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培訓機構 » 合並財務報表編制培訓

合並財務報表編制培訓

發布時間: 2020-12-25 18:15:36

『壹』 學習合並財務報表如何入門

合並財務報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財務報表為基礎,根據其他有關資料,按照權益法調整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後,由母公司編制。
母公司應當統一子公司所採用的會計政策,使子公司採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保持一致。
子公司所採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必要的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另行編報財務報表。
母公司應當統一子公司的會計期間,使子公司的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保持一致。
子公司的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另行編報財務報表。
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子公司除了應當向母公司提供財務報表外,還應當向母公司提供下列有關資料:採用的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會計政策及其影響金額;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會計期間的說明;與母公司、其他子公司之間發生的所有內部交易的相關資料;所有者權益變動的有關資料;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所需要的其他資料。
(1)合並資產負債表。
合並資產負債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並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並編制。
①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應當相互抵銷,同時抵銷相應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在購買日,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的差額,應當在商譽項目列示。商譽發生減值的,應當按照經減值測試後的金額列示。
各子公司之間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及子公司對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比照上述規定,將長期股權投資與其對應的子公司或母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相互抵銷。
②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的債權與債務項目應當相互抵銷,同時抵銷應收款項的壞賬准備和債券投資的減值准備。
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的債券投資與應付債券相互抵銷後,產生的差額應當計入投資收益項目。
③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下同)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存貨、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應當抵銷。
對存貨、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等計提的跌價准備或減值准備與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相關的部分應當抵銷。
④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其他內部交易對合並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應當抵銷。
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不屬於母公司的份額,應當作為少數股東權益,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以「少數股東權益」項目列示。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時,應當調整合並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時,不應當調整合並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時,不應當調整合並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2)合並利潤表。
合並利潤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潤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並利潤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並編制。
①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所產生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應當抵銷。
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期末全部實現對外銷售的,應當將購買方的營業成本與銷售方的營業收入相互抵銷。
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期末未實現對外銷售而形成存貨、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資產的,在抵銷銷售商品的營業成本和營業收入的同時,應當將各項資產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銷。
②在對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形成的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進行抵銷的同時,也應當對固定資產的折舊額或無形資產的攤銷額與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相關的部分進行抵銷。
③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持有對方債券所產生的投資收益,應當與其相對應的發行方利息費用相互抵銷。
④母公司對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持有對方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應當抵銷。
⑤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其他內部交易對合並利潤表的影響應當抵銷。
子公司當期凈損益中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份額,應當在合並利潤表中凈利潤項目下以「少數股東損益」項目列示。
子公司少數股東分擔的當期虧損超過了少數股東在該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其餘額應當分別下列情況進行處理:
①公司章程或協議規定少數股東有義務承擔,並且少數股東有能力予以彌補的,該項余額應當沖減少數股東權益。
②公司章程或協議未規定少數股東有義務承擔的,該項余額應當沖減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該子公司以後期間實現的利潤,在彌補了由母公司所有者權益所承擔的屬於少數股東的損失之前,應當全部歸屬於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合並當期期初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並利潤表。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購買日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並利潤表。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期初至處置日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並利潤表。
(3)合並現金流量表。
合並現金流量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現金流量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並現金流量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並編制。
編制合並現金流量表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①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當期以現金投資或收購股權增加的投資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應當抵銷。
②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當期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應當與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相互抵銷。
③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以現金結算債權與債務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應當抵銷。
④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當期銷售商品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應當抵銷。
⑤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回的現金凈額,應當與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相互抵銷。
⑥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當期發生的其他內部交易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應當抵銷。
合並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可以根據合並資產負債表和合並利潤表進行編制。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合並當期期初至報告期末的現金流量納入合並現金流量表。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購買日至報告期末的現金流量納入合並現金流量表。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期初至處置日的現金流量納入合並現金流量表。

