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培訓中心
A. 意拳培訓地址
武漢來有沒有意拳培訓我不知自道,但我知道武漢解放公園有個老拳師戴鼎安創辦的武漢大成拳凡覺學會,他是大成拳名家王選傑的弟子,他大成拳很好,而且絕對是一位明師,他對大成拳有獨到的見解,我去武漢的時候見識過,你應該可以得到滿意的答案!http://you.video.vnet.cn/dachengquanfanjuexuehui
這是他的視頻網址,我在北京,哈哈~大成拳和意拳的發源地,幾乎所有的意拳類的書都會和你一樣在意拳後面加個括弧寫上大成拳,而大成拳的都不會再加個括弧寫意拳,其中的原因從各方面分析都有個人的答案;
B. 誰有意拳大師崔瑞彬的聯系電話,地址嗎我岳父以前跟他學拳,現在想找找他,呵呵!謝謝!
北京市昌平區興壽鎮桃林村。國際意拳培訓中心校長。崔老師
C. 尋找武術高手
八卦掌名家呂紫劍,八極掌門吳連枝,心意名家凌漢興,八卦掌名家張全亮,太極名家馮志強、陳小旺、王西安、王戰軍,形意拳名家馬振邦,太極球大師劉玉武,劈掛拳名家郭瑞祥,文聖拳名家王安林,梅花樁拳名家韓建中,大成拳名家王玉芳,中國「武林百傑」、「大力神霸州李」的唯一傳人、曾數次被邀請為毛主席、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表演絕技,如今85歲高齡的津門女傑李文貞,神拳大龍蔡龍雲
自近代拳學巨擘多次戰勝中外技擊名家的王薌齋先生四十年代在北京創立大成拳以來,大成拳就以其極高的養生價值和實戰功夫響譽大江南北。公茂安先生作為大成拳第三代傳人,也以高尚的武德和過硬的功夫在臨沂及魯南蘇北一帶贏得人們的贊譽。並引起全國大成拳界的 關注。王選傑先生生前為公茂安親筆題詞並指定為「大成拳培訓中心」,公茂安先生在蒙陰、蒼山開設了兩家武館,並在臨沂、棗庄、濟寧等地設立教學點,來自全國各地的弟子數百人拜師學習。
公茂安先生自幼痴迷於中華武術,曾拜少林拳師宋殿法先生為師習練多年少林拳。為求拳學真諦,1995年初春,拜大成拳第二代傳人」大成拳中興之主」王選傑先生為師,專心研練大成拳,由於他刻苦用功,天賦也好,選傑先生非常器重,將大成真諦授之,公茂安也不辱師命,每天練功到深夜兩點多才睡覺,終年苦修,寒暑不輟,終於以超人的毅力和悟性,練就一身過硬的真功夫,回臨沂後許多練過多年功夫的人找公茂安先生切磋,結果紛紛敗北,做了公先生的弟子。
大河網-河南商報報道:昨日,「祖傳」拳術心意六合拳的後人呂延芝,打破「只傳內、不傳外;只傳男、不傳女」的傳統思想,面向全省招收1000名弟子,免費傳授這項即將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授業
祖傳拳術
免費教千名弟子
昨日上午11時許,鄭州市人民路商城遺址公園內,幾個著習武衣服的小夥子,手中舉著「祖傳武術,免費傳授」的牌子。旁邊,一位精神矍鑠的老太太,帶著4個中年男子正操練一套拳術。
這一場景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據了解,老太太名叫呂延芝,從小就跟父親呂瑞芳學習拳術,而她帶領徒弟們演示的叫心意六合拳。
據了解,這套拳術是我國宋代著名愛國將領岳飛所創,講究內外相合,陰陽相合,當時中原人民抗擊倭寇就用了這套功夫。
鄭州市心意六合拳研究會副會長單斌說,心意拳與太極拳、八卦拳並列,為我國三大內家拳拳種,並且,還是首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1月,又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以靜為主,可防身、健體。
呂延芝說,因心意六合拳「密不外傳」的傳統思想,一直不為大眾所認識,其強身、延年益壽、造福於民的功能也沒有真正發揮出來。此次向千名市民免費傳授,主要是希望更多的人受益。
「8月8日是全國第二個全民健身日,心意六合拳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免費傳授,有利於中國寶貴文化的傳承。」呂延芝說。
陳家溝,陳發科,正宗陳氏太極
或者山東棗庄的張茂華,這張茂華是個能實戰的八卦掌高手,據說他曾經為救徒弟打十幾個持刀匪徒,是能打的人。
當過8年瓦匠,修理過17年自行車,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能與六合螳螂拳的掌門人聯系在一起么?
