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外語學院培訓
❶ 准備學德語,看到一個是蘇大外國語學院里的德語培訓,一個是歐風小語種,有經驗的人能不能給點意見謝謝
#蘇州歐風小語種#我被坑了!報名前就在網上看到過歐風小語種因不準時開班而拒絕退款!(更別說是你個人原因退款的事了)心存僥幸,我想這種事不會被我遇到!結果還是遇到了。因為歐風不能准時開班 提出退費而理直氣壯拒絕退費我是因為歐風承諾在某時間會准時開課才報名的呢一拖3個月都沒開出來就呵呵了而且當地辦事處總是以各種理由拖延,逃避,總之拒絕退費,面對霸王條款,我選擇走法律程序。竟然還說退費要扣百分之30到百分之50的手續費。我付了7275嘿!也就是說我至少損失2200左右。誰的錢不是錢,誰的原因開不了課。希望大家不要重蹈覆轍,選擇正規的教育機構
❷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好不好
你好,我是蘇大外院的,總的來說,蘇大外院的實力還是不錯的,坐落於蘇大最美麗的本部,占據了天時地利,而且近年來由越做越大之勢,最重要的是,外院的學風比其他學院要正很多,真是我的個人經驗,希望對你有用。
❸ 蘇州大學英語專業好不好
蘇大一般
但是蘇州很好
我是今年蘇大畢業的
也有兩個英語專業的朋友
其實語言系無所謂好不好
關鍵靠自己練習
英語最重要的是口語
不過從朋友口中得到
英語系的老師一般
想學還得靠自己了呵呵
❹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怎麼樣
蘇州大學的外國語學科,在上一輪國內學科評估中整體得分75分,位列國內第20位。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至今已有110多年的歷史,我國著名的外語教育家許國璋和文學翻譯家楊絳先生都是該校東吳大學時代的傑出校友。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 227名,其中教授 21名,副教授 65 名,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近50名;學院現設英、俄、日、法、朝、德、西等7個語種專業和六個研究所: 英語語言研究所(校級)、語言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翻譯研究所、CALL研究所和澳大利亞研究所。其中,英語被評為江蘇省重點學科。
❺ 蘇州大學英語系的老師
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名單
方紅,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文學碩士,蘇州大學文學博士,英國伯明翰大學訪問學者,蘇州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副主任。長期從事外語教學與科研工作,曾在國內各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十多篇,參加過多部教材的編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女性文學、澳大利亞文學。
宋艷芳,副教授,200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當代英國文學、20世紀西方文藝批評理論。2006年出版專著《當代英國學院派小說研究》。近年來在《外國文學》、《國外文學》、《當代外國文學》等雜志上發表論文多篇。2007年起主持一項江蘇省教育廳社科研究項目,年底即將完成。2009年獲江蘇省政府留學獎學金,將赴英國訪學半年。
王臘寶,教授, 80年代後期在上海復旦大學外文系攻讀碩士學位,90年代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留學,1999年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20世紀英語文學、西方文論與比較文學,近年出版《多元時空的回響》(2000)、《最純粹的藝術》(2006)、《天之驕子》(2004)《新批評》(2006)等專著和譯著,先後在《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澳大利亞《南風》(Southerly)、《當代外國文學》、《外國文學研究》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現任全國澳大利亞研究會理事、江蘇省比較文學會理事、江蘇省外國文學會副會長。
衛嶺,博士、副教授,198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2004年赴英國利茲大學訪學。先後在《文藝爭鳴》、《外語與外語教學》、《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中國高等教育》、《四川外國語學院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已出版專著《奧尼爾的創傷記憶與悲劇創作》。蘇州大學國家精品課程項目主講教師之一;主持江蘇省教育廳社科項目及校級教改項目各一項。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英語教學法
吳彩亞,副教授,1985年畢業於揚州大學外語系。1988年考入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攻讀英語語言文學,1991年6月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自此留校工作至今。主要擔任英語專業綜合英語等主幹課程的教學。2003年曾被選派去加拿大Carleton University進修學習。研究方向為英國文學,先後發表了十多篇學術論文,參與國家社科項目一項,參編過教材、字典等。2001年6月晉升為副教授,2003年增列為碩士生導師。
張鄂民,教授,1982年畢業於江蘇師范學院外語系英文專業,現為蘇州大學外語學院英文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本科基礎教育,教學效果突出,深受學生好評。近年來在《當代外國文學》、《暨南大學學報》、《蘇州大學學報》等各類學術雜志上發表文學評論論文多篇;編寫出版了《大學英語聽力(預備級)》、《全新版大學英語聽說教程預備級》、《新聞英語讀寫》、《大學英語寫作》等多套全國優秀教材。《大學英語聽力(預備級)》、《全新版大學英語聽說教程預備級》、《新聞英語讀寫》等教材評為國家級和教育部優秀教材。
朱新福,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理事,江蘇省外國文學常務理事。研究方向為美國小說、美國詩歌、英美戲劇、生態批評。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1. 語言與應用語言學方向
董成如,博士、副教授。研究興趣為認知語言學、語篇分析和語用學。近年來,在《現代外語》、《外語學刊》、《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外語與外語教學》等外語類核心刊物發表近十篇有關認知語言學方面的論文,同時將出版專著一部(2009)。曾主持並完成蘇州大學青年教師基金項目和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各一項,現正主持一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
房紅梅, 博士、副教授,2005年獲復旦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功能語言學.已出版專著一部,發表語言學論文數篇.