『貳』 「合並財務報表編制」的意義是什麼

「合並財務報復表編制」的意義制是什麼的回答如下:

『叄』 母公司合並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是()選哪一個

選D。
母公司的合並報表需要所有的子公司的財務報表全部合並得出。

『肆』 本人是應屆本科生,會計專業,目前收到某家公司合並報表崗的offer,請問這個崗位具體是做什麼呢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職責描述:
1、負責擬訂集團統一的財務會計報告的製版度、流程;
2、負責擬權訂集團合並報表制度、流程;
3、指導監督集團、子公司按規定及時編制規定的各類財務會計報告;
4、審核集團、子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
5、按規定及時編制集團合並會計報表;
6、負責對集團、子公司會計處理、會計檔案管理的合規性進行檢查;
7、協助核算部部長對會計人員進行會計技能培訓
8、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專項工作
其實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職能,建議還是結合公司,咨詢一下應聘的公司,看一下相關工作介紹。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謝謝!

『伍』 合並會計報表的三種合並理論是什麼

目前,編制合並會計報表的理論主要有母公司理論、實體理論和所有權理論。

新合並財版務報表准則採用了與國際權趨同的實體理論。實體理論認為,從經濟實質上看,母子公司所組成的企業集團是一個單一的會計主體,從整個企業集團的角度出發,合並財務報表是為企業集團的全體股東和債權人服務的。

實體理論主要特點:

一是子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是企業集團股東權益的一部分,在資產負債表中應與母公司權益並列,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將少數股東權益置於所有者權益項目中,以「少數股東權益」項目單獨列示,少數股東權益按公允價值計量;

二是合並凈收益屬於企業集團全體股東的收益,應在母公司與子公司少數股東之間進行分配,子公司當期凈損益中屬於少數股東當期損益的份額,在合並利潤表凈利潤項目下以「少數股東損益」項目單獨列示;三是合並過程中產生的商譽為全體股東共享。

『陸』 合並財務報表編制中抵銷盈餘公積的幾種方法

三、調整與抵銷分錄和盈餘公積的抵銷與調整
在購買法下,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需要將購買日子公司凈資產的賬面價值調整為公允價值,並以此為基礎來計算合並凈利潤。編制調整分錄涉及損益時,是否需要相應地調整盈餘公積呢?比如,在購買日,子公司存在一項固定資產,其賬面價值為600萬元,公允價值為700萬元,該資產尚可使用20年,不考慮凈殘值。則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每年需要調增管理費用5萬元,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需要相應地調減盈餘公積呢?這仍然需要從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目的和盈餘公積的屬性進行分析。調整分錄是母公司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從經濟主體的角度考慮而編制的,而盈餘公積則是從法律主體的角度考慮來計提的。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無需從法律主體的角度來考慮。由於調整分錄的結果既不會反映在母公司的報表上,也不會反映在子公司的報表上,而只反映在合並工作底稿上,因此對調整的損益計提盈餘公積同樣缺乏法律依據。特別是,這種調整並不能提高合並財務報表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同理,可對抵銷分錄作類似的分析。
四、連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中盈餘公積的抵銷與調整
由於合並財務報表是根據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編制的,上年編制合並抵銷分錄的抵銷結果並沒有反映在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上,因此,連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需要首先對年初的未分配利潤等報表項目進行調整。通常,上年調整和抵銷分錄中涉及損益和利潤分配事項的,均應調整年初未分配利潤。問題是,調整年初未分配利潤時是否應相應地調整盈餘公積?這需要結合上年調整和抵銷結果進行考慮。因為本年對年初未分配利潤及相應項目的調整主要是為了使根據本年個別財務報表編制的合並財務報表的年初數同上年合並財務報表的年末數一致(假定不考慮會計政策變更和前期差錯更正)。因此,如果上年編制調整和抵銷分錄時,沒有相應地調整盈餘公積,那麼本年對年初未分配利潤進行調整時,自然不應對盈餘公積進行調整。根據前述分析可知,調整和抵銷分錄是從經濟主體的角度來編制的,而盈餘公積屬於法律主體概念,編制調整和抵銷分錄涉及損益的,無需相應地調整盈餘公積。

