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培訓機構 » 動員員工參加企業培訓的案例

動員員工參加企業培訓的案例

發布時間: 2020-12-05 23:27:01

⑴ 企業員工培訓與管理有什麼好的案例和故事

有一幅漫來畫叫做「同樣是自燃燒」,左邊畫的是一支蠟燭在燃燒,放出明亮的光;右邊是一個煙頭,燃燒出濃濃的黃煙
蠟燭,看似平常,它點燃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而煙頭的燃燒,卻不僅消耗了人們的金錢,還縮短了人的壽命。由此我想到,在我們的生活中,那些整天默默無聞的工作著的人們,任勞任怨,無私奉獻,這不正是蠟燭的精神嗎?然而那些整天無所事事,坐享其成,造假騙人的人,他們不正是社會的「煙民」嗎?掃除煙民,凈化社會!
在企業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同樣是燃燒,讓我們都以蠟燭的方式燃燒吧,企業就會發光、發亮。

⑵ 企業及培訓案例怎麼寫

堅持按需施教、務求實效的原則。
根據公司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和員工多樣化 企業管理培訓 需求,分層次、分類別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靈活的培訓,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培訓質量。
企業培訓計劃 匯能達管理咨詢 一篇企業培訓計劃方案範文,以供大家參考。
一、原則與要求 1、堅持按需施教、務求實效的原則。
根據公司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和員工多樣化培訓需求,分層次、分類別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靈活的培訓,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培訓質量。
2、堅持自主培訓為主,外委培訓為輔的原則。
整合培訓資源,建立健全以公司培訓中心為主要培訓基地,臨近院校為外委培訓基地的培訓網路,立足自主培訓搞好基礎培訓和常規培訓,通過外委基地搞好相關專業培訓。
3、堅持「公司+院校」的聯合辦學方式,業余學習為主的原則。
根據公司需求主流與相關院校進行聯合辦學,開辦相關專業的專本科課程進修班,組織職工利用周末和節假日集中授課,結合自學完成學業,取得學歷。
4、堅持培訓人員、培訓內容、培訓時間三落實原則。
高管人員參加經營管理培訓累計時間不少於30天;中層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業務培訓累計時間不少於20天;一般職工操作技能培訓累計時間不少於30天。
薪酬管理咨詢 二、總體目標 1、加強公司高管人員的培訓,提升經營者的經營理念,開闊思路,增強決策能力、戰略開拓能力和現代經營管理能力。
2、加強公司中層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完善知識結構,增強綜合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和執行能力。
3、加強公司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技術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增強科技研發、技術創新、技術改造能力。
4、加強公司操作人員的技術等級培訓,不斷提升操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強嚴格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
5、加強公司員工的學歷培訓,提升各層次人員的科學文化水平,增強員工隊伍的整體文化素質。
6、加強各級 流程優化管理 人員和行業人員執業資格的培訓,加快持證上崗工作步伐,進一步規范管理。

⑶ 急需關於生產性企業員工培訓的案例

員工培訓,是指一個組織通過教學、案例分析或實際操作等方式,提高和改進員工的理念、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模式,從而使其按照組織的要求和發展目標,完成和改進本職工作並不斷向前發展的過程。

在歐美發達國家,員工培訓被認為是企業最有價值的可增值投資。據美國教育機構統計,企業每投入1美元用於培訓,便可有3美元的產出。美國《財富》雜志指出:「未來最成功的公司,將是那些基於學習型組織的公司。」通過培訓,不僅可以提升員工的個人素質和技能而使員工受益,正如克里曼•斯通所言:「全世界所有員工最大的福利就是培訓」,而且可以提高員工的自覺性、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和企業歸屬感,來增加企業產出的效益和組織凝聚力,並為企業的長期戰略發展培養後備力量,從而使企業長期持續受益。員工培訓已滲透到西方發達國家現代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成為企業解決實際和潛在問題、提升競爭能力、拓展市場份額、制定發展戰略的核心工具之一,如:員工入職時,需要培訓;員工績效考評結果未達標時,需要培訓;員工輪崗晉級時,需要培訓;新技術、新工藝應用時,需要培訓;新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和系統出現時,需要培訓;新工作崗位出現時,需要培訓;出現高成本、高故障時,需要培訓;研究開發技術落後時,需要培訓;市場推廣不利時,需要培訓;顧客頻繁投訴時,需要培訓……

