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培訓機構 » 講座培訓優點

講座培訓優點

發布時間: 2021-01-11 13:25:55

A. 如果是一個教育培訓機構,怎麼樣來進行一個講座,才能達到很好的招生效果!從哪些方面進行講謝謝老師

舉辦一個同城活動,找個比較知名的老師,進行大肆宣傳,在同城中把品牌推廣出去,既然是想招生的,講座裡面就說學這個以後前途會很好,國內人才很稀缺就行,列幾個主要數據或者優秀學員。

B. 講座與培訓的區別有哪些

講座注重的是 去聽 主講人的 觀點或是先進的技術。
而 培訓 注重的是去聽講的人 也就是觀眾, 教授觀眾的技能,保證教會。

C. 專題講座對於培訓者意義

職業培訓是指對接受培訓的人員進行職業知識與實際技能的培養與訓練活動,是勞動就業工作的基礎,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D. 余世維講座學員如何評價

求「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神明可以祈求,有的話也是要我們感恩」的鏈接

E. 開展急救知識講座的好處

舉辦急救知識講座,旨在使廣大幹部職工更多地了解急救與護理的基本知識,遇有特殊情況能夠及時實施應急救治,有效縮短急救反應時間,降低急病症死亡危害。

加強社區居民安全突發事故自救知識教育,提高居民緊急情況自救能力,以互動的方式邀請居民現場進行了練習操作,使居民們輕松掌握心肺復甦法的操作技能。通過講座,讓居民們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方法和技能,使他們在遇到如心臟驟停、溺水等情況下能進行及時的自我施救。

(5)講座培訓優點擴展閱讀

扭傷

1、院前急救措施

(1)在緊急情況下,利用自身軀乾和健康肢體,對扭傷部位進行固定,最為方便可靠。在受傷現場尋找扁擔、木棍、木塊、硬紙板等也可以作為臨時固定材料,讓受傷部位制動,等待急救人員到來;

(2)受傷初期可以用冰塊或冷水冷敷。

2、注意事項

(1)扭傷不要自行或讓非醫務人員揉、捏、掰、拉,應該等急救醫生趕到或到醫院後讓醫務人員處理;

(2)如果受傷現場沒有其他人,一定要呼叫急救人員前來救治,切不可自己堅持到醫院,這樣很可能出現繼發性損傷。

F. 講課和培訓的區別是什麼

講課只是灌溉式的教學,培訓針對性較強,效果要好!

G. 講座式培訓與參與式培訓有什麼不同

「講座」一般就是指「對一個專題進行輔導、講授、答題、解惑」。 而「培訓」是指「較為系統地進行授課、輔導」。 講座可以是培訓的一種形式,即培訓包含了講座,這與收不收費是沒關系的。

H. 比較參與式教師培訓與其他幾種培訓模式的區別

為了使中小學教師盡快接受和適應新課程新理念,各級各類師資培訓機構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中小學教師新課程培訓之中,其培訓組織形式多種多樣,但總體可以分為兩大類:講座式培訓和參與式培訓。

傳統的師訓課堂,我們一直沿用著講座式,當前課程改革培訓中,人們越來越推崇參與式。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覺得這兩種培訓方式各有優缺點。於是作多角度考察、比較、分析、從而對著兩種培訓方式在師訓課堂上的應用有了全新的認識。

一、對講座式培訓的分析

講座式培訓是培訓者按照培訓計劃以定論的形式系統地向參培教師傳授新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的一種教師培訓方式。這種培訓方式是單向度的信息傳輸,參培教師只需接受、理解培訓者所傳輸的信息。但對信息的接受、理解也有被動與主動之分:如果是被動地聽講座,那麼參培教師對培訓者所傳輸的信息缺乏興趣,動機,不能積極地把所學知識融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識系統和行為系統,他們僅僅是一個接受信息的容器,許多參培教師聽完講座之後,往往感慨「聽起來蠻有道理,可就是不知道到底怎麼做」,可見這種培訓方式有著不可忽視的局限性。