高明強,博士、副教授,中國功能語言學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系統功能語言學、語用學、語篇分析等。出版學術專著一部,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第二位),作為主要人員參編「十五」國家規劃教材英語專業《綜合教程》第四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高永晨,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曾赴英國劍橋Anglia大學深造。現為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國家精品課程主講老師。主持並完成了國家級研究項目《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省部級項目《跨文化交際與大學英語教學》、《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研究》、《全球本土化:跨文化交際研究的新視角》和《文化全球化語境下的跨文化交際研究》。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漢英修辭語用比較研究》。出版專著兩部,教材多部。在核心期刊和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跨文化交際學研究論文三十餘篇,多篇被《文化研究》、《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和《北京大學學報》全文轉載或摘登主要學術觀點。先後榮獲江蘇省教學成果獎、蘇州市社科優秀成果獎、蘇州大學陸氏優秀教學獎、蘇鑫獎教金、蘇州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1世紀·愛立信杯」、「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指導教師等獎項。
顧佩婭,教授、博士生導師。90年代初赴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先後獲得語言文學、教育雙碩士和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應用語言學、教師發展、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1997年至今指導碩士研究生28名。
顧衛星, 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國英語教育(教學),大學英語教學
學術論文(僅限核心期刊;*號者為第二作者):傳教士關於教會學校英語教學的爭論,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晚清「語法-翻譯」教學法剖析,蘇州大學學報,2002;馬禮遜與中西文化交流,外國文學研究,2002;「別琴英語」剖析,蘇州大學學報,2003;同文館之前的中國學校英語教學研究,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京師同文館英語教學歷史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改革教學模式,提升教學層次,蘇州大學學報,2005;英語綜合應用能與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外語界,2005;從語言教學求生存到科學教育圖發展,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東吳大學英語教學歷史研究,蘇州大學學報,2006;試論近代國人英語翻譯,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清末三次重要英語留學教育比較研究,蘇州大學學報,2007;許國璋中學英語學習軌跡,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京師同文館增設天文算學館,蘇州大學學報,2008;中國職業英語教學的先驅,歷史教學,2008;「中國各體英語」的歷史演變,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學術交流」,中國大學教學,2008;*轉型期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個案分析,外語研究,2009;*中國英語教學雙重起源研究,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9;傳統與創新,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學子歌聲中的東吳大學,蘇州大學學報,2009。
著作《晚清英語教學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江蘇省高教學會研究成果2等獎
科研獎勵:蘇州大學蘇鑫獎教金(科研獎,2006)。
教學獎勵:蘇州大學蘇鑫獎教金(教學獎,2003);蘇州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第1,2004);江蘇省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一,2005);蘇州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第四,2007);蘇州大學精品課程(第一主講,2007年);江蘇省精品課程(第一主講,2008);蘇州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第2,2009);江蘇省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四,2009);國家精品課程(第一主講,2009)。
衡仁權,博士、副教授。1996年獲南京大學碩士學位,2006年獲南京大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近年來曾在《外語教學與研究》、《外語界》等權威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參編教材3部。
賈冠傑 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心理語言學、二語習得和外語教學。上世紀先後在紐西蘭和加拿大學習,正式出版專著和教材三十多部,發表論文五十多篇,主持參加科研項目十多項,專業英語精讀課程改革(參加者)獲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獲蘇州大學周氏教育科研獎——教學類優秀獎(一等獎)。
姜瑾,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英語教學30年,研究方向為社會語言學,英語教學,目前對生態語言學研究頗感興趣。出版專著一本,主編教材三本,譯作一本,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參編數本詞典和教材,曾主持江蘇省教育廳課題兩項。現主持蘇州市軟科學課題一項,江蘇省研究生精品課程和蘇州大學研究生英語優秀課程各一項。
