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培訓機構 » 古裝服裝培訓

古裝服裝培訓

發布時間: 2020-11-29 21:48:19

『壹』 古裝設計要到哪裡學習 學習服裝設計對古裝設計有幫助嗎

同學!你的問題很可愛!簡單的說!古裝設計是服裝設計的一小部分!服裝設計是很大的一門學科!在大學的服裝設計課程中就有中外服裝史這門課程!
想做古裝設計話必須要先學習服裝設計的一系列課程!在了解和掌握了服裝的基本設計原理. 結構分割. 裝飾與功能性之後才能開始古裝設計!
也就是說,要做古裝設計必須先學服裝設計!

『貳』 古裝的服裝怎麼製作呢

襦裙漢族傳統服裝最基本的形式。但今天看來,曲裾深衣有著別樣的風韻,是漢服中最能體現女子婀娜優雅的裝束——不論是下擺寬敞的曲裾,還是楚風濃郁的漢代魚尾式「三繞膝」。

以下為曲裾漢服的裁剪製作方法:

1、面料幅寬夠寬。倘若受幅寬限制,並且不在乎多縫合幾道縫的話,可以採用拼接式裁剪。此種裁剪方式基本不受幅寬影響,目前市面上所有的面料幅寬都可以使用此方法裁剪,包括最窄的緞子面料。

『叄』 自學服裝設計(做古裝)怎麼開始,需要什麼教材啊

你可以進穿針引線服裝論壇www.eeff.net 裡面交流學習
服裝史的教材當然是必備的了。推薦 李當崎《中國服裝史》《外國服裝史》
還需要一定的美術基礎。這樣你才能把你所設計最方便的表達出來。

『肆』 麻煩問一下有沒有什麼可以穿著古裝到處走的 人多的地方 很喜歡古裝漢服的服裝

每年十月底都有西塘漢服文化周,國內很多漢服愛好者都會聚集在哪裡,最近在橫店有中華禮樂大會。

『伍』 中國古代 服飾(古裝)

