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培訓機構 » 養身內功培訓

養身內功培訓

發布時間: 2021-02-07 08:34:02

㈠ 修煉內功或氣功有什麼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般使用打坐入靜

入靜的三層境界

入靜是氣功修煉的重要內容之一。入靜是修煉者取效的關鍵所在,修煉的成效如何,取決於入靜的程度深淺。功夫的高低幾乎可以用功者入靜的深度來衡量。精神上的入靜層次深淺,關繫到功夫進展快慢和功力的高低。

入靜又稱虛靜。人靜是氣功修煉過程中逐漸達到一種思想寧靜,意念集中,輕松舒適,頭腦有序化的境界。人靜狀態即不同於正常清醒狀態,亦不同於睡眠狀態,更不是萬念俱息,寂然無物,因為它還保持著煉功的意念活動。由於每個煉功者的情況不同,每一套功法要求也不盡一樣,所以入靜的程度有高低和快慢之分。入靜的狀態還與個人的修養,神經類型、年齡、性別、文化等有關。一般說,修養好的,不易因外界因素的刺激而波動情緒的人,易於入靜;神經類型屬於抑制型的,易於入靜;而興奮型的則難以入靜;德性高的人,易於入靜;德性差的人,難以入靜。

入靜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原理是一致的。所有的入靜方法都是求得心念寧靜,使思想專一,止住在一點上。要真正達到入靜的要求,必須下一番苦功夫,而且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也決沒有捷徑可走。隨著修煉氣功的程度不斷加深,入靜程度也就逐步顯現出不同層次來。入靜大體上可經過三個步驟,達到三個層次。

第一步:一念代萬念,達到初步入靜階段。初學氣功者最難做到的是調心入靜,越想入靜越是百念俱起,「心猿意馬」不知所措,閉上眼睛一切景物還歷歷在目。通常煉功者多選用替代法,即一念代萬念的方法誘導人靜。如觀想法,以觀想藍天白雲,山川大海,森林花草等;意守法,把意念引向百會、膻中、會陰、湧泉等容竅;數息法,默念自己的呼吸或聽自己呼吸的聲音等;讀數法,從一到十,反復重復數數等;還有捻珠法,念訣法,誦佛號等等……,通過上述方法,使煉功者的雜念相對減少,隨著導引進行煉功,煉功中感到身體舒適,情緒安定,常出現輕微的氣感,如輕、重、熱、涼、麻、癢、動等感覺。

對於初煉者或層次較低的人來講,用一念代萬念的過渡修煉方法,它僅能使紛壇的雜念得到收斂,拴住「心猿意馬」。但進入初級入靜階段後,切不可著相執著,否則會妨礙人靜的深入發展和功力的增強,也難以達到較高層次的人靜階段。

第二步:遺其欲,澄其心。達到中級入靜階段。入門易,入化難,要進入靜境,絕非易事。煉功者經過初級入靜階段,只是一種暫時的替代法,而不能持久,仍存未純之心,這就是多妄想、多游思。妄想生貪欲,游思多不覺。法在於止觀,收心人內,修心自慮,以心制心,以心悟心,斷盡煩惱,安定心神,關掉分別心,直至進入佳境。這時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修到無我方是法,行到無心方人道。

修煉人靜,是個慢功夫,長功夫。往往一念剛息,雜念又生,但是「不怕念起,就怕覺遲」,要「念起即覺,覺之即無」。要獲得心靈的解脫,就要做到見景不生情,見物不動心,也就是說心不要被景物所牽,解脫就是你找到永恆的生命。所以,在修煉中,要採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眼不斜視,耳不旁聽,人耳即流的態度。《清靜經》上講:「遺欲自靜,澄心而自清。」滅欲自然清靜,神凝氣聚,真氣足而神自靈,凝神聚氣,全在清靜。無所求無所欲,妄想也就無能為力了。氣不清而神不安,神不安而無成矣。寧心無一事,少思必定神安,功夫就在不知不覺無私無欲之中,漸臻上乘。

遺欲澄心,這既是人靜的好方法,也是功力的一個飛躍。修煉到這個層次,煉功者就會一念圓融是太空,立清*之玄要,心身飄浮,一靈獨存,真氣勃發,會不斷出現各種景象,即由熱到光,由光到象,美景現前,萬物在動,超出自然力,返觀內照,內景外現,可見到眾象。如閃電、流墾、長虹、旭日、鉤日或五彩繽紛的光亮,嗅到奇異的香味,甚至看到佛像。出現身外有身,或聽到有人在講話等等。對此,要做到心中有數,這些景象,都是氣功態下,人體自性所為,本性的反映。煉功者,對一切景物要不驚不奇、不追求、不貪戀,以防人魔。一切特異現象都是物質、能量、信息相互轉化和作用,切不可神秘化、更不能宣揚封建迷信,才能達到真正的身心的解脫,得到宇宙的真諦。

