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培訓機構 » 出口免抵退培訓

出口免抵退培訓

發布時間: 2020-12-07 06:18:17

A. 出口免抵退和生產企業免抵退的區別

出口免抵退和生產企業免抵退的區別:

  1. 只有生產型企業才實行免抵退回,答出口免抵退,出口企業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退稅,但不能抵扣進項稅。

  2. 出口免抵退包括生產企業免抵退,以及一些其他類型的企業免抵退。

  3. 生產企業免抵退是針對生產企業的,出口免抵退針對的是對外貿易出口的外貿企業。

  4. 企業出口企業的自產貨物當期應抵頂的進項稅大於當期內銷應納稅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稅。

B. 出口退稅和免抵退有什麼不一樣

1、退稅方式不同。生產的是免抵退,外貿的是免退。
2、退稅的計算方法不同。生內產退稅額是看留容抵額與免抵退額孰小,外貿的是根據進貨成本乘以退稅率。
3、產品來源不同。生產的必須是自產產品或視同自產產品,外貿的是外購的商品。

C. 沒有實行"免抵退"增值稅出口貨物的會計處理,

出口退稅
(一)出口貨物免退稅方法
先征後退:出口貨物一律按照規定回在銷售環節繳納增值稅等,答然後出口後,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出口退稅手續
免,抵,退;免是免徵本企業生產銷售環節的稅(出口環節),抵是指出口貨物在規定環節應該退還的已納稅款用來抵消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退是指未抵扣萬完的稅款給予退還
免稅采購:略
(二)出口貨物免退消費稅
免稅: 適用於生產企業
免 退 用於外貿企業

(三)出口貨物退稅率:詳見國家相關政策

D. 免抵退業務

海關方面不是很懂
稅務上:
1、在你們出口之前到屬所國稅局去備案,他們需要給你們轉專到專屬門的退稅科,確定你們的專管員。
2、然後領取出口發票(之前一星期需辦理票種核定)
3、有出口後去專管員那拷貝一表格,每個地方要求不一樣。
4、退稅率:你可以下載一個最新的免抵退申報軟體,在裡面根據你們的商品代碼(具體名稱不清楚了,報關單上會有)可以查詢的到,國稅不會給你們定退稅率。
5、最好核算好你們的出口日期去辦理,因為生產型企業出口時只要你們備案後,每月都要申報免抵退的,出口為0也要申報!

E. 出口退稅免抵稅額為什麼要交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出口退稅免抵稅額不用交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的。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期末留專抵退稅有關屬城市維護建設稅 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政策的通知》:

為保證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有效落實,現就留抵退稅涉及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問題通知如下:

對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的納稅人,允許其從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計稅(征)依據中扣除退還的增值稅稅額。

拓展資料:

免抵稅額就是出口應退稅額抵頂內銷稅額的部分,這部分是不退稅的。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假如這部分退稅,那麼內銷那部分就要交稅。這樣此部分不退,內銷相應的部分也不交,就兩相抵了。

由此可見,當期免抵稅額是指當期免抵退稅額減去當期應退稅額之後的余額,其反映的是「免抵退稅」企業當期從內銷應納增值稅稅額中抵減的那部分出口免抵退稅額,不是企業期末留抵稅額,更不是企業次月的期初留抵稅額。

通俗地講,是指企業的期末留抵稅額小於應退稅額所產生的余額,也就是說企業的留抵稅額不夠退。

關於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有關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政策的通知

F. 出口退稅中「免抵退稅額」指的是什麼

出口貨物退(免)稅是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對出口貨物退還或免徵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專轉環節按稅法規定繳屬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即對出口貨物實行零稅率。

(一)現行出口貨物增值稅的退(免)稅方法有五種:
1、免、退稅:即對出口銷售環節增值部分免稅,進項稅額退稅。
2、先征後退稅:即先按出口貨物離岸價征稅,在單證齊全後予以退稅。
3、免、抵、退稅:即對出口銷售環節增值部分免稅,進項稅額准予退稅的部分從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中抵扣,不足抵扣的部分實行退稅。
4、免稅:即對出口貨物直接免徵增值稅和消費稅。
5、免、抵稅:即對本環節增值部分免稅,進項稅額准予抵扣的部分在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中抵扣。
(二)出口貨物退(免)消費稅的方法:
免稅:對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自營或委託出口自產的屬於應征消費稅范圍的貨物,一律免徵消費稅。
退稅:對外貿企業收購後出口的已征消費稅的貨物實行退稅(全額退稅)辦法。