李明,教授,筆名李明一;從教27年有餘。1995年被評為碩士生導師;1997-2002年任外語學院副院長,分管教學;2001年被聘為教授。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獨立或與人合作出版專著、譯著、詞典、文集等10餘種。研究方向:雙語詞典學,兼及語料庫語言學。公平正義是我的價值觀,平淡簡約是我的生活方式。
陸明,副教授,1994年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攻讀語言學碩士,以語言分析和語言教學理論研究作為研究方向,並以如何將語言學理論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以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能力為主要興趣。近年來,對右腦學習理論和右腦教學方法深感興趣,並對此作了一些探討和教學嘗試,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蘇曉軍,博士、教授,1996年獲南京大學碩士學位,2001年獲復旦大學博士學位。獨著或本人為第一作者的代表性論文有:「認知語言學的社會轉向」(《外國語》2009/5);「國外認知詩學研究概觀」(《外國語文》2009/2);「認知文體學研究:選擇性述評」(《重慶大學學報》2008/1);「《復活節翅膀》的認知符號學分析」(《外語學刊》2007/1);「文學的認知研究史探(《蘇州大學學報》2005/3);「概念整合理論的認知力」(《外國語》2001/3);「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觀念研究」(《外語界》1997/2)等。獨著或本人為第一著作者的主要專著譯著和教材有:《虛擬結構的認知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致一位「憤青」的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人性的因素》(譯林出版社2001);《表達英語綜合教程》第四冊及教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孫倚娜,教授,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大學外語部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982年8月迄今任教於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二語習得、外語教育、英語聽說教學、教材編寫研究等。已主持完成項目: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第一批)擴展項目、蘇州市軟科學項目、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科研項目3項。 近年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 「轉型期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個案分析」[J].外語研究,2009年第2期、「大型綜合性高校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和設計與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話語分析、電視談話節目、口語教學」,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3.10 、「認知法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外語界, 2003.3、「應重視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光明日報(教育周刊)2003 年 3 . 20、" Towards a Higher Degree of Effectiveness in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EFL Context of China",《英語教學與研究面面觀》,並出版《寫作教程》等多部教材。
王海貞,博士、副教授,1998年獲蘇州大學碩士學位,2007年獲南京大學博士學位;研究興趣包括語言測試、第二語言習得和外語教學;出版合著二部、專著《英語錄音口試評分過程研究》,在國內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主持或參與校級及以上科研項目十多項。
王軍,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外語系碩士,導師崔樹芝,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系博士,導師許余龍。主要研究方向為理論語言學、對比語言學及認知語言學。研究課題主要涉及回指、復合詞、隱喻及轉喻機制等領域。作為第一責任人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作為第二責任人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主持江蘇省教育廳社科基金項目一項。先後在《語言教學與研究》、《外國語》、《現代外語》、《外語學刊》等國內重要語言類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一部。曾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等各類科研獎勵十餘次。目前擔任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王宇,博士、副教授,英語語言文學方向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和興趣:應用語言學、二語習得。近期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主持北外中國英語教育研究中心科研項目一項,出版專著一部。為研究生開設《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課程。
嚴世清,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系統功能語言學、語言哲學。近年在《外國語》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出版《隱喻論》等數部專著。
張鳳娟,副教授,中國高校功能語法教學研究會會員,專業研究興趣主要涉及認知語言學和功能語言學領域,近幾年在The Linguistics Journal, 中國外語、四川外語學院學報、蘇州大學學報、天津外語學院學報、山東外語教學、北京第二外語學院學報等國內外雜志發表論文30多篇,參編教材2部,參編語法詞典1部,參與省部級項目2項,並主持蘇州大學青年教師研究基金項目(已結題)和省教育廳項目《英語時態系統范疇化的轉喻機制》(在研)。
祝蔚紅,副教授, 1984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現為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英文系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傳播學和修辭學。主持過省項目《英語公眾演講與傳播學研究》,著有《實用英語演講教程》等書與論文。擔任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的專職指導老師。
