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班點評老師
⑴ 培訓師如何點評反饋
在做培訓的過程中,培訓師往往需要對學員的演示進行點評反饋。點評一方面是為了肯定學員好的方面,鼓勵其繼續發揚,另一方面是要指出學員不足之處,提供改善意見。如何對學員進行點評,非常能夠顯示出一位培訓師的內在功力,筆者在此希望能夠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和各位分享一下。一、開篇點評先贊美、先肯定,而且要大力地、毫不吝嗇地贊美、肯定。一位學員能夠上台當眾演示,絕大部分事前都是做了很多准備工作的,付出了時間和精力,懷著信心,誰都希望自己的表現能夠得到認同。所以,先贊美、肯定,而且還是要大力、毫不吝嗇的贊美、肯定,一方面不單能夠促使鼓勵學員繼續發揚他的長處,另一方面還能讓學員「有面子」,心裏面比較好地接受接下來聽到的改善意見,能讓接下來的建議發揮效果。二、提建議要准確無誤,方式講究。好的點評是要正確地指出不足之處,幫助改善,而不是亂點評、亂彈琴,否則會讓學員看不到自己的盲點所在,也讓其它聽眾吸取不了他人的教訓經驗。因此,點評的時候一方面需要培訓師本身功力深厚,給建議的時候能夠高屋建瓴;另外一方面更加需要培訓師在聽的時候集中注意力,認真聆聽、認真觀察學員的表現,並在腦海中快速反應,准確找出學員表現的重點問題所在。而在提建議的時候,方式方法也非常重要,或者是和風細雨,或者是一針見血,具體要看學員的個人性格而定。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節目裡面的兩位點評嘉賓就非常專業,黃菡老師屬於和風細雨,潤物細無聲,樂嘉老師則屬於一針見血,醍醐灌頂。他們的點評和引導非常值得我們培訓師參考。三、點評反饋要及時。點評反饋,時效性很重要。因為人的記憶都是有時效性的。不管是贊美肯定還是提建議,及時的點評反饋,能讓人立刻回想剛才的表現,被點評人的認識會更深,他對點評意見的認同度更高。而延遲推後的點評反饋,聽眾往往需要回憶,有可能早就忘記了。就算回憶起來,當時候的形象也不那麼鮮明了,效果就差了許多。點評反饋越延遲推後,效果越弱。四、點評反饋要具體。點評反饋,也是在說明一件事情、說明一種情況。點評越具體、越明確,被點評的學員和聽眾就越清楚、越容易理解他的好和不好,越清楚、越容易理解就越能夠發揚長處、改善短處,培訓師的點評就越有說服力。就好象我們說瑞士手錶好。單單說好,我們印象不深,也沒有說服力。如果我們能夠指出:瑞士手錶時間精確、歷史悠久、手工製作,非常經典,非常珍貴,值得擁有,那就能夠給人非常深刻的記憶和非常有力的說服力。五、點評反饋要示範。這點是針對提改善意見的。點評是希望別人有改進的,那最好的方式就是你示範一個正確的例子給他看,讓他非常明確地知道應該如何做。不但讓被點評人知道那裡不足,還能夠知道如何改善不足。好的點評反饋無處不在,只要多多觀察、善於總結,我們就能給到別人幫助。最後要說明的是,本文是在劉穎丹老師的《如何給反饋》一文的基礎上,有感而寫,參考了劉老師的部分觀點,在此表達謝意。(作者:陶水豐)
⑵ 我看到個別培訓老師對王紫傑老師評價不怎麼好(當然也好評價很好的),所以我該不該去聽他的課程
培訓老師也會有競爭,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總難免有人眼紅,搞人身攻版擊的,這是常事,不過我個人權覺得有點卑鄙,這些老師應該把重點放在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而不是以攻擊他人來提高知名度。這就是中國教育制度的悲衰。
支持的,頂一下貼!!