清代
清朝是以滿族統治者為主的政權機構,滿族旗人的風俗習慣影響著中原地區。幾千年來世代 清代服飾
相傳的傳統服制度,由於滿族貴族的「剃發易服」、「十從十不從」、「留頭不留發」政策以及大量的屠殺漢民,造成了中國傳統的衣冠的消亡。這種屠殺式的變革,是中國傳統服制的又一次變態式的發展,是歷史上"胡服騎射"、"開放唐裝"之後的第三次明顯的突變。 歷時數千年的寬袍大袖(祭服,非常服)、瀟灑富麗、纖細柔弱,與衣身膨脹、衣袖短窄的滿裝形式,形成鮮明的對比。 滿族的旗裝,外輪廓呈長方形,馬鞍形領掩頰護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盤紐為飾,假袖二至三幅,馬蹄袖蓋手,鑲滾工藝裝飾,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馬褂。時至今日,它對現代服裝也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隨時代發展,經過加工曲線突出體態暴露的旗袍,具有暫時的存在價值。 旗袍或短裝有琵琶襟、大襟和對襟等幾種不同形式。與其相配的裙或褲,以滿地印花、綉花和襇等工藝手段作裝飾。襟邊、領邊和袖邊均以鑲、滾、綉等為飾。清初滿族婦女與男人的裝扮相差不多,不同之處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辮。滿族婦女不纏足、不穿裙,衣外坎肩與衫齊平,長衫之內有小衣,相當於漢族婦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稱"烏龍"。 明、清兩代漢族女裝變化不大,仍著衫、裙,清代後期始以褲代裙。清中期以後女裝層層鑲邊,稱為「滾鑲」。清代滿族婦女著旗裝,她們不纏足,不束裙,皆穿旗袍,有時外加坎肩。乾隆以後,滿族女裝中出現高底的「花盆底」鞋。咸豐以後,又出現高大的「兩把頭」、「大拉翅」等發型,成為滿族女裝之突出的特徵。 旗袍馬褂 馬褂、旗袍是清代滿族男女的典型服飾。 旗袍
馬褂是一種穿於袍服外的短衣,衣長至臍,袖僅遮肘,主要是為了便於騎馬,故稱為「馬褂」。它區別於漢族在宋明時期的馬褂,滿清的馬褂不修邊幅。滿人初進關時,通過大屠殺而迫使漢族穿上它們的馬褂。康熙雍正年間,由於奴化政策,才開始在社會上流行,並發展成單、夾、紗、皮、棉等服裝,成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著。 的樣式有琵琶襟、大襟、對襟三種。琵琶襟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馬褂,穿上它可以行動自如,常用作出行裝。大襟馬褂,則將衣襟開在右邊,四周用異色作為緣邊,一般作常服使用。對襟馬褂,其服色在各個時期有多種變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後又推崇深絳色(人稱「福色」),到了嘉慶年間,則流行泥金及淺灰色。大袖對襟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為禮服使用,顏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員在謁客時常穿此服,因其身長袖窄,也稱作「長袖馬褂」。 中有一種顏色不能隨便使用,那就是黃色。黃馬褂,是皇帝特賜的服裝。穿著這種賜服的人,主要有三類:一是隨皇帝「巡幸」的侍衛,稱為「職任褂子」;二是行圍校射時,中靶或獲獵多者,稱為「行圍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戰事中建有功勛者,稱為「武功褂子」,這些人還要被載入史冊。只有這種御賜的馬褂才可以隨時穿著。 大褂
旗袍是我國清朝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故將其稱之為「旗袍」。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裳為時尚;清中期,滿漢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經漢人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是漢族婦女在吸收西洋服裝樣式後,通過不斷改進,才進入千家萬戶的。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改良後的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
明代
文武官服之忠靖冠服
明初要求衣冠恢復唐制(如左圖所示) 明初官服
,其法服的式樣與唐代相近,只是將進賢冠改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明代的公服亦用襆頭和圓領袍,但這時的襆頭外塗黑漆,腳短而闊,名烏紗帽,無官職的平民不得服用。公服除依品級規定服色外,還在胸、背綴補子。文官補子中飾鳥,武官飾獸。為褒獎官員的功勛,另特賜蟒袍、飛魚服、鬥牛服等服飾。蟒是四爪之龍,飛魚為魚尾有鰭之蟒,鬥牛則在蟒頭上加彎曲的牛角。官至極品則用玉帶。所以「蟒袍玉帶」就成為這時大官僚之最顯赫的裝束。明代的漢服影像頗遠,近至東北亞的朝鮮,遠至日本、琉球等藩屬國。漢服是中國漢族的傳統服裝,起於軒轅黃帝,而終止於滿清的大屠殺。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是平等,而漢族也應當永遠其民族服裝,即漢服。
元代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時代,服裝服飾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 元代服裝
滅西夏、金之後,民族組成主要以蒙古族為主。元代由於民族矛盾比較尖銳,長期處於戰亂狀態,紡織業、手工業遭到很大破壞。宮中服制長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並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人稱"一色衣"或"質孫服"。這是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的服制。 "質孫服"服用面很廣,大臣在內宮大宴中可以穿著,樂工和衛士也同樣服用。這種服式上、下級的區別體現在質地粗細的不同上。天子的有十五個等級(以質分級層次〉。每級所用的原料和選色完全統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體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夏服也有十五等級,與冬裝類同。百官的冬服有九個等級,夏季有十四個等級,同樣也是以質地和色澤區分。 "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種有里有面的較馬褂稍長的皮衣,元代蒙人稱之為"襻子答忽"。"比甲"則是便於騎射的衣裳,無領無袖,前短後長,以襻相連的便服。 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隨漢族習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婦女也有這種習俗(稱為襦裙半臂)。 元代女服分貴族和平民兩種樣式。貴族多為蒙人,以皮衣皮帽為民族裝,貂鼠和羊皮製衣較為廣泛,式樣多為寬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寬肥,由於衣長曳地,貴夫人外出行樂時,必須有女奴牽拉。這種袍式在肩部做有一雲肩,即所謂"金綉雲肩翠玉纓",十分華美。作為禮服的袍,面料質地十分考究,採用大紅色織金、錦、蒙茸和很長的氈類織物。當時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紅、黃、綠、褐、玫紅、紫、金等為主。 元代平民婦女穿漢族的襦裙,半臂也頗為通行,漢裝的樣子常在宮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現,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鄰國高麗的影響,都城的貴族後妃們也有模仿高麗女裝的習俗。
只找到了幾個,不是很詳細,希望採納,謝謝啦。

