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培訓大綱
『壹』 如何評估培訓效果
培訓效果評估是企業培訓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檢驗培訓工作做得好壞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培訓管理者明確培訓項目、內容、講師選擇的優劣,了解培訓預期目標的實現程度,為後期培訓計劃、培訓項目的制定與實施等提供有益的幫助。實踐中我們的培訓評估主要採用柯氏的四級評估模式(簡稱4R模式):
1、學習評估:測定受訓者的學習收獲程度(知識、技能、態度、行為方式等方面)。主要採取考試、現場問答、模擬測試、寫心得體會的評估方式等。
2、行為評估:主要考察受訓者知識運用程度(培訓後,其態度、行為方式的變化和改進情況)。 我們一般通過行為觀察、每月考核(主管評價)及員工關鍵事件盤點等來予以驗證。若對於工作心態、管理方式類的培訓,我們一般在培訓結束時會布置行為轉變行動計劃表,到時看其行動計劃表的實際完成情況等。
3、反應評估:評估受訓者的滿意程度(對講師、課程、培訓組織等)。 每次培訓後都會做一個培訓滿意度的反饋調查,主要以現場發放調查表的形式來完成,調查表事先精心設計,主要涵蓋總體評價、培訓課程、講師授課、培訓組織、合理化建議等幾個核心的調查內容。當然,這並不是唯一手段,我們還會通過現場觀察培訓氛圍、培訓紀律反饋、員工抽樣訪談等方式進行補充調查。
4、成果評估:衡量培訓帶來的經濟效益(培訓後,受訓者在一定時期內所創造的工作業績增長變化評估)。 是最後評估項,主要是通過績效考核,更多的是一些量化數據的對比反饋,如質量、銷售額、成本、項目效率、人員晉升培養結果等。
另外,在年度培訓結束後,我們還會核算整個年度的培訓投資回報率的變化情況,考查銷售額或利潤增量與培訓課時和費用增量之間的關系,以此衡量我們年度培訓工作的進步情況,尤其會特別關注和核算本年度新入職員工進步的情況。因為,我們覺得培訓對新員工的改變和造成的結果影響較大。
評估的方式我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難的是讓評估的結果和實際的情形最大限度的相符。在專業上我們把它叫做信度和效度。提高信度和效度的有效途徑是科學地設計好評價的內容、分數和權重,並控制好實施評價中的全過程。
『貳』 畢業論文工業旅遊swot寫作提綱模板
採納以後來我這里拿提綱的模版
1.關鍵詞規范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片語,通常以與正文不同的字體字型大小編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選3~8個,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按詞條的外延(概念范圍)層次從大到小排列。
關鍵詞一般是名詞性的詞或片語,個別情況下也有動詞性的詞或片語。
應標注與中文關鍵詞對應的英文關鍵詞。編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後。中文關鍵詞前以「關鍵詞:」或「[關鍵詞]」作為標識;英文關鍵詞前以「Key words:」作為標識。
關鍵詞應盡量從國家標准《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和地區、人物、文獻等名稱,也可作為關鍵詞標注。關鍵詞應採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內容的通用技術詞條。
2.選擇關鍵詞的方法
關鍵詞的一般選擇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論文寫作後,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出現頻率較高且比較關鍵的詞)中選出來。
論文正文
要點
⑴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
d.結論。
為了做到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常常將正文部分分成幾個大的段落。這些段落即所謂邏輯段,一個邏輯段可包含幾個小邏輯段,一個小邏輯段可包含一個或幾個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層次。論文的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五級。
『叄』 施工監理大綱編寫模板
發個監理大綱目錄,自己理解吧!
