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培訓機構 » 成都手工女紅培訓

成都手工女紅培訓

發布時間: 2021-01-26 15:03:48

『壹』 四川蜀綉的蜀綉針法

蜀綉基本針法之一。是一種很短的針腳,一般用在綉好的綉面上,為了更能體現色彩的調和,按刺綉物
蜀綉
象的具體需要,用二二或二三針閂,一般只用兩色。深的閂淺色,淺色閂深色。此種針法適用於綉制山水和孔雀羽毛等,以體現其真實和色彩。 蜀綉基本針法之一。是一種有規律的長短針,每層的色不一,而見縫插針,頭一層是長短的密針,長的
蜀綉
E1在短針內,第二層E2在長的內,二層以下是稀針蓋在第一層上,第三層的針腳需搭在第一層的線上,這種針法可以浸色,多用於綉花卉翎毛。 蜀綉綉藝絕天下
蜀綉的發展基於蜀地富饒,尤其是所產絲帛質好量大(著名的南絲綢之路便始發於成都),故唐宋時「繭絲織文纖麗者窮於天下」(《宋史·地理志》),「民織作冰紈綺綉等物,號為冠天下」(《續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成都繁華富麗,生活享樂而藝能有所工,史稱「成人多工巧,綾錦雕縷之妙,殆牟於上國」)《隋書·地理志》)。良好的社會物質條件與優裕的精神氛圍使得綉藝妙絕天下。
民間凡富裕士子游女也多衣錦綉。《花間集》詞多詠五代蜀中男女情事,時有刺綉方面描寫,如「新貼綉羅襦,雙雙金鷓鴣」(溫庭筠),「錦浦春女,綉衣金縷,霧薄雲輕」(韋庄);除穿戴又借多種綉品及圖案抒發情思並點染境界,如「紅燭背,綉廉垂,夢長君不知」 (溫庭筠),「綉鴛鴦枕暖,畫孔雀屏欹」(顧曾)等等,盡管是詞人之語,也可探知當時風俗;女紅之盛,由閨閣的特定背景描寫可見一斑,如「鶯啼殘月,綉閣香燈滅」(韋庄),「後園里看百花發,香風拂綉戶金扉」(毛文錫),諸如此類,幾乎成了香艷脂粉套語,如「綉戶」不少是指大戶人家雕梁畫棟的屋宇,如王倨「綉戶雕軒文杏梁」。上舉詞中每每用金錢綉鴛鴦鷓鴣,那直是富豪之女的事,如白居易詩「紅樓富家女,金縷刺羅襦」,所謂綉樓綉閣,當是大家閨秀的所在。但也看出刺綉及綉品在婦女生活中的重要。 蜀綉傳繪畫之神韻 滅針線之痕跡
古蜀綉品極少傳世,較早的「北宋蜀綉雙冠圖片」(現藏西南師范大學),綾地,綉片高44厘米,寬30.7厘米,上綉二株雞冠花、孤嶼、水草水波紋,一雄雞嶼上昂首振翼催曉,上端鈐「明昌御覽」玉璽一方。明昌是金章宗皇帝年號,可能是宋朝廷贈給金國的。中國古代的山水花鳥畫的成熟期在五代,其突出代表便是西蜀南唐的畫家如黃筌、荊浩等。宋人之綉,針線細密,其用線止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花草禽鳥之綉非如此細密而不能工不能真,加之題材之自然清新,比較龍鳳及漢唐流行紋樣更富於生活氣息。後代言及綉者之工,就說「工仿宋綉」,贊揚「精刺綉」者,即言其「能滅去針線痕跡」,直稱「針神」。此乃仿宋畫之工,甚至有直謂「繪綉」的。