『柒』 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步驟

1、統一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

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前,母公司應當統一子公司所採用的會計政策,使子公司採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所採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必要的調整;

子公司的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另行編報財務報表。

2、編制合並工作底稿

合並工作底稿的作用是為合並財務報表的編制提供基礎。在合並工作底稿中,對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各項目的金額進行匯總和抵銷處理,最終計算得出合並財務報表各項目的合並金額。

3、編制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

在合並工作底稿中編制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將內部交易對合並財務報表有關項目的影響進行抵銷處理。編制抵銷分錄,進行抵銷處理是合並財務報表編制的關鍵和主要內容,其目的在於將個別財務報表各項目的加總金額中重復的因素予以抵銷。

4、計算合並財務報表各項目的合並金額

在母公司和子公司個別財務報表各項目加總金額的基礎上,分別計算出合並財務報表中各資產項目、負債項目、所有者權益項目、收入項目和費用項目等的合並金額。其計算方法如下:

5、填列合並財務報表

根據合並工作底稿中計算出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類以及現金流量表中各項目的合並金額,填列生成正式的合並財務報表。

(7)合並財務報表編制培訓擴展閱讀:

1、資產類各項目,其合並金額根據該項目加總金額,加上該項目抵銷分錄有關的借方發生額,減去該項目抵銷分錄有關的貸方發生額計算確定。

2、負債類各項目和所有者權益類項目,其合並金額根據該項目加總金額,減去該項目抵銷分錄有關的借方發生額,加上該項目抵銷分錄有關的貸方發生額計算確定。

3、有關收入類各項目和有關所有者權益變動各項目,其合並金額根據該項目加總金額,減去該項目抵銷分錄的借方發生額,加上該項目抵銷分錄的貸方發生額計算確定。

4、有關費用類項目,其合並金額根據該項目加總金額,加上該項目抵銷分錄的借方發生額,減去該項目抵銷分錄的貸方發生額計算確定。

『捌』 合並財務報表編制的意義是什麼

通過編制合並會計報表,可以將企業集團內部交易所產生的收入與利潤內予以抵銷,使會計報表反映企業容集團客觀真實的財務和經營情況,有利於防止和避免控股公司人為操縱利潤,粉飾會計報表現象的發生。 問題是交表時間不及時,報表格式不按統一標准編,軟盤數字與數字不一致,報表資料不齊全,公司間的經濟往來不對帳、不清算,公司間的投資不抵消,對公司間的利潤或損益沒有抵消,掩蓋了不同行業不同地區子公司存在的差異,非法人主體對債權人無意義,信息很難利用