G. 出口退稅免抵退不退是什麼意思

一.增值稅的免抵退會計處理方法:

我國對出口貨物實行增值稅「免、抵、退」稅辦法已兩年多了,但有一些出口生產企業的財務人員對「免、抵、退」稅計算及賬務處理仍不能很好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免、抵、退」工作的進行。筆者現將「免、抵、退」稅計算方法簡介如下並舉例說明。

歸納起來,「免、抵、退」稅的計算可分為四個步驟:

一、計算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徵收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二、計算當期應納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上期末留抵稅額

若應納稅額為正數,即沒有可退稅額(因為沒有留抵稅額),則仍應交納增值稅;若應納稅額為負數,即期末有未抵扣稅額,則有資格申請退稅,但到底能退多少,還要進行計算比較。

三、計算免抵退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稅購進原料包括從國內購進免稅原料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公式為: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貨物到岸價+海關實征關稅和消費稅

四、確定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

若期末未抵扣稅額≤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期末未抵扣稅額,當期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期末未抵扣稅額;

若期末未抵扣稅額≥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免抵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0。

現結合實例說明如何進行計算和賬務處理。

例:某自營出口生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稅率17%,退稅率13%,2003年1—3月有關業務資料如下:

1、一月份,期初增值稅留抵5萬元,購進原材料等貨物500萬元,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85萬元,內銷產品銷售額300萬元,出口貨物離岸價摺合人民幣1200萬元。

①外購原材料、備件、能耗等,會計分錄為:
借:原材料等科目5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50000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5850000
②產品外銷時,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等科目120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2000000
③內銷產品,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等科目351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3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0000
④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即剔稅)
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1200×(17%-13%)=48(萬元)
借:主營業務成本480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480000
⑤計算應納稅額
本月應納稅額=51-(85-48)-5=9(萬元)>0,仍應交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140000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140000
結轉後,月末「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賬戶貸方余額為90000元。

2、二月份,外購原材料、燃料等支付價款850萬元、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144.5萬元;內銷貨物取得不含稅銷售額300萬元;出口銷售貨物取得銷售額500萬元。

①采購原料、出口及內銷的會計分錄與1月份類似,不再贅述。
②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即剔稅)
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500×(17%-13%)=20(萬元)
借:主營業務成本200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200000
③計算應納稅額(即抵稅)
應納稅額=300×17%-(144.5-20)=-73.5(萬元)
④計算免抵退稅額(即算尺度)
免抵退稅額=500×13%=65(萬元)<73.5(萬元),可全部申請退稅
⑤確定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
應退稅額=65萬元
免抵稅額=0
期末留抵稅額=73.5-65=8.5(萬元)
借:應收補貼款650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650000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85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85000

3、三月份,免稅進口料件一批,支付國外買價300萬元、運抵我國海關前的運輸費用、保管費和裝卸費用50萬元,該料件進口關稅稅率20%,料件已驗收入庫;出口貨物銷售取得銷售額600萬元;本月無內銷。

①免稅進口料件組成計稅價格=(300+50)×(1+20%)=420(萬元)
借:原材料4200000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3500000
應交稅金—應交關稅700000
②出口的會計分錄與前2個月類似,不再贅述。
③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即剔稅)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420×(17%-13%)=16.8(萬元)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600×(17%-13%)-16.8=7.2(萬元)
借:主營業務成本72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72000
④計算應納稅額(即抵稅)
應納稅額=0-(0-7.2)-8.5=-1.3(萬元)
⑤計算免抵退稅額(即算尺度)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420×13%=54.6(萬元)
免抵退稅額=600×13%-54.6=23.4(萬元)
⑥確定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
應退稅額=1.3萬元
當期免抵稅額=23.4-1.3=22.1(萬元)
借:應收補貼款13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221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234000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85000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85000