第三步:修德行貫全程,達到高級入靜狀態。入靜到高級階段,煉功者主要是陶冶情操。涵養道德和引發特殊效應。修德是氣功修煉的根本原則,煉功的成敗,從根本講,就是看道德修養得如何。有志求功學道者,不但應修身,更應修德。古人曰:「三千內功易成,八百外行難圓。三千內功,修身也,八百外行,修德也。」修煉者只煉功不養德,像一邊蓄水一邊開閘,只養不煉則切斷活水源頭,無以濟事。功從德上來,德為功之源,作為內心修養的德,從它的含義上講,德就是得。養德則功進,無德則功損。道德是靈魂的力量,道德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簡而言之,修德不煉功,到老一場空,煉功不修德,心定要著魔。道門名聯有「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嗎。

養德的關鍵在行德上,只有想法還不行,要有恆心去行德。
靜修密要十八訣(一)尋氣以陰蹺為先

這句話的意思是:氣生於陰蹺。神光下照陰蹺,就容易引生內氣。陰蹺是八脈之一,就奇經八脈來講,陰蹺脈通,則奇經八脈皆通。陰蹺的部位在會陰穴,是采氣的關鍵穴竅。陰蹺一脈,上通泥丸宮,下透湧泉,真氣的聚散皆從此關竅。得之者,身體輕健,容衰返壯,渾渾噩噩,如痴如醉。如果僅是為了得氣,守陰蹺是簡便的方法。

(二)舌柱上顎與觀照玄膺

先說舌柱上顎。

一般各家功法,多半是講舌「抵」上顎,有的說舌尖輕輕抵住上齒齦。這種做法的目的是為了接通任督二脈,同時產生津液。從我的實證效益看,舌尖如果輕抵上顎或抵住上齒齦,口生津液的效果並不明顯。查有關史料,則是講:「舌柱上顎」,並強調「漸塞喉嚨一竅」,意為舌頭與上顎接觸的過程中,要像一根柱子擎住上顎,並且舌尖要逐漸向軟齶的盡頭,接近喉嚨的部位移動,最後定在此處。

用此法修煉,雖然開始舌頭有些不自然,但很快就適應了,而且津液可以比較明顯地出現。如果再配合觀照玄膺,生津的效果就更明顯。一個辦法在前期訓練中,有沒有津液產生,是一個功法優劣的重要標志。

再說觀照玄膺。

玄膺是舌下舌系帶中間的穴位,它位於舌下玉液、金津的兩個穴位中間。有些針灸書上,把玄膺的穴位標為海泉。玄膺一穴是津液之海、升華之源,能用內視去觀照玄膺,則真精自然攝提而上,金液,玉液不僅是練功有效產生的一種現象,重要的是它是一種大葯,吞腹和灌溉全身後,對祛病健身、滋養身體有很好的效果。那些練功 不得法的同學,常常練得舌頭發燥、舌頭發直,採取觀照玄膺這個方法後,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形正氣順

練功中調身的基本要求是:「形正則體松」,「形不正則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寧,意不寧則氣必散亂」。形正則生勢,靜則有頂天立地、包容宇宙的氣概,動則有排山倒海之勢。很多人在練功時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在通周天過夾脊時就容易出大偏。修煉中,從尾閭到夾脊,往往會有岔道,古人稱之為「十字街頭」,會出現凶怒的性格,甚至胡言亂語,高唱天下自己本領最大,胡作非為,導致身敗名裂,前功盡棄。所以,練功一定要講究形正,具體來說,在調身的時候,要做到含胸拔背,把每一個骨節都拔開,頭懸空凌頂,好像頭頂著天,身子在懸空,然後把骨盆和尾椎略向前塌。如果是盤坐,屁股下面要墊一個十厘米厚的小墊,才能保證你身體的正直。如果是坐在椅子上,就要身子往前坐,只坐在椅子邊,則可以把身子拔起來。

(四)不法之法??面帶微笑

中功的各部功法,在習練時,都要求面帶微笑。笑對練功有三大特殊效用。

第一,笑是最好的放鬆法。人大笑時,下頜處於下移狀態。該部位的下移是人體放鬆的關鍵。與此相反,咬緊牙關,意味著緊張,過度緊張有礙健康。能使人從緊張狀態中放鬆的方法,莫過於一笑。