答案是肯定的。在昨日前往招遠市北關西村采訪之前,記者曾經在2008年央視《康龍武林大會》欄目中見過張玉坤,當時,他是作為六合螳螂拳的唯一代表受邀進京,並現場進行實戰拆招演練,在央視的屏幕上展示了發源於招遠、殺傷力極強、原汁原味的真傳六合螳螂拳技法。隨後,央視正式頒發證書,聘請張玉坤為螳螂拳賽事專家評委。
光頭、紅臉膛、朴實的笑容,一如他在央視熒屏上的亮相。握手,張玉坤看出了記者的愕然——他的右手,只剩下2根手指。「這是1988年元宵節晚上放煙花時被炸傷的……」雖與武術無關,但卻給張玉坤蒙上了些許神秘色彩。當時,他已經拜在六合螳螂拳第四代宗師趙春合門下14載,已經成為師父的「頂門大弟子」,這次意外,絲毫沒有影響張玉坤習練功夫的決心和成效,從他之後一系列輝煌的成績便可以得到佐證。
作為一名農民武術家,張玉坤不事張揚,近30年間隱於鄉野,不求聞達。在他44歲「出山」之前,在本村人眼中,他是一名農民、瓦匠和修車師傅,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六合螳螂拳的傳人。這是因為,他練功從來都是在晚間或者無人之處,最要緊的是,他從不外露。張玉坤說,之所以如此謹慎緣由有三:一是師門教誨,二是自己性格使然,三是六合螳螂拳有極強的技擊性,稍有不慎便會傷人。
1993年,師父趙春合去世的前一年,接過六合螳螂拳衣缽真傳的張玉坤終於出山,在煙台舉行的國際螳螂拳大賽上,一舉奪得中年組金牌,從而一戰成名並一發而不可收拾。至今,他及弟子在各級螳螂拳比賽中獲得金牌近50枚。張玉坤則先後被市武協和體育局評為煙台十大拳師和煙台市優秀拳師。
榮譽之後,「麻煩」接踵而至。有不服上門切磋者,有登門拜師學藝者。對同行的切磋,張玉坤的原則是點到為止,盡量避免傷人,他自己至今未嘗敗績;對拜師學藝者,張玉坤則首先強調「武德」。曾有一名學員在學拳過程中,暴戾之氣日漸顯露,張玉坤察覺之後,毅然請他走人。
與共和國同齡的張玉坤,是一個「簡單」的人,他沒有什麼愛好,也沒有讀過多少書,他的生活里,似乎只有一個「武」字。但只有在他練拳時,你才會發現他判若兩人,拳腳生風、眼神凌厲甚至兇悍,有一種令人不寒而慄的殺氣。
張玉坤說:「六合螳螂拳不好看,但好用。」他說的好用是指強大的技擊性。他說,六合螳螂拳是「隱藏在民間的真東西,一點兒沒摻雜其他雜質。我要把老輩兒的寶貝好好地傳下去。」
D. 意拳,拳擊和泰拳在訓練方法上的不同點
意拳,又稱大成拳,中國傳統拳術之一。訓練方法主要有站樁、試力、步法、發力、試聲、推手、單操手、斷手、健武。
拳擊,是一種搏擊運動。主要訓練有拳法、步法、身法和力量。
泰拳,泰國的國術,號稱五百年不敗!其技法招招兇狠,置人於死地。訓練也是殘酷無比,把身體練到極致。其實對自己身體也是一種摧殘,所以泰拳手的平均年齡都不長,晚年身體各種疼痛,讓人無法忍受。
E. 意拳,有人練過嗎,
意拳即大成拳,王薌齋師傅先練形意,後自創意拳,再改名為大成拳.大成拳很豐富,有擊打、擒摔等,值得學
F. 意拳的代表人物