⑶ 怎麼評價老師培訓普通話的情況
你為什麼要評價老師培訓普通話的情況?是老師要求的嗎?那你就根據他上課的情況 如實評價就行。可以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教姿教態、教學語言、普通話准確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謝謝採納為滿意答案。
⑷ 評價培訓機構看什麼
·一、看規模
規模大的培訓機構學員報名多,往往開班比較快。而且,大機構教學用內機房和PC機比較多,容可以保證一人一機
·二、看品牌
選擇好品牌的培訓機構是選擇培訓的重要因素,品牌是一種品質的象徵,代表了該培訓機構的綜合實力與素質。一般來說,品牌過硬的機構,培訓質量較有保證
·三、看師資
對學員來說,訓練有素的教師是培訓質量的保證。教師應具有豐富的產品技術和教學管理經驗,熟悉當今IT行業的最新技術。此外,參加一些認證培訓。· 四、看學習環境
參加IT培訓,教學設備非常重要,因此,選擇培訓機構時應關注設備。能否提供足夠的練慣用機。
·五、看實習環境
參加IT培訓,進入企業之前,學員擁有的項目實戰經驗在求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六、看就業服務
學習結束之後,能否提供良好的就業推薦服務?學員是否能夠實現「求學、求職一步到位。
⑸ 學校對新上崗教師培訓怎樣評價
對於這個培訓項目,大部分學校和老師都認為是有必要的,但是依然有許多建議和意見
您看看這篇文字,是有親身經歷的老師寫的,希望看過之後,大家能了解,老師和學校對這個培訓的看法和建議
對新上崗教師培訓的幾點建議
安徽省無為縣教師進修學校(238300)汪文華
新上崗教師是中小學教師隊伍中的特殊群體,他們處於准備期(學生)向適應期(教學新手)跨進的起始階段(或者稱為「適應前期」)。在准備期,他們應積累了一定的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知識和技能,初步了解了教育教學工作的專業性,取得了教師資格證書。新上崗教師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特點:
1、沒有教育教學經驗。由於對教師角色剛由想像進入參與,他們往往憑借著學生時代教師給予他們的教育教學上的直觀感受,進行機械的模仿。他們「育」不作為、「教」不得法,使得他們有強烈的焦慮感。
2、不了解學校常規工作。雖然他們掌握了教育教學常規工作的理論知識,但是他們各自所在的學校有著自己的具體規定和要求。對工作的不適應,往往導致出錯較多。這使得他們易於產生失敗心理和很重的失落感。
3、難以及時適應新環境。由於初來乍到,沒有和其他教師形成和諧的同事關系。由於剛從學生時代的集體生活步入個體生活,生活上會遇到許多困難。兩者之間的差異往往引起他們的孤獨和寂寞情緒。
因此,新上崗教師的培訓應該針對這幾個特點來設計與操作。
一、培訓目標和內容定位在「四基」
通過集中培訓和崗位研修,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學技能,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學常規,掌握學校的基本情況,獲取教師群體的基本認同。
1、基本的教育教學技能:學生教育、班級管理和課堂教學的准備、實施、評價和研究的基本技能。這些是新上崗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成為其專業成長的基礎,並在實踐中積累實踐性知識。
2、基本的教育教學常規:學校教育和教學活動的基本內容、一般過程及其要求。這些是新上崗教師實現由學生向教師角色轉變、逐步勝任工作的關鍵,還是他們順應學校、適應群體的必然要求。
3、學校的基本情況:學校的規章制度,學校的特色和文化,以及本校的學生和家長等。這些是新上崗教師適應校園文化和工作環境的必修課,其意義在於幫助他們通過對學校、學生和家長的熟悉,定位自我角色和價值。
4、群體的基本認同:參加學校的主題教育活動和教育教學研究活動等。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在交往中被他人逐步了解、主動接受,在活動中表現自我、建立自信,在過程中尋找到歸屬和位置,從而調適心理、緩解壓力。
「四基」的目標指向,不僅僅立足於專業上的准備,而且關注新上崗教師的行為准備和心理准備。因而,其培訓的過程是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一個全面發展的過程。
二、培訓方法和手段定位在「兩位」