明代秦良玉錦袍也是蜀中今所見稀罕綉品。一為藍緞並金綉蟒袍,胸背襟袖均並金刺綉蟒紋,又間彩綉萬福、如意、雲紋、寶相花紋等;一為黃緞 秦良玉平金綉蟒鳳衫,除蟒紋,胸背又綉雙鳳,裙腳彩綉壽山福海,空白間綉彩雲。秦良玉乃一代名將,崇禎帝曾召見並賦詩表彰其征戰之功,雲:「蜀錦征袍手製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不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身著蜀錦緞精綉蟒袍馳騁疆場,其俊美英武非男兒可比。服飾之用黃色在隋唐為皇帝所興,宋元以後赤黃、丹黃、淺黃更為皇朝所專用。秦良玉因召賜「太子太保誥封一品夫人」,故可服黃緞蟒鳳紋袍衫。《古董瑣記》載石柱有秦良玉錦袍,極長大。有作《秦良玉錦袍歌》:「……宮錦歸來撫戰袍,鏤金錯綉皆天澤……錦袍樂府蠻女唱,弓衣合綉都官篇」(見清王培荀《聽雨樓隨筆》引)。可見這件原藏石柱縣 秦良玉家廟的精工細做之戰袍非常有名。 蜀綉顯著的特點,具一氣呵成,氣韻連貫的藝術效果。
一首唱少女給情郎綉荷包表達愛心的四川民歌,有句「為綉荷包兒有人求,……瞞倒爹娘綉得忙」,封建社會青年男女互生戀情,違背父母之命,私送信物,故要瞞著。荷包隨身佩帶,除裝錢物又作裝飾,元雜劇明清小說服飾描寫每每提及,歐陽修的「紫荷垂橐」即言此物。因以彩色絲線刺綉,故必出自閨閣,送心上人,圖案綉鴛鴦或並蒂蓮,喻有情人終不分離,針針線線,極盡工巧,最見女子惠心深情。荷包未必都特別,然而刺綉確非等閑手段。先秦典籍記「觀古人之象」時,把「作會」(即繪)與「綉」並提,說「畫繢(繪)之事,雜五色……五采備謂之綉」(《尚書》《周禮》)。畫綉皆用色,且「綉亦須畫乃刺之」,可見其不簡單。漢以前刺綉主要是衣裳,王充《論衡》:「刺綉之師,能縫惟裳」。所謂「綉」,文綉(《禮記》)。只有皇帝服裝才以五色綉之。據說周代以綉文綉區別以葛布與絲帛為材料的綉品。《史記》載「楚莊王有所愛馬,衣以文綉,置華屋之下」皇帝寵物穿綉圖絲衣顯是極尊貴;戰國「齊紈魯縞」很有名,這大概與齊郡尚刺綉、「恆女無不能」有關,絲織綉品大量製作在當時是極奢侈的,所以齊國號為「冠帶衣履天下」。
衣因綉而尊,便有等級之分,古代正史上的《輿服志》詳列此種差別,謂之「典章興矣」(《舊唐書》)。不僅如此,絲帛必須「加五采之巧,施針縷之飾」,方顯珍貴,這正是「織錦刺綉,名曰卓殊」《論衡》的奇能,也是中國「女功之始也」(《禮記》)。王充論儒生之富於才學,比「猶女工織錦刺綉之奇也」。尤其商業發達生活侈靡之地刺綉更見興盛,且名家一出,便自成流派。 蜀綉輝煌: 朝廷授五品軍功 巴拿馬國際金獎
作為專門技藝,歷史上刺綉常為朝廷官府控制,如宋朝廷始設文綉院,招納綉工專為皇室綉制御服及裝飾品,元代在全國各地設有綉局,明代設內廷作坊專管各項工藝製作,清代同類機構叫造辦處。這些官方機構除了督造朝廷政府所需,對刺綉行業的正規確立,提高其社會經濟地位也起到積極作用。如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成都成立四川省勸工總局,內設刺綉科,聘請名家設計綉稿,同時鑽研刺綉技法。當時一批有特色的畫家如劉子兼的山水、趙鶴琴的花鳥、楊建安的荷花、張致安的蟲魚等入綉,既提高了蜀綉的藝術欣賞性,同時也產生了一批刺綉名家,如張洪興、王草廷、羅文勝、陳文勝等。張洪興等名家綉制的動物四聯屏並獲巴拿馬賽會金質獎章。張洪興綉制的獅子滾綉球掛屏又得清王朝嘉獎,授予五品軍功,為蜀綉贏得很大聲譽。
