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培訓機構 » 陝西罐罐面培訓在哪

陝西罐罐面培訓在哪

發布時間: 2020-11-29 22:38:23

『壹』 陝西什麼東西最好吃

烤肉、灌湯包子、牛羊肉泡饃、葫蘆頭泡饃、臘牛羊肉、樊記臘汁肉夾饃、涼皮(麻醬涼皮、漢中涼皮、秦鎮涼皮、岐山擀麵皮、麵筋涼皮)、鹵汁涼粉、三原油塔、酸菜炒米、粉湯羊血、黃桂柿子餅、鳳翔「臘錢肉」、陝北米脂「驢板腸」、梆梆面、biangbiang面、岐山臊子面、楊凌蘸水面、藍田蕎面餄餎、禮泉烙面、韓城大刀面、耀州窩窩面、澄城手撕面、華縣洋芋面、扯麵、手擀麵、撈面、宮廷罐罐面、田莊羊肉面、韓城羊肉糊卜、旗花面、苞谷糝面、臘八面、拌湯面、箸頭面、耀州蘑菇窩窩面 、耀州咸湯面、漢中梆梆面、合陽頁面、猴頭面、麟游血條面、彬州御面、澄城手撕面 、漿水面、撥刀面、扶風涎水面、乾縣酸湯面、華縣大刀面、陝北剁蕎面,攪團、攪團魚魚、漢中梆梆面、戶縣擺湯面、耀州蘑菇窩窩面、大荔爐齒面、西安油潑箸頭面、西安猴頭面及猴耳朵面、合陽頁面、三原疙瘩面、麟游血條面、陝北剁蕎面、油潑面、炸醬面、燴面、炒麵、鹵面、粘面、灕水面、米兒面、菠菜面、麻什面、清湯面、糊湯面、漿水面、蒜蘸面、涼拌面、臨潼罐罐饃、蒲城椽頭饃、石子饃、渭南時辰包子、秦鎮米麵皮、乾縣鍋盔、發面餅、燙面餅、蔥花餅、油旋餅、肉餡餅、菜餡餅、單餅、雙餅、千層餅、蒸餅、芝麻餅、核桃餅、柿子餅、鍋貼、煎餅岐山掛面、乾縣叉酥、榆林炸奶鏈、佳縣蜜碗、子洲果餡、西安甑糕、西安蜂蜜粽子、歧山御京粉、扶風鹿糕饃、三原泡泡油糕、富平太後餅、大荔爐齒面、綏德油旋、定邊糖饊子、漢中菜豆腐、陝南熱涼粉、洋縣棗糕饃、洋縣豬白血、甑糕、菜豆腐、陝南熱涼皮。

『貳』 陝西面和甘肅面都有哪幾種啊 區別大嗎

你好!

按照你的描述「主要是洋蔥 青椒 西紅柿炒的拉麵」, 這個就不是陝西或者甘肅的麵食,倒像是拌面或者撈面,因為,只有這兩種放很多菜的,其它的面條都是放的調料。

比如,下面這個就是拌面:

1.
http://www.chinadiy.net/bbs/attachments/month_0609/0MK9rrDow+Y=_ocOKAqflkBhE.jpg

2
http://58fz.com/upload_image/Restaurant/2007022711222871021.jpg

,,,,,,,,,,,,,,,,,,,,,

陝西和甘肅比較起來,陝西的麵食(尤其是面條)是最多的。
我本人是北京人,曾經去過陝西,但是沒有去過甘肅,所以多甘肅的麵食(尤其是面條)不是很了解。

我印象最深的是陝西岐山臊子面,這個味道不錯。
就是下面這個:
http://bbs.jz.shang.com/uploadimg/2007/09/12180440230.jpg

其它的陝西面條太多了,下面是大部分陝西地方的面條,有很多我連聽說都沒有聽說過,是查資料看到的。

1。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具有3000年的歷史,最早始於周代。製作時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黃花、木耳,烹湯澆面而成。岐山臊子面以「薄、盤、光、酸、辣、香、煎、稀、汪」的特點而聞名遐邇。

