 講師在8小時工作時間以外還可享受100元/小時的課時津貼。 培訓積分制度自實施以來,員工、幹部培訓的積極性非常高, 都完成了自己該有的培訓額度,超額完成的比例更是超過60%。 比如, 奧康進出口公司和生產部的大部分職員二季度就超額完成學分; 營銷公司培訓積分一直超分值較多。還有些部門, 比如市場與物流部門,員工雖然有意願參加學習培訓, 但由於工作繁忙而無法參加,導致培訓積分不夠, 針對這種特殊情況,公司特地制定了彌補措施: 比如上一季度積分不夠,那麼就在下一季度補上; 生產一線員工生產繁忙,則利用中午午休時間,進行1小時的培訓。 又例如:在激勵管理方面,歐時力公司採用的激勵方式如下: 1、每年免費參加公司外派課程學習激勵 初級培訓講師每年至少四次外派學習(每次費用在3000元內) 中級培訓講師每年至少四次外派學習(每次費用在4000元內) 高級培訓講師每年至少四次外派學習(每次費用在6000元內) 2、授課激勵:按講師授課時間給予相應報酬。 3、課程開發激勵:公司鼓勵講師根據工作實際開發課程, 並對開發的課程實行按質報 酬,按講師對課程開發與課件製作的質量給予相應報酬。 4、每年兼職培訓講師專業培訓服飾2套(春夏、秋冬各1套), 或人民幣壹千元服飾補貼。 五、內部講師團的管理 內部講師團一般由培訓部或培訓中心或學院進行統一管理和協調, 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內部講師的選拔、聘用、授課、成長和評估。 其中, 對內部講師團的授課評估和成長是保障內部培訓師健康發展的基礎。 例如:有的公司對內部培訓師實行嚴格的淘汰機制, 有下列條件之一的立即講師資格: 1、除遇不可抗拒原因外,講師無故不參加授課1次者; 2、 連續兩次課程或累計3次參加學員評分平均綜合分低於80分者; 3、連續兩次或累計3次自行調整上課時間、 縮短或減少上課內容而未報者。 4、年底綜合考核分數最後一名者。 5、申請離職或辭職者。 參考資料:中國銷售培訓網

㈣ 企業培訓師的工資一般是多少

這個要視情況而定:
1、崗位就是培訓師。那麼一般在企業可拿到6000左右不等的,不同企業確實差距很大,多的可以達到1、2萬,少的可能也就3、4千。
2、商業培訓師。專門給企業上課的老師,此類培訓師是回報最高的一類,一般以天來計算,普通培訓師在3000-5000左右一天,中等培訓師在6000-8000一天,中上一點的培訓師在8000以上,好一點的一萬多,甚至幾萬,還有更高的上十萬,幾十萬一天。課酬高低取決於影響力。而且每年都會漲價,只要上道了的培訓師,一年掙個幾十萬是問題不大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