但蜀綉之形成專業比官方勸工局更早。道光年間(1830年),民間組織的三皇神會成立。這是一個由鋪(店主)、料(領工)、師(工人)組成的刺綉業的專門行會。這種正式垂版立行,建立行規,確定專業分工,維持行業內部各方(如生產、銷售等)的利益,表明蜀綉已從家庭逐漸進入市場,形成廣為社會所需的規模生產。那時成都的刺綉手工作坊在九龍巷、科甲巷一帶有八九十家,到官方勸工局成立,蜀綉業更加興盛。如三皇神會時的刺綉主分三類:穿貨(生產禮服、霞披、挽袖及其它實用品)、行頭(劇裝)、燈彩(紅白喜事用的圍屏、采帳等),到勸工局時期,實用品外更豐富了刺綉欣賞品類,如條屏、中堂、斗方、橫披等,題材除以古代名家畫作如蘇東坡的怪石叢條、鄭板橋的竹石、陳老蓮的人物等為粉本,又請當時名畫家設計綉稿,並綉制流行圖案,既有山水花鳥、博古、龍鳳、瓦文、古錢一類,又有民間傳說,如八仙過海、麻姑獻壽,吹簫引鳳、麒麟送子等,也有隱喻喜慶吉祥榮華富貴的喜鵲鬧梅、鴛鴦戲水、金玉滿堂、鳳穿牡丹等,十分豐富。 蜀綉在民間廣為流傳男綉工獨樹一幟
蜀綉在民間廣為盛行。當時成都周圍郊縣農村以刺綉為副業者眾,有些家庭代代相傳,故民間不乏刺綉高手。但勸工局對刺綉大力研究與創制反過來又促進了民間刺綉業的發展,刺綉商號及綉鋪增多。市場需求刺激著蜀綉工藝的提高,隨著綉技精進,蜀綉名聲大噪,據說清代有不少宮廷綉來自四川,《成都通覽》雲勸工局所出之品為天下無雙之品,以東洋之綉工較之,出於東洋十倍矣。這自然有賴於蜀綉固有傳統。據統計,蜀綉針法有12大婁,130餘種之多,是四大名綉之最豐富者,而70餘道衣錦線更是蜀綉所獨具。所以當時來成都的外國人,多購買數十年外之舊綉品為玩物,能出重價,如女人之裙幅,購去即作門簾;官場之,購去即作茶幾上之蓋面;神會之綉帳,購去即為壁上之屏幅(《成都通覽》),當然還是以其精緻的綉圖為珍;實用轉而為玩賞,自是其審美價值的提升。從方誌所列清末成都之綉工出品及勸工局之綉工出品工程,可見蜀綉在當時已非常注重日用品的出產。這是蜀綉民間性突出的方面,生活需用,民間即不乏綉制。城鄉婦女閑時多自綉鞋帽枕套頭巾甚至帳幃被面等,操練極精者即成高手。如成都王松軒女史便自製綵線,以名家粉本綉之,尤工小品,市多爭購。那時綉品時興,尤今青年之穿休所以愛家多慕世間名品。如上海露香園顧氏之綉,由明代傳至清,著意宋元名畫題材入綉,點染成文,無不精妙,世稱顧綉,是典型的閨閣畫綉,幾成民間刺綉代表。清末成都同蘇杭相同,銹鋪多打顧綉招牌,雖屬意包裝,以示其綉品上佳,但也昭示蜀綉能吸納顧綉技藝。據說清道光年一從蘇州調任四川的官員隨帶戲班中便有三個綉衣師傅,均為男子,皆顧綉技法。後招徒授技,顧綉之法遂融於蜀綉。於今蜀綉老藝人幾乎都是男子,其因就是當時招徒囿於世俗之禮而不能招閨中女。 蜀綉面臨失傳有識之士呼籲保護
今天四川的刺綉似又回復女兒本色,難見男性綉工。梁張率《綉賦》有雲:尋造物之巧妙,固飾化於百工……顧影自媚,窺鏡自憐,極車馬之光飾,盡衣裳之妊妍……言綉之技,綉之情,綉之美,非女兒之作不能形容如此。若沒有女工的刺綉印象,又焉能領略綉綳花鳥逐時新,活色生香可奪真的閨中情景及感受金針銀腳從人看,願度鴛鴦滿世間(清樊樊山《憶綉》詩)的兒女情懷。四川蜀綉的刺綉工場遠不是過去小姐綉樓的情調,也非慵線懶針,作為一門古老工藝,蜀綉以其獨特的技法(如雙面綉、雙面異色異形異針法的三異綉)與富於濃郁地方特色的圖案(如芙蓉鯉魚、竹林馬雞、山水熊貓花鳥人物等)受東西方人青睞,因是商品而能購得,因是工藝品而能蘊含並傳導民間文化,這又是蜀綉及其愛家的幸事。
進入新世紀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電腦綉花充斥市場。隨處可見人們身上、包上都有電腦刺綉的圖案,既經濟又美觀。誰還會費時費力去搞個蜀綉圖案在身上呢?加之蜀綉老藝人眼睛都已經不好使喚了,年青姑娘又不願意學,也沒那耐心坐得住。所以我們四川這一民族民間藝術瑰寶就面臨失傳、絕跡的境地。