2. 楊凌蘸水面
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湯面分盆裝、越嚼口越香。楊凌蘸水面的面和湯是分開的,吃的時候從大面盆里夾出寬厚且長的面條拉到碗里的湯中,然後夾著面條一口一口地咬著吃。 。

3. biang(音)biang(音)面
biang(音)biang(音)面流傳千年,久負盛名。面「筋、光、香」,用炒鍋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筍片、菜瓜等與面共同翻炒,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是很地道的秦地風味。

4. 戶縣擺湯面
有點像過橋米線。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湯,越是陳年的越好,黑黑的醬油色,上面漂滿切碎的韭菜葉。吃時,夾一小箸面條,放入湯里擺一擺,然後再吃,故名「擺湯面」。

5. 蒜蘸面
一小碗干辣椒面、切好的蒜瓣、澆上煮沸的油,吱拉一聲,金黃色的油層慢慢蓋住辣椒面,碗邊浮起油沫,然後加些陳醋和少許鹽,寬大的面條撈出來倒進一個大碗里,放入青菜即成一碗蘸著蒜湯,酸辣鮮香的蒜蘸面。

6。 華縣洋芋面
源自於華縣的一種民間麵食。

7. 蕎面
陝西名小吃之一,已有600年的歷史。尤以陝北、韓城、西安校場門白蕎面最為有名。製作時選用新鮮蕎麥現做,一般涼食,亦可加羊肉臊子熱吃。特點是清香利口、條紅筋韌。

8. 關中涼面
多味調和,清爽利口,面條有筋力,為夏季佳品。

9.藍田面
是一道用料考究、獨具特色,已有千年歷史的風味麵食。初以蕎麥面為面料,配以熟羊肉、蔥花及茴香、八角、辣椒、花椒、胡椒等熬制的羊肉湯,吃起來香而不膩,味道鮮美。

10。宮廷罐罐面
罐罐面又稱壽面,流傳此面是唐朝宮廷宴品,是專為皇帝和楊貴妃特製的。配料經過切、碾、濾、烘、炒、爆等工藝。面色感鮮艷、氣味香醇、麵筋湯濃、無腥不膩。

11。田莊羊肉面
羊肉面是田莊的一大飲食特色,到田莊不吃羊肉面就如同到西安沒有吃羊肉泡饃。純純的羊肉湯、地道的田莊手工面,熱氣、香氣、辛辣氣撲面而來。

12.韓城羊肉糊卜
講究的是原汁原湯。先將蒜片、辣椒面、香菜略炒,再下羊肉片,加肉湯。最後放入切好的面餅絲,出鍋前澆入辣椒油,再烹以香醋。一絲一絲,甚有嚼頭。

13.禮泉烙面
烙面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燒一鍋開水,將面盛在碗中,反復用開水澆之,稱之為「泖」。然後調上佐料,即可食用,佐料的調配比較獨特,用上等的豬油調和辣椒面,配以蔥花、韭葉、鹽及當地釀造的香醋,可加湯食用,亦可干吃。

14。 春節臊子面
陝西當地別具一格的春節食品。

15。鹵肉菠菜面
將鹵制的肉品加入菠菜面中,別具特色。

16。扯麵
扯麵是關中地區的傳統麵食小吃,陝西八大怪之一,寬如褲帶。用燒熱的油潑後攪拌食之,其特點是色澤協調、光滑柔韌、淡雅清香。

17.油潑面
手工擀制的又粗又寬的面條,在開水中煮熟,先配上蔥花、肉絲、花椒粉、鹽等配料,再撒上一層厚厚的辣椒面,滾沸的油鍋里舀出幾乎一勺花生油,猛地澆潑在辣椒面及面條上。面條經油潑燙,表皮焦黃,食時焦辣香脆柔韌兼而有之。

18.西紅柿雞蛋面
西紅柿與雞蛋炒熟,澆到煮熟的面條上,紅艷多汁,味道鮮美。
20酸湯面
亦稱「細長面」,特點是「薄、光、煎、稀、汪、酸、辣、香」。柔軟耐嚼,湯香撲鼻,做法精細,別具一格。