2. 翻譯方向
杜爭鳴,教授,文學碩士;研究方向:口筆譯理論與實踐,外語教學與翻譯文化。1999至2000年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攻讀博士期間兼北京新東方首任翻譯課主講教師;翻譯出版各類圖書約40餘種,累計字數逾150萬字。出版個人專著3部,主編翻譯教材一部。在《中國翻譯》、《外語教學》、《外語研究》等專業期刊發表論文近20篇。個人信條:學問求之於己,得失安之於命,遠近隨之於緣,毀譽聽之於人。
方華文,教授,發表的著、譯作品約1000餘萬字,其中包括專著《20世紀中國翻譯史》、《中國美麗的園林》(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中國的各個民族》(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中國文壇的名人》(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中國秀麗的名山名水》(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千姿百態的中國歷史名城》(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和《大師的小提琴》等,計200餘萬字;譯著《霧都孤兒》、《無名的裘德》、《傲慢與偏見》、《蝴蝶夢》、《魂斷英倫》、《兒子與情人》、《少年維特之煩惱》、《紅字》、《從巔峰到低谷》、《馬丁•伊登》、《套向月亮的繩索》、《聖經故事》、《君主論》、《社會契約論》、《吉卜林故事集》、《心情塗鴉》、《咖啡物語》以及改寫本的《飄》、《湯姆叔叔的小屋》、《查特萊夫人的情人》、《大衛•科波菲爾》、《苔絲》、《高老頭》、《三個火槍手》、《悲慘世界》等;主編的譯作包括《基督山伯爵》、《紅與黑》、《簡•愛》、《湯姆.•索耶歷險記》、《茶花女》、《金銀島》、《魯賓遜漂流記》、《巴黎聖母院》、《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精神分析引論》、《論法的精神》、《國富論》、《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世界上最精彩的電影對白》、《世界上最傳奇的人物》、《世界上最經典的品牌》等;並主編了《讀遍最新英美報刊》、《50+1個最應該問醫生的問題》、《50+1本最應該讀的巨著》、《50+1個最應該游覽的偉大城市》、《50+1位最具影響力的風雲人物》、《50+1個最引人入勝的傳奇故事》、《50+1位最閃耀的體育巨星》等多部英漢對照讀物。另外,還參與編輯了850萬字的《領導全書》(全六卷)。
洪慶福,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商務英語,實用翻譯。
金煥榮,副教授,1982年7月畢業留校任教至今;曾擔任過大外教研室副主任、實用英語系主任、翻譯系主任。研究方向:翻譯(商務英語),主講課程:商務英語翻譯、商務英語閱讀等。先後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蘇州大學財經學院(現為商學院)、英國伯明翰中英格蘭大學(現為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商學院進修學習。先後主編和參編了8部書(其中主編3部大學商務英語教材),並且還撰寫了6篇論文(其中3篇是關於商務英語教學與應用的文章)。多年的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積累了相當的知識與經驗。
錢正福,副教授,1984年畢業於蘇州大學,此後一直在高校從事英語教學和科研工作。1997年至2000年在南京大學攻讀英語語言文學(翻譯方向)的研究生課程,並獲得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上半年在英國伯明翰大學做訪問學者。在翻譯理論、語言學和英語教學方面已發表十餘篇學術論文,並參與編寫了四本大學英語教材。目前除擔任大學英語和其它一些課程的教學任務外,還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以及英語教學方面的研究。
王宏,教授,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研究所所長,翻譯方向學術帶頭人。留學英國伯明翰大學(獲得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長期擔任碩士研究生「普通語言學」、「名作翻譯比較與鑒賞」、「西方翻譯理論」、「漢語典籍英譯研究」等碩士學位課程,其中「名作翻譯比較與鑒賞」、「漢語典籍英譯研究」被評為蘇州大學研究生精品課程,「漢語典籍英譯研究」被評為江蘇省優秀研究生課程。已出版發表學術成果55項。其中有《夢溪筆談全譯》(漢譯英)、《墨子全譯》(漢譯英)、《翻譯研究新論》、《中國典籍英譯》、《崑曲精華》(漢譯英)、《金銀島》、《變形記》等23本著譯作;在《中國翻譯》、《上海翻譯》、《外語學刊》、《外語與外語教學》、《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中國外語》、《外語研究》、《外語教學》、《外語與翻譯》、《山東外語教學》等刊物發表論文32篇。學術興趣:英漢互譯;翻譯理論。
汪榕培,教授,1942年6月28日出生於上海,1964年本科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學院英語系,1967年研究生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系。1985年評為英語教授,1985年6月到2001年9月擔任大連外國語學院院長;現任教於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中國典籍英譯、英語詞彙學和英國文學。
日語語言文學
高鵬飛,教授,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科研方向為日本近代文學、夏目漱石研究。1982年07月黑龍江大學日語系畢業、學士學位,2000年03月 日本靜岡縣立大學大學院研究生畢業、碩士學位。主要發表的論文有:
《試論夏目漱石的文學創作語文明批評》黑龍江大學《外語學刊》
《試析「と」的語法意義及用法》北京對外貿易大學《日語學習與研究》
《有島武郎和他作品中的批判性格》黑龍江大學《外語學刊》
《關於日文寫作中病句的分析與指導》香港21世紀日語教育與研究
《關於日中慣用句的比較研究》日本第32屆日語語源研究會(京都)
《日語病句的糾正及其病源初探》北京對外貿易大學《日語學習與研究》
《夏目漱石研究—青少年時代最初的七言律詩》日本《青塔》季刊第39號
《關於夏目漱石[「七草集」評]漢詩的鑒賞》明星大學研究紀要第40號(年刊)
《關於夏目漱石的絕筆詩》日本《蜻蛉》月刊第181號
《夏目漱石「門」論》日本《日本文藝學》第44號
《夏目漱石「明暗」論》日本《日本文藝研究》第59卷第3-4號
李東軍,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文學與比較文學(目前在日本做訪問學者)
