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期售後服務管理師培訓心得總結
Ⅰ 求:黃傑老師管理培訓心得一篇(不甚感謝)
如何做一名出色的現場主管?
——從「技術能手」到「優秀主管」的轉變
一流的工廠都有一流的製造現場——持續提高效率、不斷降低成本;一流的主管培養訓練了一流的員工,一流的員工創造了一流的現場!日本製造業的輝煌,受益於對現場和基層主管的重視。中國在21世紀將成為世界的製造中心,企業更需要有一流的現場管理隊伍。
日本企業怎麼訓練優秀的主管?
日本企業怎麼訓練優秀的主管?國內著名的實戰型現場管理專家黃傑老師絕對有深刻的體驗:
我在日資企業幹了兩年後,有一天社長找到我說:「黃傑,我發現你什麼都好,但就是老喜歡拿手指頭指著別人講話!拿食指指著別人,好像表示『你欠揍啊』!通常罵人時才做這個動作的。作為高級主管,這個習慣一定要改!」
「好,我改,我改。但幾天內改掉有點難!一個月能改就不錯了,」我說。「到底想不想改?只要想改,今天下午就能改掉!」社長很堅定。我心裡在盤算:你有什麼本事,能讓我已經二十多年的毛病一下子改掉?「回去交代工作,然後找我。」他吩咐。我心裡美滋滋的,心想,下午肯定不讓我幹活了,我有一下午的時間可以拍馬屁了,我認為他肯定要做我的思想工作。
安排好工作後,我去見社長。沒想到他把保安小劉也叫過來了。社長告訴我:「一個人的毛病只要經過不斷的重復就可以改變,而且只要經過20次的重復,就可以改變,但對你們這里的人需要200次,而對你黃傑需要2000次,今天要強化你20000次」。
這時我才知道他把小劉叫來干嗎了,是來點數的。社長教我用一個標準的動作替代原來的動作。我練,小劉點數。小劉和我開始都很認真。但是總做這個動作累呀,我就偷懶,不按規范動作做了,小劉用眼睛瞪我。我氣不打一處來,就用眼睛瞪他並做了一個「咔嚓」開除人的動作,還沖他擠了擠眼。小劉心領神會,馬上數得特別快,我都做不過來了。可萬沒想到社長就跟我們隔了一塊玻璃。「這個是什麼動作?是我教的嗎?根據我們剛才的游戲規則,你做的次數再乘兩倍。本來我認為你做200次總會了吧,沒想到才做162次就偷懶,太辜負我對你的信任了」。他吩咐小劉扛來一台攝像機,讓我對著攝像機做,並且還說:「我以後一個小時來檢查一次,如果發現一個動作不規范,乘以5倍」。結果我乖乖地對著攝像機做手勢做了5個小時,雖然沒做完兩萬次,但最後我把這個動作練出來了,現在想起來還痛苦呢。
我在這家大型的日資企業任職多年,從人事課長、生產課長、生產經理、一直做到副總經理。我常用這個經歷,不斷的強化我的下屬。我同時得出一個最簡單的管理方法就是「重復」。管理就是反復抓、抓反復、反復,反復,再反復。形成習慣後,想改回原來不好的行為都很難了。
如何從「技術操作型能手」轉變為「教練型能手」
「在企業里,員工工作的場所就是現場,對員工在現場工作行為的管理就是現場管理。」
製造業中產品成本的50~ 80%是在製造現場發生的,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產品質量、成本、交貨期、安全生產和員工士氣。現場主管在企業里承擔著生產參與者、策劃者和組織者的多重角色,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如果說高層經理人是公司的大腦,現場主管就像是公司的骨骼,骨質疏鬆或骨骼斷裂,企業就會癱瘓。
很多技術崗位出身的主管,有扎實的操作能力,但缺乏管理意識和管理「軟」技能的職業訓練,通常只發揮了「技術能手」的作用,也就是「球星」出身,沒有發揮「教練」的作用,沒能帶出一個出色的團隊!「夾心餅」、兩頭受氣、工作無頭緒、忙而無功,是這些主管面臨的最大挑戰。
黃傑老師把角色認知、心態調整、時間管理、對待問題的態度和辦法、溝通能力、上下級關系處理、目視管理、質量意識與質量管理等技能,總結為現場主管首先要掌握的核心技能。 這些技能有些看起來似乎很「軟」,但卻是大多數「技術能手」型主管所最欠缺的。比如溝通能力。
據統計,企業70%的問題是由於溝通障礙引起的。溝通不暢到底是哪兒出了問題?怎樣才能有效地與他人溝通?不少「技術能手」型主管都從黃老師這里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技巧有問題往往是因為態度有問題
與很多做管理技巧培訓的老師不同,除了講解實用技巧,例如時間管理的10大關鍵,戴明法全面性問題解決的8個步驟,溝通的7大技巧,贏得上司的賞識與依賴的10個秘訣等等,黃傑老師更強調樹立現場主管的正確心態:「有正確的心態,就會用正確的方法。」
他常用生產現場發生的實際案例,生活當中的小故事,他自己的親身體驗引導學員思考,反思一些固有的思維模式的錯誤和危害。
比如現場主管的壓力:「現場主管壓力很大,整天起早貪黑,兩頭不見太陽。先要『對付』上司,再要『對付』下屬,還要面對同級主管。這個壓力問題就出在『對付』上。什麼叫『對付』,那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天天像干架一樣,壓力能不大嗎?我們做主管的應該輔助上司,激勵和領導下屬。」