但是,在對待培訓這個問題上,當前國內大多數的企業卻長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認識和做法:如,許多企業只關注對物的投入而忽略對人的投入,視培訓為成本和負擔,導致企業員工素質下降、觀念陳舊、產品積壓、業務停滯,從而無法生存而瀕臨倒閉;另外許多企業卻又面臨著培訓阻礙發展的另一個普遍問題:受訓後員工離職攀高枝導致關鍵人才流失,從而造成崗位真空,以至於眾多的企業領導人扼腕而嘆:「不培訓是等死,怎麼培訓了反而變成找死啦?」

如何扭轉對培訓認識的傳統錯誤觀念、如何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員工受訓後的流失,是解決當前國內培訓發展阻礙的一個關鍵。這方面,一些知名企業的觀點和做法頗值得我們借鑒:

◆摩托羅拉:系統化的員工培訓是企業發展戰略中重要的一部分。

摩托羅拉一貫認為:「人是企業中最寶貴的資源,只有向這些有限的資源提供各種培訓機會並給予發揮的空間,才能釋放其最大的能量,從而培養成一支同行業的優秀人才隊伍,以不斷滿足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為此摩托羅拉每年為員工培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規定每位員工至少每年要接受40小時與工作有關的學習,內容包括:新員工入職培訓、企業文化培訓、專業技能培訓、管理技能培訓、語言培訓及海外培訓等,並同時積極推廣電子學習(E-learning)。

◆惠普:員工培訓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投資。

惠普公司在員工培訓方面花的錢遠遠超過著名培訓機構ASTD調查數以千計美國公司得到的平均水平(每人每年1000美元)。在惠普公司的理念中,員工培訓被認為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投資。

其培訓過程由「硬」到「軟」,不斷深化:從「技術業務知識」到「溝通技巧」再到「文化、思維」,體現出惠普在培養人才方面的一種哲理——在需要的時候提供必要的培訓。

◆海爾:貫穿「以人為本」、提高人員素質的培訓思路,建立一個充分激發員工活力的人才培訓機制,最大限度地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充分開發利用人力資源,從而使企業保持高速穩定的發展。

海爾集團自創業以來一直將培訓工作放在首位,上至集團領導,下至車間一線工人,根據每個人的職業生涯設計、制定出個性化的培訓計劃,搭建個性化發展空間,提供充分的培訓機會,並實行培訓與上崗資格相結合。

海爾培訓工作的原則是「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急用先學,立竿見影」。

◆麥當勞:「要使人才培訓後不流失,關鍵要把企業的培訓計劃與員工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計劃融為一體。」

麥當勞認為:要使人才培訓後不流失,關鍵要把培訓與員工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相結合。要計劃一下他在未來的一二年內可能到達什麼位置,讓他清楚上面的職位需要多少人、現有多少人、有多少職位有待升遷和補充。讓員工感覺到在麥當勞的前途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博士倫:「因噎廢食不可取,關鍵是未雨綢繆,做好關鍵職位的人才穩定和人才儲備工作。」

博士倫認為:對人才培訓要看得長遠一些,不要因為個別人培訓後跳槽就因噎廢食,關鍵在於防患於未然。

博士倫公司在接受培訓前與員工簽訂《培訓服務協議書》,規定員工接受某類培訓後在本公司的最短服務年限,如果未滿服務期要求跳槽,則應補償企業的培訓損失。

該公司採取兩項對策應付人才流失問題:

1)預先做好人才儲備工作,將流動頻率較大的關鍵崗位進行職位分解,把上一級的職位一分為三或四,一旦職位出現空缺,下級人員可及時進行補充。這樣,出現個別員工跳槽時,工作不會因此中斷,而且下級人員也有了晉升的機會。