施暉,博士(日本廣島市立大學語言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日本語言文化、中日語言文化比較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和省市級項目八項,在權威核心刊物《國外社會科學》《日語教學與研究》《國文學考》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獲2007年度蘇州大學北美校友會傑出成就一等獎。
徐衛,博士、副教授, 1988年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日語碩士畢業,2006年獲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學位,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日語語言學、中日對比語言學。
俄語語言文學
姜艷紅,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8 7年哈爾濱師范大學畢業後工作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大學,2002年調入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2007年獲得蘇州大學(文學院)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是社會語言學、俄語詞彙學、俄語修辭學。編著教材及教學輔導書5部,發表論文30餘篇。
趙愛國,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俄語系(1977)、西安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部(1990)。現任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副院長兼俄語系主任。兼任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語言符號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理事等職。主要學術興趣為理論語言學,包括普通語言學、語言文化學、語言符號學等。出版學術專著3部、主編文集和教材各2部,發表學術論文近60篇。主持完成省部級社科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
周民權,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俄語語用學、語義學、社會性別語言學。任教30多年來先後出版專著4部,教材3部,在《莫斯科大學學報》、《中國俄語教學》、《外語學刊》、《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外語教學》等國內外權威核心及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所申報的《俄漢社會性別語言的語用對比研究》獲得200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
博導簡介
王臘寶,男,1986年畢業於蘇州大學外語系,1991年在上海復旦大學外文系獲英美文學碩士學位,1999年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20世紀英語文學、西方文論與比較文學,近年出版《多元時空的回響》(2000)、《最純粹的藝術》(2006)、《天之驕子》(2004)《新批評》(2006)等多部專著和譯著,先後在《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澳大利亞《南風》(Southerly)、《當代外國文學》、《外國文學研究》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現任教育部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分委員會委員、全國外語博士論壇副理事長、全國澳大利亞研究會理事、江蘇省比較文學會理事、江蘇省外國文學會副會長。
朱新福, 男,1963年3月生,江蘇高淳人,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理事,江蘇省外國文學常務理事。1999年獲「富布萊特基金」(Fulbright)赴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留學,2001年獲碩士學位,2005年獲蘇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美國小說、美國詩歌、英美戲劇、生態批評。近年來在《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當代外國文學》和《解放軍外語學報》等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十餘篇;出版《美國文學中的生態思想研究》等專著;參加並完成國家和省級社科項目各一項。曾獲第7屆「蘇州大學北美校友會傑出成就獎」 、「江蘇省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趙愛國,俄羅斯語言文學教授。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和西安外國語大學。曾兩次國家公派赴俄羅斯普希金俄語學院擔任訪問學者。主持完成省級科研項目2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課題1項。出版學術著作3部、教材3部,在國內外語類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科研成果獲多種獎勵。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普通語言學、語言文化學、心理語言學、俄羅斯國情學等。現任蘇州大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俄語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語言與符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理事、《中國俄語教學》雜志編委、黑龍江大學《當代中國俄語學術名家文庫》編委、北京大學出版社《21世紀專業俄語教程》編委、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新世紀高等學校俄語專業本科生系列教材》編委等職。