「我們真的很難改變人的思維」黃傑老師說,「但我們可以藉助職業化訓練改變人的行為。通過調整行為來達到逐步調整思維的目的。」
Ⅱ 聽陳鵬老師精益6S管理培訓課程心得體會
通過6s學習,我覺得該文化可以給全體員工以導向、約束、凝聚、激勵的作用。而發展成高效專業的企業已然成為公司上下的統一目標和共同任務,是每一個員工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通過導師圖文並茂的授課,我們首次了解到什麼是企業的「6s管理」。所謂「6s」,最早起源於日本,主要是針對生產現場,材料、設備、人員等生產要素開展相應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修養等活動,為其它管理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公司之所以花費如此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並且找專業老師講授這方面的知識,主要的目的包含如下幾個方面:
(1)減少員工作業出錯機會,提升產品服務品質;
(2)提高了工作效率;
(3)資源得以合理配置和使用,減少浪費;
(4)提高公司整體形象,創造整潔的辦公生產環境,提升企業形象;
(5)通道暢通無阻,各種標識清楚顯眼,人身安全有保障;
(6)為其它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
課程中,老師還通過ppt展示結合公司現狀對「6s管理」做了針對性的講解。其中包含了公司管理上存在的問題,以及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我們應該如何運用「6s」這個管理工具去理清思路、達到解決問題的最終目的。當老師把問題和解決方法通過生動形象的案例演繹出來時,在場的所有員工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有人感悟到通過此次 「6s管理」的學習對自己平時工作的盲區有了很大指引,甚至迫不及待地想即刻將這門新的管理方法運用的工作實踐中去。
Ⅲ 培訓心得體會開頭如何寫
培訓心得體會開頭範文:
1、 在的仔細聆聽中,期盼已久的培訓學習在的戀戀不舍中敲響了結尾的鍾聲。這幾天的培訓課程,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淺這四個字來形容了。老師們的博文廣識、生動講解、精彩案例無不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的印象,我只恨才疏學淺、文筆糟糕,夠將所感觸都文字顯然於紙上。我盡力絞盡腦汁,以祈求能將培訓完後心中所想所獲能表達。
2、這次組織的新教師培訓,對都非常有意義,工作過了就能有切身的體會。短短的三天培訓非常短暫寶貴,內容涉及:有新時期師德規范培訓,教科研、班主任工作、少先隊工作專題講座,還有安吉縣課堂規范年綜述及學生心理輔導與家庭教育的講座。
3、我有幸參加教育部舉辦的為期月的級中小學萬名班主任培訓班的學習,難得的機會,專家的講座、學員間的交流,使我對班主任工作更的認識,學到了一系列科學、優秀的管理方法,領會了一系列先進的管理理念,使更有信心去一名班主任。
Ⅳ 求:黃傑老師管理培訓心得一篇(不甚感謝)
您可以網路一下:黃傑培訓網
Ⅳ 自己區內派服務管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體驗式培訓:企業項目推行過程中的協作與執行;體驗在項目推行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哪些困難和障礙。項目領導人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擔當的角色與責任。如何在執行創新思維。在這節課當中,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理解與支持的力量。很多時候我們的工作往往就是下達後,員工的理解不夠透徹,再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攏,讓他們變得更加的迷失了方向。通過游戲式的培訓也讓我理解到作為一個企業,企業內所以的員工就是一個團隊,團隊的建設創造是十分重要的,團隊間相互協作的關系也是相當重要的。而在這個團隊當中管理層人員所承擔的任務也是致關重要的,作為一個成功的團隊主管,他之所以成功,其關鍵在於主管99%的行為魅力以及1%的權利行使。下屬能心悅誠服地為他努力工作,不是因為他手中有權,權是不能說服人的,即使服了,也只是口服心不服,絕大多數原因是主管有著良好的領導行為。