『玖』 合並財務報表編制如何進行抵銷處理

《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明確規定了企業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應抵銷長期股權投資、債權債務、未實現內部交易等,但其會計處理復雜且繁瑣,不易理解與掌握。本文通過對合並財務報表與會計抵銷分錄經濟實質的探索並結合實例進行解析,提出清晰的合並財務報表編制抵銷分錄的處理三步驟。
合並財務報表是對母公司及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的報告,合並財務報表中相關會計抵銷分錄編制的正確性直接影響到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准確性。會計分錄抵銷業務相對復雜、晦澀且不易理解,本文通過對合並財務報表與會計抵銷分錄經濟實質的探索並結合實例進行解析。
一、合並財務報表與會計抵銷分錄實質
合並財務報表是將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及其附註)進行整合與合並而成,集中反映企業集團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的財務信息報表。會計抵銷分錄是對母公司及其子公司財務信息的一種整合,將企業集團內部形成的交易抵銷,消除內部投資、債權債務、未實現收益產生的影響。
合並財務報表與會計抵銷分錄實質理解應注意以下內容:①合並財務報表不是簡單地將兩個或多個財務報表進行相加減而成,具有經濟價值/資產價值唯一性。如甲公司與乙公司屬於母子公司關系,甲公司借給乙公司100萬元,此100萬元在乙公司財務報表中以銀行存款或其他形式體現,同時以短期借款其他負債形式確認。然而對於甲公司而言,資產總體並未變化,只不過是資產類中銀行存款減少、應收賬款或其他應收款增加罷了。此事項對於甲乙公司組成的企業集團而言,資產並未有任何變化,只是內部轉移而已,但是若將甲乙公司的財務報表直接相加會使得企業集團資產與負債各增加100萬元,使得財務信息失真。②編制會計抵銷分錄是對企業集團內部交易而與外界無關的經濟業務的一種整合、修正。同樣以上述為例,乙公司財務報表中的100萬元負債與甲公司財務報表中的100萬元應收款項對於企業集團而言是不存在的,此項經濟業務只是引起銀行賬戶之間金額變動,並未從經濟實質上產生債權債務,故需對其進行整合與修正。
二、合並財務報表抵銷處理的三步驟
合並財務報表抵銷分錄的處理在整個報表編制過程中主要包括三個環節:需要抵銷經濟業務鑒別——抵銷經濟業務影響程度核算——抵銷經濟業務會計處理。在不同企業集團的合並財務報表編制過程中,涉及的經濟事項差別較大,具體需要根據經濟實質進行鑒別、核算及處理。
第一步:合並財務報表需要抵銷經濟業務鑒別。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的規定,合並財務報表應該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各自報表為基礎,進行母公司、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企業集團合並財務報表影響抵銷後,由母公司編制。
在合並財務報表編制過程中,需要根據企業集團所發生的經濟業務,鑒別所涉及的經濟業務范疇對合並財務報表是否有影響,主要需要鑒別以下四種經濟業務:①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以及所涉及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該類經濟業務在合並財務報表中必然存在,所以不需要鑒別,直接進入第二步驟——合並財務報表抵銷經濟事項影響核算。之所以不需要進行經濟業務鑒別,是因為合並財務報表必然存在股權控制情況,亦即長期股權投資情況。②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的債權與債務項目以及由此產生的壞賬准備及債券投資減值准備。此類經濟業務需要進行鑒別其是否存在,因為有些母子公司之間僅存在長期股權投資控制情況,不發生任何其他經濟業務,所以需要識別母公司與子公司財務報表中具體債權與債務情況,鑒別其是否屬於母子公司之間的債權債務情況。③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之間銷售商品、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經濟業務。④其他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發生的且對合並財務報表產生影響的內部交易。
第二步:合並財務報表抵銷經濟事項影響核算。
將第一步驟(合並財務報表需要抵銷經濟業務鑒別)確定的經濟事項納入此環節,核算其影響程度。對於第①類經濟業務(長期股權投資),其核算比較復雜,需要考慮此類經濟業務原始採取的會計確認方法(權益法與成本法)並且對其進行調整。若其採用的是成本法則需要調整成權益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需要在將子公司的凈利潤中的未實現收益扣除的情況下確認所享有的份額,亦即:影響程度=長期股權投資初始確認金額+/-權益法調整變動金額+/-資本公積變動金額。在計算權益法調整變動金額時需要核算調整子公司真正實現的凈利潤。對於第②類債權債務影響程度的核算比較簡單,一般按照母子公司真實債權債務賬面相關金額進行確認。對於第③類經濟業務,計算銷售商品、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確認影響金額,按照此類經濟交易事項發生金額進行相應的調整,比如內部交易增加或減少存貨則以母子公司已確認的收入、成本、未實現部分作為確認金額。對於第④類經濟業務,需要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根據其經濟影響額進行確認。
