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並報表培訓班
A. 哪裡可以學習合並報表實務操作呢,急求!
高頓財務培訓開設《合並報表實務操作與難點解析》課程,實時把握准則要求,規專范企業報告屬行為,重點難點精要解析,跨越報表合並鴻溝。課程安排和大綱您可以向在線客服進行索取。
高頓財務培訓是中國財務培訓行業的引領者,系統財務培訓提供商。詳情點擊高頓財務培訓官方網站。
B. 學習合並財務報表如何入門
合並財務報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財務報表為基礎,根據其他有關資料,按照權益法調整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後,由母公司編制。
母公司應當統一子公司所採用的會計政策,使子公司採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保持一致。
子公司所採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必要的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另行編報財務報表。
母公司應當統一子公司的會計期間,使子公司的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保持一致。
子公司的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另行編報財務報表。
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子公司除了應當向母公司提供財務報表外,還應當向母公司提供下列有關資料:採用的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會計政策及其影響金額;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會計期間的說明;與母公司、其他子公司之間發生的所有內部交易的相關資料;所有者權益變動的有關資料;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所需要的其他資料。
(1)合並資產負債表。
合並資產負債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並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並編制。
①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應當相互抵銷,同時抵銷相應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在購買日,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的差額,應當在商譽項目列示。商譽發生減值的,應當按照經減值測試後的金額列示。
各子公司之間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及子公司對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比照上述規定,將長期股權投資與其對應的子公司或母公司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相互抵銷。
②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的債權與債務項目應當相互抵銷,同時抵銷應收款項的壞賬准備和債券投資的減值准備。
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的債券投資與應付債券相互抵銷後,產生的差額應當計入投資收益項目。
③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下同)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存貨、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應當抵銷。
對存貨、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等計提的跌價准備或減值准備與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相關的部分應當抵銷。
④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其他內部交易對合並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應當抵銷。
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中不屬於母公司的份額,應當作為少數股東權益,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以「少數股東權益」項目列示。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時,應當調整合並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時,不應當調整合並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時,不應當調整合並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2)合並利潤表。
合並利潤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潤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並利潤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並編制。
①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所產生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應當抵銷。
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期末全部實現對外銷售的,應當將購買方的營業成本與銷售方的營業收入相互抵銷。
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期末未實現對外銷售而形成存貨、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資產的,在抵銷銷售商品的營業成本和營業收入的同時,應當將各項資產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予以抵銷。
②在對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銷售商品形成的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所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進行抵銷的同時,也應當對固定資產的折舊額或無形資產的攤銷額與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相關的部分進行抵銷。
③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持有對方債券所產生的投資收益,應當與其相對應的發行方利息費用相互抵銷。
④母公司對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持有對方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應當抵銷。
⑤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其他內部交易對合並利潤表的影響應當抵銷。
子公司當期凈損益中屬於少數股東權益的份額,應當在合並利潤表中凈利潤項目下以「少數股東損益」項目列示。