好的領導行為能給員工帶來信心和力量,激勵員工,使其心甘情願地義無返顧地向著目標前進。作為主管要尊重下屬的人格、尊嚴及創造精神,愛護下級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信任員工,放手讓員工大膽工作。當員工工作遇到困難時,主動為其排憂解難,增加員工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當工作中出現差錯時,要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當團隊主管向上級誇贊下屬的成績與為人時,員工是會心存感激的,這樣便滿足了員工渴望被認可的心理,其更忠誠於這份工作才會迅速騰飛,干勁會更足。另外,管理者還要不斷加強品德修養,嚴於律己,做一個表裡如一的人;要學會推銷並推動你的目標;要掌握溝通、贊美及為人處事的方法和技巧。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團隊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更好的實現企業與員工共同健康發展的目標。
溝通的藝術與技巧:通過這一次的培訓,我深深的認識到,作為一名中層管理人員,與上級、下級、客戶等,工作生活空間中與大眾有效的溝通是致關重要的。溝通是信息傳遞的重要方式,通過溝通,信息在部門、員工之間得以傳播。組織工作的開展在很大程度地講通過從上到下的層層溝通進行的。部門與部門之間通過有效溝通,能及時消除部門之間的由於缺乏溝通造成的協調性問題,理順工作上流程,增強部門之間協同作戰的能力,提高公司整體工作效率;反之,無效的部門溝通,只能使部門之間徒生交流障礙,溝通不暢各個部門單獨作戰,結果必然造成組織的任務無法得到及時完成。如何提高自我的溝通能力?在本次培訓中孟老師教會了我8個步驟:一是熱情洋溢;二是謙卑有禮;三是全面聆聽;四是察言觀色;五是活在當下;六是方向發問;七是達到共識;八是維護關系。意思就是當我們在與一個人溝通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把心打開,熱情微笑的對待別人,同時也要做到大方有禮,當別人在說話的時候我們要認真的聆聽,爭取把對方說的重點牢記在心,在適當的時間向對方提出問題,然後與對方建立起共同是局面,最後是認真的維護好與對方的關系。
Ⅵ 企業高層管理培訓由思八達著名講師張亞峰老師主講 心得體會
由由思八達著名講師張亞峰老師主講管理」課程,雖然時間很短,只有三個半小時,但卻使我原本模糊的概念清晰化。時間是不可限制的,只有控制好自己,才能做時間的主人。
一、 心得體會
1、 養成每天進行工作總結和第二天工作安排的習慣;
2、 要學會對突發事情的處理方法;
3、 事情不能拖延;
4、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能互相推委;
5、 打電話前需先打腹稿;
6、 工作中學習,生活中學習。
二、 具體做法
1、每天提早15分鍾上班,以「大石小石」方法對一天的工作進行計劃。每晚下班後留有5-10分鍾的時間對一天的工作進行總結,檢查今天的工作計劃完成進度,對於那些未能如期完成的工作,需要反省一下,為何未能完成,時間究竟浪費在哪些地方,對於整周的工作計劃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第二天應該如何改進。
2、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對於一些突發事情,要分清輕重緩急,同時對一些自己無法完成的事情要學會SAY NO,這樣既便於別人在接收到這個信息後另做安排,也不會讓原本的計劃過於偏離軌道。
3、在接受一個任務時要先分析是否能將其納入工作計劃中,如果可以的話需要給別人一個明確的完成時間,這樣既是對別人的承諾,也不會讓自己存在拖延心理,更可以加強自己的責任心。
4、在不明確事情的做法時,可以自己先摸索或向別人請教、共同商量,但不可只將事情推給別人,最後在事情沒完成時只會互相推委。
5、每天工作與學習的時間只有10小時,但兩者的界線卻不是很明確的,有時學習的時間並沒有4小時,因此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以積累經驗更好地處理工作,提高效率。學習的定義也並不局限於工作,生活中也要不斷地學習,如何增強與父母、朋友的感情,如何面對工作壓力,如何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這些都是需要通過學習來提升的。
以上就是我在這三個半小時的收獲。之前在工作的時候我也有類似這樣的做法,但不是很明確,而且也沒有持之以恆。通過這堂課,我想我以後可以更好掌握自己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