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在職培訓要注意什麼
⑴ 在職培訓的相關規定
在職培訓是抄指為提高在職勞動者的技術技能水平,由用人單位直接或委託其他培訓機構對勞動者實施的培訓。
《勞動法》第八章第六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
《職業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八條規定,企業應當承擔對本單位的職工和准備錄用的人員進行職業教育的費用,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或者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依法規定。第二十九條規定,企業未按本法第二十條的規定實施職業教育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收取企業應當承擔的職業教育經費,用於本地區的職業教育。
⑵ 在職員工的培訓准備是怎麼做的
培訓可是我的專長哦! 《在職員工培訓計劃》:
一、規范、禮儀類
1、**行業職業道德版
2、**行業用語規范
3、個人利權益、商務禮儀
4、企業文化培訓
二、技巧類
1、服務技巧
2、溝通技巧
a、看的技巧——感知客戶的需求
b、聽的技巧——
c、笑的技巧——
d、說的技巧——
e、人際關系技巧: 公司內部、外部(內外雙修)
3、客戶顧問與輔導
4、客戶營銷與管理
5、
三、心理培訓
1、心理素質訓練
2、員工自我心理分析——改善心智模式
3、情緒管理
4、有效心理調節
四、業務知識(根據自己行業來定)
1、行業專業知識
2、行業潛規則
3、××××的發展趨勢
4、風險控制培訓
5、績效管理培訓
6、××××分析
五、拓展培訓(室內+室外,根據場地、天氣等情況而定。)
1、團隊建設
2、團隊訓練
3、合作訓練
(提前准備好道具及安保人員)
⑶ 在職培訓的重要性
理論體系中, 在職培訓作為人力資本投資重要內容之一, 現有在職 培訓理論觀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職培訓是一個有計劃、連續的系統過程 一是培訓是有目的的。 培訓計劃的目的就在於造就一批能夠更加周到地考慮問題的主管, 或 者造就在工作環境中更有能力的技師, 或者造就在復雜環境下的領導者。 企業和個人關注的最終 落腳點是培訓可以提高個人和企業的績效。 二是指培訓本身是一個系統。這一系統始於對培訓需求的分析評價,通過確定培訓目標,選 擇、設計培訓方案,實施培訓,最後對培訓效果進行檢驗,進而反饋、修正。 三是指培訓系統總是與企業的其他系統功能發生相互作用,培訓效果是這種相互作用的結 果。 在培訓管理者確定什麼類型的培訓計劃可能有效之前, 需要對企業的整個環境進行系統的考 察。 2、在職培訓是企業發展的支柱。在職培訓會增進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度,通過培訓,可以使 具有不同價值觀、信念,不同工作作風及習慣的人,和諧地統一在企業之內。 3、在職培訓是企業發展的新動力。人才的價值在於積極的態度,卓越的技能和廣博的知識。 企業要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通過在職培訓提高員工素質,以保證企業有動力。 4、在職培訓是「轉虧為贏」的重要手段。探究某些企業經營不好的原因,不重視培訓往往就 是一個重要原因。一定要從重視在職培訓入手。其中重要手段是在重整瀕臨倒閉的公司之際,首 先必須徹底改變幹部以及從業人員的觀念。 5、在職培訓是企業挖掘本身資源的手段。如果一個企業一味「舍近求遠」只從外部市場招聘 人才,而不重視內部資源的開發,將會為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 二、目前國有企業的員工培訓狀況 目前,國有企
⑷ 請問在職培訓有什麼缺點
缺點就是沒有學歷證書呀,但是技術過硬,!
還有缺點就是他沒有大學裡面學的東西多,但是它是針對性的,是專業的!