『陸』 古裝服裝設計圖怎麼畫

最好畫唐代的服裝因為那個時期的衣服最接近現在
可以
把面料換成靠金屬的面料
或者
無袖
領口加大
盡量誇張
我之前的中國風服裝【設計】是用紙做的
上面畫的是
水墨畫
效果不錯

『柒』 什麼服裝古裝

一般來說在古代只要唐朝才會有這樣真正展現女性大膽,美麗,嫵媚和性感的服裝,因為在此以前女性的地位都比較低所以穿著多以素色和保守的為主,自唐朝以來,大開國門後有了更多的各式各樣的布,而且女性的地位不斷提高,在做衣服和顏色的選擇上就有了一個更大膽的進步,所以才有了那麼沒的古裝。

『捌』 求cos衣服的製作方法,教程,主要是古裝的

一、自製

在這一部分里,要說的就是如何將你要COS的人物的服裝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由於一的COSER對於服裝的要求都很高,基於這一點,自製的服裝在價錢方面就比較占優勢(中國滴COSER一般是粉窮滴),而相對於訂做的服裝的差價,首先就要從選擇適合的布料開始。

1.選料

在這一環節內,推薦各位COSER盡可能的在所在城市的布匹批發市場進行,當然,越大越劃算,畢竟「貨比三家」不是句空話!

2.在選好要COS的人物後,最好可以將其服裝分解,這里包括顏色和材質,將其記錄後,根據COSER的具體身高,作出估算,得出所需要的布的長短大小。此處需要注意服裝顏色,最好可以列印出來或招徠相近顏色的物品,這樣便於選擇布料的顏色,有條件者可以考慮比色板的使用,因為服裝的色差是在挑選布料時很容易出現的問題,尤其注意藍、綠色系。

3.當一切准備妥當後,可著手進行布料的選擇。出於對舞台效果的追求,常有人會選擇絲綢或人造的亮色材料,但選擇此類材料時,應考慮到剪裁的方便性,以及衣服的垂感或支撐性。而在選擇布、麻這一類材料時,則應注意到一些褪色的問題,因為這與前面提到的色差問題屬一類。當在選擇人造皮毛或皮革時,就要了解其材料的特性,皮毛需要選擇長短、柔軟度及皮毛的外觀,即直、捲毛等類型,而皮革則要考慮其質地、紋理,光滑亦或粗糙。此外,在此處還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大多數服裝材料都是會縮水的,所以請在購買時一定詢問清楚布料的布幅,有意識的放一點尺寸在裡面。另外,不建議用一些表面上看似效果相同,但經不起推敲的材料來進行縫制。

4.當一切前期工作打點完成後,就該進入到最重要的制衣階段了在裁剪衣料之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根據測量計算好的尺寸(包括縮水在內),將服裝的分解圖畫出來。在此之後,便可根據之前畫好的圖,拿石膏或粉筆類的東西在平整鋪開的布料上打線,完成之後便可以沿線剪裁了。剪裁時要注意服裝邊角的處理,因為此處較容易出錯。另外,在剪直線時,一定要仔細。布料剪好後,就可以進行縫制了。縫制衣服,通常是手工或機械(這里制家用縫紉機)作業,前者常用在一些較細小的方面,如帽子、領口、袖口等,而後者則多用在扦邊、砸線一類的工作。在這里要注意手工縫制時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針法。