第三步:合並財務報表抵銷分錄編制。
一是長期股權投資相關抵銷會計處理: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解釋中長期股權投資抵銷分錄實質,需要抵銷母公司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對應的所有者權益」及母子公司因長期股權投資產生的「投資收益」。會計處理需要以子公司的「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余額作為抵銷分錄「借」方金額,以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及「少數股東權益」作為「貸」方金額,「借貸」差額為「商譽」或作為「損益」進行處理。由於在同一控制下按照賬面價值進行初始計量與確認,因此不產生「借貸」差額;而在非同一控制下按照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與確認,則可能產生「商譽」或「損益」。
二是債權債務經濟業務會計處理:以債務類項目作「借」方,債權類項目作「貸」方進行直接抵銷處理,由債權債務所產生的「投資收益」、「財務費用」、「壞賬准備」等直接作相反會計處理。
三是銷售商品、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經濟業務的抵銷處理:銷售商品以本期產生的收入作「營業收入」借方,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作為「存貨」貸方,差額為「營業成本」貸方。若為固定資產,則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作為「固定資產——原價」貸方,將虛增的存貨/固定資產進行抵銷處理,同時抵銷由於固定資產虛增而產生的多計提的「管理費用」與「固定資產——累計折舊」金額。需要說明的是,若此類經濟業務繫上年度產生的,則對於上年度影響金額作為本期期初余額進行修正,本期產生的作為本期進行抵銷即可。
三、舉例說明
例:甲上市公司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11 000萬元自乙公司購入丙公司80%的股份,乙公司為甲公司的全資公司。丙公司2011年1月1日股東權益總額為15 000萬元,其中,股本為8 000萬元、資本公積為3 000萬元、盈餘公積為2 6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1 400萬元,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17 000萬元。
丙公司2011年度實現凈利潤2 500萬元,提取盈餘公積250萬元,當年購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因公允價值上升確認資本公積300萬元。2011年丙公司從甲公司購買a商品400件,購買價格每件2萬元,甲公司a商品每件成本1.5萬元。2011年度丙公司對外出售300件,每件價格2.2萬元,年末結存100件,每件可變現凈值為1.8萬元,丙公司因此計提20萬元存貨跌價准備。
[解析] 按照上述合並財務報表會計抵銷分錄的處理三步驟,甲公司相關業務處理如下:
第一步:合並財務報表需要抵銷經濟業務鑒別。上述案例中包含第一類長期股權投資與第三類內部銷售商品而存在未實現收益兩種情況的經濟業務,因此需要對這兩種經濟業務進行相關會計抵銷處理。
第二步:合並財務報表抵銷經濟事項影響核算。根據資料可知,此類經濟業務屬於同一控制下的情況,丙公司採取成本法核算,所以在確認長期股權投資影響程度時需要將其轉化為權益法下的核算模式,亦即:長期股權投資抵銷額=初始投資確認成本+凈利潤影響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影響額。由於此類內部商品交易對於丙公司不影響其凈利潤,因此凈利潤不需要調整。年末未分配利潤=1 400+2 500-250=3 650(萬元),長期股權投資抵銷額=15 000×80%+2 500×80%+300×80%=14 240(萬元),少數股東權益=(8 000+3 000+300+2 600+250+3 650)×20%=3 650(萬元),內部未實現收益抵銷額=100×(2-1.5)=50(萬元),存貨跌價准備=(2-1.8)×100=20(萬元)。
第三步:合並財務報表抵銷分錄編制。
將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將2011年度獲得的凈利潤2 500萬元按照甲公司所佔比例80%計算2 000萬元記入「長期股權投資」借方,同時記入「投資收益」貸方,將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價值上升300萬元也按照80%核算的240萬元記入「長期股權投資」借方,同時記入「資本公積」貸方。
對於銷售商品內部交易:將未實現收入800萬元記入「營業收入」借方,虛增存貨50萬元記入「存貨」貸方,差額記入「營業成本」貸方,同時將已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20萬元記入「存貨——存貨跌價准備」借方,沖回不應該計提存貨跌價准備部分並沖銷「資產減值損失」20萬元。
長期股權投資及投資收益抵銷:①長期股權投資抵銷:借:股本8 000,資本公積——年初3 000、——本年300,盈餘公積——年初2 600、——本年250,未分配利潤——年末3 650;貸:長期股權投資14 240,少數股東權益3 560。②投資收益抵銷:借:投資收益2 000,少數股東損益 500,未分配利潤——年初1 400;貸:提取盈餘公積 250,未分配利潤——年末3 650。

