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培訓方案
❶ 怎麼取消報名的普通話考試
如果你還沒交考試費用的話,可以不用去考場, 官方會自動取消你的這次考試資格;如果你已經付款,您可以將身份證或入場卡帶到主考官那裡進行更改。
普通話水平測試是對應試人運用普通話的規范程度的口語考試。 普通話水平分為三等六級,每個級別再分出甲乙兩個等次;一級甲等為最高,三級乙等為最低。
普通話水平測試不是口才的評價,而是考生和評價考生掌握和使用普通話的標准程度。 它是考生中文標准語言的考驗。 在使用口語普通話的過程中,標準的發音,詞彙和語法程度是評估考生水平的重要依據。
(1)口才培訓方案擴展閱讀:
普通話(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標准漢語,普通話作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外國人學習中文的首選語言。截至2015年,中國70%人口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尚有約4億人只局限於聽懂的單向交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體為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到80%以上。
清末已出現「普通話」一詞,清廷1909年規定北京官話為「國語」,民國時期多次制定國語讀音,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規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國語的前身是明清官話,更早之前則稱為雅言。普通話可看作官話方言的次方言,所以現代人讀唐詩宋詞元曲基本都能押韻,從唐代《唐韻》到宋代《廣韻》和明代初期的《洪武正韻》是繼承。
沿革:1909年清政府北京官話命名為國語;民國時多次制定標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國家認可的國音注音字母,1923年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基於現代中國北方官話的白話文語法和北京話語音制定語音,1932年經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國音常用字匯》後,確定國語標准;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標准音的主要採集地,制定標准後於1955年向全國推廣。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❷ 口才培訓學校的辦學方案怎麼寫
首先,把少兒口才教育等同於表演教育。這個比較普遍。有很多加盟機構表面上專熱熱鬧鬧,給小朋友排練了屬很多的節目,小朋友在舞台上表演也很好。然而一到現實中,他們仍然不知道跟人交往,講述能力也很差。
第二,把少兒口才教育等同於播音主持。不可否認,很多播音員主持人的口才很好,但也不可否認,很多播音員主持人只能照著說,不會即興表達,也不會現場采訪報道。中國傳媒大學有個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原來只有播音系、現在又增加了一個系,叫口語傳播系。就是針對這個現實提出的一個改革嘗試。
第三,把少兒口才教育等同於朗誦。朗誦對於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確實有好處,但是會朗誦的孩子也未必會講述,有些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了甚至一件事都敘述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