子公司少數股東分擔的當期虧損超過了少數股東在該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其餘額應當分別下列情況進行處理:
①公司章程或協議規定少數股東有義務承擔,並且少數股東有能力予以彌補的,該項余額應當沖減少數股東權益。
②公司章程或協議未規定少數股東有義務承擔的,該項余額應當沖減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該子公司以後期間實現的利潤,在彌補了由母公司所有者權益所承擔的屬於少數股東的損失之前,應當全部歸屬於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合並當期期初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並利潤表。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購買日至報告期末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並利潤表。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期初至處置日的收入、費用、利潤納入合並利潤表。
(3)合並現金流量表。
合並現金流量表應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現金流量表為基礎,在抵銷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發生的內部交易對合並現金流量表的影響後,由母公司合並編制。
編制合並現金流量表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①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當期以現金投資或收購股權增加的投資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應當抵銷。
②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當期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應當與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相互抵銷。
③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以現金結算債權與債務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應當抵銷。
④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當期銷售商品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應當抵銷。
⑤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回的現金凈額,應當與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相互抵銷。
⑥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間當期發生的其他內部交易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應當抵銷。
合並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可以根據合並資產負債表和合並利潤表進行編制。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因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合並當期期初至報告期末的現金流量納入合並現金流量表。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增加的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購買日至報告期末的現金流量納入合並現金流量表。
母公司在報告期內處置子公司,應當將該子公司期初至處置日的現金流量納入合並現金流量表。
C. 合並報表 大家都怎麼學習的
合並報表分以下兩種:
合並區域報表
合並頁面報表
在報表瀏覽器中合並區域報表,實現方法十分版的簡單,可以權使用 SectionDocument 下的
PagesCollection對象用於獲取和添加其他報表的頁面到當前報表,添加之後既可以導出多個報表模板到同一文件,即完成了報表控制項的合並。
詳細的步驟,可以參考下面的博客
http://blog.gcpowertools.com.cn/post/merge-multiple-pagereports.aspx
D. 財務人員如何學習並精通合並報表有哪些經典教材
通過這個的學習,你僅僅能學會「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什麼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就是指合並的雙方企業在合並之前不屬於同一個最終控制人,這樣的企業合並就叫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學習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你能掌握基本的合並抵銷以及關聯交易的抵銷,以及企業合並的最基本綱要:內部交易在對外報表中要像是沒發生過一樣。
掌握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你就可以處理一些一般企業合並事務了。但是呢,現階段在中國,絕大多數企業合並,尤其是「有價值」(指對會計師而言有價值)的企業合並,卻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什麼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就是合並雙方在合並之前處於同一個最終控制人之下的企業合並。當你信心滿滿的抱著「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的知識,遇到了「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頓時傻了眼,完全不知道怎麼做。去翻《高級財務會計》,裡面的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卻只有區區幾段話,連一個實例都沒有。這怎麼辦?
要學習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有兩點,其一,多讀「會計准則」,裡面有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的一般原則;其二,多接觸實際案例,同一個原則在不同的實際情況中的具體應用方法會有些許差異。以上兩點缺一不可,它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剛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看似很奇怪,完全摸不到門道。但是,如果你從更高一層的角度,通過「內部交易在對外報表中要像是沒發生過一樣」這個最基本綱要來理解,便可茅塞頓開。
E. 合並報表很難,怎麼才能學好
長期股權投資是合並報表的基礎,首先要吧長期股權投資這塊都學習清楚了,在學合並報表會容易一些
F. 合並報表抵消分錄該怎麼學啊,有沒有好的學習建議,現在一片混亂
什麼是企業合並?合並有哪些類型?如何滿足企業合並?哪種合並需要編回制合並報表?
企業合並的答會計處理是什麼(個別財務報表、合並財務報表)?
幾種特殊的控股合並(多步驟完成、反向購買),處置投資子公司股權(喪失控制、未喪失控制)
合並報表的調整、抵消分錄:
A. 股權和利潤分配
B. 未實現內部交易(固定資產、存貨、往來款、現金流量)
C. 股權處置時的處理
G. 企業合並報表怎麼學,求指點
管理思想觀念現代化。即要有服務觀念、經濟效益觀念、時間與效益觀念、回競爭觀念、知識觀答念、人才觀念、信息觀念。