目 錄
1 工程概況 1
1.1 工程建設各方及建設地點 1
1.2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築物 1
1.2.1 上水庫 1
1.2.2 下水庫 2
1.2.3 輸水系統 3
1.2.4 地下廠房系統 4
1.2.5 地面副廠房和開關站 6
1.2.6 永久公路 6
1.3 水文氣象 6
1.4 工程地質 7
1.4.1 區域地質 7
1.4.2 工程區地形地質條件 9
1.5 水力機械、電工及金屬結構 10
1.6 施工導流 10
2 監理范圍、內容和目標 12
2.1 監理服務范圍 12
2.2 監理工作內容 12
2.2.1 設計方面 12
2.2.2 采購方面 13
2.2.3 施工方面 13
2.2.4 安全文明管理 14
2.2.5 咨詢方面 15
2.3 監理工作指導思想 15
2.4 監理工作依據 15
2.5 監理工作目標 15
2.5.1 工期控制目標 16
2.5.2 質量控制目標 16
2.5.3 投資控制目標 16
2.5.4 安全控制目標 16
2.5.5 環保、水保控制目標 16
3 對工程的理解及響應 17
3.1 對招標文件的響應 17
3.2 對本工程的認識 17
3.2.1 交通運輸條件 17
3.2.2 建築物 17
3.2.3 施工布置 18
3.2.4 施工特點 18
3.3 工程重點與難點 18
3.3.1 監理控制的重點項目和部位 19
3.3.2 質量控制方面的重點和難點 19
3.3.3 進度控制方面的重點和難點 21
3.3.4 地下洞室開挖 22
3.4.5 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 27
3.5 監理控制的對策措施 28
3.5.1 以合同為依據,加強協調,理順關系 28
3.5.2 分析項目各階段施工特點,推動工程全面進展 28
3.5.3 貫徹「質量零事故」目標,強化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29
3.5.4 貫徹「安全零事故」管理目標 30
3.5.5 形成職責明確,反應快速的項目管理體系 30
3.5.6 鼓勵科技創新,整合資源配置,提高生產效率 31
3.5.7 加強信息與網路技術的應用 31
3.5.8 加快合同變更審批,建立激勵機制 31
3.6 建議 32
4 相關工程經驗 33
4.1 監理人員具有豐富經驗 33
4.2 管理體制方面經驗 33
4.3 類似工程的設計、監理經驗 34
4.4 充分的人力資源及其保證 37
5 監理控制措施 39
5.1 質量控制措施 39
5.1.1 質量保證體系 39
5.1.2 質量控制基本依據 39
5.1.3 質量控制標准 39
5.1.4 質量控制目標 40
5.1.5 質量控製程序 40
5.1.6 質量控制內容 40
5.1.7 質量控制具體措施 42
5.1.8 質量階段控制 42
5.2 進度控制措施 44
5.2.1 進度目標分解 45
5.2.2 進度控制具體措施 45
5.2.3 進度控製程序 45
5.2.4 進度控制主要內容 46
5.3 投資控制措施 49
5.3.1 編制投資使用計劃 50
5.3.2 投資控制具體措施 50
5.3.3 投資控制主要內容 50
5.3.4 工程計量支付管理 52
5.4 合同管理 60
5.4.1 合同管理原則及內容 60
5.4.2 變更處理 60
5.4.3 工程暫停及復工管理 61
5.4.4 工程延期管理 61
5.4.5 費用索賠管理 62
5.4.6 合同爭議調解 63
5.4.7 違約處理 64
5.5 信息管理 64
5.5.1 信息管理內容 65
5.5.2 信息管理基本程序 65
5.5.3 使用和建立信息系統 66
5.5.4 信息管理基本方法 67
5.5.5 信息反饋制度 69
5.5.6 信息文件 72
5.5.7 信息管理措施 77
5.6 協調管理 78
5.6.1 協調管理原則 78
5.6.2 協調主要方式 78
5.6.3 建設四方間的協調 79
5.6.4 現場與外界協調 81
5.6.5 技術分析協調 81
5.6.6 材料設備協調 82
5.7 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 82
5.7.1 安全生產 82
5.7.2 文明施工 84
5.8 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 84