⑸ 在職培訓問題
一、這個應該區分抄是崗襲前培訓還是專項培訓《勞動法》第八章第六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 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職業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八條規定,企業應當承擔對本單位的職工和准備錄用的人員進行職業教育的費用。
二、要看你在公司工作的年限,勞動合同期多長
三、沒有簽訂服務期限的協議,辭職也得到批准
四、要看勞動合同對這個在職培訓是怎麼規定的
五、公司的要求當然是合理的,但合不合法有待查實
六、如實賠償肯定是不行的,問題是要求賠償多少
七、要看你的離職有沒有給公司造成損失
勞動法是保護勞動者的,公司不得無故剋扣職工的工資或要求賠償
依你的情況,我的結論是不用賠償的
⑹ 醫院在職培訓實施方案
2012年護理人員在職培訓計劃
2012年護理部計劃在全院營造「大學習、大練兵、大比武「的繼續教育氛圍,目的:提高知識、提高技能、提升服務、創優質護理團隊。方法:講課,觀看視頻,高年資護士示範,護士練習。要求:人人掌握,分層次考核,考核貫穿於全年。
1月份:
1月12日 下午 2:30—3:30 無菌技術操作
2月份:
2月22日 下午2:30—3:30 密閉式靜脈輸液操作及語言溝通
3月份:
3月28日 下午2:30—3:30 氧氣吸入法操作
4月份:
4月25日 下午 2:30—3:30 口腔護理操作
4月30日 8:30—17:00 靜脈輸液技術操作比賽
5月份:
5月11日 18:00—19:00 慶祝「5.12」國際護士節—演講競賽
5月30日 18:00—19:00 素質培訓—護理優質服務
6月份:
6月27日 下午 2:30—3:30 婦科常用護理技術操作
7月份:
7月25日 下午 2:30—3:30 專科培訓—硬式內鏡的清洗保養滅菌
7月30日 下午 2:30—3:30 護士長培訓—護理安全管理
8月份:
8月8日 下午 2:30—3:30 肌肉注射操作及語言溝通
8月30日 下午 1:30—3:30 氧氣吸入法操作比賽
9月份:
9月19日 下午 2:00—3:30 心電圖的識別(護理版)
9月26日 下午 2:00—2:30 急救培訓—除顫儀、簡易呼吸器操作
10月份:
10月31日 下午 2:00—3:00 心肺復甦操作及語言溝通
11月份:
11月28日 下午 2:00—3:00 護理核心制度及崗位職責、法律法規
12月份:
12月12日 下午 2:00—3:30 患者跌倒的預防、靜脈留置針操作
12月24日 下午 2:00—4:00 心肺復甦操作比賽
⑺ 如何做好在職培訓(培訓實務)
在職培訓不僅是一種有效的培訓手段,更是一種培訓觀念,將在職培訓理念導入日常管理活動中,是提高經理管理水平和員工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它的優勢在於: 首先,不耽誤工作時間。與脫產培訓不同,在職培訓將培訓和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融培訓於工作之中,使培訓和工作之間產生互動,使員工從工作中獲得培訓,從培訓中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從而獲得更有價值和實際意義的提升。 其次,節約培訓費用。盡管培訓不被看作成本而是投資,但畢竟它還是要產生費用。與脫產培訓相比,在職培訓可以節約大量的培訓費用,同樣兩千元的費用,參加短訓班的話也許只夠一個人用,如果兩千元錢買套光碟,則可以培訓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 第三,建立經理與員工之間的溝通渠道。通過在職培訓增加經理和員工接觸的機會,方便彼此的溝通,互相學習,建立彼此的信任基礎和溝通渠道,讓培訓成為經理和員工溝通的方式。 第四,更有針對性。培訓既是提高員工能力的必需,更是解決問題的必需。在工作當中,經理和員工更容易發現問題並做出思考,在在職培訓的觀念指導下,經理指導員工思考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加深員工的印象,使改進更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做好在職培訓的具體步驟是: 1.幫助員工制定明確的績效目標。 管理員工,首先得讓員工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該做到什麼程度,要告訴員工把工作做好的標準是什麼?這就要求經理幫助員工訂立明確的績效目標,幫助員工提高訂立目標的能力,讓員工學會用目標指導自己的工作,在目標的指引下不斷努力,獲得更多自我管理的知識和經驗,不斷提高績效管理能力,成為目標管理的專家。 如果簡單隨意地要求一個人為自己訂立目標,恐怕每個人都能寫出幾條,每個人都做出一個看起來還不錯的目標計劃。但是,這些目標是不是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是不是符合經理的意圖,是不是符合員工的職位要求,是不是有嚴格的考核標准,是不是有明確的截止期限,是不是符合員工發展的要求……這些問題都需要經理和員工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加以明確,並不斷發展和完善。 2.幫助員工有效執行目標。 制定目標很重要,因為它為管理的高效率和工作的高績效都開了好頭。但是相對目標的制定來說,目標的執行顯得更為重要,因為沒有有效的執行,任何美好的設想和規劃都不能實現。另外,由於工作當中流程的問題、人際關系的問題、員工的能力問題、一些突發事件、其他未可預料的問題的客觀存在,可能會導致員工在執行目標的過程中出工不出力,費力不討好,導致員工執行目標的變形。 