管理方法現代化。即推進先進的管理方法,包括現代經營決策方法、現代理財方法、現代物資管理方法、現代企業生產管理方法等。
管理人員現代化。即努力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實現人才知識結構現代化,使企業所有管理人員真正做到"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
管理手段現代化。即信息傳遞手段現代化。
H. cpa會計合並報表怎麼學
對於企業合並和合並報表的業務,可以說是會計這門科目中最難的地方,它和長期股權投資結合,可以出很綜合的題。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的過程中,剛開始大家都會覺得很難,但是學過以後就會覺得「難者,亦易也」。第一遍看的時候,覺得還得回頭去學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這部分學透、學好非常重要,包括金融資產、權益法、成本法彼此之間各種轉換,學得非常透徹以後,再去學企業合並,合並報表,掌握了精神實質,再從個表報表和合並報表得角度了解及總結各種情況。自己總結一些學習方法,安排好學習順序,對學習這部分內容可以做到思路更清晰易懂。以下是對應試學習此部分方法的詳細說明,希望對理解和學習合並報表知識有所幫助。
主要學習步驟包括:
一、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成本法與金融資產之間各種核算方法的轉換總結。
二、企業合並,合並日及購買日個別報表及合並報表會計核算方法總結。
三、資產負債表日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一次交易達成合並及多次交易達成合並),個別報表及合並報表核算方法總結。
對以上知識點分項目說明如下:
一、長期股權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確認、後續計量成本法、權益法基礎知識點在這里不細述,主要對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成本法、金融資產之間各種轉換總結。這也是在合並報表中容易考的個別報表中的處理方法,這一步要學得非常熟悉,信手拈來才能應對合並報表和個表報表的各種處理,為合並報表部分學習打好基礎。各種轉換時的處理要點,做如下總結。
(1) 公允價值計量轉權益法,主要是金融資產轉權益法。
處理要點:
1) 確認權益法的初始投資成本=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取得新增投資的公允價值
2) 轉損益1,即原持有股權投資劃分為金融資產的,其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投資收益。
3) 轉損益2,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如果上面的金融資產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應在轉為權益法的當期轉損益。
4) 權益法對初始投資時點的賬面價值調整,將上述計算的初始投資成本與按追加投資後全新的持股比例計算的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在「追加投資日」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前者大於後者,差額不處理;前者小於後者的,差額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並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2) 公允價值計量轉成本法
處理要點:
1) 初始投資成本=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新增投資成本
2) 原持有股權投資劃分為金融資產的,其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投資收益,一般按照公允價值計量,此處沒有損益。
3) 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如果上面的金融資產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應在轉為權益法的當期轉損益。
對照金融資產轉長期股權投資的以上兩種處理方法要點,可以總結相同點:從金融到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均用的是公允價值,都要對之前確認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應在轉為權益法的當期轉損益,在以後合並報表中這部分在個別報表中處理過的損益就不需要再調整了。
(3) 權益法轉成本法
處理要點:
1) 初始投資成本=原持有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新增投資成本
2) 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股權投資因採用權益法核算而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其他資本公積,在處置該項目投資時點轉損益,否則個別報表不結轉,在合並報表中要結轉。
(4) 成本法轉權益法
處理要點:
1) 終止確認長期股權投資處置部分對應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確認處置損益
2) 比較剩餘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與按照剩餘持股比例計算「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前者大於後者的,不處理;前者小於後者的,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時,如果是以前年度的,調整留存收益。
3) 追溯調整,對原投資時點至處置投資「當期期初」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扣除已經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中投資方應享有的份額,調整留存收益,對應的其他綜合收益和資本公積也對應調整。
4) 本期的損益及其他權益按照權益法正常做就可以。
(5)成本法轉金融資產
處理要點:
1) 終止確認長期股權投資處置部分對應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確認處置損益
2) 對剩餘股權按照公允價值重新計量,確認損益,類似其他類資產轉換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方法,可以和其他的資產轉換總結學習,對照理解。
二、企業合並
將長期股權投資基礎知識學習透徹以後,接下來學習企業合並,企業合並中學習要點主要是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非同一控制下合並,在合並日和購買日的個表報表和合並報表的會計處理方法: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個別報表處理方法:
1)在合並日按照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在最終控制方合並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2)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或所發行股份面值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合並報表處理方法:
1)應當對合並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進行調整:
借:資本公積
貸:盈餘公積
未分配利潤
將被合並方的留存收益通過母公司的資本公積轉出,視為合並前後一直是一體化存續下來的。
