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橋梁設計具體學些什麼,我需要學哪些
橋梁設計,首先是結構設計。除了一般的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以及鋼筋混凝專土、鋼結構知識外,工屬作者至少要會兩個橋梁結構計算軟體,以便相互照應。現在普遍採用的計算軟體是橋博和MIDAS,局部分析用ANSYS,也有用sup2000的,看個人喜好了。
然後是CAD,看cad圖紙是獲得設計經驗最快的途徑,也是以後向別人表達你的設計的必備工具。要是可以順便考個CAD高工證書更好。
還有既然是設計,最好還能在平時注重橋梁美學。不過如果是公路橋梁設計的話,這塊不是重點。
B. 朗築結構設計培訓怎麼樣
朗築是第一家做結構設計培訓的,業內的評價很不錯。混凝土中高級4個月的學習,學下來常見的大型項目都能拿的下來,進甲級設計院自然不成問題。
C. 有沒有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培訓班
有的。到www.co188.com 論壇去看看。有不少提供此類服務的機構在這回里做廣告答。
D. 求助呀,參加完結構設計培訓好找工作嗎
17年大學快畢業的時候正是夏天。學校路上寥寥的行人,教學樓里閃爍的幾點燈光,籃球場上也不見奔跑的少年和應聲入網後的掌聲。人們不約而同的擁入操場,在畢業晚會的音樂聲中,歡呼雀躍著,舉杯暢飲著,像是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湧入老莫餐廳的那一群孩子,訴說著自己陽光燦爛同時肆無忌憚的四年。充滿不舍的淚目但是又對未來無限憧憬的幸福。
我離開了校園,找到了一家小小的設計院。裡面擁擠的工作環境,各個部門之間的不信任,以及主要部門的優越感,讓看似忙碌的公司其實更像是想要奔跑的胖子。而這中間的我是個醬油瓶拖來拖去,這彷彿是來自現實世界的啪啪打臉。我很閑,閑來無事總是會想想自己想要干什麼,閑來無事會想想自己能幹什麼,於是閑來無事的我再也不想閑著了。我滾回了家。我媽問我:想干點什麼?我說:干點技術吧,站著把錢賺了,只琢磨自己結構上的事。不用被人情牽來牽去,點頭彎腰,輕松自在多好。在電腦上的敲敲打打中,我找到了朗築。在「朗觀天下,築建未來」的召喚下,我來到了武漢。
火車到站,我拖著繁重的行李,拖著疲累的身體。但是我的腳步是輕快的,因為我的心是無比暢快的。也許是因為對朗築有信心,也許是自信。我和來自天南海北朗築學習的朋友們住進了同一個房子里-------我們的宿舍。設施齊全,環境優越。打點行李之於聊聊閑篇,卻感受到他們對結構設計迸發的熱情,也讓我更加渴望。開課了,期待中我們見到了主講張老師和王老師。張老師是設計院總工,多年忙碌工作之餘,依然保留著對結構設計的熱愛。講起課來激情四射,生動有趣,彷彿像太平洋的颶風,總會撩撥起黃浦江的熱浪。讓理論顯得不再枯燥,讓計算顯得不那麼繁瑣。王老師是專業負責人,王老師很年輕卻成熟穩重。像是向導,帶領著迷途中的我們走向寬廣大道,一路學習中指出結構設計道路的溝溝坎坎指指點點。基礎薄弱的我剛開始聽起來確實有點拔劍自顧心茫然的力不從心。聽理論,看演示,動手實操。累並快樂著的向前邁進。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短短四個月,白駒過隙。四個月里朱老師一直是我們生活學習中的有力保障,熱情而美麗的笑容,細心而周全的電腦維護,還有非常重要的透徹而細膩的就業指導。還有親切溫暖的燁子姐一直以來的鼓勵和幫助,學習中磕磕絆絆,失去信心時,總會收到來自她的激勵讓我重拾勇氣。回首這四個月的學習生活,一群一見如故的朋友,讓人如沐春風的老師,充實著結構設計的知識。讓我陶醉。馬上要離開此處,我卻有一種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沖動。
走出朗築的我們,工作機會彷彿撲面而來,面試一家接一家的,終於我找到適合我自己的設計院,我准備在武漢工作三年後再回家鄉去。帶著在朗築充電後的滿滿自信,期望我們未來的結構設計道路能走的更加悠然。也希望朗築像照常升起的太陽,照亮每個結構設計人的前程。