『貳』 女紅是什麼意思

「女紅」的「紅」應該讀做「gōng」。 女紅——屬於中中國民間藝術的一種。在過去多半是指女子的針線活方面的工作,像是紡織、編織、縫紉、刺綉、拼布、貼布綉、剪花、漿染等等,一般凡婦女以手工製作出的這些傳統藝術,稱為「女紅」。

女紅技巧從過去到現在都是由母女、婆媳世代傳襲而來,因此又可稱為「母親的藝術」。 古代評價一個女子,一是看相貌,二是看女紅。所以相貌女紅常常並舉。

(2)成都手工女紅培訓擴展閱讀:

女紅分類

紡織

中國的紡織源遠流長,而且品種多樣,花色繁雜,這說明了,穿衣問題是一文明國度所不可缺少的。紡織品就其原料來分,有絲、麻、葛、棉等,絲織華貴,麻葛以少見,自宋元以來,全國逐漸推廣了植棉紗和織棉布,近現代流行於民間的,仍然是棉織。

漿染

漿和染是兩個概念,漿是指漿水浸泡織好的布,使其挺刮光滑,另外民間織的白土布,沒有經過漂白帶有黃絲絲的感覺,叫做本色布。用一種老粉——土粉,經過漿洗也就變白了。染則是指染色民間用的染料,過去主要是從植物提取的即現代所說的草木染。

縫紉

縫紉是個疊詞,縫與紉都有貫穿連綴的意思,我們一般講縫紉就是縫制衣服,縫和紉兩個字放在一起,也許是強調縫制一件衣服需要千針萬線吧!確實現在做衣服有縫紉機,有服裝加工廠,訂做一件衣服並不難,但在若干年前,每一件衣服都是婦女一針針的縫起來的。

『叄』 什麼是女紅

「女紅抄」的「紅」應該讀襲做「gōng」。
女紅——屬於中中國民間藝術的一種。在過去多半是指女子的針線活方面的工作,像是紡織、編織、縫紉、刺綉、拼布、貼布綉、剪花、漿染等等,一般凡婦女以手工製作出的這些傳統藝術,稱為「女紅」。女紅技巧從過去到現在都是由母女、婆媳世代傳襲而來,因此又可稱為「母親的藝術」。
古代評價一個女子,一是看相貌,二是看女紅。所以相貌女紅常常並舉。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866926.html

『肆』 刺綉是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為什麼古代要將它稱之為女紅

刺綉是中國古代工藝之一。在古代,刺綉被稱為針線活,因為刺綉是綉在織物上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綉是中國傳統民間工藝之一,在中國已有二三千年的歷史。

刺綉,在古代被稱為針線活,是指用針線畫彩色線,並將設計好的圖案綉在帶針的紡織品上刺綉紋樣是一種具有刺綉痕跡的工藝。在古代,它被稱為「縫紉」和「針線活」。因為刺綉大多是婦女做的,所以它是「針線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刺綉是中國古代工藝之一。它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史記》記載,早在四千年前,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衣綉」。