5.最後修繕.此處並不是一些重要的內容,不過是將制好的服裝浸水洗一至二次後,讓COSER試穿,再針對不合身的地方進行修改,根據不足的地方進行完善。

二、改制

在這一部分中,著重說名一下在專業COSPLAY服裝製作店拿到衣服後和自製服裝初步完成後,我們可以對服裝進行的一些可行的細致的修改和調整。

當拿到成衣後,試穿時,可以考慮修改以下幾點。

1.領口、袖口

因為不同服裝對於領口、袖口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佐助的領口,小嘰的洋裙袖口等,在服裝可調整的范圍內,建議放寬尺寸,在需要領子立起來的效果時,除了在縫制時留心,還可以利用紙張來製造效果。此處某青建議用買襯衫時所帶的那種材質的硬紙板。鑒於服裝自有顏色與紙板顏色的差別,在做效果時,不推薦粘合和縫紉的方法,若有條件者,可以利用縫制服裝時所剩的邊角料來縫制一個可開合的雙面領口,便於將紙板插入、取出。

2.關於道服的鏤空部分

此處所講,是如犬夜叉、桔梗等的日本古代神社道服。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位於肩部的鏤空部分。當通常大多數人在縫制此類服裝的時候,會將鏤空部分用白布來縫合,可是,其實這樣做的話,服裝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了。在這里,推薦另一種方法:將白布大面積的縫制在以鏤空部分為中心的四周,從表面上看,既是鏤空的,又可以保證服裝整體的協調感,若還嫌此法過於繁瑣,還可以在鏤空處以透明玻璃絲為線,縫一到二真,這種方法較簡便,但要注意放玻璃絲的長度。

3.裙子

長、短裙在此皆適用。因為訂制的裙子,如需加襯,價格便會提高,因此,大多數COSER都會選擇自己添加襯裙,在這一點上,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1.)若垂感好的裙子,則可選擇較薄,垂感好的紗襯。

2.)若需要裙子蓬起來,則可選擇多層,較厚較硬的紗襯來進行縫制。

當然,在COSPLAY的服裝製作中,肯定還存在這很多技巧與竅門。這就要靠廣大的COSERS在以後的COS中發動主觀能動性來找尋啦!

亮片布

還有些特殊布料,比如亮片布。舞台用得到。因COS而異!

以上是入門滴布料知識,下面開始製作流程滴講解

其他的像花邊、蕾絲、貼花、流蘇、珠子等。網上有現成的,買回來縫上就OK了!

大家都十分清楚「人靠衣裝,馬靠鞍。」這句話的道理,所以,在此也不多說服裝對一場COS及COSER的重要性了,而是著重講一下對於COSER服裝的自製和改制。

『玖』 古裝服裝設計圖怎麼畫

對人體各部位的圖解有助於讓學生對人體各部位的比例有所了解。豎線表示模特在紙上的大小,這條線被分為8等分,頭部佔l/8。整個豎線由中點—分為二,再將分好的上下兩部分再分為2,將這分好的4個部分再從中間等分,便得到8個等長的部分,每—部分長度為模特頭部的長度。一般人的身體為7或8個頭的長度,而畫時裝畫時的身體與頭的比例常常可變為1:9。下頁畫的模特表示出人體是如何分成8等分的,模特頭部呈橢圓形,肩寬為頭部寬度的3倍。

將人體以圓柱體、長方體和橢圓形表示出來

要記住,人體也是一種物體,有它特定的形狀。為了讓這一點得以充分表現,有必要將人體的各部分用不同的示意圖表示出來。
最好一開始用筆輕輕勾出一張草圖,並用圖示的方法將模特表現出來。這時才能運用這種法將模特的其他動作、你自己在鏡子里的動作或者一張好照片里的動作表現出來。勤學多練很要,你得一而再、再而三地練習才行。
一開始,我們在人體上畫一個大小適當的橢圓形來表示人體的頭部。為廠在臉部畫上相應的眼、鼻等五官,我們還得藉助輔助線:如圖所示,先作—條豎線,再作一條橫線經過豎線的中點。在此基礎上再作兩條橫線。中線是畫眼睛的地方,最為重要,如果是側面像,則將橢圓形傾斜一個角度即可。