5.8.1 施工棄碴治理 84
5.8.2 環境污染治理 84
5.8.3 施工區內林木砍伐規定 85
5.8.4 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85
5.8.5 水質保護措施 86
5.9 工程監測 87
5.10 壩基與邊坡開挖監理控制措施 88
5.10.1 一般規定 88
5.10.2 審查施工組織設計 88
5.10.3 審查測量成果 89
5.10.4 過程式控制制 89
5.10.5 地基驗收 90
5.10.6 質量評定 92
5.11 洞室開挖監理控制措施 92
5.11.1 事前控制 92
5.11.2 施工支洞布置 94
5.11.3 開挖過程式控制制 94
5.12 洞室支護監理控制措施 102
5.12.1 一般要求 102
5.12.2 錨桿施工 103
5.12.3 噴射混凝土 104
5.12.4 錨噴支護質量要求 108
5.13 岩錨梁砼施工監理控制措施 109
5.13.1 施工程序與工藝 109
5.13.2 岩錨梁錨桿施工 109
5.13.3 岩錨梁內鋼筋施工 110
5.13.4 岩錨梁模板施工 110
5.13.5 岩錨梁監測儀器的埋設 111
5.13.6 岩錨梁砼澆築施工 111
5.13.7 岩錨梁安全保護 112
5.14 砼襯砌監理控制措施 113
5.14.1 一般規定 113
5.14.2 拱(牆)架與模板 113
5.14.3 混凝土襯砌 114
5.15 面板與趾板施工 116
5.15.1 一般規定 116
5.15.2 趾板施工 116
5.15.3 面板施工 117
5.15.4 止水設施施工 118
5.16 常態混凝土施工監理控制措施 119
5.17 壩體填築監理控制措施 121
5.17.1 一般規定 121
5.17.2 壩體填築 121
5.17.3 墊層坡面碾壓與防護 122
5.18 爆破開挖監理控制措施 123
5.18.1 爆破開挖質量控制 123
5.18.2 爆破質量控制方法 124
5.18.3 爆破開挖質量控制措施 124
5.18.4 爆破開挖質量檢查簽證 126
5.18.5 施工爆破安全規定 127
5.19 灌漿施工監理控制措施 127
5.19.1 施工原則 127
5.19.2 灌漿試驗及灌漿材料 127
5.19.3 帷幕灌漿 128
5.19.4 地下洞室回填灌漿 130
5.19.5 地下洞室固結灌漿 131
5.19.6 鋼襯接觸灌漿 132
5.19.7 灌漿質量檢查 133
5.20 天然建築材料開采監理控制措施 133
5.20.1 一般規定 133
5.20.2 料場規劃 133
5.20.3 石料開采 134
5.20.4 土料開采 135
5.20.5 砂料開采 136
5.20.6 道路與運輸 136
5.21 金屬結構安裝監理控制措施 137
5.21.1 監理依據 137
5.21.2 進度控制 137
5.21.3 質量控制 138
5.21.4 施工安全監控 140
5.21.5 工程量控制與簽證 140
5.22 機電設備安裝監理控制措施 140
5.23 鋼管安裝監理控制措施 141
5.23.1 一般規定 141
5.23.2 焊工資格 142
5.23.3 焊接基本規定和工藝要求 143
5.23.4 焊縫檢查 144
5.23.5 運輸 144
5.23.6 交接驗收 145
6 監理工作質量管理體系 146
6.1 質量方針 146
6.2 質量策劃 146
6.3 監理機構守則 147
6.4 監理人員控制 148
6.4.1 監理人員聘用 148
6.4.2 監理人員考核 148
6.4.3 監理人員培訓 148
6.4.4 監理人員工作守則 149
6.5 文件和資料控制 149
6.5.1 文件和資料控制范圍 149
6.5.2 文件獲得和批准 149
6.5.3 文件和資料歸檔管理 150
6.6 監理過程式控制制 150
6.6.1 過程檢查 150
6.6.2 定期報告和中間檢查 151
6.6.3 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控制 151
6.6.4 不合格品控制 152
6.6.5 質量記錄控制 153
6.7 技術管理 153
6.7.1 技術管理組織 154
6.7.2 技術管理制度 154
7 監理機構與人員計劃 157
7.1 監理機構設置 157