2)給那些關鍵職位的人才提供恰當的市場報酬。

◆聯想:「辦長久公司的根本大計是百年樹人問題」,我們更看重人才的忠誠培訓,讓企業文化這只「看不見的手」挽留住受訓人才,方為上策。

在聯想,不論是管理培訓,還是技能培訓,企業文化的培訓始終貫穿其中。每位員工的必修課都包括聯想集團戰略規劃所涉及的培訓、聯想集團戰略調整所涉及的培訓和專門的技術內容培訓,人才培訓與企業發展戰略緊密相聯。

在聯想,培訓人才和留住人才相輔相成:「留住人才的關鍵在於它能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培訓和發展空間,而培訓則常常是員工感受企業是否在盡心盡力地為他們創造發展機會的依據,是體現企業文化的重要形式。」

上述經過市場千錘百煉的企業培訓觀和培訓操作經驗啟示我們:一個企業若想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在無情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惟有建立起注重學習的組織文化環境,樹立良好的學習氛圍,根據實際需求對員工不斷地進行有的放矢的培訓,改進員工的知識和技能,並採取配套有效措施吸引員工、留住員工,開發並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從而提升企業的整體核心競爭力,方能得以實現。

英國科學家詹姆斯•馬丁研究表明:人類科學知識在19世紀每50年增長一倍;20世紀中期,每10年增長一倍;20世紀70年代,每5年增長一倍;目前,估計每2—3年增長一倍。所以,企業只有強化企業員工培訓機制,不斷進行知識、技能更新,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向培訓要效益、以培訓謀求發展空間,才能適應科技的發展,為企業提供合格的人力資源,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使企業永葆活力,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可以說,培訓工作進行的好壞,越來越直接地影響到企業的運營品質,成為企業能否超越競爭對手的重要指標;員工培訓,已經成為企業進步的催化劑,是企業持續發展、永葆青春的「源」動力。
(轉)

⑷ 培訓案例:企業花錢培訓員工為什麼

企業,是正常生產單元。
員工,給企業掙了錢;企業,才能給員工分錢。
國法庄嚴國法尊嚴

⑸ 給我一個關於員工培訓的案例,可以是你們自己公司的,必須是積極向上的事例,謝謝!只要好就採納

到網路上去搜一搜

⑹ 企業團隊培訓關於團隊失敗或成功的案例有哪些

目前中國的員工存在很多問題,如:
1、「主管要求桌子擦六遍,德國、日本和瑞士等國的員工於是永遠擦六遍,甚至無須任何監督與考核;而中國員工先是甚至有可能擦七遍,然後便會出現無督導與考核狀況下的忽悠」,這是中西員工的巨大差距所在,其文化、制度、管理技術和行為演變的路徑何在?
2、「三個和尚沒水喝」,員工團隊精神缺乏,企業文化的凝聚力不夠;內部溝通成本大,員工組織人和自然人不分,一些員工甚至在組織中拉幫結派,搞小團隊,企業難以形成通力合作,眾志成城的局面;
3、員工浮躁不穩定,沒有職業化的價值觀念和心態:沒有感恩意識和大愛精神,責任意識匱乏;沒有優秀的自我管理和自律的能力,工作不踏實、不認真,動輒頻繁跳槽,沒有忠誠理念;
4、公司「硬產品」和「軟產品」品質不穩定:員工職業操守和客戶精神匱乏,沒有職業化的品格和相應的專業技能,更不能呈現職業化的工作形象;有的員工甚至會將「中國製造」變成「中國濫造」。
5、以農耕、威權和前工業化時代的中國文化為背景,中國員工在這種深刻的文化烙印的影響下,如何實現由社會人、學校人或自然人向職業化的企業人的價值觀念、態度、思維方式、品格操守、職業技能終致職業化形象的綜合蛻變,實現由特殊主義、本位主義、威權主義和經驗主義文化向客戶主義、制度主義、協作主義、服務主義等方面的質的蛻變。

我可以給你推薦位國內知名講師:常亮老師(上海經理人培訓網),我聽過他的課,相當的精彩,受益匪淺,可以立即落地見效,他是位經理人管理與領導技能培訓專家、職業化團隊培訓專家、店長管理與領導技能培訓專家,他關於企業員工培訓的大綱如下:

