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學40培訓心得體會
Ⅰ 做智慧父母講座聽後感
做智慧父母講座聽後感範文如下:
首先,感謝鄭州大學幼兒園能夠為我們家長提供一次寶貴的聆聽教育講座的機會。
今天有幸在鄭州市科技館聆聽了支艷強講師《科學教育,做智慧父母》教育講座,讓孩子成為健康、快樂的好孩子,讓父母成為輕松、快樂的好父母。聽後很有感觸,現將自己的一點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1、要發揮家庭環境的作用。孩子的教育因素大部分都歸結於家庭,良好的家庭環境能夠帶給孩子身體、性格等多方面的養成。
2、要發揮家長言傳身教的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長必須首先要做到,在孩子面前也要多注意很多容易被忽視的禮儀和規矩。
3、要關注孩子的健康。身體健康與否很好辨識,也是最受我們做家長所關注的,可是心理健康與否,只能通過孩子日常舉手投足間進行細心分辨,而這恰恰是最容易忽略的。放下家長的架子,和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從她們考慮問題的角度,真心為她們答疑解惑。
4、觀國學經典,聞古典音樂。物質食糧和精神食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一不可,物質食糧能夠讓孩子身強體健,精神食糧能夠讓孩子知行合一。
孩子是我們做家長的希望,真心希望每一棵柔弱的小樹苗都能夠成長為參天大樹。孩子是我們的影子,他們對世界的認識除了學校,就是家庭,希望孩子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陪伴下,成為獨立、自信、有責任感、樂於學習、善於與人相處的棟梁!
(1)智慧教學40培訓心得體會擴展閱讀:
普通的父母跟智慧的父母區別有:
1、關於溝通
普通父母:這類父母主要屬於是控制型的,他們認為自己的想法就是正確的,孩子們也應該跟著他們的思維,所以他們往往不會去傾聽孩子的想法。
智慧父母:智慧型父母就屬於合作型,他們每當遇到問題時會首先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並且和孩子們進行溝通,因為在他們看來,孩子和自己的關系是平等的,既然是平等的關系就應該去溝通交流。
2、關於視角
普通父母:這類父母在看待問題時總是會放大,比如說:孩子這次的成績排名有沒有提高、今天練的鋼琴次數有沒有練夠……但其實父母這樣的關注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緊張、焦慮。
智慧父母:但是智慧型父母就剛好相反了,他們總是習慣性的用長遠的眼光去看待問題,不會糾結於一個小問題,比如說:他們認為孩子的興趣比孩子短暫性的學習成績要重要的多……這樣的話,孩子也會更加的輕松。
3、關於孩子的特質
普通父母:在他們的眼裡孩子的缺點永遠多於優點,總是習慣性的把孩子的缺點放大化,並且揪住孩子的一個缺點不放。
智慧家長:他們看來,不管孩子身上是優點也好,缺點也罷,都是孩子的特點,他們總是會換個角度去看待孩子,把孩子身上的缺點看做是優點。
Ⅱ 寫一篇聽了教育專家吳金林老師《幸福家庭,家教智慧》專題報告後的心得體會,急急急!!!
今天聽了吳金林老師的《幸福家庭,家教智慧》家庭教育公益演講,我收獲的不僅是感動,更多的是震撼!通過本次講座我深深地領悟到了,無論是作為一名教師還是一位家長都應該關心關注孩子的成長,尤其是精神上的喂養,注重環境的熏陶教育。目前兒童圖書市場魚龍混雜,兒童讀物的內容令人堪憂,與兒童的純凈的心靈相悖,與我國宣揚的優秀傳統觀念相悖。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環境,給孩子一些高尚的教育。應當深入挖掘我國的經典國學,把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使用優秀的精神主食熏陶和影響孩子,當孩子喜歡國學和古典音樂的時候,孩子就會遠離低俗和膚淺了。
國學經典16字方針「直面經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終身受益」對我的觸動很大,當吳金林老師問「是先理解再背誦,還是先背誦在理解」時,我還很堅定地認為是前者對,經過吳老師的提點,我才意識到我錯了。其實我們是在實踐中感悟和體會真理的,只有我們掌握了真理,才能夠指導我們的行動。我們應當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熟悉我國的國學經典,讓孩子們茁壯地成長。
在此我真誠地向這些像吳金林老師一樣的教育家和致力於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的工作者們說一聲您們辛苦了。真心希望這樣好的經典教育方法能夠得到廣泛的推廣,讓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
樓主,這是我寫的,希望能幫到你。。。
Ⅲ 如何做一個智慧型的小學班主任——小學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小學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嘉積一小 許婷婷
本學期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的小學班主任培訓,在培訓期間,教育專家陳文華對班主任工作進行科學分析,告訴我們作為班主任該如何科學有效地開展工作。本次培訓,我受益匪淺,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通過這次培訓,學習專家老師的先進經驗,我深深感到活學活用班主任工作的經驗,能使我們的工作更輕松有效。下面我談談參加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一、塑造魅力新形象,爭做魅力班主任
在21世紀的今天,隨著社會對培養人的要求的改變,更迫切地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時代要求。在培訓中,陳老師講到「如何做好優秀的班主任」,什麼樣的班主任就會帶出什麼樣的班級。因為在潛移默化中班主任的思想行為已經深深影響著學生。新課程,我們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更要塑造新的形象。為人師表為首位:班主任的德才學識、情感人格、言行舉止等都會給學生留下深遠的影響。班主任應該具有:A