刺綉大多是婦女做的。前三個美德和教義是古代婦女很少有機會出現在公眾面前。他們經常在閨房裡。由於缺乏娛樂性,他們只能用手工進行娛樂活動,這種活動經常被廣泛傳播,技術也越來越精湛。

『伍』 女紅的女紅歷史

從養蠶栽棉到紡紗織布,從穿針引線到縫衣置服,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在五千年的中華民族文明史中,紡織和服飾是兩朵豔麗奪目的奇葩,所以,與之密切相關的女紅活計,它的歷史應該是很悠久了。據考古發現,一萬八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山頂洞人已經使用骨針縫綴獸皮;距今七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河姆渡人不但會使用骨針,而且會使用捻線和紡輪;而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則出現了麻線和綢片,絲線和絲帶等原始的紡織品,這些都形成了女紅及其用品的雛形。我國三千多年的農業社會,不僅樹立了以農為本的思想,同時也形成了男耕女織的傳統,女子從小學習描花刺綉,紡紗織布,裁衣縫紉等女紅活計,在江南一帶尤為重視。特別是到了明清時期,社會對於女性的要求,夫家對於擇妻的標准,都以「德,言,容,工」等四個方面來衡量之,其中的「工」即為女紅活計。再加上當時手工業高度發展,女紅在這個時期才從普遍的意義上真正廣泛的流行起來。 作為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女紅活計,在古代的藝術作品中亦有所反映,最膾炙人口的詩賦,莫過於唐朝詩人孟郊的《遊子吟》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千百年來被人們用來勉勵自己知恩圖報的絕妙好詩,同時也描述了慈母為兒子縫衣納衫做女紅的畫面。同是唐代的另一位詩人秦韜玉,一首《貧女》詩,把一位擅長針黹的女紅巧手貧家女的閨怨刻畫的淋漓盡致,同時還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感:「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在繪畫作品中反映女紅圖景的,最早的可追溯到唐代畫家張萱的《搗練圖》;再有河北井陘縣出土的金代墓室中的粉繪《搗練圖》。它們分別再現了宮廷和民間的女紅場景。清代畫家任薰所繪的綉花仕女扇面,則展示了一位古代千金小姐以綉房女紅為消遣,養性的奢華生活。
另外,有關女紅的神話傳說,名人逸事亦不少。戰國時期荀子的《蠶賦》和晉代干寶《搜神記》中都有蠶神馬頭娘的神話;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有關於織女的傳說;孟母用停機斷織比喻廢學來教育孟子的故事,被漢代的劉向編進了《列女傳》中;元末明初陶宗儀所著《南村輟耕錄》中記載了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的事跡。
當然,自古以來的女紅高手亦是層出不窮。據說三國時期的吳王趙夫人就有「三絕」絕活:可在指間以彩絲織成龍鳳之錦是為「機絕」;能用針線在方帛之上綉出「五嶽列國」地圖是為「針絕」;又以膠續絲發作羅絲輕幔是為「絲絕」。相傳唐代永貞元年有一奇女子盧眉娘,年僅十四就能在一尺絹上綉七卷《法華經》,字僅粟粒之大,且點劃分明,然品題章句,竟無遺漏。到明代,上海的顧綉出類拔萃,名揚四海,其中的刺綉高手代表人物為韓希孟。清末民初也有一位較出名的女紅刺綉專家沈壽,曾入宮廷傳授綉藝,辦過綉校和女紅傳習所,為了更好的研究刺綉,甚至還東渡日本考察。另有《雪宦綉譜》女紅專著出版問世,影響深遠。在服飾方面,登峰造極的服裝恐怕莫過於皇宮貴族的龍袍官服,鳳冠霞帔了。然而,令人感到遺憾的是,隨著時光的流逝,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機械化替代了手工活,女紅也因此受到很大沖擊,原本小姐丫頭,姑娘太太做女紅活計必備的那些女紅用具如:剪刀熨斗針線盒,頂針量具繞線板,針拔刮板噴水壺,綉花棚架針線簍等等,都早已淡出人們的生活,退出歷史的舞台,逐漸被人們遺忘甚至拋棄,而且關於這些女紅用品的資料也少有記載,極其難尋。在當今收藏界中,女紅用具根本就是雜件中的雜件,不為人們所重視。
其實,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作為女紅文化的載體,女紅用具自有她獨特地魅力。畢竟她伴隨人類文明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而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與各地的民族習俗緊密相連,與深厚的社會文化一脈相承。只要是其他藝術品,日用品上能反映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圖案內容,在女紅用具上一樣有反映,特別表現在繞線板上更是如此。近年來,不少中外有識之士獨具慧眼,對於中國女紅用具情有獨鍾,爭相收藏。有人把美輪美奐的古代服裝懸掛起來作電視牆背景,大氣非常;也有人把精美絕倫的綉品裝裱起來裝飾客廳書房,別具一格;還有人把寓意吉祥的繞線板收在針線簍裏置於案幾,發思古之憂情。中國女紅集觀賞價值和實用功能於一體,深得中外女紅愛好收藏者的青睞。已經遠離人們日常生活的女紅用具,又通過收藏領域漸漸回到我們身邊,她不僅喚起了我們對於中國女紅久違的回憶,遲到的欣賞,更喚起了我們保存她,愛護她的責任心,和發掘她,宏揚她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精神。