第二,笑是進入無念狀態的要法。人在笑的時候,大腦處於一片空白。

第三,笑是提肛縮腎的密法。人在笑的時候,有明顯的提肛縮腎之感,彷彿全身有一股向上腹部的作用力。可促進血液循環,防止靜脈淤血,增強肛門的抵抗力,對痔瘡、肛裂、脫肛、便秘、婦科病、泌尿系統疾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每天堅持微笑運動,鍛煉了腎臟周圍肌肉,會使整個盆腔變得富有彈性,有利於生殖器的血液供應。保持外腎、內腎的旺盛活動,整個身體也就會更加健壯,壽命自然得以延長。

(五)返觀內視與戒貪內光

不少學功者,都知道意守下丹田,卻不知道意守二字實際上就是運用兩眼神光返觀內照。內視就是眼光和意念合在一起,然後,意在哪兒就觀哪兒,意在哪個穴位就觀哪個穴位。

返觀內視是通往高層次修煉的必經之路。盲修瞎練者不知其中的奧秘,他們把體外看到的一些光看作是很神奇的事,貪練不舍,而沒有把功夫用到返觀內照上來。氣功修煉的高層次是出陽神,陽神呢,它由氣光胎修煉而成,而氣光胎也就是古人講的「道胎」,它是以氣光的形態表現出來。而這種光是一種內光,是一個能量。這種光的產生,必須是由意念和氣相交合才能出現這種光。所以說,返觀內視不僅是往裡面看的問題,而是把你的神覺、意念帶到了相應的穴位。李時珍曾講過「內景隧道,唯返觀者察之。」不返觀就沒有內視功能,沒有內視功能也就難以了解人體的經絡、穴竅情況。「為醫不明經絡,開口動手便錯」。更重要的是,進入不了高層次,難達彼岸。所以古人說:「彼岸非遙,迴光返照既是」。只要在內守的時候,抓住返觀內視,就可以很快出現光感,就可以一步登堂問奧。不經過返觀內照,也很難出現天眼功能。

兩眼神光的作用是由兩眼在人身體中的生理機制所決定的。「機在目」,「人之神,發於目」。從中醫學觀點看,五臟精華皆發於目,練功中無論是採取、交媾、烹煉、沐浴、溫養、結胎和脫胎,無不靠兩眼神光觀照自身,這是因為目到意到、意到氣至的緣故。

好貪看外光於兩眼之前,為學功人的通病,越貪看此光、欣賞洗光,你的元神之氣就日益消耗。練功後,兩眼不是神光煥發、視物清晰,而是兩眼昏花、視物模糊、弊端立現。

(六)久坐必有禪

我們很多同學坐不住。坐個把小時,就練不下去了,這種狀態就很難入定,更難開慧。須知:只要能坐的住,能夠松下來,到一定時間,就必能入定生慧,氣機由微而著,凡息停,真息現。玄關竅開及玄牝等各種真機及境界,都必須久坐才出現。坐不終局,必至練功中途而廢。

(七)築基之道??明辨空竅

人體穴竅是人體特殊功能的潛藏部位,亦是人體各交叉系統的康復中心。無論是求健身效果,還是開發人體潛能,都必須知道通過具體穴竅及相關修煉,才能獲得。所以練功不但要明理知法,還要明白人體穴竅。不同的功法,有不同的穴竅選擇。穴竅用錯了,就達不到修煉的目的。

穴位找准了,還會出現各穴位特有的快意和感覺。傳統的內丹功,強調內丹修煉的第一要素是明辨鼎器,要求練功者弄清內煉的關鍵和竅位,並把這個做為築基之首。

以下丹田這個穴位為例,它有幾十種說法,且出於名家之列的不下幾十種,如臍中一寸二、臍中一寸三、臍中三存、臍中前三後七、臍中前七後三、臍下一寸二、臍下二寸石門、臍下二寸四分、臍下四指關元,還有會陰、湧泉、命門、兩腎之間等等。到底哪家說得對?