『拾』 合並財務報表編制中抵銷盈餘公積的幾種方法

那麼,將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時,是否需要相應地調整盈餘公積的金額呢?由於母公司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在個別財務報表上採用成本法,子公司當年的凈利潤並沒有在母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進行相應地確認,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對子公司計提的盈餘公積進行了全額抵銷,這意味著子公司當年的凈利潤全部轉入了合並未分配利潤中。
這種做法是否合理,仍然需要從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目的出發,前面的分析指出,子公司盈餘公積的抵銷不是因為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時已對確認的投資收益計提了相應的盈餘公積,而是因為從經濟主體的角度看,子公司被視為一個分支機構或分部,不應存在所有者權益項目。因此,子公司盈餘公積的抵銷同母公司對子公司投資所採用的核算方法無關。事實上,將子公司當年的凈利潤全部作為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潤,從經濟主體角度看並無不妥,因為母公司可以隨時通過清算或轉讓子公司來實現子公司的留存收益(包括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即使這樣,仍應該考慮如下兩個問題:
1.公司法是否認可母公司對子公司投資採用成本法,並在此基礎上計提盈餘公積。
我國公司法並沒有直接涉及這個問題,但公司法規定,公司財務會計報告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編制。顯然,這個問題實際上取決於會計准則的規定。如果准則規定,公司應當根據權益法下的投資收益或基於合並凈利潤來計提盈餘公積,那麼調整為權益法時,同時調整盈餘公積就是恰當的。不過,根據經濟主體的合並凈利潤來計提盈餘公積,缺乏法律依據,因為公司法只規范法律主體,不規范經濟主體。由於權益法本質上也是從經濟主體的角度出發的,因此母公司從法律主體的角度出發,根據成本法下的來自子公司的投資收益來計提盈餘公積可能最能體現公司法的意圖。
2.在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時,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既可以在成本法下直接編制,也可以先調整為權益法然後再編制。
調整為權益法時,如果根據調整的投資收益相應地調整盈餘公積,而在成本法下直接編制不作類似的調整,將導致兩者編制的結果不完全一樣,這可能會導致僅僅因為合並方法或程序不同而使合並財務報表存在差異,而差異主要表現為盈餘公積的計提上(除非成本法下直接編制時根據合並凈利潤對盈餘公積進行調整)。當個別財務報表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核算時,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不同合並方法和程序如下表所示。
二、子公司盈餘公積的抵銷
子公司盈餘公積是否需要抵銷,需要從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目的和盈餘公積的屬性進行分析。
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目的在於反映和報告在共同控制之下的一個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總括情況,以滿足報表使用者對該經濟主體的會計信息需求。合並財務報表的編制體現了實質重於形式的質量要求。而盈餘公積,特別是法定盈餘公積,本質上是一個法律概念,是針對法律主體而言的。因為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要求,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凈利潤的10%作為公司法定公積金。
盈餘公積也是一個中國特色的概念,因為大多數國家並沒有統一強制要求公司根據稅後凈利潤按一定比例提取公積金,以限制股東對留存收益的分配。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公司的留存收益都是可供分配的利潤。比如,在美國,許多州對公司留存收益的分配都做出了限制性的規定。即使沒有這些法律上的限制性規定,企業同利益相關方,如債權人簽訂的契約,也可能對留存收益的分配做出限制。