E. 學習網架和鋼結構的設計應學習什麼軟體
每個結構類型都有適合它的軟體
朗築鋼結構設計培訓的軟體分為:結構計算軟體(內其中有:容PKPM\3D3S\SAP2000)、結構繪圖軟體(其中有:結構探索者TSSD)、結構構件計算軟體(其中有:MORGAIN、detail還有許多小軟體)。
F. 施工轉行做結構設計有什麼途徑
首先工作環境相對舒適,工作報酬相對要高一點,但是這個完全看個人能力,能力越強,工資待遇越高
不過你如果不是文憑很過硬,或者願意去小設計院的話,基本沒戲。去小設計院也是從頭做起,你工作4年跟剛畢業的一個起點,就算是靠關系進去了也是屬於打雜。
很多人可能認為先去施工單位學會施工工藝,再進設計院會比較好,因為直接進設計院不懂施工,畫的圖容易對不上。
那麼我再說個同事的例子。搞房建施工兩年,辭職後來了我們單位。兩年時間,施工工藝學的應該也差不多了吧。來了之後照樣是從零開始。我看過他的圖,在施工單位那學的東西並沒有幫助到他多少,錯誤百出。現在他來了有一年多了吧,我覺得他現在是一年設計經驗的水平,而不是三年。
再來說說自己吧,本人15年畢業,此時正處於建築行業的低迷時期,人才過剩項目大幅度減少,和絕大多數的本科生一樣,第一工作志向就是「下工地」,施工單位可以說吸收了很大一部分的本科生,有可能此時的你也和曾經的我一樣的想法。我在施工單位工作了將近一年,其中滋味不是很好受,漸漸地想要跳出施工單位,結構設計可以說土木人的選項之一。因為前些年建築行業過火,導致設計院的門檻逐年提高,研究生,985,211,這些我都不具備,而我作為一個省內地方院校普通本科生想要登上結構設計的「船」著實有些困難。離開施工去做設計的想法逐漸地強烈起來,但我當時並不知道有結構設計培訓這樣的機構存在,想著只能從小院的實習生開始做起,不計待遇,這樣總可以入行吧,就這樣找到了一個小型的鋼結構設計公司,學徒期正式開始,在這兒沒有人管我,有個結構師也真心不願意教我,惜字如金形容再好不過了,受盡了不耐煩,說的最多的就是「是你在做,你要有主見,規范上有自己去看」。
但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把它走好!買專業書籍,軟體實操書籍,遊走於各大設計論壇,下載各式各樣零碎的視頻、圖紙,慢慢地掌握了PKPM的操作,但是有一些參數依然不夠甚解,小院的好處就是只要你會就可以做,在工作期間我也獨立完成了一些小型鋼結構項目,但是也只是僅限於軟體生成圖紙,我記得當時是在網路網盤上下載了一些新手自學視頻,就這樣初次聽到了朗築--張老師的聲音。印象深刻的是《門式剛架規范-2015》的解讀,發現以前許多我看過很多遍卻沒有思考理解的條文,瞬間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是第一次接觸並認可培訓。就這樣,踏上培訓之路,一天,一周,一月,一個季度結束了,由原來的結構小白成長為了一個信心十足的結構人。
去設計院的途徑有很多種,更多的在於自己的選擇,而我的選擇是找了個捷徑讓自己更快的成長,獲得更多的收入
G. 鋼結構設計培訓班那家好
武漢朗築結構培訓不錯,老莊的話主要是混凝土結構
H. 朗築鋼結構培訓怎麼樣
就業形式不錯。培訓理論學的多,水平一般。關鍵還是靠經驗的積累!
I. 廣州是否有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的培訓班,要面授的,不要網路課程
現在辦的好的培訓機構,基本都做網路授課,也有答疑沒什麼不好的。在土木在線上看過朗築注冊考試的帖子,推薦一下
J. 做橋梁結構設計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識
結構力學的知識當然是要的,畢竟是基本力學概念的東西,橋梁也是結專構的一種。而現在結構屬力學從荷載到內力計算的大部分工作都可以交給軟體來完成了。
材料力學是從彈性材料的內力到應力求解,這部分是很重要的。砼結構、鋼結構的設計原理是針對具體材料的內力到應力求解,自然也是需要掌握的。現在有些計算軟體也可以直接計算應力了,哎,結構工程師都要沒活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