從下丹田竅位的用途上,可以分為健身、醫療的守竅部位以及修煉內丹的守竅部位。健身和醫療的守竅部位只是為了聚氣生能、通暢經絡、平衡陰陽,達到祛病健身的目的。如此,則不必細守丹田具體位置,運用模糊理論,更利於練功人似守非守,避免死守,易學易練。如果從修煉內丹的角度看,就必須明確丹田的具體位置,因為練內丹一定要遵循嚴格的程度,選擇最佳的路線和最易產生結丹、養胎、育嬰、出神的生命能源所在地。否則,雖具有能源,但非煉丹所需要的葯,練不出結果;或由於位偏路遠,練出特異功能,但不便於在消耗最短的路線、部位上啟動或推動,就會因消耗大而不易成功。

各有對下丹田的命名,是基本練功的實效和目的,並非定位上的差錯。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所修功法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感受。從肚臍沿任脈的一個縱長區域,守任何一個部位,均可結丹,但臍中、關元、有蹺這三個穴位氣感最強,而這三個部位又以肚臍的綜合效率為最好。尉遲靜在《丹田部位探測的實踐研究》中,做了針刺丹田的實踐。針刺神厥(肚臍),可以引出循任、督脈環繞神厥、命門及向胸腹部斜行的放射狀感測路線,而針刺氣海、關元及陰竅時,則沒有類似效應。所以下丹田定位在肚臍內,為最佳竅位。

而肚臍又分為到底是一寸二、前三後七,還是兩腎之中等說法,在我的實證實修的體驗中,是以脊前臍後,前三後七、兩腎中間略下的這個體腔部位得氣最為強烈。古人稱這個部位為命門,這個命門不是命門穴。它無形、居身體之中,是全身的中點、極點、重心。這個部位,就是我們中功修的下丹田所在處。若找此部位,你可將身體正直,全身放鬆後,用意念去體會這個一身之中點。可用舌頭在口腔內慢慢地滑動,把口腔當作腹腔,用舌頭去滑動探測,然後體會那個中點。舌頭就像滑鼠在屏幕上尋找物品一樣,找到邼br /> ??道理,然後共同制定雙方共同遵守的生活規則,這樣,作為常人雖不能得漏盡通,但能通其它五通也可以了。

這次,我們把聚氣養氣、煉己築基這個層面上平時不涉及那麼深的,或者不能全部講的,歸納之後都教給了同學們了。氣功修煉與武術不一樣,武術是「一日練一功,一日不練十日松」,而氣功修煉,功能功力的增長除了自己的努力外,有時靠點破窗戶紙。聽過今天這堂課的人,可以免走很多彎路,節省很多寶貴的時光,一步就越到下個階段。實際上這已經是在延年益壽了。

註: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如要依其修習,勿必三思。靜修方法多端,綜其要略,唯萬緣放下,一心提起而已。實際上這已經是在延年益壽了。
掌握了這十八密,進、守均可自如。如果掌握僅僅為了祛病健身、延年益壽,終生習練這些內容已經足夠了,掌握了這些方法,各類疾病也就自然痊癒。如果想進一步登堂問奧,這《靜修十八密》也上前進之階,它既是基礎,又是伴隨你今後進行修煉的必不可少的要素。期望這《靜修十八密》能為普天之下的大眾祛病健身、延年益壽及進一步探討人體奧秘發揮作用。
修煉的注意事項時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功法來定的,但是都有共同的一些禁令:
1)是在修煉時出偏該怎麼處理。
2)是修煉時選擇有花草的地方,忌無植物、空氣不暢、暗黑場所、打雷下雨的天氣。

3)忌飯後3小時內練功,忌急功近利,忌未換氣練功,忌功後未散功,忌練功太雜。

4)忌辛辣刺激食物等等

練習內功和氣功、內功是打通經絡、行走氣血、開啟智慧和潛能力的重要i閥門,是功力提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氣功分硬氣功和養身氣功,是運用氣來強身健體,制敵取勝的一個文化傳承。

㈡ 我想學內功!!