第一單元 為什麼要成為中國企業一流的員工
第一章 擺脫人生與企業經營的宿命
第一講 人生經營要有危機感
一、 生命啟示:危機感與執著精神幫助成就職場卓越
二、點燃思考:人生經營的危機與陷阱
三、現實昭示:今天的領導地位並不代表明天能夠生存
四、把握真諦:擺脫人生經營的宿命

第二講 企業經營要有敬畏感
這是一個空前變幻莫測的時代,沒有一家企業是絕對安全的。 湯姆•彼得斯
一、楊瀾啟示:企業經營應有的敬畏
二、現實昭示:傳統文化下華人企業的困惑
三、規律警示:擺脫企業經營的宿命
四、方向指引:企業命運的蛻變路徑
小組討論分析:
人生命運蛻變的路徑和企業命運蛻變的路徑是什麼?

第二章 一流的職業化水準是職業生涯成功之根本

第二單元 如何成為中國企業一流的員工
第三章 價值觀是人生成敗的度量衡
—— 一流員工的職業化觀念(意識)管理
第三講 我們為誰而工作
----成功經營職業生涯的四個核心觀念
一、 工作觀:公司為你搭平台,你為自己經營品牌
當輕視工作成為習慣,你的人生將留下無法挽回的遺憾。 斯太爾
二、 定位觀:確定原點,發揮所長。
重要案例:比爾•蓋茨談成功的兩大關鍵。
總有一扇大門是為你打開的。比爾•蓋茨
三、 責任觀:責任有多大,成就有多大。
工作是我們用生命去做的事。 威廉•貝內特
四、 成果觀:苦勞沒有任何價值,要用結果證明價值與能力。
小組案例分析:成功經營職業生涯

第四講 一流企業如何打造
—— 一流員工企業經營的九個核心觀念
一、 客戶觀:企業存在的基石--對客戶需求的尊重。
二、 質量觀:產品質量的好壞折射人格品行的高下。
三、 文化觀:文化是企業的核心價值,文化是組織的靈魂,文化是第一生產力。
四、 制度觀:制度是企業成功的基石,制度是第二生產力。
五、 技術觀:科學技術與管理技術是顯性的第一生產力。
六、 服務觀:服務是現代人生命價值的根本,工業時代,人與人之間本質上是服務關系
重要案例:中外服務意識相差50年
七、 競爭觀: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違之必滅。
自然法則只能順應不能違背。市場競爭的法則是:不好的員工必須淘汰。
八、 創新觀:誰繼續以往的做事方式,註定帶來災難乃至滅亡。
九、 效益觀:一流員工的天職是效益,是利潤,是成本控制。
小組案例分析:成功的職業經營、企業經營必須秉持哪些正確觀念?

第四章 態度是命運的控制塔
—— 一流員工的職業化心態管理
精神的完美和心境的安寧是一切人類幸福和利益的最高境界。
第五講 積極心態是前程美好的前提
——個人遠景心態蛻變修煉
一、 感恩是積極心態之首,是愛的前提
二、 愛心是一切動力的源泉,是責任的基礎
三、 責任是人生品格的基石
四、 目標(企圖心)讓責任真正落地
五、 自信是成就事業的基礎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男人和女人「小看自己」的歷史。 亞伯拉罕•馬斯洛

第六講 積極心態是自我成功的基礎
——自我管理心態蛻變修煉
一、自律:意志力的強弱是貧富成敗的決定主因
最有力量的人是能掌控自己的人。 希納爾
二、專註:千招好不如一招絕,一生做好一件事
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能夠永不倦怠的把你的體力和腦力用到同一個問題上。 愛迪生
三、務實:腳蹋實地是成功的根基
浮躁是人性的重大原惡,是成功的最大殺手。
四、忠誠:忠誠是自我成功的珍寶
五、敬業:凡含淚播種者,必能歡呼收割!《聖經》語
六、堅韌:沿著黑暗的深巷走下去,便可以和黎明會合
重要案例:偉大是磨出來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取代恆心。 卡爾文•柯立芝