『陸』 女紅是刺綉嗎

「女紅」的「紅」應該讀做「gōng」。 女紅——屬於中中國民間藝術的一種。在過去多半是指女子的針線活方面的工作,像是紡織、編織、縫紉、刺綉、拼布、貼布綉、剪花、漿染等等,一般凡婦女以手工製作出的這些傳統藝術,稱為「女紅」。
女紅技巧從過去到現在都是由母女、婆媳世代傳襲而來,因此又可稱為「母親的藝術」。 古代評價一個女子,一是看相貌,二是看女紅。所以相貌女紅常常並舉。
(6)成都手工女紅培訓擴展閱讀:
女紅分類
紡織
中國的紡織源遠流長,而且品種多樣,花色繁雜,這說明了,穿衣問題是一文明國度所不可缺少的。紡織品就其原料來分,有絲、麻、葛、棉等,絲織華貴,麻葛以少見,自宋元以來,全國逐漸推廣了植棉紗和織棉布,近現代流行於民間的,仍然是棉織。
漿染
漿和染是兩個概念,漿是指漿水浸泡織好的布,使其挺刮光滑,另外民間織的白土布,沒有經過漂白帶有黃絲絲的感覺,叫做本色布。用一種老粉——土粉,經過漿洗也就變白了。染則是指染色民間用的染料,過去主要是從植物提取的即現代所說的草木染。
縫紉
縫紉是個疊詞,縫與紉都有貫穿連綴的意思,我們一般講縫紉就是縫制衣服,縫和紉兩個字放在一起,也許是強調縫制一件衣服需要千針萬線吧!確實現在做衣服有縫紉機,有服裝加工廠,訂做一件衣服並不難,但在若干年前,每一件衣服都是婦女一針針的縫起來的。