2)合並利潤表、合並現金流量表均反映的是由母子公司構成的報告主體自合並當期期初至合並日實現的損益及現金流量情況。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業務相對簡單,資產負債表日合並業務不再講解,自己看書應該比較好理解,著重說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個別報表和合並報表的會計處理方法。
個別報表處理方法:
1) 始投資成本=支付的現金或非現金資產的含稅公允價值+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實質為以付出資產或承擔債務的公允價值計量。
2) 確認支付資產的公允價與賬面差額,即視為處置損益。
合並報表處理方法:
1) 合並商譽=企業合並成本-合並中取得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考慮所得稅後)的份額。對企業合並成本和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在下面鈞有講解。
2)調整分錄(將子公司的賬面價值調整為公允價值)
借:存貨等【評估增值】
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應收賬款等【評估減值】
遞延所得稅負債
資本公積 【差額】
3)抵消分錄
借:股本
資本公積
盈餘公積
未分配利潤
商譽
貸: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三、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資產負債表日的處理
對於合並日及購買日的合並報表的處理方法學習會了,為資產負債表日的合並打好基礎,對比學習就顯得比較容易了。值得注意的是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對被合並企業賬面價值調整,需要與所得稅章節結合理解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考慮所得稅後)。
非同一控制下合並個別報表處理方法,即我們前面講的長期股權投資金融資產轉成本法、權益法轉成本法,喪失控制權處置子公司的個別報表處理方法即成本法轉權益法和成本法轉金融資產。
非同一控制下合並報表角度總體思路是:1、合並報表中對個別報表中賬面價值的部分全部用公允價值來計量,包括多次交易達到企業合並及喪失控制權處置子公司情況。對於個別報表中無論是金融資產還是權益法到成本法,合並報表得總體思路都是將個別報表中的賬面價值轉成公允價值,在合並報表中確認投資收益。
2、對於個別報表中沒有轉的損益進行結轉,個別報表中權益法轉成本法在合並報表中需要結轉,金融資產轉成本法在個別報表中已經轉了損益,合並報表不需要再調整;對於成本法轉權益法,即喪失控制權的情況,需要對處置部分損益的期間進行調整,同時對追溯部分的權益變動部分轉損益,成本法轉金融資產,個別報表對金融資產重新按照公允價值的損益已經結轉,只需要對處置部分損益的期間進行調整。
3、合並報表層面的商譽=初始投資成本(各部分公允價值之和)-持續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持股比例
持續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合並報表中調整後的子公司公允價值(凈資產)=購買日公允價+調整後凈利潤-分派現金股利+其他綜合收益+其他權益變動
具體核算方法說明: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合並報表要將購買日的合並報表有些調整分錄再做一次,對購買日至資產負債表日期間,相關評估增值的資產或新確認的預計負債等涉及損益變動分錄做出,包括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責轉回等,然後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調整,會運用到長期股權投資的知識,尤其是對子公司凈利潤進行調整時候,要和權益法的對子公司凈利潤調整方法區分,權益法中需要對子公司凈利潤調整包括初始投資時點的調整和內部交易中未實現部分的調整。在合並報表中,對子公司的凈利潤進行調整時,只是對投資時點的調整,不再對內部交易進行調整,因為內部交易在工作底稿中要全部抵消,即合並報表需要做的「未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抵銷」。
如果學到這里,對長期股權投資的知識做不到十分熟悉,建議回頭將長期股權投資學到非常透徹,再來進行以下步驟學習。
對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資產負債表日的會計處理及分錄掌握精準,其他的特殊事項,例如購買、處置子公司少數股權,多次交易喪失控制權處置子公司股權之類的自然就容易理解了,此處不講解。
以下對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資產負債表日的會計處理總結,只說明第一年的情況,第一年情況掌握了,第二年的就容易理解了 ,此處不講解第二年分錄編制方法。
(一)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調整未公允價值
1)將購買日子公司的賬面價值調整為公允價值,即將購買日做的分錄再做一次
借:存貨等【評估增值】
固定資產【評估增值】
遞延所得稅資產【評估減值確認的】
貸:應收賬款【評估減值】
遞延所得稅負債【評估增值確認的】
資本公積【差額】
2)期末調整1)對應部分評估增值的資產和評估減值的負債賬面價值調整
借:營業成本【購買日評估增值的存貨對外銷售】
管理費用【補計提折舊、攤銷】
應收賬款
貸: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無形資產—累計攤銷
資產減值損失【按評估確認的金額收回,壞賬已核銷】
3)對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責轉回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所得稅費用(或借方)
(二)將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調整為權益法(調整分錄)
第一年,第二年此處不講解:
1)對於應享有子公司當期實現凈利潤的份額
借:長期股權投資【子公司調整後凈利潤×母公司持股比例】
貸:投資收益
按照應承擔子公司當期發生的虧損份額,做相反分錄。
2)對於當期子公司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
3)對於子公司其他綜合收益變動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其他綜合收益
或做相反處理。
4)對於子公司除凈損益、分配股利、其他綜合收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資本公積
或做相反處理。
(三)長期股權投資項目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項目的抵銷
借:股本【子公司期末數】
資本公積【子公司:期初數+評估增值+本期增減】
其他綜合收益【子公司:期初數+本期增減】
盈餘公積【子公司:期初數+本期增減】
未分配利潤—年末【子公司:期初數+調整後凈利潤-提取盈餘公積-分配股利】
商譽【長期股權投資的金額大於享有子公司持續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調整後的母公司金額即權益法的賬面價值】
少數股東權益
(四)母公司的投資收益與子公司利潤分配的抵銷
借:投資收益【子公司調整後的凈利潤×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數股東損益【子公司調整後的凈利潤×少數股東持股比例】
年初未分配利潤 【子公司】
貸:提取盈餘公積【子公司本期計提的金額】
向股東分配利潤【子公司本期分配的股利】
年末未分配利潤 【從上筆抵銷分錄抄過來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