合並財務報表的編制強調經濟主體,而非法律主體,在會計處理上需要突破法律主體的框架。從經濟主體的角度看,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所有資產、負債應當視為由一個擁有一個或多個分支機構或分部的單一主體所控制。從這個意義上講,子公司應視同為一個分支機構或分部,因而不應存在實收資本、資本公積(資本溢價)和盈餘公積等屬於法律主體概念的所有者權益項目,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自然應將其全額抵銷,或者更准確地說,應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應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份額抵銷,將應歸屬於子公司少數股東的份額轉作少數股東權益。
在2007年新會計准則執行前,我國相關規范要求對已抵銷的盈餘公積按母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份比例進行恢復,即對應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子公司盈餘公積不進行抵銷,以符合公司法的要求,並使得合並未分配利潤真實反映可供分配利潤的情況。這種在經濟主體中同時強調法律主體的做法使得合並財務報表的編制並沒有真正體現其編制目的,違背了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同樣,由於合並財務報表通常不具有利潤分配功能,因此,使合並未分配利潤真實反映可供分配利潤的情況並不能構成盈餘公積不抵銷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因為恢復盈餘公積時不僅需要恢復子公司當期計提的盈餘公積,而且需要恢復子公司以前年度累計計提的盈餘公積,並相應調整年初未分配利潤。
從集團的角度看,在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時,實際上相當於對子公司的凈利潤計提了兩次盈餘公積,從而導致年初合並未分配利潤可能出現巨額赤字,使報表使用者誤以為集團以前年度有巨額未彌補虧損,或存在超額分配利潤的情況,從而對報表使用者產生誤導。因此,新會計准則講解明確指出,已抵銷的盈餘公積不應恢復。
三、調整與抵銷分錄和盈餘公積的抵銷與調整
在購買法下,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需要將購買日子公司凈資產的賬面價值調整為公允價值,並以此為基礎來計算合並凈利潤。編制調整分錄涉及損益時,是否需要相應地調整盈餘公積呢?比如,在購買日,子公司存在一項固定資產,其賬面價值為600萬元,公允價值為700萬元,該資產尚可使用20年,不考慮凈殘值。則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每年需要調增管理費用5萬元,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需要相應地調減盈餘公積呢?這仍然需要從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目的和盈餘公積的屬性進行分析。調整分錄是母公司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從經濟主體的角度考慮而編制的,而盈餘公積則是從法律主體的角度考慮來計提的。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無需從法律主體的角度來考慮。由於調整分錄的結果既不會反映在母公司的報表上,也不會反映在子公司的報表上,而只反映在合並工作底稿上,因此對調整的損益計提盈餘公積同樣缺乏法律依據。特別是,這種調整並不能提高合並財務報表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同理,可對抵銷分錄作類似的分析。
四、連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中盈餘公積的抵銷與調整
由於合並財務報表是根據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編制的,上年編制合並抵銷分錄的抵銷結果並沒有反映在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上,因此,連續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需要首先對年初的未分配利潤等報表項目進行調整。通常,上年調整和抵銷分錄中涉及損益和利潤分配事項的,均應調整年初未分配利潤。問題是,調整年初未分配利潤時是否應相應地調整盈餘公積?這需要結合上年調整和抵銷結果進行考慮。因為本年對年初未分配利潤及相應項目的調整主要是為了使根據本年個別財務報表編制的合並財務報表的年初數同上年合並財務報表的年末數一致(假定不考慮會計政策變更和前期差錯更正)。因此,如果上年編制調整和抵銷分錄時,沒有相應地調整盈餘公積,那麼本年對年初未分配利潤進行調整時,自然不應對盈餘公積進行調整。根據前述分析可知,調整和抵銷分錄是從經濟主體的角度來編制的,而盈餘公積屬於法律主體概念,編制調整和抵銷分錄涉及損益的,無需相應地調整盈餘公積。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