通過實務處理我們可以看出,在免抵退稅的計算方法中,計算「當期免抵稅額」主要是為了賬務處理的需要。因為當應納稅額為負數,且留抵稅額小於「免抵退」稅額時,可退稅額為留抵稅額,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留抵稅額。

賬務處理為:
借:應收補貼款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免抵稅額即為「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科目的數額,如果不計算出免抵稅額,在財務處理時將無法平衡

H. 在出口退稅中,免抵退稅額如何理解

「免、抵、退」稅是出口退稅的一種方式。《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推專動出口貨物實行免抵退稅屬辦法的通知》(財稅[2002]7號)規定,我國對生產企業自營或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自產貨物,除另有規定外,增值稅一律實行「免、抵、退」稅管理辦法。

「免」稅,是指對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免徵本企業生產銷售環節增值稅;
「抵」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
「退」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進項稅額大於應納稅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稅。

I. 免抵退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怎麼做帳

我想問一下你們是什麼類型的出口企業,像我們公司是生產型出口企業,我們公司的征稅稅率是17%,產品退稅率是15%,征稅率與退稅率之差是2%,這個出口人民幣銷售額*2%的差額就是要在每個月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表2第18免抵退稅辦法出口貨物不得抵扣進項稅額這一欄。這個差額可以在免抵退明細表上查得到,而且如果不是征稅率跟退稅率一樣的話,這個差額一定存在,每個月在增值稅申報表附表上都得要填寫。而且一般情況是先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並申報成功後,才會填寫出口免抵稅匯總表,因為這個匯總表需要增值稅申報表的資料才能生成。
對於出口業務,我們公司是這樣做賬的:
開發票確認收入時: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免抵稅額即主營業務收入*出口退稅率
摘要:出口轉內銷部分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出口不得抵免部分,即主營業務收入*征稅率與退稅率之差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轉載龍泉2007發的一個有關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的典型例題:
例1:某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對自產貨物經營出口銷售及國內銷售。該企業2005年1月份購進所需原材料等貨物,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85萬元,內銷產品取得銷售額300萬元,出口貨物離岸價摺合人民幣2400萬元。假設上期留抵稅款5萬元,增值稅稅率17%,退稅率 15%,假設不設計信息問題。則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1)外購原輔材料、備件、能耗等,分錄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50000
貨:銀行存款 5850000
(2)產品外銷時,分錄為:
借:應收外匯賬款 24000000
貨:主營業務收入 24000000
(3)內銷產品,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3510000
貨:主營業務收入 300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0000
(4)月末,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予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人民幣外匯牌價×(征稅率-退稅率)=2400 ×(17%-15%)=48(萬元)
借:產品銷售成本 480000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80000
(5)計算應納稅額
本月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上期留抵稅款-當期不予抵扣或退稅的金額)=51-(85+5-48)=9(萬元)
結轉後,月末「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賬戶貸方余額為90000元。
(6)實際繳納時
借: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90000
貨:銀行存款 90000
(7)計算應免抵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2400×15%=360(萬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3600000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3600000
例2:引用例1的資料,如果本期外購貨物的進項稅額為140萬元,其他資料不變,則(1)-(6)分錄同上。其餘賬務處理如下:
(8)計算應納稅額或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本月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上期留抵稅款-當期不予抵扣或退稅的金額)=300×17%-[140+5-2400×(17%-15%)]=51-97=-46(萬元)
由於應納稅額小於零,說明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46萬元。
(9)計算應退稅額和應免抵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2400×15%=360(萬元)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46萬元≤當期免抵退稅額360萬元時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46(萬元)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360-46=314(萬元)
借:應收出口退稅 46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3140000
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3600000
(10)收到退稅款時,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460000
貨:應收出口退稅 460000

上面的例題應該很清楚,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J. 免抵退出口貨物銷售額*退稅率為什麼不等於出口應退稅額

免抵退稅的應退稅額是通過抵減後再比較得來的.具體:
免抵退稅額=出口銷售額專*退稅率 - 免抵屬退稅額抵減額 -------抵減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進口料件*退稅率
應退稅額=min(當期增值稅期末留底稅額,免抵退稅額) --------比較
取其最小值就是當期應退稅額了。
至於為什麼不直接等是因為進口料件是不能參與退稅的,要剔除掉。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