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合並報表准則培訓
1. 合並報表對我來說有點難,光看理論知識沒有實踐很難理解清楚,想有一些實務操作方面的培訓
合並報表是會計學中最難的部分之一,這部分的關鍵在於把納入合並范圍回的企業和看成一答個整體 找出個別報表核算和這個合並整體核算對一項業務或事項看法的差異 來做調整抵消分錄。一定要扣住整體思維找個體核算差異。原理弄清楚了就沒那麼難,要不然那些個抵消調整分錄會弄的你雲山霧罩。其實注會在合並報表部分考試也是粗線條不會考太深再說有些東西准則沒明確考試會迴避 實務上更復雜 考試還是容易過的。
2. 誰能給我發個14年注會教材合並報表這塊的張志鳳的課件,謝謝嘍。
沒記錯的話應該是第25章吧,不過建議樓主跳過合並報表的東西,2014年7月財政部修訂了長投等幾號准則,這方面變化大,2015年教材應該就會按新准則寫了
3. 學習新企業會計准則的幾點心得
1.根據我國會計環境進行調整。新准則增加了39號准則-公允價值計量,將公允價值計量獨立作為一號准則提出是順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為規范公允價值計量提供了指引。新准則充實了離職後福利,區分設定提存計劃和設定受益計劃,完整地規范了離職後福利的會計處理,將離職後福利在員工提供服務期間進行分攤是對權責發生制原則的進一步落實,同時在離職後福利的處理中引入現值的概念,將貨幣時間價值和風險納入考慮范疇。在常見的3類職工薪酬的基礎上,引入其他長期職工福利,有助於囊括實務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職工薪酬,以完整規范與職工薪酬相關的會計處理問題。
2.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持續趨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制定和修訂了《國際會計准則第1號-財務報表列報》、《國際會計准則第19號-雇員福利》、《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第10號-合並財務報表》、《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第11號-合營安排》等8項國際會計准則;2014年以來我國財政部新發布的會計准則有財務報表列報、職工薪酬、合並財務表、合營安排等7項准則,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趨同是方向。
3.學無止境,見賢思齊。老師們滔滔不絕,自信而敏銳,不僅對中國的企業會計准則有很深的研究,而且對國際會計准則和美國會計准則都有自己獨到的認識,專業精湛,讓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見賢思齊四個字。經濟是相互關聯的,以後在學習准則及相關專業知識時不能僅僅局限於學習准則本身,要結合國際及我國的宏觀經濟、社會環境以及我國的社會發展階段來理解相關准則和知識。
4. 有合並報表相關的實操課程嗎工作中碰到瓶頸了,想要學習
高頓財務培訓開設《合並報表實務操作與難點解析》課程,實時把握准則要求,回規范企業答報告行為,重點難點精要解析,跨越報表合並鴻溝。課程安排和大綱您可以向在線客服進行索取。
高頓財務培訓是中國財務培訓行業的引領者,系統財務培訓提供商。詳情點擊高頓財務培訓官方網站。
5. 2014年新准則下的合並財務報表是怎麼樣的
新企業會計准則在財務報表的格式和內容上體現了許多新理念、新變化,尤其在合內並財務報表的編容制和披露方面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由於新企業會計准則是在各類企業中分步實施的,2007年是新老會計准則共存過渡期的第一年。對於企業集團來說,合並財務報表是兼容著各種不同會計政策的,這就要求廣大集團合並財務報表的使用者掌握新企業會計准則的主要特點。
新合並財務報表准則與老准則相比,一些財務指標所代表的含義己發生變化。如「凈資產」、「凈利潤」,老准則所反映的是母公司擁有和所得部分,而新合並財務報表准則下表示集團所能控制的全部。擁有和控制是二者的最大區別。
掌握集團內企業執行的新舊會計政策及其差異
特別關注相同業務在不同會計政策下處理對集團合並財務報表的影響
對於已執行新准則的集團公司母公司而言,與舊准則相比其母公司的財務報表會顯得非常「單薄」。主要是因為按新准則規定,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成本法下只要子公司不分配現金股利,其實現的利潤無法反映到母公司財務報表上。
6. 合並報表操作難點講解有嗎最好是網路課程,這樣時間比較靈活一些,我工作比較忙
高頓財務培訓開設《合並報表實務操作與難點解析》課程,實時把握准則要回求,規范企業報告行答為,重點難點精要解析,跨越報表合並鴻溝。課程安排和大綱您可以向在線客服進行索取。
高頓財務培訓是中國財務培訓行業的引領者,系統財務培訓提供商。詳情點擊高頓財務培訓官方網站。
7. 在哪有合並財務報表准則的知識
企業會計准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2006)
財會[2006]3號
頒布時間:2006-2-15發文單位:財政部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合並財務報表的編制和列報,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 合並財務報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財務報表。
母公司,是指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子公司的企業(或主體,下同)。
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業。
第三條 合並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下列組成部分:
(一)合並資產負債表;
(二)合並利潤表;
(三)合並現金流量表;
(四)合並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下同)變動表;
(五)附註。
第四條 母公司應當編制合並財務報表。
第五條 外幣財務報表折算,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外幣折算》和《企業會計准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
第二章 合並范圍
第六條 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
控制,是指一個企業能夠決定另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能據以從另一個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權力。
第七條 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表明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應當將該被投資單位認定為子公司,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但是,有證據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除外。
第八條 母公司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或以下的表決權,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視為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應當將該被投資單位認定為子公司,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但是,有證據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除外:
(一)通過與被投資單位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協議,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
(二)根據公司章程或協議,有權決定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
(三)有權任免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機構的多數成員。
(四)在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機構佔多數表決權。
第九條 在確定能否控制被投資單位時,應當考慮企業和其他企業持有的被投資單位的當期可轉換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可執行的認股權證等潛在表決權因素。
第十條 母公司應當將其全部子公司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
第三章 合並程序
第十一條 合並財務報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財務報表為基礎,根據其他有關資料,按照權益法調整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後,由母公司編制。