簡單易練 壯體 御敵 丹田 聚氣法
習練內家功夫第一步就是要入靜。這是我根據自身狀態編寫的一套簡單好練內功修養法,它對沒有任何內功基礎和剛入門習武者會起到一定的幫助讓你迅速掌握運氣入靜之法,所以今此特把它奉獻出來,還望大家喜歡,更望各位前輩高人多多指教,多多批評。
一.養身。
兩腳平行站立,兩腳距離與肩同寬,兩膝微曲。松胯,腹微收。身直,頭正。微收下齶。上下齒輕輕扣攏,口微含,眼微閉。松肩,兩手自然下垂。整個姿勢要以舒適自然為度。此功不用意守丹田,但要做到排除心中雜念,專注自身復吸,如此三分鍾即可。(復吸要做到深,長,勻,細的自然復吸。)
心法:1
然後再吸氣時同時鼓起腹部,想像清新空氣不段從鼻腔內沿命脈注入自身下丹田(肚臍下1。5寸,命門前三分),呼氣時想像全身穢氣污垢沿命脈從鼻腔內噴出,如此環互做只覺全身雜質排干即可。此功之需練15天左右,丹田則可迅速聚氣,丹田時常感到充氣飽滿,呼吸通暢,全身煥然一新,感覺全身脫胎換骨一般為最佳狀態。此功為壯養身軀,吐舊納新,調養內臟,延年益壽,養身之道。並且它還會對你習練其它內功修養做鋪墊,讓你迅速掌握運氣收放,命穴通氣,意守丹田之法。
提示:
當你在練功之後有腹瀉,嘔吐,酸,麻,跳,漲等現象請不要驚慌,這是身體為了排除身體內雜質而作出的必然反映,只有這樣你的身體才會更加健康完美。總只只要做到順其自然,不要刻意追求這種感覺就好呢。
2
當每次練完上式時,皆可接練下式。輕閉雙眼,站正身軀,雙手重疊壓於肚臍上,雙手按順時針方向旋轉36圈,再按逆時針方向旋轉36,此為一圈,共3圈即可。旋轉時想像天地靈氣透過手掌不斷注入肚臍內(下丹田),慢慢在肚臍形成一團靈氣隨手勢旋轉而旋轉,當旋轉置最後一圈時,立即想像肚臍內靈氣快速形成一團氣形球狀,此時再猛噴一口氣,想像肚臍內靈氣皆被噴散,散華到全身,滋養著自身皮膚,筋骨,筋脈,五臟六腹,置之3分鍾則可收功。此式為開穴,養身之道。收功:深吸一口氣想像全身靈氣有聚回肚臍,然後慢慢消退了,再摩擦雙手,直至發熱,再做乾洗臉狀,若干次。
二.護體。
1.當上式養身練至1個月做後,丹田應該就已經能收放氣了,則可接練護體了,此式主要還是以養身,壯體為主,所以並不能達到其它硬氣功刀槍不入的效果,但是長期鍛煉還是會大大增強自身的抗擊打能力,至少一般人拳打腳踢是很難傷到自己的。
練此功時,先拍打全身,已達到舒經活絡,強化肌肉緊綳度。再松胯,腹微收。身直,頭正。微收下齶,輕閉雙眼。猛吸一口氣,想像大量空氣注入下丹田內,直至不能復吸,再猛然將下丹田內空氣噴出,想像自己噴出的空氣在自身周旁形成一個強大的氣場,將自己團團罩住,再深吸一口氣,想像周身空氣朝自己聚攏,每吸一口氣都想像周身空氣朝自己更近一步,直至空氣在全身形成一面無形得氣衣既可,再繼續拍打全身,如拍打時感覺有水波在身上盪開極為最佳。(在吸氣時,如提不上氣,可先將氣輕輕吐出,再吸氣。)排打二遍則可停止。
2.這一式主為固本培元,強化內氣,是上一式的輔助法。練功時先自然盤腿而坐,雙盤式,單盤式皆可。雙手成半圓環抱狀於肚臍處,靜坐時必須要讓百會穴(百會穴,後發際正中直上7寸耳尖直上,頭頂正中)與會陰穴(男性在陰囊根部與肛門中間,女性在大陰唇聯合與肛門的中間)對齊,這樣才能使氣同順而下。首先先靜坐3分鍾,自然復吸。再意守中丹田譚中(兩胸正中心窩處),想像中丹田出有一團烈火在燒,(意念不要過重)隨之想像一股清涼之氣源源不斷注入下丹田內,自覺肚內清涼無比則為最佳,如此3分鍾。再深吸一口氣,想像下丹田內清新涼氣順氣脈注入中丹田內,再呼吸時又想像中丹田清新涼氣注入下丹田內。如此為一遍,如此循環8遍即可停止,在換意收下丹田,想像下丹田內一股清幽之氣在丹田內旋轉(意念不要過重),隨之想像一股灼熱之氣源源不斷注入中丹田內,自覺有熱感則為最佳,如此3分鍾。在深吸一口氣,想像中丹田內灼熱之氣注入下丹田內,呼吸時又想像下丹田內灼熱之氣注入上丹田,如此循環8遍即可停止。再放鬆全身,排空雜念,什麼都不要想,專注自身呼吸,做深,長,勻,細的呼吸。要專注。彷彿這世上就只存下了自身的呼吸,如此5分鍾即可。如在呼吸期間感絕自身處於混沌一片,彷彿飄盪於太空之中,即為最佳。如多此練習此功以後,一閉眼就感覺全身處於一片黑暗中,眼前再也看不到以前一閉眼就能看到的光亮的線條,光斑,而且對周圍的事物即為敏感,甚至連綉花針掉在地下都能聽的見,但不會有任何想法,任何思考,那就證明你已經如靜。可學習更高深內功修養法了。(本式收功:摩擦雙手,直至發熱,再做乾洗臉狀,若干次。)
三,御敵。
此時為實戰攻敵功,本分為三種御敵功:鐵爪,鐵指,鐵拳。但考慮到鐵爪,鐵指,威力過於強大,其招式過於兇狠,已偏離習武養身之道,故此才刪去鐵爪,鐵指,只留下鐵拳。首先,雙拳撐地,深吸一口氣,意念兩股剛猛之氣分別注入兩手勞宮穴(手掌虎口處),呼吸時意念全身穢氣污垢皆從拳面注入到地下,如此呼吸36次即可。再以拳撐地做俯卧撐,同是做深呼吸,全身從頭到腳依次觸底,同時弓起腹部,撅起臀部,撐下時全身用力撐直,做深呼吸。如此可做多次,憑自身體力而定。還可在強上釘上兩本書,以拳打書,每邊36下即可。還可在面前端一水桶,在水中放一塊板磚,隔水打轉,每一拳都要想像板磚被擊碎,如此每邊36下即可。(板磚要要長換新)練功完後可用正紅花油或白酒等物品檫摸拳面,以治損傷。此功練習一個月之後即可徒手開轉。(由於時間長促,所以有很多細節還沒打出,望請見諒)。