『柒』 幼兒園女紅學什麼能鍛煉孩子什麼能力

淺談創意手工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兒童生性活潑、好動,他們喜歡用自己的雙手、自己的一切感官去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但是由於年齡小,很多因素都阻礙著孩子探索世界的腳步。這就要求我們幼兒園老師要積極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有足夠的技能、足夠的能力去探索他們想要知道的世界上一切有趣的事物。而在幼兒園的一切課程中,我認為,手工是一門極能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課程。 關鍵詞:創意手工 動手操作能力 一、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意義 手是思想的鏡子,是之力才能發展的刺激物,是意識的偉大培養者,是智慧的創造者。很多科學家指出兒童的智能在他們的手指尖上,許多科學家都證實,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訓練動手就是訓練大腦,孩子的手部動作越熟煉越靈活,他就越聰明,創造力就越強。所以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是極其必要的。 二、如何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一)、讓幼兒參與收集材料,激發幼兒動手製作的興趣和慾望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孩子動手製作的興趣和慾望呢?首先我們可以讓孩子參與到課前收集材料的過程中去,讓孩子對製作的材料先產生興趣,然後再由對材料的興趣引發到對之後的課程的興趣。比如一次上創意手工課《樹葉拼貼》,我先讓家長帶著孩子在孩子周圍的環境中找一找落葉,並請家長讓孩子介紹拾到的落葉是什麼樹的葉子,這種葉子的特徵是什麼,讓孩子初步感受到製作材料的有趣。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他們所獲得的感受往往會更加豐富,這也為幼兒今後的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通過創意手工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幼兒的泥塑、剪紙及手編、布工等豐富多彩的創意手工活動,無一不是在手的協調操作下進行的。在創意手工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他們參與收集的麥秸、樹葉、種子、鵝卵石等豐富的自然物品,引導幼兒通過撕、拼、擺、貼等技能製作自己喜歡的作品。在孩子們的手中,蘋果變成了胖嘟嘟的娃娃;洋蔥則成了一朵朵清新的荷花;狗尾巴草變成了形象逼真的毛毛蟲;樹藤、草藤變成了中國結;谷殼、稻桿拼貼出了小船、房子;板栗殼製作出了刺蝟;雞毛、鴨毛變成了孩子們喜歡的毽子等等。在創作、想像的過程中,孩子們沉浸在自己親手編織的世界裡,不僅獲得了美的體驗,更享受到了創作的樂趣。那麼創意手工的課程要如何設置才能達到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呢? 1、組織好合理「導入」部分,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推動幼兒學習的一種動力。營造一個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可以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進行創意手工活動的學習。創意手工活動符合幼兒的思維特徵,將顏色和形狀合為一體,再現幼兒心靈深處的聲音,深受幼兒的喜愛。但是,在創意手工教學活動中,如果平平淡淡地「導入」,幼兒就不會感興趣,以至於幼兒在整個美術教學活動中都處於被動地位,而不是主動地去學習。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組織好「導入」部分,從而有效的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如:在進行「冰棍飛機」的創意手工活動中,要教幼兒用棒冰棍製作飛機,我用故事導入:「森林裡的小動物們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啦,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旅行要坐什麼交通工具才能很快的到達呢?」孩子們聽說小動物們要去旅行,都提起了精神,都搶著說要坐飛機去,我又問:「可是小動物們沒有飛機呀?孩子們開動腦筋都說可以幫小動物製作一架飛機。這樣很自然的導入主題,又很快就調動了孩子進行創意手工活動的積極性。當孩子們看到小動物們坐上自己製作的飛機是,都開心的露出了笑容。 2、根據不同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投放不同操作材料供幼兒選擇,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幼兒是喜歡擺弄的,動手操作是幼兒學習、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實踐中,我為幼兒創設可操作性強的環境的同時,根據幼兒發展水平的不同,投放了不同水平的可操作材料,培養幼兒的動手協調能力。在這樣的環境中,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與愛好用自己的方式來進行美術操作活動,教師再引導幼兒在自身的原有水平上進行大膽的操作和嘗試。在活動中,能力較強的孩子就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較為復雜的材料;而對能力較弱的孩子教師要引導幼兒選擇適合自己的較為簡單的材料創作。在進行活動《冰棍棒小花》時,我給幼兒提供了彩色的吸管、冰棍棒、剪刀、膠水、水彩筆、花莖和花葉的圖片以及白卡紙。讓幼兒在聽了老師的要求後,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操作,組合粘貼出一朵或幾朵漂亮的小花。幼兒根據意願開始選擇喜歡的材料製作卡片,他們一邊做一邊還興奮地討論著。能力較差的孩子用冰棍棒子貼成花朵的花瓣,花莖和花葉就用我提前准備好的圖片貼上,能力較強的幼兒也用冰棍棒製作花瓣,但是花莖和花葉就用水彩筆自己畫出來或者用吸管貼出來。這樣不僅讓每個幼兒都得到了成功,也保護了幼兒對創意手工活動給的興趣。 3、善於用鼓勵、啟發的語言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幼兒能夠大膽嘗試。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首先要具有堅強的自信心,自信心對一個人的各方面發展都起著基礎性的作用。一個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各種能力發展的主動積極性,很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成長起來就很慢。因此,創意手工活動應該以培養幼兒的自信心為基礎,從而進一步激發孩子的創作慾望。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幫助孩子樹立起克服困難的勇氣及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在這種自信心的推動下,幼兒的潛能會得到充分的發揮與發展,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高。當幼兒在畫完一張作品後,其心中的得意洋洋的興奮勁,他希望與他人共同分享喜悅,也希望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贊許。這時,教師應該用鼓勵語氣和欣賞的眼光來評價孩子的作品,努力找到孩子的優點。如:「你瞧,畫得真好!」、「顏色塗的真漂亮!」、「你很會動腦筋」等等。孩子在這樣的言語中自然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喜愛,漸漸地從不想動手操作到想動手操作,從不敢動手操作到敢動手操作,從不敢給老師看到高舉自己的作品。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如植物需要澆水一樣,離開鼓勵,孩子就不能生存!」可見鼓勵的作用對教育幼兒有多麼重要。對此,我深有體會。在活動《拖鞋》活動中,我先引導孩子仔細觀察拖鞋的特徵,然後提要求請幼兒進行操作。剛開始時,唐真燦和張子宣對我說:「老師,我不會!」我微笑著說:「剛才不是你們兩個說得很好嗎?給它照個相吧,一定會很漂亮的!你看,他的形狀怎樣,是在哪裡的……。」然後請他們自己動腦筋進行製作,一會兒,唐真燦就高興地舉著他的作品對我說:「老師,你看!」我故意誇大語氣:「哇賽,真不錯!它會穿什麼衣服,再把它打扮漂亮一點,好嗎?」一會兒仔仔細細的給船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張子宣開始不肯給我看,用手遮住。我說:「給老師看一下呀,你做的是有很多泡泡的拖鞋嗎?」她便拿開手,我看了作品並不理想,以大人的眼光根本就沒有什麼好的地方。但我微笑著說:「你能給我講講嗎?」她說:「這是一個有很多泡泡的拖鞋,因為它剛和泡泡做完游戲。」我豎起了大拇指:「你真會動腦筋!」在以後的活動中,她都會很自豪的請我看他的作品。在活動中教師應為幼兒營造一種寬松融洽的心理環境,為幼兒操作活動提供一個自由的空間。教師更應該接納幼兒的一切作品,允許幼兒「犯錯」,反復進行嘗試,不以自我的主觀意願衡量幼兒的行動,限制他們的自主性和主動性;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形成平等的師幼關系