19.刀削麵
以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

20.西府幹拌面
把面條放進沸水鍋燙熱後撈出,用好的醬油,加上豬油,不用湯,拌以醋、花生醬等調味品,特色:香辣多味。

21。韓城大刀面
大刀面全在技術,使用傳統大刀,切時右手提刀,左手按面,邊提邊落,案隨刀響,刀隨手移,面搓成絮,木杠壓,成硬塊,擀成一毫米薄厚,疊起成半圓形。面切細如絲,水開下鍋,兩滾即熟。

22.翡翠面
即菠菜面,綠色的面條輔以筍絲、雞絲、火腿、青菜等彩色「澆頭」,色彩鮮艷,味道可口。

23.撈面
撈面是北方常見的大眾麵食,用杠子壓成一尺寬的長幅面片,疊起來用刀切成細條。煮熟後輔以炒蝦仁、溜魚片、焦炒麵筋等。

24.菜面
菜面是地道的「素麵」。面條煮熟後過冷開水、瀝干,用適量熟油拌勻,放於大盤中,拌以時蔬菜品,輔以各種佐料。

25。乾縣澆湯面
前鍋下面,後鍋調湯。在涼水裡冰一冰,更光更筋,口感更好。之後放入加了臊子的滾湯。

26.龍須面
龍須面是傳統風味筵席面點品種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面細如發絲,猶如交織在一起的龍須,故名龍須面。

27.燴面
燴面特點是碗大、麵筋、肉爛、湯醇、味美,以羊肉燴面最為正宗。

28。炒麵
以瘦肉、冬筍、香菇為配料,切成絲炒過,放入上等手工面條炒熟,口味獨特。

29.旗花面
「旗花面」也有叫「奇花面」的。因面上五顏六色似花非花,故曰「奇花面」;也有叫「七花面」的,因它所用的雞蛋花、蔥花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樣的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故得名「旗花面」。