一豪 自編寫
實為拋磚引玉,還望各位武術民門世家,前輩們不惜貢出自家絕學,好讓中華武術發揚廣大,揚我中華神威。

㈢ 哪種內功最好,怎麼練啊,要具體的

說內功之前,先說一些自然科學不能解釋的東西:

第一,人體的穴位和經絡。西方人大多不相信這些,中國人基本相信這個。從解剖學上解釋不出來,不過穴位和經絡的存在是確切無疑的。印度的瑜珈中也有類似穴位的理論。瑜珈認為人的脊柱上有14個生命能源點,瑜珈的修煉正是刺激這14個能源點,從而達到強身的功效。中國的穴位理論更加詳細,穴位不僅存在於脊柱,更存在於身體的其他部位。而經絡起到一種類似於綱領的作用。奇經八脈把人身的穴位貫穿起來。

第二,氣。氣這種東西,連很多中國人也不相信,主要是因為沒見過。當然,氣是看不見的東西,我也沒見過,不過親身體驗過。它的存在也是確切無疑的。連中醫里也有很多關於氣血的理論。

下面說說內功的理論。各家的內功理論不盡相同,也就是說各家的內功心法不同。中國武術門派眾多。內家有太極、八極、形意、八卦等等。不論哪一門,都有一種所謂的「氣拳」,每一個招勢都要靜止很長時間,這就是內功的修煉。用行話來說叫「樁功」。初級的樁功只是為了體驗氣,比如某一個姿勢,你要感覺到有熱氣從腳下向上蔓延,直到腰間。有這種感覺說明練對了,沒有就說明練得不對。當你對於內力的行走很熟悉了,就練習更加高深的樁功,這時,就涉及到各家各派的心法了。如何引導、控制你的內力,並使之在身體里如何運行。

內功的最高境界叫做「身知」,就是「身體本身知道氣的運行」的意思。再說得「武俠」一點,叫做「打通任督二脈」。這個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學中醫的人都學過穴位,同時有一首口訣,講的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順序和時間。子時運行到哪一個臟腑,午時運行到哪一個臟腑……一天12個時辰正好周身運行一遍。這就是一個周天(先天大周天)。這個周天是人生來就不停運行的。練內功的人,控制他的內力在身體內快速運行,把本來應該一天完成的運行用一個小時完成,他還可能和正常人一樣嗎?而這個周天(後天周天)又分兩種,一種是大周天,一種是小周天。小周天是指控制氣血只繞行於任督二脈(上起頭頂百匯穴,下止襠部會陰穴。身體前面中央線為任脈,身體後面中央線為督脈),速度快但是長功慢。大周天是指控制氣血繞行身體所有經絡,長功快但是速度慢。這種程度的內功修煉則是只有「身知」的人才能作到的。

達到「身知」的人真的給人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有一位太極名家(已故),身高1米6多,生前(當時已八十多歲高齡)坐於一把藤椅上,一個身高1米9的壯漢雙手壓住他的胳膊,全身用力壓住他。老人家只是大喝一聲,就用內力把壯漢彈出2米多遠,這就是「身知」的威力。