王永立,1950年出生於北京,中國意拳(大成拳)名家,王斌魁先生之子,當代中國武林大成拳第三代傳人。李景將軍評價說: 王永詳、王永立、王永忠乃京門三傑。王永立先生,德高藝精,有隱逸之風。因 文革上山下鄉 事離京赳豫,嫡居昆陽。雖師出名門,深得大成拳學之秘,卻恪守武道不顯山露水的信條,嚴遵大成拳的謙道,以高師之榮、行布衣之誼。再昆陽楚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默默地為天下之溪、天下之谷天下之式。王永立先生相信: 屍居而龍現、淵默而雷聲的聖人名訓,他疏遠浮躁之風,冷淡自誇之耀。雖懷荊山之玉,抱龍鱗之角,但從不自立山頭妄稱諸侯。他只是在民間閭里暗裡站樁,破譯意拳(大成拳學)的秘笈。當偶遇愛好意拳(大成拳學)者之時。必以同志 的相互切磋,給以悉心的指導。
1972年,王永立到平頂山參加工作,成所謂山有玉而崖不枯,淵生珠而草木耘。他的武名不徑而走,常有求學者登門拜訪,亦有比試者摩拳擦掌。在經過無數次的摩肩繼踵的交手與星轉斗移的實戰之後。使許多名家及中原的武林強人拜服於他,讓許多渴望投入中國拳學瑤池沐浴的青年人欣喜若狂。古語雲: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平頂山位居中原腹地,河南自古有尚武遺風。此域此地彌漫著少林尚武精神的氤 ,活躍著溫縣太極拳的氣氛。曾經有過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歷史和李自成大將多出河南的光榮。兵家雲:逐鹿中原。史家說:得中原號令天下。武林亦有句名言:神武中州。王永立先生畢竟是身懷絕技含而不露的當代武林大隱。他的出現無疑對那些求真功夫的學子們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現在,王永立先生已經成為磁場,這個磁場很象南宋時期朱熹開辦的白鹿洞書院,又很象鬼穀子傳經說道的鬼谷紫院。它沒有高等學府的名頭,也沒有國子監高聳的圍牆。學子們虔誠的敬畏著王永立先生,王永立先生也虔誠的為他們傳道。傳什麼道?傳中國大成拳武德之道,武術之道。傳不為天下先、甘願為天下谷之道。
執大象,天下往。王永立先生是一個得到了中國意拳(大成拳)真傳的學者。其父王斌魁是繼大成拳宗師王薌齋之後的一代大師。嚴肅地說,王永立先生是秉承家學,揭開大成拳秘笈的人。他傳給學生的是: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乎天倫、的立德第一的思想。若之以武術而論,王永立先早在弱冠之前,已是名動京城,光彩幽燕的武林中人了。他強調的是德為根本,學武首在立德。反對逞強使氣、矯情、好戰。中國大成拳學之所以是集諸武術之大成的拳學,是因為他的思想精神基於道、立於德。正所謂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大成拳學向社會所要傳遞的是武術的道德觀。王永立身懷絕技但並不濫用,並不把中華優秀的武術遺產拿來欺世盜名聚寶斂財。王永立先生雖然技精道真,名行中原,但至今仍然是葛中布袍,清貧一身。他面對魔道沉沉,武林冥冥的環境現實。不就利、不違害、不喜求而游乎塵垢之外、逍遙自在的駕馭著大成拳學著乘龍輦。始終使他不偏離道德的軌道,不沾染金錢的腥臭。凡是王永立先生的弟子們,他們的感受各有千秋。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他們首先在先生那裡學到的是做人,然後才是武學的本領。王永立先生的傳道授業的方式與眾不同,他把「白鹿洞書院」構築在學子們的心中,他將鬼穀子講壇隱蔽於生徒們的眼裡,在無形中播撒著中國意拳(大成拳學)的種子,在不動聲色中揚灑著道德文化的凈水。如今,學子們一個個從他的書院走出來,從他的講壇站起來了。其中有的人已經在中國武術的平台上有了展示,有了金聲玉振般的名氣,成為了像王永立先生那樣懷揣荊山之玉,受握龍鱗之角的人物。