1、將愛進行到底。只有愛學生的老師才會收獲學生的愛。愛就是要寬容,面對天真可愛的孩子偶爾的小缺點,得寬容處且寬容。2、時尚無極限。除了衣著打扮要能給學生正確的時尚信息,言談舉止要讓學生感到老師是可愛的,親切的,熱情的。比如,可以有意識了解學生中流行的話題,感興趣的內容等等。3、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必須不斷地學習有關知識,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在學生中樹立一個實實在在的榜樣。學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個群體,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時時刻刻觀察著老師的一舉一動,並在某些方面進行模仿,所以老師在學生面前必須有模範的作用。
二、班主任要付出愛心,收獲真情
這是老生常談,也是老生「必」談。一位班主任沒有愛能夠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不可想像的。愛是現代教育的第一法則。沒有愛便沒有現代教育;沒有愛便沒有真誠,因此沒有愛的工作藝術是「騙人術」。教師的愛應該像母親般細膩,像戰士對祖國一樣忠誠。列
Ⅳ 李守民大成智慧喚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這個寒假期間,我讀了《教育就是喚醒自信心》一書,這本書是由北京市光明小學校長劉永勝等編著,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劉校長在書中強調:教育就是喚醒自信心,並指出:多表揚、鼓勵孩子的信心,比傳授知識更重要。一個學生只要有了信心,便擁有了決心、意志、勤奮、耐心及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和奮力拚搏的鬥志,其潛力就會得到充分挖掘、潛質得到徹底發揮,終有可能取得成功。
本書是我國第一本自信教育理念讀本,它從科學的角度上對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在本書中,自信一詞始終貫徹到底,從討論自信的含義、重要性到如何培養自信。本書分了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分別是:相信自己行,才會我能行;別人說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這點行,我在那點行;今天若不行,爭取明天行;能正視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幫助別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爭取全面行,創造才最行。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在講述這八個階段時,劉校長全部是通過事例來進行講述,讓讀者能夠通過事例更直觀的體會到這八個階段的含義,如:在講述相信自己行,才會我能行時,劉校長用了會看「手相」的老師,在講述能正視不行,也是我能行時他用了惟我獨尊的「小皇帝」平民化等事例。
讀完這本書後,細細想來,收獲頗多。「相信自己行,才會我能行;別人說我行,努力才能行」這兩句話是第一層次,雖然是第一層次但卻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這兩句話強調了學生首先要相信自己www.zk168.com.cn能行,並且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才能達到「我能行」的境界。
由這兩句話聯想到我們現在的教育情況。眾所周知目前我們的教育提倡的是素質教育,那麼要求培養的學生也就是各方面都有良好素質的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是當今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朱永新教授說過,培養一個人就是培養他的自信,要摧毀一個人就是摧毀一個人的自信。一個有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的人,在任何一方面都是容易成功的,生活也更容易感到幸福。現在的學生普遍缺乏自信,即使是一些學習成績優秀、實踐能力較強的學生在面對挑戰時也往往會缺乏信心。記得這次考試前,我跟班級里的部分後進生談話,想讓他們定一下期末考試的目標,這些孩子中有幾個叫我不用擔心他們,他們這次考試肯定會考好的,看起來十分有自信心,但是在考試成績出來後,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連他們自己都覺得很差。這種現象在現在的學生中也十分普遍,表面看起來十分有信心,有著自己的目標,有所追求,這是成功的第一步,但是光想不練是沒有用的,目標只停留在口頭上,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實現的,一個自信心很強的人,必定是一個敢想敢做的人。當然有些學生有目標,但是不去做,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缺乏自信心。我們要給予他們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要支持他們,尤其對於那些做了之後失敗的學生,這種時候不應該去責備他們,而是應該幫助學生分析失敗的理由,不能讓學生對自己喪失信心,要鼓勵他重新再站起來,不要放棄,應該要相信自己。
原文地址:http://www.zk168.com.cn/fanwen/xinde/xuexi_307598.html
Ⅳ 求一篇陳志雲《巧實力——領導者的新智慧》講座的心得體會
講座的心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