為防止這些問題的出現,保證績效目標得到有效執行,經理必須在日常的工作當中繼續導入在職培訓的觀念,在執行目標的過程持續與員工保持績效溝通,不斷強化對員工的在職培訓,不斷對員工進行業績方面的輔導,使員工在執行目標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執行力,不斷駕馭更多的工作,拓寬人際關系的范圍,獲得更多的信心,使績效目標得到有效的落實。 3.領導員工創新工作。 創新是對原有的工作改善和提高,是對未來的深入思考和前瞻性的預測。惟有不斷創新,員工才能不斷地被激勵,潛能才能不斷地挖掘出來,培訓才更有效果。 創新工作就是鼓勵員工在工作當中不斷對工作做出前瞻性的思考,不斷提出創新的建議,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讓員工在工作當中不斷被創新所激勵,不斷激發出創新的潛能,使員工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和利用。 創新最好的辦法就是做項目,經理應該培訓員工項目管理的意識和為工作立項的能力,鼓勵員工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訂立項目計劃,用項目管理的方式進行工作,使員工都成為項目管理者。 4.幫助員工總結工作。 經理應鼓勵員工向自己匯報工作進展情況,鼓勵員工提出工作中遇到的障礙,提出有關資源、協調、推動的請求,幫助員工更加高效地工作。在員工所定目標的截止日期來臨時,經理須花時間和員工對過去一段時間的工作,對員工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對員工正面的表現進行鼓勵,通過總結,讓員工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於不斷地調整自己,使工作更加符合要求,更加高效。
⑻ 在職培訓與脫產培訓各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在職培訓優點:
(1)不耽誤工作時間,在職培訓將培訓和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融培訓於工作之中,使培訓和工作之間產生互動,使員工從工作中獲得培訓,從培訓中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從而獲得更有價值和實際意義的提升。
(2)節約培訓費用,盡管培訓不被看作成本而是投資,但畢竟它畢竟還是要產生費用。與脫產培訓相比,在職培訓可以節約大量的培訓費用,同樣兩千元的費用,參加短訓班的話也許只夠一個人用,如果兩千元錢買套光碟,則可以培訓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
(3)建立經理與員工之間的溝通渠道,通過在職培訓增加經理和員工接觸的機會,方便彼此的溝通,互相學習,建立彼此的信任基礎和溝通渠道,讓培訓成為經理和員工溝通的方式。
(4)更有針對性,培訓既是提高員工能力的必需,更是解決問題的必需。在工作當中,經理和員工更容易發現問題並做出思考,在在職培訓的觀念指導下,經理指導員工思考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加深員工的印象,使改進更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在職培訓缺點:
(1)缺乏良好的組織,較不規范,不易較快取得效果。
(2)在崗培訓有時會打亂正常工作流程。
在職培訓的方法:
第一,准備。由指導人解釋該項工作的意義以及與其他工作的關系,使接受培訓者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備。
第二,示範。指導人親自示範,邊講授邊操作,指出關鍵的程序、竅門和必須注意的事項。
第三,練習。在指導人的督導下,按照設計好的練習程序,從易到難作實踐練習,其中有難度的地方由指導者多次穿插示範,使受訓人逐步掌握操作全過程。
第四,操作。讓受培訓人完全獨立操作,指導者作定期檢查,並耐心答疑,發現異常時及時予以指導。它比較適合於基層管理及工作人員的培訓。
脫產培訓優點:
(1)用來培訓企業緊缺的人才,或者為企業培訓未來高層次技術人才、管理人才。
(2)脫產培訓可以讓員工更系統學習,有利於全面素質的提高。
脫產培訓缺點:
(1)費用一般比較高,對工作影響大,並不適用全員培訓。
(2)脫產培訓要讓員工放下手中的工作,在某些企業中有困難。
(3)組織培訓要花大量時間,這些因素都導致無法大量採用這種方法。
脫產培訓的方法:
一、需求評估,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運用調查與預測的方法,對企業教育培訓的需求實行分析與評估,在此基礎上擬定脫產培訓的教育培訓目標和計劃內容。
二、控制階段,這是脫產培訓工作的主要階段,是實施教育培訓的目標與計劃,並根據目標與計劃,對脫產培訓教育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作出調整,控制整個過程的順利進展。
在脫產培訓的實施和調控階段上,並存著兩方面工作,一是教學工作,二是教務工作。如何做好教學和教務工作,按既定的脫產培訓計劃與目標展開教育培訓,是成敗的關鍵。
三、反饋階段,這是脫產培訓工作的最後階段;這一階段的重點是建立教育培訓效果評估指標及指標體系;對教育培訓的成效進行檢查與評價;把評估結果反饋給有關部門,作為下一輪脫產培訓目標與計劃制定的依據之一,以完善脫產培訓的教育培訓體系和內容。
此階段的工作實際上有兩個重點:一是回答各種培訓計劃是否具有成效;二是回答各種培訓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
⑼ 什麼是員工在職培訓
又稱「工作現場培訓」,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形式,對已具有一定教育背景並已在工作崗位上從事有酬勞動的各類人員進行的再教育活動。
又稱「職工教育」,是對已有勞動關系的員工進行的提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