另外,還有一種不為打人的內功。武當派的老道有一種功夫叫「寒暑鐵布衣」,是張三豐創立的,練這種功夫,可使人不畏寒暑,四時只穿單衣蔽體而能雲游四海。這種內功不僅涉及到上面所說的理論,還要提到道家獨特的宇宙觀和養生理論。在此不贅述。不過還是那句話,內功也是有極限的。

㈣ 通過硃砂掌養生內功(站樁.虎掌踏地.青龍望海)的鍛煉能達到有病治病的目的嗎

5分鍾剛剛是體會到練功狀態,一般站樁都要達到1小時以上才有效果。而且不要胡亂意守身體感受。詳細內容參見,周鶤太極拳網。

㈤ 養身功是什麼

是氣功的一種
如:金陵系列的《九式養身功》易學、易練,長期練習對身體很有好處。因為運動量不大,難度適中,所以特別適合年老體弱者。
一.吐故納新 清晨在草地上做《九式養身功》隨著有節奏的呼吸,吐出身體里的濁氣,吸進新鮮空氣,增加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

二.鍛煉了內臟 隨著吸氣盡量將內臟上提,呼氣時放鬆,使五臟六腑得到運動,練了內功。

三.舒緩了筋骨為較激烈的運動作了熱身准備

㈥ 氣功養生的練習要領

著名氣功師劉貴珍認為,練習氣功要掌握以下要領。
(1)松靜相輔,順乎自然。松與靜的關系密切,全身放鬆能促進入靜,而入靜後,也必然呈現全身放鬆,故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所謂松,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鬆,這個松必須掌握松而不懈的狀態。採用卧式,全身放鬆較易實現,但在擺好姿勢以後,還應全身微微晃動幾下,達到卧之舒適。站、坐兩式的維持,都必須有一定的肌肉處於緊張狀態,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鬆。放鬆的另一個方面,就是意識的放鬆,首先要伴隨著全身肌肉放鬆,使整個身體有一個舒適鬆快的感覺,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過於集中,要消除緊張狀態,達到精神意識的放鬆。所謂靜,是指相對安靜而言,在呼吸方面出入無聲,體會悠閑自得,在意識方面強調通過意守,排除雜念,達到入靜。總之,松靜自然是練功的關鍵,掌握得好,可以迅速獲得良效,掌握不當,往往會出偏差。
(2)練意練氣,意氣合一。
氣功之「氣」,主要指真氣(元氣)而言。練氣之初,必須由練肺氣(呼吸之氣)入手。肺氣的鍛煉,由於功法的不同,採用的呼吸方式也各異。雖然如此,但不論什麼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勻、細、長、緩。練功有素之人、每分鍾呼吸次數,甚至可達二三次,形成緩慢的腹式呼吸。呼吸氣的鍛煉,必須由淺入深,由快至慢,逐漸練習,不能要求在短時間內即形成完整的深長呼吸。初練時必須以意念誘導,練到一定程度,便可達到自然而規律的呼吸。所謂練意:一為排除雜念,達到入靜;二為意守丹田,使整個機體發生更深刻的變化。初練氣功者欲想很快排除雜念是很困難的,必須通過一定時間的練習,才能使雜念逐漸減少,達到入靜的要求。
練功過程中怎樣把練意和練氣結合起來?開始鍛煉呼吸時,同時也要意守呼吸,以幫助呼吸盡快練好。待深長。均勻的呼吸形成後,再注意腹部隨呼吸起落。當呼吸鍛煉得很純熟時,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達到氣貫丹田,此時,單純意守丹田即可以了。這樣練氣練意,二者就能密切結合,實現意氣合一,使真氣充沛,達到治病健身。
(3)情緒平衡,心情舒暢。
在氣功治療中必須強調情緒平衡,心情愉快,這樣才能促進健康、消除疾病,而且在每次做功後都會有舒適和欣快的感覺。
(4)循序漸進,勿急求成。
初期練功不能急於求成,要求功效,效果都是隨著練功時間的進程逐漸顯現出來的。練功方法雖然不很復雜,但要掌握得比較熟練,也要通過一定時間的練習,才能達到。以內養功為例,可以先掌握姿式和鍛煉深呼吸,在深呼吸比較熟練時,再加上停閉,在停閉呼吸熟練以後,再加默念字句,然後再加舌抵上齶,在這些動作都比較熟練了,再加上意守丹田,這樣一步一步地掌握,往往比較順利。
(5)練養相兼,密切結合。
所謂練養相兼,就是練功和合理休養並重。只練功,不注意合理休養,對戰勝疾病將是個障礙,故練、養必須密切結合。合理休養應包括的內容為:注意適當休息、生活規律、情緒樂觀、飲食有節、適度體力活動等。這些內容在整個練功過程中乃至一生,都應當注意,這往往是戰勝疾病取得健康的保證。每次練功均應貫徹練養相兼的要求。如練內養功或強壯功時,練上半個小時以後,就可以放棄停閉呼吸,放棄意守丹田,單純全身放鬆,平卧床上,靜養10~20分鍾。養後還可以繼續再練,如此練練養養,效果也很好。