王永立在中原地域,曾經搏倒過那些號稱力能扛鼎的武林強漢,也碰翻過窮凶極惡爭強鬥狠的武魁,還臣服過自立門戶忘插帥旗的宗師大匠。但是,這些強漢、武魁、宗師大匠,後來有的成為王永立先生的友好,有的成為他的同仁,有的成為他的生徒,有的成為他的門人。這種為人親善和氣,為武弱水三千的人生境界。只有那些懂得: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的武林中斫輪高手方能做到。江海所以能為百穀之王者,以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誠所謂大音稀聲,大象無形。王永立先生這塊碑碣是立在武林中人心裡的不鏤文字的無字碑。他不宣揚自己,疏遠媒體,他不搶名分冷淡銀屏。以前,他從父輩隱於天子轂下;現今,他又藏身江海遁中原。今日,如果給王永立先生一個准確的評價的話:他應當是一個持峭行不屈於 、 峻其貞白之軌,成其出塵之跡,活躍在當今社會的武林傳道的大隱。他應當是現代武林隱處的許多俊逸風流中的一位佼佼者 ,隆隆者。
崔瑞彬先生,男,1949年出生於北京,現年59歲,自幼酷愛武術,1968年起從學於意拳名家李永良先生,1972年拜意拳實戰家姚宗勛先生為師,習武至今。
近40年來,崔先生視拳學之道,為人生之道,刻苦訓練,功於研究,多次帶隊參加北京市、全國、國際級武術散打搏擊大賽,並獲得了優異的戰績,是2006年第二屆世界傳統武術節,中國國家代表隊唯一一位意拳(大成拳)入圍選手,銀獎獲得者。現任中國武協傳統武術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武協武術段位8段;北京武術協會副秘書長;北京武術研究院國際意拳培訓中心校長兼總教練。
創始人:
王薌齋
二代:
卜恩富、李永宗、王斌魁、、正朝向、姚宗勛 、楊紹庚、韓星樵、 韓星垣、張長信、趙道新、尤彭熙、王玉芳(系王薌齋先生之女)、李見宇、於永年、高震東、齊執度、澤井健一(日本)、竇世成、張中、趙華芳
三代:
王選傑、金桐華(系王薌齋先生外孫)、李海名、徐靜生、王永祥、王永立、王永忠、葉希聖、崔瑞斌、林肇倫、姚承榮、姚承光、白金甲、王金銘、尤大昆、李照山、程立華
四代:
董存野 、丁燦輝、李作舟、鄭健、周廣學、王紹昌、陳錦法(山霞)、李炳文、陳秋海、陳若凡、郭培陽、蔡篤取、張曉峰、全華秀、李全山、唐金騰、姚文明、孟現光 、謝永廣
G. 北京有沒有教成人武術的
好一點抄的有意拳的武館,適合成年人修煉。比如,中意武館。
北京市武協中意武館
地址:北京西城區西單大秤鉤胡同16號
電話:66055289/66013808
BP:68288866呼5335
聯系人:姚承榮
乘車路線:7、61、10路公共汽車,新文化街頭站下車;109、102、105路無軌電車,西單下車,宣內路口往西300米。
H. 西安哪有成人散打培訓
省體育場的陽光散打培訓,全是成人,訓練時間時候周三,周五晚上7點半到9點,周六,周日下午1點到3點。85226990
I. 薄家聰 意拳培訓班何時開始培訓費多少
四月份開始
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