賈冠傑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先後在紐西蘭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和加拿大University of Calgary訪學和合作研究,研究領域包括應用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第二語言習得和外語教學,出版著作多部,部分專著獲省級優秀成果一、二等獎,部分主編教材被多所高校選為英語專業研究生教材,先後發表論文數十篇,主持和參與科研課題十多項,曾獲蘇州大學周氏教育科研獎——教學類優秀獎(一等獎)。參與的本院「專業英語精讀課程改革」獲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王軍(1966-),男,山東榮成人。1988年本科畢業於聊城師范學院英語系,1995年獲華東師范大學外語系碩士學位,2004年獲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對比語言學、認知語言學、語用學等。研究課題主要涉及回指(尤其是間接回指)研究、復合名詞研究、隱喻及轉喻機制研究等方面。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主持江蘇省教育廳社科基金項目一項。先後在《語言教學與研究》、《外國語》、《現代外語》、《外語學刊》等國內重點語言類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榮獲各類科研及教學獎勵十餘次。目前擔任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顧佩婭 1990年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 1992、1993、2006年先後獲語言文學和教育雙碩士、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教師發展、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近年出版《優秀外語教師成長案例研究》(2009)、《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06)等專著和編著,參編美國TESOL《教師業務檔案與業績標准》、《英語課程標准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2007)等國際英語教學研究系列,先後在香港《亞洲英語教學》、美國《Essential Teacher》、《外語界》、《外語電化教學》、《外語研究》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現任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教師教育與發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估計是王軍了,他的資料在上面
❻ 蘇州蘇大外語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蘇州蘇大外語服務有限公司主要培訓語言有:英語口語、中級口筆譯、高級口專筆譯、新概念屬英語、四六級考試培訓等;日語、韓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等多個小語種零基礎培訓及中高級培訓。蘇州蘇大外語服務有限公司隸屬於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
法定代表人:劉志明
成立時間:2005-11-14
注冊資本:3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50200002966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蘇州市東環路50號(蘇州大學東校區凌雲樓15樓1502室)
❼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務處的電話是多少啊
蔣老師已經不在教務處了,現在是周老師 。你如果要周老師的號碼,私信我
❽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雙修是什麼意思啊 蘇大外語學院好嗎
除非你特別喜歡,否則的話還是建議你學些有技術的專業。
不是說外語專業不好。只是,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學外語專業的人等於沒專業。
1、學外語的越來越多。北外、上外這種就不說了,蘇大自然在實力上會弱。北上廣許多人都會第二外語,而且本身還有一門數理或者經管類的專業。
2、外語類學生就業堪憂。法語專業就業率是高,但是多數都去了非洲發展。
3、5年制太長了。沒什麼意思。本科四年就行了,少則三年。總之越早就業越好。 北外上外小語種專業都是雙語培養,他們四年就畢業了。
或許,你現在覺得5年制的雙語專業會很吸引人,但是等你找工作甚至畢業後,就會發現,原來那麼多人會法語、德語,而且英語都還很好。然後就會覺得,有一門真正的專業是多麼的重要了。外語不過是工具。
❾ 蘇州大學外語系如何和南師外語系相比呢
蘇大外語好,在江蘇就蘇大和南大的外語最好
❿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的系科簡介
蘇州大學外語學院翻譯系成立於 2004 年 3 月,其前身為英語二系(實用英語系)。翻譯系的成立是社會形勢發展的需要,也是外語教學改革的產物。這一舉措將對外語學院的學科發展和課程設置改革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課程設置主要分為翻譯、商務和旅遊三個課程群。已開設的課程有翻譯理論、英漢/漢英筆譯、口譯、同聲翻譯、會議口譯、新聞翻譯、典籍翻譯、文學翻譯等。 俄羅斯語言文學專業設立於 1952 年,是外語學院現有各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專業,「文革」期間曾一度停辦, 1972 年恢復招生, 1997 年率先在國內同行中改為 5 年制俄英雙語專業, 1998 年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並於次年開始招收研究生。半個多世紀以來,俄語專業共為社會培養了數百名俄羅斯語言、文化、文學等方面的優秀人才。
本科階段實施的俄英雙語教育,是新時期外語 + 外語復合式素質教育的成功嘗試,旨在培養社會急需的能從事教學、外經、外貿、外事、旅遊等方面的雙語人才。該新型專業由於開設時間較早,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由於實行了雙語復合的培養模式,學生的綜合素質較之以前的單語教學有較大提高,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和歡迎,就業率和考研率明顯優於其他專業。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於 2009 年正式獲准創建德語語言文學專業,並於同年開始招收德語專業本科學生。此專業圍繞語言文學展開教學,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包括:基礎德語、高級德語、德語視聽說、德語口語、德語報刊閱讀、經貿德語、德漢口筆譯、德語寫作、跨文化交際學、二外英語、商務英語、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旨在培養雙語復合型人才。
德語專業學制為四年。此專業的目標是使畢業生全面、扎實地掌握德語語言基礎和聽、說、讀、寫、譯的技能,培養較強的德漢口筆譯能力,使畢業生能夠勝任在涉外經貿部門、涉外企業、科研院所及政府機構中從事與德語相關的外事業務或翻譯工作。 姓名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獎勵級別 授獎部門 獎勵年月 排名 1 王臘寶 綜合英語(英語精讀) 蘇州大學第二批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國家精品課程培育點 蘇州大學 2009年10月 獨立 2 徐青根 跨文化交際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培育點 蘇州大學 2009年10月 獨立 3 顧佩婭 Effects of Project-based CALL on Chinese EFL Learners 江蘇省外國語言文學與翻譯研究優秀成果 二等獎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2009年9月 獨立 4 顧佩婭 教學獎 「周氏教育科研獎」教學獎 優秀獎 蘇州大學 2009年9月 獨立 5 方華文 《中國翻譯史》教材 蘇州大學優秀精品教材 教材獎 蘇州大學 2009年6月 獨立 6 顧佩婭、徐昉、
