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粥培訓
① 廣東粥好喝,也很方便煮,把煲煮的竅門學一學,早上煲一個
廣東的粥做法簡單,方便,品種多,不同材料不同味道和功效,也可以用來食療,也可以用來打火鍋,成人小孩都能吃,但要好味,煮得好的話就要用點心思和技巧,看似簡單,煮起來就是學問。
② 廣東咸骨粥的做法
主料:豬骨頭500g;香大米50g。
輔料:鹽適量;生抽適量;小蔥適量;瑤柱版2顆。
1,將豬骨頭沖洗干凈權,浸泡出血水,再洗干凈。
③ 廣東中山擂米粥的做法
米粥的做法復
材料
主料:黑米150克,制調料:赤砂糖15克
做法
1.黑米淘洗干凈,在冷水裡浸泡3小時,撈起,瀝干水分。
2.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將黑米放入,先用旺火燒沸,再改用小火熬煮1小時。
3.待粥濃稠時,放入紅糖調味,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④ 廣東冰花生粥的做法。
花生粥的來做法
主料
花生
30g
大米自
60g
紅棗
15g
輔料
冰糖
50g
步驟
1.准備好大米、花生、紅棗。
2.大米洗凈,倒入沙煲,加入適量冷水;大火煮開。
3.倒入紅棗,煮10分鍾。
4.加入花生,大火煮開,小火熬煮20分鍾。
5.
加入冰糖,直至糖化。
6.盛入碗中,溫熱食用。
⑤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南聯嚇崗一村天天潮汕沙鍋粥。。。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 龍崗街道,下崗一村,7巷
你拿到的那個快遞純屬運氣好,這個時候快遞的倉庫都爆了。很多件都壓在底下沒開始派送,所以你還是等等吧 我也有很多這樣情況的快遞。望採納
⑥ 為什麼廣東的煲粥可以形容打電話
在廣東,形容打電話「一次性通話時間長」的,用「煲粥」形容:煲「電話粥」回,有點嘲笑的意思,是從香港傳答過來的。 「煲粥」要放很多水,要煲「很長時間」把米煮爛,煮稀稠。 「煲粥」是廣東白話,相當於普通話的「煮稀飯」,不過「粥」比「稀飯」更稀,沒有那麼稠。 煲粥煲長時間,水分蒸發,煲成糊的,不會煲成飯,這是常識。任何方言會貼近常識,形容事物貼切,不會亂套的。 「煲粥」首先第一步放進很多水;如果第一步放很少水,這是「煮飯」,不是「煲粥」。 「煮飯」和「煲粥」的區別在第一步放多少水。 如果「煲粥」放進水比「煮飯」多些,就成了「稀飯」,但在「廣東白話」沒有「稀飯」這詞,「飯」是煮熟的米,還是一粒粒的,軟熟的;「粥」是很稀,水佔了大部分。如果把「飯」煮成稀飯,在廣東白話中叫「爛飯」,大部分廣東人都不喜歡吃的!!!在廣東人眼中只有「飯」和「粥」的區別。
⑦ 廣東話食過幾日夜粥系乜意思
已經食過幾晚夜粥的人就能登堂入室,有一定的真材實料的意思。
食夜粥
吃夜粥其實由來已久。民初學者丁福保,於1923年發起粥會,每粥一夜晚,邀摯友開懷暢聚共進白粥,有說:有清粥以裹腹,有老友足以傾談,余實愛此淡泊生涯。丁氏以養生知名,我卻耐不了清粥寡水的寂寞。常在午夜過後,到惠食佳,點條桂魚,起片連骨滾粥。粥水清甜,魚片蘸醬油食之,已是夜間一樂。流花粥城是在夜店蒲游過後會去的,因為其乃市內不多的通宵營業的食肆之一。其主要的特色在於自助粥窩,以「打邊爐」的方式吃粥,可謂雙重的粵式風味了。近來加班通宵頻頻,常蒲粥店叫「粥家莊」,乃潮式海鮮砂鍋粥店,在天河林和西橫路。雖只小店一家,裝修自有一格。各種海鮮林林總總,盡可自組滾粥,粥底是潮州粥,講究飯粒散而軟度適中。因為店內別無更多的食品供應,在等粥端上之前頗為彷徨,擔心無法飽肚。幸好店家的自信並不是盲目的,一鍋粥下來,我們已是撫腹而滿足了。更大的樂趣在於組合海鮮的快樂,這次是沙蝦加黃鱔,下次是田雞加沙白?「食夜粥」在廣州俚語里另有典故。因為當年的武館總有一些學得比較好的大徒弟晚上要代替師傅教初入門的小徒弟練基本功。師母為了酬謝他們,每晚會煲粥給他們作宵夜。因此但凡在武館里吃過夜粥的人,都有一定的武術根基。「食過夜粥」亦引申為有兩下子。
話說當年武館常在晚飯後才練功,練功者在訓練後都很疲倦;而師母(師父正在教功夫)趁得閑都會准備定一鍋白粥及飽點,給練功者在練功完畢後食用。廣州話「食夜粥」一詞就此衍生出來。在廣東武壇,習武俗稱「食夜粥」,皆因廣東民俗中正統習武時間皆在夜間而得名。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夜間娛樂的項目繁多,且習武被人們認為「作用不大」,在珠三角正統的「食夜粥」場景已不多見。
食過下夜粥」是指「學過一點武功」,這是因為以前練武的人,比較勤奮,通常要練到半夜,這時候師母會煮一鍋粥犒勞徒弟們,所以就有了這樣的說法。
請看視頻:
有空請看佛山電視台的粵語文化節目《粵講粵過癮》之《食夜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yX65nIFZ5k/
⑧ 廣東咸骨粥怎麼做好吃
您好,我是瀾饞食記,美食領域青雲計劃獲得者,本篇我們來聊聊地道的粵式咸骨粥的做法。
- 咸骨取出後用清水沖洗一下。直接放入大沙煲中,一次性加夠清水。加入薑片,大火燒開。
- 把火力調小,加入一些紅米酒,開始把黑色和灰色的浮沫撇干凈。這種泡沫一般是血水和結蹄液,必須撇去,否則影響味道。當浮出的泡沫為白色時則不用管它。改小火燉一個小時左右。
- 到時間後把咸骨先撈出。如果講究一點的話可以把咸骨湯過濾一下。放入瑤柱絲,泡好的大米,香菇絲,適量花生油,一半姜絲。大火滾5分鍾。
- 轉中火繼續煲20分鍾左右米粒開花,繼續轉大火煲10分鍾左右米就會碎掉,成為毋米粥。改小火燜5分鍾讓它收稠,此時再把咸骨放入,加適量胡椒粉,姜絲,蔥花即可。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適當加入一些食鹽和香油。
- 煲好的咸骨粥可以直接吃。但是會吃的老廣往往都會燜上一夜,讓粥和咸骨味充分的融合。第二天想吃的時候再熱,風味尤勝昨日。
我個人已經不用骨頭了,純用排骨。而且我會延長排骨的腌制時間,這樣做出來的咸骨粥肉味更重,骨香更濃,當然也就更美味了。其次,大家還可以放入一些比如淮山,板栗,花生,核桃,杏仁,白果,蓮子,生菜,菜乾,菜脯等食材同煲。如果嫌麻煩的話,還可以一次性多腌一點咸骨。吃不完的放入冰箱急凍,下次吃的時候化凍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