第一,不利於調動參培教師的學習積極性。由於課堂中缺少參培教師的參與,他們的心理容易疲勞,因而學習積極性也就難以調動。而且長此以往,會導致他們對參加培訓產生反感。

第二,忽視了參培教師的個性差異。參培教師有著千差萬別的經驗基礎和理論素養,也就是有各自不同的理論需求,如果我們僅僅要求他們被動地接受培訓者預先安排的同一內容,那麼對多數參培教師而言是不公平的。

第三,對參培教師今後的課堂教學有直接影響。參培教師如果長久被動的聽講座,那麼他們對培訓內容容易忘記,而對教學形式則很容易直接模仿,即使我們在講座中不斷提醒他們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但他們往往無所適從,而最終仍然直接搬用培訓者所用的教學形式。

然而主動地聽講座是參培教師對培訓者所傳輸的信息進行理解、選擇、加工的過程。這一過程能使新的理論知識融合到他們自己的理論系統當中,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綜合思者,並適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因而主動地聽講座有著不可替代的優越性。

第一.有利於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人數的培訓。講座式培訓能較好地發揮培訓者對培訓內容、教學節律的控製作用,有利於培訓者按時完成培訓任務。而且參加講座式培訓的人數無嚴格要求,可以以大班制,鋪開大面積培訓,加快培訓進程。

第二.有利於參培教師快捷、准確、系統掌握理論知識。培訓者用最快捷的方式把最前沿的教學理論知識、教學改革動態准確地、系統地展現在參培教師面前,使他們開闊眼界,領略現代教育的氣息,為他們進行教學和科研提供有利的理論基礎,又可避免他們在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過程中許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難。

二、對參與式培訓的分析

參與式培訓是培訓者創設情境或給予材料充分喚起參培教師已有經驗和理論,在平等、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和共同分享並生成新的經驗和理論的一種教師培訓方式。這種培訓方式的信息傳遞是雙向性、多通道,它的優越性相當明顯。

第一,參培教師的共性與個性相得益彰。參與式培訓既可以共同研究一些必要的共性問題,也可以依據各人的經驗、要求解決的問題的不同而選擇個性問題,而且參培教師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學習研究方式,用多樣化的學習研究方式取代原來單一的接受式。因而在內容選擇和學習研究方式上均使參培教師的共同與個性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第二,促進參培教師在活動、表現和體驗中反思過去教學實踐,在合作交流中分享他人和自己的既得經驗,從而提升為自己的教學理論。在這個過程中參培教師不僅獲得了理論知識,而且他們的教學研究能力和與同行合作交流的能力都得到較大的提高,這對他們今後的教學與科研具有範式作用。

第三,有利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這么說。我們的參培教師也是應試教育的產物,長期受傳統教育文化的熏陶,他們不可能在短時期內真正接受大量新理論,也不會在短期內產生根本行為轉變,參與式培訓使培訓者與參培教師之間展開理論與實踐的對話,他們聯系自己的實踐,共同觀察、分析案例或某個問題,最後達成共識,理論的構成反映在實際之中。只有當參培教師親身獲得這種體驗,他們才會自然地接受理論,才能真正自覺運用所學理論指導他們今後的教學實踐。

然而參與式培訓並非十全十美,它的局限性具體表現在:參培教師所獲得的理論知識大多是專家們研究出來了,而我們讓參培教師再重復理論的探索與形成過程,這樣難以使培訓在短時期內大面積鋪開;參培教師所獲得的理論知識較零散,系統性不足,由於個人的認識程度不一樣。有些問題通過討論交流最後也難以達成共識。