由於新上崗教師已是正式的教育工作者,其角色決定了他們要滿足學生及其家長對教師的一般要求,要盡快勝任教育教學工作,成為一名合格教師。他們既是教師(工作上),也是「學生」(專業上);既要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也亟需通過培訓發展自我。因此,新上崗教師的培訓,從培訓所應起到的作用上看,一是「歸位」,二是「崗位」。
(一)歸位
通過短期集中的學習,使新上崗教師了解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基本情況及其對教師素質、課堂教學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了解本地(如,縣教育局、鄉鎮中心校)對教育教學常規工作的基本要求。短期的集中,可由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組織實施,也可由鄉鎮中心校組織實施。這是前提。其目的有二:一是進行「補課」,縮短職前教育與教育實踐之間的差距;二是引導「中規」,能夠按照規范要求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既歸專業之位,又歸操作之位。
(二)崗位
通過崗位上的實踐研修,使新上崗教師由「了解」到「掌握」,順應學校環境,能夠基本勝任教育教學工作,適合教育教學要求。為此,要引導他們參加學校的主題教育活動,觀察活動,寫活動記錄和活動思考。參加學校等教學研究活動,觀察課堂,寫聽課筆記和評課意見。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設計教育活動方案,組織活動,並進行反思;上公開課,陳述教學設計,撰寫課後小結。
三、實踐案例帶來的幾點啟示
目前,對於新上崗教師的培訓有兩種基本取向,一是「崗前」培訓,二是「崗位」培訓。前者,本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後者堅守崗位「練兵」的理念,各有此獨特的作用。
【案例一】安徽省2009年特崗教師崗前培訓
1、培訓內容
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與規范要求,新課程理念與教學改革,備課、上課、評課常規與教學基本技能,班主任工作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2、培訓形式
採取人員集中、專題講授、案例分析、模擬演練的方式。
3、培訓時間
8月26-28日集中培訓。
4、培訓地點
本著「方便教師、就近學習、厲行節儉」的原則,劃片集中進行培訓,由安徽師范大學、合肥師范學院、阜陽師范學院、皖西學院等四所高師院校承擔培訓任務。
【案例二】上海市實驗學校「入門見習期(1—2年) 」校本培訓
(一)目標:
建立新教師培訓制度,建立專業行為。
(二)實施:
1、新教師拜師,由資深教師傳授職業基本規范。
2、雙月談心,由校長、教導和帶教老師負責定期傾聽溝通。
3、完成見習「匯報課」(半年一次,每人兩次)。
4、專題研討學習學校提供的《給新教師的建議》。
5、到本校、外校、名校聽課交流。
【分析】
「案例一」實施的是短期(3天)的院校集中培訓,其內容分為三個方面:職業素養、教學工作、教育工作。這是根據當下對新上崗教師的一般要求設計的「崗前」培訓,具有統一規定性。「案例二」實施的是長期(1—2年)的校本培訓,其關注的是新教師的專業行為養成,同時也關注他們心理成長。它具有很強的「校本」性(基於學校、為了學校)和「崗位」針對性。「案例一」偏重的是理論知識的告知,「案例二」則訴求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兩種培訓模式應該結合起來:集中——校本、崗前——崗位、理論——實踐、理念——行動。
【啟示】上述兩則案例給我們的啟示很多,其要點如下:
(一)要旨歸於教師發展,這是長遠目標。也就是說,要引導新上崗教師在心理、行為和專業上有充分的准備,促進新教師素質整體結構的全面成長。
(二)要從專業的角度規劃,這是新上崗教師成長的關鍵。也就是說,要突出專業行為的養成和專業理想的建立,為他們專業成長打下扎實的根基。
(三)短期集中與校本培訓要有機結合。也就是理論引領、示範引路要落位在自主學習、實踐研修中。其中,資深教師、骨幹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責無旁貸。
四、需要解決好的幾個主要問題