王海貞、庄玲、
周林強 英語專業學生信息素養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蘇州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二等獎 蘇州大學 2009年3月 集體 7 孟祥春 英語專業青年教師授課競賽 江蘇省高校英語專業青年教師授課競賽 二等獎 江蘇省高校外語教學研究 2008年3月 獨立 8 陸小明 英語專業青年教師授課競賽 江蘇省高校英語專業青年教師授課競賽 三等獎 江蘇省高校外語教學研究會 2008年3月 獨立 9 王宇 教學獎 蘇州大學建行教學獎 教學獎 蘇州大學 2008年 獨立 10 朱新福 綜合英語課程 校級精品課程 蘇州大學 2007年 獨立 11 庄玲、 李衛東、董成如、陸倩 專業英語聽力課程自主學習網站 蘇州大學教學成果獎 二等獎 蘇州大學 2007年9月 集體 12 王宇、徐昉、王海貞、張鄂民 英語專業基礎階段綜合英語課程的改革與實踐 蘇州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 二等獎 蘇州大學 2007年 集體 13 顧佩婭 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評選 優秀指導教師 二等獎 江蘇省高等學校 2006年12月 獨立 14 庄玲 英語專業青年教師授課競賽 江蘇省高校英語專業青年教師授課競賽 三等獎 江蘇省高校外語教學研究會 2006年12月 獨立 15 庄玲 教學獎 蘇州大學蘇鑫獎教金 教學獎 蘇州大學 2006年 獨立 16 賈冠傑 教學獎 「周氏教育科研獎」教學獎 優秀獎 蘇州大學 2006年 獨立 17 王軍 「論關聯度在間接回指釋義中的主導作用」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江蘇省教育廳 2006年5月 獨立 18 李立 英語專業精讀課程改革 江蘇省高校應與專業青年教師授課競賽 二等獎 江蘇省高等外語教學研究會 2005年12月 獨立 19 蘇曉軍 教學獎 蘇州大學建行教學獎 教學獎 蘇州大學 2005年9月 獨立 20 顧佩婭 Effects of Project-based CALL on Chinese EFL Learners 第一屆中國英語教學優秀論文獎 二等獎 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 2005年 獨立 21 朱新福、蘇曉軍、賈冠傑、徐昉 英語專業精讀課程改革 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一等獎 江蘇省教育廳 2005年1月 集體 22 朱新福、蘇曉軍、賈冠傑、徐昉 專業英語精讀課程改革 蘇州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 一等獎 蘇州大學 2004年11月 集體 23 庄玲 《美國英語聽力八十篇》 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二等獎 蘇州大學 2004年11月 獨立 24 專業英語教學組 綜合英語課程 蘇州大學一類優秀課程 一類 蘇州大學 2004年9月 集體 25 王臘寶、蘇曉軍 《高年級綜合英語》課程 江蘇省優秀課程獎 二類優秀課程 江蘇省教育廳 2002年12月 集體 26 顧佩婭、徐昉、王海貞 新世紀多媒體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一等獎 江蘇省教育廳 2001年2月 集體 27 顧佩婭、徐昉、王海貞 新世紀多媒體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蘇州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 一等獎 蘇州大學 2000年10月 集體 瓊·萊利與無所歸依的黑人女性移民 《外國文學》2008年第5期 方紅 夏目漱石《明暗》論 《日本文藝研究》(日本)2008年第59卷第3-4期 高鵬飛 夏目漱石《門》論 《日本文藝學》(日本)2008年第44期 高鵬飛 文化全球化與跨文化交際學科發展:動力、趨勢與展望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年第1期 高永晨 外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的理論、研究與實踐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原《國外外語教學》2008年第3期 顧佩婭 解析優秀外語教師認知過程與專業發展 《外語研究》2008年第3期 顧佩婭 中國各體英語的歷史演變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年第7期 顧衛星 學術交流課--更高要求層次的可選課程 《中國大學教學》2008年第9期 顧衛星 中國職業英語教學的先驅 《歷史教學》(高校版)2008年第5期 顧衛星 京師同文館增設天文算學館評析 《蘇州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顧衛星 英語專業學生口語產出中動詞語法型式使用跟蹤研究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40卷第2期 衡仁權 從天真到成熟——論《午夜的孩子》中的「成長」 《當代外國文學》2008年第4期 黃芝 多語心理詞彙模式與二語習得研究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年第6期 賈冠傑 外語教師個人理論研究 《中國外語》2008年第2期 賈冠傑 現代俄語中借詞變異現象研究 《外語學刊》2008年第4期 姜艷紅 說理的語言價值和語句描寫 《法國研究》2007年第4期 李元華 表添加義的連接詞「甚至」、「連…也/都…」及其語義價值 《法國研究》2008年第2期 李元華 從譯介學的角度看日本的「翻案小說」 《蘇州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潘文東 旋流夢故事的神話學考察 《新國語教育》2007年第77號 朴桂玉 從「性向詞彙」重新審視日本人與日本社會 《國外社會科學》第3期 施暉 語言行為的漢日對比研究 《日語學習與研究》2008年第1期 施暉 最感謝表現についての日中比較 《中國學研究論集》2007第19號 施暉 解構與背叛的迷宮:布雷德伯里的《克里米納博士》 《國外文學》2008年第2期 宋艷芳 認知文體學研究:選擇性述評 《重慶大學學報》2008第1期 蘇曉軍 過程寫作法中圖式的激活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陶瀅 全國英語專業四級口試評分員對評分標準的理解和使用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原 