30.臘八面
用八種蔬菜和肉製成臊子,包括豆腐、胡蘿卜、白蘿卜、核桃、花生米、蓮子等,與面同煮。

31.苞谷糝面
細包穀糝稀飯中下入韭菜葉寬、長10厘米的面,炒蔥花、調辣子即可,為了正宗起見千萬別放醋。

32.拌湯面
湯和面各佔一半(菜一般是:豆腐、紅白蘿卜、黃花、木耳、肉、韭菜、西紅柿、菠菜)。

33.耀州疙瘩面
將面擀成掛面粗細,煮熟放入涼水中,用筷子將面捲成圓團形,即成疙瘩面。放入臊子湯、辣椒油、蒜泥即可食用。

34.箸頭面
細細的「箸頭面」,碗內放入鹽、醬油、醋,再撈入面條,放少許青菜在上面。

35. 耀州蘑菇窩窩面
將加入雞蛋和好的面切成筷子粗細的條,再切成方丁,用筷子將面丁掀成窩形。備料包括蘑菇、核桃仁、海參、魷魚等。

36. 蕞面
擀好的面,切韭菜葉寬,長10厘米;菠菜、豆腐、蒜苗炒熟,倒入下好面的鍋內。

37. 耀州咸湯面
面條拌油,各種調料如鹽、辣子,放入湯鍋,煮沸化開。食用時將湯澆在面上,放蔥、姜、豆腐絲。

38. 漢中梆梆面
漢中風味食品,將很薄的面片切成1-3厘米寬的面條。湯里加醬油、醋、鹽、辣椒油、胡椒粉、蔥花,最後加少許豬油。

39. 合陽頁面
製作頁面和煎餅相同,食用時調入鹽、五香粉、醋、麻辣油、韭菜、蒜苗,淋入熟豬油。

40。猴頭面
將面條扯成小手指粗的長條,揪成三角形的面片,形狀像猴頭。

41. 定邊蕎剁面
將蕎麥麵粉和成面團,擀成薄餅,用專用剁刀(月牙形、長約一尺、兩端有柄,雙手操作)剁成韭葉寬的長條,再將羊湯澆入即可。

42. 麟游血條面
用豬血將麵粉和成團,在擀好的面條上抹一層豬油,折疊、切成細條,蒸熟,剁好臊子(肉丁、菠菜、豆腐、生薑)拌入即可。

43. 彬州御面
彬州地方風味特色,也稱「玉面」,因其色亮如玉而著稱。是一種有別於涼皮的麵粉特製食品。

44. 澄城手撕面
面和好後,不用擀、不用切,只用手來撕,然後配以各種湯料,麵筋道,口感好。

45. 安康雜糧漿水面
以漿水為湯汁,以雜糧做面條,先將手工擀制的長面煮熟,涼開水浸過,盛入碗內,澆上熗過油的蔥花、花椒水,調入辣椒油、撒上香菜末即成。

46. 撥刀面
所有面都是同時下鍋,因此一樣筋道。所用的面使用新麥面,因此具有濃厚的麥香味。

47. 扶風涎水面
一鍋盛湯,一鍋煮麵。湯是蔥花雞蛋豆皮海帶香菜蘑菇臊子湯,面條薄筋光滑,澆上熱氣騰騰的煎湯,吃過面條的湯再倒進鍋里加熱,因此稱涎水面。

48. 大荔爐齒面
因其形似爐而得名,原料有麵粉、五花豬肉、筍瓜、油炸豆腐等21種,經和面、制爐齒面、制鹵、煮熟調味等工序,可謂選料嚴格,配料多樣、工藝精細、面條柔韌光潤,臊子香辣味濃,誘人食慾!

謝謝!!

『叄』 陝西趙栓餐飲的宮廷葯膳罐罐面味道怎麼樣 價格怎麼樣

木有吃過額 不過罐罐面是真好味

『肆』 刀削麵最早到底是山西的還是陝西的

你好!!

一: 刀削麵:

據說,刀削麵來自於黃河流域,也就是我們說的中原地區。
但是,至今沒有歷史考證來證明這個說法。
目前,比較有名的是山西刀削麵和陝西刀削麵。

下面有個傳說,可以看作是個例證吧。

據傳當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為防止漢人起義造反,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器具全部沒收,並規定每十戶人家只能用一把廚刀,切菜做飯時輪流使用。
一天中午,有位老漢想取刀做面,不料刀已被別人搶先拿走了。老漢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塊薄鐵皮,就順手撿起來揣在懷里。
回家後,老漢取出鐵皮,就用這個切吧!他把揉好的面團放在一塊木板上用左手端好,右手操起鐵片就削了起來,薄薄的面片飛入鍋中後不住地翻滾,很快就煮熟了。
老漢把面撈入碗中澆上鹵汁,邊吃邊說:「好得很,好得很,以後再也不用排隊取廚刀了,就用這鐵片片削吧。」

這就有了刀削麵。

二:罐罐面:

罐罐面」又名「砂罐煨面」,本是四川崇慶縣(今崇州市)的風味小吃,已有5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小砂罐先將面臊在火上煨好,再舀出來澆在碗中已經煮熟的面條上做成的。由於「罐罐面」又熱又燙,原汁原味,且湯鮮味美,故長期以來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隨著新型煲仔爐的出現,如今製作「罐罐面」已經更加方便,同時其製作方法也相應有了一些改進。

最初的「罐罐面」只有「三鮮罐罐面」、「海味罐罐面」兩種,味型也僅僅局限於咸鮮味。而如今人們已在原來「三鮮」和「海味」的基礎上,派生出了許多新的「罐罐面」品種,如「牛肉罐罐面」、「腸旺罐罐面」、「酸菜豆花罐罐面」等。味型也在原來單一咸鮮味的基礎上,增加了家常味、麻辣味和酸辣味等。

製作「罐罐面」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在製作前,先要用老母雞、豬排骨、豬棒子骨等熬好一鍋鮮湯。即使是檔次較低的小餐館,也至少要熬好一鍋棒子骨湯,以供煨面之用;二是「罐罐面」的面臊都要先在大鍋里加工制熟後,再分別舀入小砂罐內。顧客來了之後只需將小砂罐上火加熱片刻,即可上桌。這樣既能節省人工和燃料,也不至於讓顧客久等。

謝謝!!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