7.2 部門職責 158
7.2.1 工程管理部職責 158
7.2.2 機電金結部職責 158
7.2.3 合同信息部職責 159
7.2.4 試驗檢測部職責 160
7.2.5 綜合管理部職責 160
7.2.6 專家咨詢組 161
7.3 監理人員配備 161
7.3.1 總監理工程師人選 161
7.3.2 主要監理人員人選 162
7.3.3 主要監理人員名單 163
7.3.4 主要監理人員簡歷 163
7.3.5 主要咨詢專家名單 184
7.3.6 分年度進場人員計劃 184
7.4 監理人員崗位職責 186
7.4.1 總(副總)監理工程師崗位職責 186
7.4.2 部門負責人崗位職責 186
7.4.3 施工、水工專業監理工程師崗位職責 187
7.4.4 機電、金結專業監理工程師職責 188
7.4.5 地質專業監理工程師崗位職責 189
7.4.6 測量專業監理工程師崗位職責 189
7.4.7 試驗專業監理工程師崗位職責 190
7.4.8 監測專業監理工程師崗位職責 191
7.4.9 合同管理監理工程師崗位職責 192
7.4.10 安全監理工程師崗位職責 192
7.4.11 水土保持、環境保護監理工程師崗位職責 192
7.4.12 監理員崗位職責 193
7.5 監理工作設備與設施 193
7.5.1 監理生活與辦公設備設施清單 193
7.5.2 監理實驗室 193
8 監理試驗室建設方案 194
8.1 試驗室規劃 194
8.2 試驗項目及檢測頻率 194
8.3 試驗設備和儀器配置 195
8.4 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 195
8.5 輔助設施和設備 196
8.6 試驗室建設計劃 196
9 缺陷責任期的監理 199
9.1 缺陷責任期監理工作內容 199
9.1.1 缺陷責任期開始前准備工作 199
9.1.2 缺陷責任期監理工作 199
9.1.3 缺陷責任期結束時監理工作 199
9.2 缺陷責任期監理組織 200
9.3 缺陷責任期監理措施 200
9.4 缺陷責任終止證書簽發 200
10 監理工作制度 203
10.1 設計文件、圖紙審查制度 203
10.2 技術交底制度 203
10.3 開工報告審批制度 203
10.4 材料、構件檢驗及復驗制度 204
10.5 設計變更制度 204
10.6 監理巡視旁站制度 204
10.7 隱蔽工程檢查制度 204
10.8 工程質量現場監督制度 204
10.9 工程質量檢驗制度 205
10.10 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制度 206
10.11 爆破工程管理制度 207
10.12 施工進度計劃編制制度 207
10.13 造價監督制度 210
10.14 工程統計結算制度 210
10.15 監理報告制度 211
10.16 工程竣工驗收制度 214
10.17 監理日誌和會議制度 214
11 監理工作程序 215
11.1 施工招標階段監理工作程序 215
11.2 施工階段監理工作程序 215
11.3 保修階段監理工作程序 215
12 竣工資料整編控制 231
12.1 總則 231
12.2 竣工資料收集與分類 231
12.2.1 竣工資料收集 231
12.2.2 竣工資料收集整理責任劃分 231
12.2.3 竣工資料分類 232
12.2.4 竣工資料質量要求 232
12.3 設計變更通知與竣工圖整編 232
12.3.1 設計變更通知單整理 232
12.3.2 竣工圖編制 232
12.3.3 竣工圖章 234
12.4 竣工資料組卷 234
12.4.1 組卷原則 234
12.4.2 案卷文件排列 235
12.4.3 頁號編寫 235
12.4.4 卷內目錄編寫 235
12.4.5 卷內備考表編寫 236
12.4.6 案卷封面編制 236
12.4.7 案卷裝訂 237
12.5 卷皮、卷內表格材料與規格 237
12.6 竣工資料審查與歸檔 238
12.6.1 審查准備 238
12.6.2 竣工資料審查 238
12.6.3 竣工資料歸檔 238
12.7 竣工檔案收集、整理與移交 239
12.7.1 竣工檔案收集與整理 239
12.7.2 竣工檔案移交 239
另外,虛機團上產品團購,超級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