第十二條 母公司應當統一子公司所採用的會計政策,使子公司採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保持一致。
子公司所採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必要的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另行編報財務報表。
第十三條 母公司應當統一子公司的會計期間,使子公司的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保持一致。
子公司的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另行編報財務報表。
第十四條 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子公司除了應當向母公司提供財務報表外,還應當向母公司提供下列有關資料:
(一)採用的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會計政策及其影響金額;
(二)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會計期間的說明;
(三)與母公司、其他子公司之間發生的所有內部交易的相關資料;
(四)所有者權益變動的有關資料;
(五)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所需要的其他資料。
第一節 合並資產負債表
第十五條 合並資產負債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並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並編制。
(一)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應當相互抵銷,同時抵銷相應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在購買日,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的差額,應當在商譽項目列示。商譽發生減值的,應當按照經減值測試後的金額列示。
各子公司之間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及子公司對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比照上述規定,將長期股權投資與其對應的子公司或母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相互抵銷。
(二)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的債權與債務項目應當相互抵銷,同時抵銷應收款項的壞賬准備和債券投資的減值准備。
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的債券投資與應付債券相互抵銷後,產生的差額應當計入投資收益項目。
(三)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下同)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存貨、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應當抵銷。
對存貨、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等計提的跌價准備或減值准備與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相關的部分應當抵銷。
(四)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其他內部交易對合並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應當抵銷。
第十六條 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不屬於母公司的份額,應當作為少數股東權益,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以「少數股東權益」項目列示。
第十七條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時,應當調整合並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時,不應當調整合並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第十八條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時,不應當調整合並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第二節 合並利潤表
第十九條 合並利潤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潤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並利潤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並編制。
(一)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所產生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應當抵銷。
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期末全部實現對外銷售的,應當將購買方的營業成本與銷售方的營業收入相互抵銷。
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期末未實現對外銷售而形成存貨、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資產的,在抵銷銷售商品的營業成本和營業收入的同時,應當將各項資產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銷。
(二)在對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形成的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進行抵銷的同時,也應當對固定資產的折舊額或無形資產的攤銷額與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相關的部分進行抵銷。
(三)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持有對方債券所產生的投資收益,應當與其相對應的發行方利息費用相互抵銷。
(四)母公司對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持有對方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應當抵銷。
(五)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其他內部交易對合並利潤表的影響應當抵銷。
第二十條 子公司當期凈損益中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份額,應當在合並利潤表中凈利潤項目下以「少數股東損益」項目列示。
第二十一條 子公司少數股東分擔的當期虧損超過了少數股東在該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其餘額應當分別下列情況進行處理:
(一)公司章程或協議規定少數股東有義務承擔,並且少數股東有能力予以彌補的,該項余額應當沖減少數股東權益;
(二)公司章程或協議未規定少數股東有義務承擔的,該項余額應當沖減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該子公司以後期間實現的利潤,在彌補了由母公司所有者權益所承擔的屬於少數股東的損失之前,應當全部歸屬於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
第二十二條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合並當期期初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並利潤表。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購買日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並利潤表。
第二十三條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期初至處置日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並利潤表。
第三節 合並現金流量表
第二十四條 合並現金流量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現金流量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並現金流量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並編制。