第五章 思維方式是導引成功的鑰匙
---- 一流員工的思維方式
第七講 積極的思維方式
一、一流員工的結構思維
重要案例:拉上你的窗簾—透過事物看本質。
二、企業管理中的系統思維
洛倫茲的蝴蝶效應理論
三、職業化員工的工業思維

第八講 消極的思維方式
一、工作中的點線思維
二、企業中的局部(本位)思維
不要把自己封為正義的化身。基督教教義
三、運營管理中的農耕威權思維
小組討論:請就工作生活中的案例說明六種思維方式作用並相互關系
第六章 品格決定命運
—— 一流員工的職業品格
第九講 一流員工如何與團隊渾然一體
——團隊協作品格修煉
一、尊重: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尊重別人的能力。
重要案例:從招聘落選到成為微軟副總裁
二、謙遜:職場成功必須處理好和別人與環境的關系
「銳氣藏於胸,和氣浮於臉,才氣觀於事,義氣示於人」 曾國藩
三、協作:工業化時代職業化員工的基因。
四、寬容:胸懷有多大,幸福有多大。
受國之詬,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老子
五、 主動:唯主動不可以成為命運的主人。
重要案例:美國密西根大學中西管理人員的調查

第十講 一流員工如何培養領導魅力
——人際領導品格修煉
一、 誠信:誠信是回報最高的投資,是文明的根基,企業生存的根本。
真誠待人是得票率最高的領導品質。 庫澤斯、波斯納
二、 沉穩:逆境大浪,心穩如石
三、 謹嚴:細致謹嚴是通往成功的橋
四、 果敢:勇於擔當,敢做敢為,決策果敢
五、 大度: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六、 共贏:共贏是團隊建設理念的靈魂
七、 激勵:卓越的領導者必是卓越的激勵者

第十一二講 一流員工如何開拓創新
一、品格修煉的終極目標:承擔責任,開拓創新
二、創新的威力:為什麼必須創新
中國要成為強國,必須變肢體型國家為腦力型國家。
重要案例:如何從員工做到董事長
三、創新的心智前提:自省
四、創新的力量源泉:學習
重要分析:中西員工學習力分析
一切失敗,皆因無知。 斯賓塞 知識時代將最終導致90%的工業時代的勞動力消失。柯維
五、創新的動力:可持續的激勵引導機制
六、一流員工如何創新
小組討論:工作中我們可以從哪些層面有效開展創新?

第十二講 品格決定命運
一、珍視品格的力量
二、影響命運的人性的十二大原惡
三、影響命運的人性的十二大美德
真正的能力來自讓人欽佩的人格。 拿破崙
四、如何鍛造個人與下屬優秀的品格
小組案例討論釐清:
人性的十二大原惡形成的原因及對命運與前途的危害。
如何鍛造自己與下屬優秀的品格?

第七章 人人都可成為中國企業一流的員工
第十三講 人人都可職業化與實現一流
一、什麼障礙了職業化與一流員工隊伍的鍛造
二、職業化與一流的員工隊伍鍛造落地重點
三、人人都可職業化與塑造一流

課程與要點回顧
結語:堅持不懈 終會成功
另外,站長團上有產品團購,便宜有保證

⑺ 案例分析,求助,請問企業應當如何把員工培訓落到實處

【時代光華管理培訓網】員工培訓計劃作為企業人力資源開發中的一項基礎工作,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因此,正確有效開展員工培訓計劃是企業從事培訓計劃的人員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當前我國企業培訓計劃工作存在的問題

1、培訓計劃就是教育,教育就是培訓計劃

由於培訓計劃在我國起步較晚,許多人對培訓計劃認識不足,把培訓計劃跟教育混為一談,認為培訓計劃就是教育,教育就是培訓計劃工作,其實二者有著很大的區別。培訓計劃主要是培技能、訓技能、用技能,它具有時間短、范圍窄、費用高、教材內容深及實戰性強、老師要求從實踐中來等特點,它是以提高能力和資格為目的。