由新上崗教師的特點及其培訓的特殊性生發出的以下幾個主要問題,需要予以比較合理的解決,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職業道德規范的熏陶和專業理想的培育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對中小學教師應有的道德品質和職業行為兩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調節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教師與國家、教師與社會相互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這是新上崗教師的必修課。除了通過專題講座、師德報告和文本閱讀等方式進行職業道德規范的熏陶外,校長、教導和帶教老師要負起對新上崗教師職業行為的觀察、指導責任。通過榜樣示範、「現身說法」、行為矯正、肯定激勵等方式,培育其專業理想,即事業心、責任感和積極性,以形成追求專業發展,並獻身教育工作的動力。
(二)基本常規的順應和基本技能的具備
基本常規和基本技能包括教學工作常規和班級工作常規兩個基本組成部分。作為新上崗教師,一方面要熟悉本地本校對教學工作(備教批輔考研)的一套制度,能夠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實施學科教學工作,並隨時得到指導和幫助。一方面要在協助班主任組織、管理班級活動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班級工作的常規內容和要求,奠定擔當班主任的基礎。因此,學校應給予新上崗教師「地位」——班主任的副手,創設崗位訓練的「平台」——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組織班級活動。這是作為教育者的新上崗教師在培訓上的必然選擇。
(三)環境的基本適應和群體的基本認同
新上崗教師所處的環境,不僅是物質上的,如辦學條件、食宿條件等,還包括地理位置、人文環境和學校的文化氛圍、人際環境等。作為學校管理者,對群體中新成員的關心照顧不能僅留在生活上,更為重要的是心理上的關照。多與新上崗教師談心,不定期與他們共餐;引導他們參與學校集體活動、文化體育活動等,帶著他們參加家訪和社區活動;寬容他們的「錯誤」,多鼓勵多表揚;給予「拋頭露面」的機會,等等。通過這些讓他們被集體認同,成為群體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員。這其實也是一種「培訓」,但卻常被忽視。
綜上所述,新上崗教師的培訓要本著解決他們面臨來自學生、家長、同事和校長的,來自製度、規章、學校文化和專業訴求的挑戰;要在他們基本專業行為形成和專業理想塑造的關鍵期,不停位於眼前(「崗前」培訓),而「遠視」於他們將來的專業成長。
⑹ 評價一下老師這個職位,包括培訓班的!
怎麼評價呢?我就是做老師的,而各地的老師又不一樣。有的老師發財了,有的老師還是苦著。都說老師這職業很高尚,但發不了財也餓不死。我不知道怎麼評價才好。
⑺ 問:對培訓老師的評價
對不同的老師評價自然有所不同,但是他們都是我們人生的指路者
很開心為你解答,希望你能採納
⑻ 對老師的評價怎樣寫
對老師的評價:
1、老師授課認真,細致,能充分利用時間,形象條理,對重點知識的講解十分清晰易懂,使同學們對知識易與理解,老師講課時的激情會感染我們,課堂氣氛很好。
2、老師年輕漂亮,善於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課堂氣氛很活躍。授課認真仔細,聲音甜美,和藹可親。態度認真負責,極有耐心,是我們心中可親的老師。
3、老師講課十分認真投入,內容綱舉目分,條理性很強,而且特別善於舉例,讓同學理論聯系實際,學習起來十分輕松,而且印象深刻,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為人和藹,課堂能與同學們互動,營造溫馨的課堂氣氛。
4、老師治學嚴謹,要求嚴格,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循循善誘,平易近
人。注意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較為活躍。上課例題豐富,不厭其煩,細心講解,
使學生有所收獲。半數認真工整,批改作業認真及時並注意講解學生易犯錯誤。
5、老師對待教學認真負責,語言生動,條理清晰,舉例充分恰當,對待學生嚴格要求,
能夠鼓勵學生踴躍發言,使課堂氣氛比較積極熱烈。
(8)培訓班點評老師擴展閱讀:
評價之類的語言普遍存在把「寄語」和「評語」弄混淆的情況。要分清這兩種情況,寄語是送給一個人的話,而評語才是評價一個人的語言。
適當的加入寄語或意見是可以的,但不能轉變評語和寄語在本質上的區別。而學生評語則一般為老師、同學、家長等非本人對一人的評價。
⑼ 院感培訓老師講完課後怎樣點評總結
老師講完課叫我們總結這一堂課。最後怎麼寫
⑽ 怎麼樣給培訓老師評價
客觀 不要因為對你嚴厲就貶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