本准則提及現金時,除非同時提及現金等價物,均包括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第二十五條 編制合並現金流量表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當期以現金投資或收購股權增加的投資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應當抵銷。
(二)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當期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應當與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相互抵銷。
(三)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以現金結算債權與債務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應當抵銷。
(四)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當期銷售商品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應當抵銷。
(五)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回的現金凈額,應當與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相互抵銷。
(六)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當期發生的其他內部交易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應當抵銷。
第二十六條 合並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可以根據合並資產負債表和合並利潤表進行編制。
第二十七條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合並當期期初至報告期末的現金流量納入合並現金流量表。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購買日至報告期末的現金流量納入合並現金流量表。
第二十八條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期初至處置日的現金流量納入合並現金流量表。
第四節 合並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第二十九條 合並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並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並編制。
(一)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與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相互抵銷。
各子公司之間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及子公司對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比照上述規定,將長期股權投資與其對應的子公司或母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相互抵銷。
(二)母公司對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持有對方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應當抵銷。
(三)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其他內部交易對所有者權益變動的影響應當抵銷。
合並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也可以根據合並資產負債表和合並利潤表進行編制。
第三十條 有少數股東的,應當在合並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增加「少數股東權益」欄目,反映少數股東權益變動的情況。
第四章 披露
第三十一條 企業應當在附註中披露下列信息:
(一)子公司的清單,包括企業名稱、注冊地、業務性質、母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決權比例。
(二)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表決權不足半數但能對其形成控制的原因。
(三)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其他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但未能對其形成控制的原因。
(四)子公司所採用的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會計政策,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處理方法及其影響。
(五)子公司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會計期間,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處理方法及其影響。
(六)本期增加子公司,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的規定進行披露。
(七)本期不再納入合並范圍的原子公司,說明原子公司的名稱、注冊地、業務性質、母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決權比例,本期不再成為子公司的原因,其在處置日和上一會計期間資產負債表日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金額以及本期期初至處置日的收入、費用和利潤的金額。
(八)子公司向母公司轉移資金的能力受到嚴格限制的情況。
(九)需要在附註中說明的其他事項。
8. 哪裡可以學習合並報表實務操作呢,急求!
高頓財務培訓開設《合並報表實務操作與難點解析》課程,實時把握准則要求,規專范企業報告屬行為,重點難點精要解析,跨越報表合並鴻溝。課程安排和大綱您可以向在線客服進行索取。
高頓財務培訓是中國財務培訓行業的引領者,系統財務培訓提供商。詳情點擊高頓財務培訓官方網站。
9. 財務人員如何學習並精通合並報表有哪些經典教材
通過這個的學習,你僅僅能學會「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什麼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就是指合並的雙方企業在合並之前不屬於同一個最終控制人,這樣的企業合並就叫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學習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你能掌握基本的合並抵銷以及關聯交易的抵銷,以及企業合並的最基本綱要:內部交易在對外報表中要像是沒發生過一樣。
掌握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你就可以處理一些一般企業合並事務了。但是呢,現階段在中國,絕大多數企業合並,尤其是「有價值」(指對會計師而言有價值)的企業合並,卻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什麼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就是合並雙方在合並之前處於同一個最終控制人之下的企業合並。當你信心滿滿的抱著「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的知識,遇到了「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頓時傻了眼,完全不知道怎麼做。去翻《高級財務會計》,裡面的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卻只有區區幾段話,連一個實例都沒有。這怎麼辦?
要學習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有兩點,其一,多讀「會計准則」,裡面有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的一般原則;其二,多接觸實際案例,同一個原則在不同的實際情況中的具體應用方法會有些許差異。以上兩點缺一不可,它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剛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看似很奇怪,完全摸不到門道。但是,如果你從更高一層的角度,通過「內部交易在對外報表中要像是沒發生過一樣」這個最基本綱要來理解,便可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