㈦ 求養身的內功~附加經絡圖~ 復制的別來練死賠不起~ 速度有好追加50

鍛煉吧

㈧ 北京養生功或者北京氣功培訓點哪裡最好

明心堂。地址:北京 觀河錦苑小區3號樓1單元102室,(積水潭橋往北250米路東)。
明心堂教的是形意拳。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是中國3大內家拳。內家,就是注重體會體內真氣的運行,進而做到神率意, 意率氣, 氣率形。
2014年2月10日、11日廣東衛視的《健康有道》還介紹了馬老呢。
明心堂網址:http://www.mingxintang.net/

㈨ 怎麼練習內功

內功,武術術語,古代又稱為氣功、道功、吐納、導引、煉丹、玄功、靜功、定功、性功、修道、坐禪、內丹功、內養功、養身功等多種叫法。其原理是通過吐納的方式,從萬物星辰中吸入清氣(靈陽之氣),滋養及混合先後天之氣,從而使體內真氣漸至充實。

內功修練方法

1、內功修煉有三大要素,即調身、調息、調心。其中的調息,就是指對呼吸的調整,武術諺語雲:「能柔軟,所以能靈活,能呼吸然後能剛硬」。丹田之呼吸方法極簡單,吸氣時小腹自然凸起,呼氣時則意念肚臍與小腹內收,並後貼於命門即可。

2、肩與胯,在內家拳中是人身體的根節,形意拳有「六合」之說,其中外三合即「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能達外三合者,已經可以打前透後,輕易的致人於死命啦,這里肩與胯又是關鍵的關鍵。

3、在本功法中,肩(肩胛骨)要求是以向上、向前、向下、向後的順序形成前縱立圓的運動,且吸氣時為向下向後,呼氣時則向上、向前運動,大家切不可忽視「肩不活,力不透」。

4、嚴格的說,雙手開合這一步,還包括了雙腳的開合,與肩胯開合一樣,下盤的開合為隱,上盤開合為顯。在丹田吸氣外凸時,人的雙掌心的勞宮穴要有內吸之意,雙腳心的湧泉也同樣如此,此時人的五指(趾)皆要有內扣,扒之意;在丹田呼氣後貼時,則人的勞宮、湧泉要有外吐之勁意。

5、從傳統氣功的說法來講,雙手(足)開合可以迅速打開勞宮,練出開磚斷石,以及擊表傷內的小天星掌力,而我個人體會,這一要決是人修煉由外用內,開發人體潛能,功臻上乘的關鍵。

內功的最高境界叫做「身知」,即是「身體本身知道氣的運行」的意思。再說得「武俠」一點,叫做「打通任督二脈」。這個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學中醫的人都學過穴位,同時有一首口訣,講的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順序和時間。

(9)養身內功培訓擴展閱讀:

內功基礎理論

1、科學上,所謂內功即是寸勁加強版,不依賴距離(即短距離甚至是零距離)發出強大的爆發勁。

2、原理如高頻振動器,內功即將高頻振動轉化為肌肉本能,在打擊物體的瞬間,在打擊力量不變的前提下,對物體進行零距離高頻打擊,這種所謂的內功。

3、強者甚至可以發出所謂的內力外放,形成所謂的氣勁,達到遠程攻擊的目的,對物體進行直接打擊時可以出現諸如隔山打牛(與物體表面形成諧振,對物體內部進行毀滅性打擊),劍氣(與武器形成諧振並影響空氣振動,有點像高頻振動匕首。)等現象。

4、內勁又有陽勁與陰勁之分。陽勁,即採用內功的一般攻擊頻率,可攻擊力量巨大的攻擊方法;陰勁,即攻擊力量稍弱,但是攻擊頻率極高的攻擊方法。這也是內功分陰陽的說法的解釋。

5、論不盡相同,也就是說各家的內功心法不同。中國武術門派眾多。內家功:太極、八極、形意、八卦等。不論哪一門,都有一種所謂的「氣拳」,每一個招勢都要靜止很長時間,這就是內功的修煉。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