2、培訓計劃沒有與企業總體目標緊密結合

企業無論為員工提供何種培訓計劃,其目的都是為企業實現總體目標服務,然而在實際培訓計劃過程中,往往容易出現內容、方式、課程與企業總目標聯系不緊密的情況,培訓計劃容易流於形式。

3、沒有有效的培訓計劃體系和流程支撐,缺少必要的管理

盡管有不少企業都在做培訓計劃,但沒有有效的培訓計劃體系和流程,僅強調培訓計劃的執行,不強調培訓計劃工作過程的有效控制,結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培訓計劃效果卻不理想。

4、只培訓計劃少數成員

這種現象在企業中普遍存在,這里有兩個誤區。其一是有的領導認為培訓計劃工作管理人員應該重點培訓計劃那些經過挑選、有發展潛力的人員,因此不管什麼培訓計劃都讓他們參加,從而忽視了對所有管理人員的培訓計劃。其二是認為單位的現時工作最主要,因此,只讓那些沒什麼事的工作人員參加培訓計劃,於是培訓計劃就集中在某些人身上。

二、有效開展培訓計劃工作的方法

1、把培訓計劃工作提升到企業重要的發展戰略上來

企業發展戰略無論是產品開發戰略、產業發展戰略、技術創新戰略還是組織結構戰略,離開了相應的人力資源開發戰略的支撐都是不可能建立和實施的。欲使企業整體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具備同國內外一流企業抗衡的競爭力,沒有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作保證,是根本不可能的。因而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時,必須把員工培訓計劃放在突出的位置,使之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構成部分。

2、讓培訓計劃成為對員工的內在激勵方式之一

現代企業在堅持傳統的外在性激勵(主要體現為工資、獎勵、表彰等)的同時,更為注重對員工進行內在性激勵,使工作本身充滿挑戰性、充滿趣味,能滿足員工的成就感、好勝心和個人興趣。通過員工培訓計劃促進員工全面發展和個性完善,提升員工的從業本領和完善員工的個人人格,可以引導廣大員工擺脫對物質的片面追求,轉而嚮往較高層次的「工作生活質量」。

⑻ 員工培訓案例

例一:犯錯的員工(一)
背 景:員工小馬性格內向,不太愛跟別人交流,但在工作過程中,經常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也按自己的方式作事,有點處以為是,出現過多次作業記錄寫錯,其中有一次造成社內投訴,班組長處罰小馬,讓他抄寫30遍作業記錄,並且必須當天交,同時給員工開了一張過失單,小馬什麼也沒說,但小馬當天並沒有完成,沒有上交,接下來是小馬與班組長的對話。
對 話:
小馬:班長,你給我的時間跟本就不夠讓我完成。
班長:好!那你什麼時候給我。
小馬:後天早上給你。
班長:可以,但是不是30遍,而是50遍。
員工不服氣,提出質問
小馬:作業記錄你也會確認,流出去了,你為什麼不罰抄?
班長:我有我承擔的那一部分責任在,除了不讓錯誤流出外,我還必須得對已發生的錯誤進行錯誤分析,找出怎麼才不會讓錯誤發生和流出的真因。
(停頓了一下)那你不抄也行,你交一份怎麼防止這個錯誤流出的報告給我吧。
小馬:我沒學過,不會,你也沒時間給我去學呀。
組長:我也沒學過,但是責任使我必須得去挖掘,搞懂。

結 果:第三天,不馬交給班組50遍的抄寫的作業記錄以及一張過失反省單。

反省及困惑:
1、沒有把小馬叫出去詢問一下,當知道罰抄作業記錄時,自己是怎麼想的,
感受,有沒有必須讓他對自己被處罰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見;
2、當小馬問起受罰的應該班長也有份時,不知道怎麼說他小馬;
3、第三天應該找小馬談話。

⑼ 急需大公司員工培訓後跳槽的案例

不好意思,這種情況很少見,因為公司提供培訓都會簽訂服務協議的,一旦接受培訓的員工跳槽的話,相關的培訓費,違約金等比較高,特別是大公司,很少見很少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