國外外語教學)2008年第2期 王海貞 翻譯研究在新世紀新轉向 《蘇州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王宏 當代翻譯研究的跨學科性 《外語研究》2008年第2期 王宏 真情譯詩,形神兼似 《中國翻譯》2008年第4期 王宏 N1+N2結構中的意念焦點 《外語教學》2008年第2期 王軍 英漢復合名詞的非語義特徵及相關認知闡釋 《外國語》2008年第2期 王軍 論回指詞語之概念重現 《外語學刊》2008年第3期 王軍 英語影視課程的組織與設計 《中國電化教育》2008年第1期 衛嶺 論日語條件表達「バ」用法的多樣性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 徐衛 試析英語書信中話語范圍對話語基調的制約 《中國外語》2008年第4期 袁影 翻譯研究在新世紀新轉向 《蘇州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曾艷 《邯鄲記》和《麥克白》中女性形象的異同 《蘇州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張玲 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使用特點及發展趨勢研究第一 心理發展與教育2008年第3期 張榮華 洛特曼四維一體符號學思想論略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年第1期 趙愛國 20世紀俄羅斯符號學研究的歷史分期問題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 趙愛國 言語交際與孫子兵法原則(Речевая коммуникация и принципы Военного искусства Сунь Цзы) 《莫斯科大學學報》 (Вестник Москов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08年第4期 周民權 交際謀略思維與行為:道德倫理范疇(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о-стратагемное мышление и поведение:его моральные и этические аспекты) 《現代人文研究》(Современные гуманитарны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俄羅斯)2008年第1期 周民權 呉湖帆の書と書學(一) 書法漢學研究創刊號2007.7 朱剛 呉湖帆の書と書學(二) 書法漢學研究第二號2008.1 朱剛 呉湖帆の書と書學(三) 書法漢學研究第三號2008.7 朱剛 加里.斯奈德的生態視域與自然思想 當代外國文學2008年第2期 朱新福 經典重讀:也談小說《熊》的生態啟示 蘇州大學學報2008年到4期 朱新福 構式對詞項壓制的探索 《外語學刊》2009年第5期 董成如 二語學習中口語輸出對語言形式注意度的影響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三期 高燕紅 從跨文化視角看世界環境日主題標語與中國環保標語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年第9期 高永晨 學子歌聲中的東吳大學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 顧衛星 傳統與創新:試論晚清英語教學特點及其啟示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年第5期 顧衛星 借用·混合·轉換:拉什迪語碼挪用之社會語言學分析 《外國文學》2009年第1期 黃芝 嘆息與渴念——論《失落的傳承》的「寧靜的自得」觀 《外國文學評論》2009年第4期 黃芝 日語轉述語初探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 金磊 英語詞彙教學中的詞彙呈現的策略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 冷潔 一種被忽視的外語教學法——試論17世紀誇美紐斯的語言教學法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 呂玉冬 為歷史正名:「洋務運動」英譯名評析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第1期 孟祥春 漢英短語翻譯中的趨避思維與策略探討 《中國翻譯》2009年第2期 孟祥春 人生—人性—道德: 吳宓文學思想的內在結構研究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 孟祥春 語言行為的漢日對比研究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 施暉 穿梭在身份之網中——評布雷德伯里的《兌換率》 《外國文學》2009年第4期 宋艷芳 認知語言學的社會轉向 《外國語》2009年第5期 蘇曉軍 轉型期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個案分析 《外語研究》2009年第2期 孫倚娜 試論典籍英譯教材的編寫 《中國外語》2009年第2期 王宏 概念匹配、回指釋義與概念轉移:篇章回指研究的新思路 《外語學刊》2009年第5期 王軍 女權、愛情與當代澳大利亞女性小說 《當代外國文學》2009年第4期 王臘寶 安傑拉卡特的女性主義新童話 《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第5期 王臘寶 創傷記憶的思想與藝術升華——簡析奧尼爾的《拉撒路笑了》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 衛嶺 「面具」下的創傷記憶與人性故事——讀奧尼爾的《大神布朗》 《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第6期 衛嶺 卡夫卡的非理性空間 《同濟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張莉 繼承和創新—汪榕培、王之江主編的《英語詞彙學》評介 《外語界》2009年第3期 張玲 現狀與創新---綜合性大學俄語學科建設發微 《中國俄語教學》2009年第1期 趙愛國 談洛特曼對文化符號學的理論建構 《中國俄語教學》2009年第3期 趙愛國 中國俄語學:傳統與創新 《中國俄語教學》2009年第4期 趙愛國 РКИ理論對中國俄語教學的影響 《中國俄語教學》2009年第1期 周民權 20世紀俄語語用學研究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周民權 俄語音位研究中的一個爭議問題 《中國俄語教學》2009年第6期 周民權 Язык и гендер в русско-китайском речевом этикете(俄漢言語禮節中的語言與社會性別探究) 《語文學問題研究》(俄羅斯,Россия, Вопросы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х наук)2009年第3期) 周民權 待遇表現から見る原因・理由を表す「から」「ので」ー中國の日本語學習者と日本語母語話者を比較してー 『言語文化學研究言語情報編』2009年第4號 周升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