三、兩種培訓方式關系的分析

講座式培訓和參與式培訓是兩種較大差異的培訓方式。

第一,培訓內容的來源不同。講座式培訓的內容來源於培訓者廣泛收集近期有關教育研究成果、教學方法、教改動態等的基礎上,結合培訓者的認識、形成的系統專題作為培訓內容,直接傳授給參培教師;而參與式培訓內容往往是一個中心概念派生出許多信息點,然後由師生共同參與研究確認,或者是某個案例引發一系列的思辯,最後上升為某個方面的理論知識,這些內容是隨著參與研究的深入而逐漸生成的,它緊跟著當前教育改革的新趨勢,既有普遍性又有個別性,這正是參培教師的迫切需要。

第二,培訓組織形成不同。講座式培訓特別是被動型講座式培訓只有一種形式,那就是整個課堂培訓者滔滔不絕地講解,參培教師手忙腳亂地做筆記;而參與式培訓組織形成多種多樣,它包括相互討論、案例分析、經驗分享、教學觀摩、角色扮演等,強調「經驗」、「活動」、「討論」、「交流」、「個性」,體現多元化的培訓組織形成。

第三,師生角色不同。講座式培訓中培訓者是權威、是信息提供者,標准答案的發布者或核實者、是傳遞上級行政命令的「二傳手」,參培教師是信息和命令的接受者,是受訓者,培訓者與參培教師之間是一種「我→你」式單向傳遞等級分明的師生關系:而參與式培訓中培訓者與參培教師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培訓者從「神壇」上走下來,成了參培教師的「協作者」、「合作者」,與他們一起學習研究、共同提高;參培教師是培訓內容和形式的主要創作者、是非常豐富的培訓資源、是培訓者的「合作夥伴」。培訓者與參培教師之間是一種「你←→我」式雙向互饋的平等的師生關系。

第四,培訓理念不同 。講座式培訓和參與式培訓確立了各自不同的基本理念。講座式培訓是以通過傳輸適當的理論以達到參培教師接受理論,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式為目的,就象給蓄電池充電一樣,給參培教師「補充」一些必要的理論知識。而參與式培訓著眼於參培教師在思想上、方法上的真正轉型。就像利用已有的風能、水能、原子能發電一樣,讓他們親身經歷理論形成的過程,然後自然的接受理論的結果。

參與式培訓與講座式培訓二者聯系密切,相互促進。一方面講座式培訓是參與培訓的基礎,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參與式培訓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參與式培訓也是促進講座式培訓的重要條件。通過參與式培訓促進參培教師掌握和理解講座式培訓內容。

四、結記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兩點認識。

認識之一:在重視效益特別是關注速率的培訓中,我們應該將講座式培訓和參與式培訓緊密結合,不能單一地把其中一種作為唯一的培訓方式。講座式培訓有它的優勢。特別是能調動參培教師主動接受的講座,它能在短時間內使參培教師大量接受教育理論的精華,提升他們的教育教學和科研能力。參與式培訓能使培訓課堂民主、活躍、個性化,讓參培教師成為培訓的「主人」,使他們適應並喜愛培訓課堂,欣然獲得和應用理論知識。我們結合運用,不妨在參與式培訓中增添小講座,在講座式培訓中增強參培教師的參與度,使得兩種培訓互相融合,取長補短,提高培訓效率。

認識之二:傳統的講座式培訓並非全盤否定,而參與式並非毫無暇疵。它們各有其優勢,也有其局限性,關鍵要看參培教師的需要,要看研究的是什麼樣的問題,不同的參培教師、不同的問題,適合的不同培訓方式,這需要我們因地制宜選取培訓方式。

總之,講座式培訓與參與式培訓都是很重要的培訓方式,我們應該靈活地運用它們來進行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努力提高培訓效果。

I. 講座和培訓的區別是什麼

「講座」一般就是指「對一個專題進行輔導、講授、答題、解惑」。
而「培訓」是指「較為系統地進行授課、輔導」。
講座可以是培訓的一種形式,即培訓包含了講座,這與收不收費是沒關系的。

J. 研討式講座是培訓指導的什麼

這個研討會的講座是培訓指導,主要是他就是培訓,看看你這一段時間我該講什麼,然後他主要是按培訓什麼,然後人家講什麼。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