正如最後的成作所顯示的那樣,輔助線可幫你確定眼、眉、耳、鼻、嘴的位置,在畫真人時,我們心裡總是假想幾條線,以便畫出頭部各種動作和相應各部位的比例。

當我們畫頭部時,總是先假想出幾條輔助線,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地描繪出眼睛、鼻子和嘴的所在部位。如圖所示,這些假想的輔助線是繞著頭部外緣的幾根線條,盡管我們實際上看不到它們。

人體各部位的表現

眼:
眼睛呈球狀,並且嵌在眼眶裡,繪畫時更要時時記住眼睛是球狀的。

鼻:
在繪畫中鼻的基本形狀可以想像為楔形,而時裝畫上的鼻子只是略略帶過。

嘴:
嘴唇是由肌肉組成的,並且有各種各樣的形態。在模特張嘴時我們雖然能看見她們的牙齒,但我們畫嘴時並不將它們『—一畫出,而是一筆帶過。

耳:
在時裝畫中,耳部只是略略幾筆,但我們應知道怎樣將耳部的所有細節畫出來。

頸部:
為了能夠正確地理解頸部的轉動和它各個部分的變化情況,並將它們表現出來,我們向您列出三個方向表現頸部肌肉組織狀況的示意圖。在時裝畫中,脖子通常畫得比正常人的要略長些,這樣給人感覺更加優雅。利用脖頸輪廓線之間的相互交錯就可將脖於的轉動表現出來。
頸部的基本形狀是一個圓柱體。如果要在時裝畫中表現一件衣服的領口,那麼必須表現出圓柱體的感覺,這就是為什麼在畫領口時需要一些輔助線。

臂:
在畫人物四肢時,必須時刻牢記它們都是立體的,具有空間造型。
為了說清楚這一點,我們用曲線、圓等簡略的方法將手臂表現出來。這里畫的輪廓線與我們—開始向您展示的人體基本形狀吻合,在關節處畫出骨骼的輪廓。

手:
人手的長度與人臉從下巴到額發際的長度相等。由於手上有許多關節,手上的動作便十分豐富。

我們從表現手的姿勢開始學習。

我們用圖解的方式將手的動作分解並表現出來,這個方法也就是我們在畫整個人體時用的。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才能對手部進行細節描寫,畫好每一根手指。

畫人難畫手,畫好它得多次反復練習才行。練習將你自己手的各種動作畫出來,或者畫出照片中的手部動作。

腿:
畫手臂的方法同樣適用於畫腿。腳和手—樣都不好畫,也得不斷地練習才行,寫生是最好的方法。

簡單的解剖學:

在你真正開始畫人體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人體皮膚下面的肌肉組織和骨骼結構。正是這些肌肉和骨架才給予人體外在的形態,這一點可以在皮膚之下窺見一斑。

為了看到皮膚下面的情景,請細細研究一下這兩張圖。並將它們與你自己的身體結構加以比較,從而幫你了解人體整個內部肌肉組織結構和外在的表現形式之間的關系。

知道各個肌肉和骨骼的名稱並不重要,但是任何人,只要想學習時裝畫藝術,就得學習—下解剖學。

練習畫骨骼的組成、關節的功用和肌肉的結構,這些練習可以使你在學習人體畫時輕松一些,也可以讓你畫中的人物更具活力。

『拾』 在哪裡找古裝服裝面料比較多

你又是想找面料比較。你可以。找好一點的也行,你可以到網上去銷售就找得到發達,要好一點就到淘寶里。找一找。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