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的721法則
⑴ 營銷的721原則
營銷的「721原則」:70%的營銷資源投向消費者,20%投向終端,10%投向經銷商。
⑵ 721怎樣提升自己的能力
1、理清自己的能力菜單,確定自己能力提升的目標
提升能力的第一步是要弄清楚四個問題:
(1)我最突出的能力有哪些?
(2)目前工作最急需的能力是什麼?
(3)對比工作急需的能力我最欠缺的能力是什麼?
(4)我應該如何提升這些欠缺的能力?
你可以列一個表單,逐一回答上述問題,這樣你所欠缺的能力以及今後努力的方向就一目瞭然了。
2、制定自己提升能力的行動計劃
制定行動計劃時,要注意幾點:
(1)從知識結構上的合理、優化與提升。
一個主管的知識結構,大體上有三種類型:專業知識;管理知識;相關知識 。只有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知識結構,才能有效的支撐和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
第一類是傳統的知識結構,即僅有某一專業知識的結構。這是唯一的知識結構,或稱線性結構。這種知識結構已遠遠不能適應形勢對管理者的要求。
第二類是「T」型知識結構,或稱為縱橫結構。這里的「縱」,表示某一專業知識方面的深度;這里的「橫」,表示與某一領域相關的知識面的跨度或廣度。「T」型的知識結構也可以稱為通才的靜態結構。一個現代管理者的知識結構如果缺乏時間標量,沒有反映知識更新率的指數,仍然是不完整的。
第三類是具有時間概念的「T」型知識結構,或稱通才的動態結構。這類知識結構的主要測定指標有三個:即深度、廣度和時間度。只有這樣的知識結構,才是管理者理想的知識結構。
(2)結合職業和工作需要去「補短板」。
一般而言,我不主張「補短板」,主張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通過學習使長處更長,優勢更優。但如果你眼前的工作職位確實需要這種能力,那就必須補上這個缺少的「短板」。例如,作為一名職業管理者,如果你在職業管理者所必備的職業知識和能力上有短板,那麼,你就得必須補上。比如,溝通能力是管理者的最基本的素質要求,如果你要想在管理崗位上有所發展,你就必須補上這一課,否則,你就不稱職,你就無法有更好的發展。假如你的性格和習慣無法改變,確實補不上這一課,你就應該考慮是不是轉換職業道路,比如走技術發展的道路。
(3)從行動上如何約束自己
知識的掌握和積累必須化為實踐和行動,否則知識再多也只能是紙上談兵。所以,你在學習的同時,一定注意把學到的知識、方法和工具運用到自己的管理實踐中去。比如,你學習了關於時間管理、目標管理、溝通管理方面的知識和方法,那就要有意識給自己制定一個如何落實的行動計劃,如何檢查自己的執行情況,如何改進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⑶ 什麼是股市721魔咒
所謂股市721定律抄,通襲常是指通過股票取得財產性收益的小散中,70%是賠錢虧損,20%是保本,10%的盈利。何以定律,是經過歷史檢驗,每每應驗的。
721,只是一個表面現象,何以721?才是定律中的定律,才是意義所在。大凡70%甚至加上另20%總是認為,為何10%的盈利,是因為他們是所謂的股神,高手;總是認為所謂高手之所以成功,在於把握大盤趨勢,於是乎70%+20%總是盡力去捕捉大盤趨勢的每一次機會,到處遍訪高人尋求高人的指點,在眾多淋漓口七舌簧的股神的股評面前,一次一次失去自我,一次一次無所適從,一次一次失去可以守候的機會,失去應當能以守候的收成。
70%+20%的人為什麼總是這樣迷失自我,神化10%的高人,因為他們不明白股市是個什麼東西,總是認為高手贏在技術上,所以總是自覺地刻苦尋求「技術派」的支持。
⑷ 請問721法則是什麼
OTC的721原則,即: 70%的精力投在消費者; 20%的精力投在終端 點; 10%的精力投在經銷商。
⑸ 何為互聯網的721定律
就是說當某個領域發展的非常成熟了之後,一般情況下,這個區域裡面是輪不下三個以上的競爭者,比如行業的主導者,我們這里稱他為老大,占據者百分之60到70%的市場份額,並且是由他制定這個領域裡面的游戲規則。而第二位競爭者這里我們稱為老二,一般情況下他是有穩定的百分之20到30%的市場份額,有的時候他會去挑戰一下老大,因為有時候他不想遵循游戲規則,會耍耍脾氣,就會去給老大一點顏色看一看。剩下的市場參與者一共只能夠佔到10%左右的市場份額,基本上就是那些拍老大和老二的馬屁的人。由於現在互聯網越來越發達,新生的行業也越來越多,但是企業它是有生長期和成熟期的,在不同的階段它公司在市場上面的競爭力以及它的發展前景,股權分布也是不同的,針對互聯網721定律在網上也是倍感爭議。
⑹ 7+2+1成人學習法則是什麼意思
成人學習有其固有的一些特點和指導原則——這些特點是培訓師在培訓前應內該認真考慮的容,培訓
師必須熟悉並據此合理設計培訓教案,這樣,在每一次培訓開始前的准備中,它總能幫助培訓師做得更完美。
為了便於記憶,這些原則可以歸納為「彎道2聲譽」法(RAMP 2 FAME):
溫故知新原則
Recency
適合原則
Appropriaten Feedback
動力原則
Motivation
重點原則
Primacy
雙向溝通原則
2-way Communication
反應原則
Feedback
主動性學習原則
Active learning
多感官學習原則
Multi-sense learning
練習原則
Exerc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