『捌』 哪裡可以學女紅

行呀,樓主~

女紅也用出來了,你不在下面注釋一下「刺綉」,現在年輕人恐怕沒人能懂你的意思了,~~~~~

女紅~也稱女工~,,,,

至於哪裡可以學,我就不知道了。

『玖』 針織女紅,女紅到底是什麼

女紅——屬於中國民間藝術的一環。在過去多半是指女子的針線活方面的專工作,像是紡屬織、編織、縫紉、刺綉、拼布、貼布綉、剪花、漿染等等,舉凡婦女以手工製作出的傳統技藝,就稱為「女紅」。中國女紅藝術的特點是講究天時、地利、材美與巧手的一項藝術,而這項女紅技巧從過去到現在都是由母女、婆媳世代傳襲而來,因此又可稱為"母親的藝術"。大體上分紡織、漿染、縫紉、刺綉、鞋帽、編結、剪花、面花、玩具等九類。
女紅,舊時指女子所做的紡織、縫紉、刺綉等工作和這些工作的成品。「女紅」最初寫作「女工」,後來隨時代發展,人們更習慣用「女工」一詞指代從事紡織、縫紉、刺綉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它的本義反而被置於從屬地位,為避免混淆,人們用「紅」為「工」的異體,「女工」的本義被轉移到「女紅」一詞上,而它本身則轉型成功,借另一意義獲得重生。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