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微企業員工培訓
1. 小微企業要進行員工培訓嗎怎麼培訓員工
企業無論大小都要進行員工培訓。員工培訓能提高員工的職業素質與工作能力,進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可直提高銷售收入。小微企業沒有更多的錢用來培訓員工,可購進一些員工培訓圖書發給員工在業余時間學習,並抽時間討論,這種方法特別好。現在市場上員工培訓圖書很多,給你推薦一本:《員工崗位創新精神》張一丹著,企業管理出版社2016年10月第1版。
2. 淺析H公司如何進行有效的企業員工培訓
培訓是企業激勵的手段,能夠穩定人才隊伍,是企業發展的保障,是員工的福利。然而現階段,我國企業員工培訓工作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別是絕大多數小微企業對員工培訓認識不深刻,對員工培訓管理不滿意的現狀非常明顯。因此,本文分析我國小微企業員工培訓管理中存在的困境,通過針對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困境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幫助小微企業更好的發展。
一、相關定義說明
1、小微企業定義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是由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
小微企業在稅收上的概念和其他部門略有不同,主要包括三個標准,一是資產總額,工業企業不超過3000萬元,其他企業不超過1000萬元;二是從業人數,工業企業不超過100人,其他企業不超過80人;三是稅收指標,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萬元。「符合這三個標準的才是稅收上說的小微企業。
2、小微企業影響力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小微企業已佔到全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基本涵蓋了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小微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繳稅額為國家稅收總額的50%左右,從業人員佔到全部企業從業人員的38%以上。小微企業已經成為實體經濟不可忽視的力量。
絕大多數小微企業都有做大做強的計劃,人才是保障,小微企業除了少量引進人才外,大部分是內部培養出來的,員工培訓是內部培養人才的主要方式。
二、小微企業培訓管理主要困境
影響培訓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企業戰略目標、組織結構、員工綜合素質、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等。培訓效果的滿意度是基於企業戰略目標的層層分解,是目標行為化、量化的具體過程。小微企業培訓管理存在以下問題,主要表現在:
1、培訓管理制度體系不完善 ,缺乏系統性
很多小微企業培訓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簡單的培訓管理規則、新進員工職前培訓管理制度。企業未針對培訓講師、課程、費用、考勤、學歷教育、激勵、監督反饋和評估等建立管理制度,致使整個培訓體系不能結合企業的發展需要、未能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而設置,培訓規劃未能起到有效性作用。
2、課程設置未能貼合實際需求
根據數據顯示,小微企業培訓課程內容主要以企業文化、商務禮儀、消防安全、7S管理等為主,崗位技能訓練為輔。較少開展與業務技能提升及綜合實戰類課程。綜上,提供的培訓課程未能最大限度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服務。
3、培訓師資力量薄弱
一是缺乏專門技術培訓師。培訓講師均為老員工或基層管理人員,且訓練形式主要是現場觀察,影響訓練的規范性和有效性。二是缺乏專業、固定的師資隊伍。從嚴格上講只有培訓專員、人力資源主管等相關培訓團隊配置,其他培訓講師是根據課程需要,與相關崗位人員進行協商授課的,授課講師人員經常不固定。三是培訓師職業素養不足。絕大多數授課講師人員自身的專業知識、講師素質均難以匹配專業的培訓講師,使得很多講師把授課當成是應付了事,學員學習的積極性低。
4、培訓對象不全面
因為培訓師資人員的缺乏、培訓體系不完善,培訓對象主要針對的是基層人員,忽略了中高層管理人員的訓練,使得中高層管理人員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有效理解並支持培訓,培訓實施推進過程中經常受到阻礙,主要表現為人員缺席率高、培訓講師以工作繁重為由推脫授課、培訓形式多樣化受限、培訓時間受限等。
5、培訓效果評估缺乏系統性
有效的培訓評估對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改進績效都有著重要作用。對企業來說,從培訓計劃的導入、實施開始,就需要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小微企業評估缺乏系統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一是缺乏培訓效果評估管理辦法;二是只關注培訓結束後評估;三是評估手段只依據筆試考核;四是缺乏評估結果的應用。
三、小微企業培訓困境的原因分析
1、對培訓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
一是高層管理重視程度不夠。企業高管對培訓管理的理解不夠深入,致使難以營造培訓文化氛圍、不能推進培訓管理制度的建立、難以支持培訓講師隊伍的建立和加大培訓費用的投入。二是培訓講師重視程度不夠。三是受訓人員的不重視。以上,使得人力資源難以准確理解企業發展戰略、把握企業發展趨勢。
2、培訓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不足
絕大多數小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從業人員基本上都要身兼多職,一人操作六大模塊,甚至行政、財務類工作。本身的個人魅力影響不高、專業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比如,培訓專員工作經驗為2年,從業培訓工作不足1年,在職期間未曾接受過正規系統的培訓師訓練。
3、 培訓講師的專業度不足
絕大多數培訓講師有的自身專業技能不能跟進時代的需要、有的專業理論缺乏、有的缺少授課經驗、有的難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各種不利因素影響著講師的專業度,從而直接因為培訓的專業度。
四、改善小微企業培訓困境的對策
1、建立健全培訓管理制度體系,加強培訓過程管理
培訓管理制度體系的建立健全包括:第一,建立健全培訓管理辦法,包括培訓需求調查、內部講師管理、培訓課程實施管理、培訓經費管理、培訓考勤紀律管理、學歷教育、培訓學分管理、培訓效果評估管理等辦法;第二,健全獎懲管理辦法,嚴格執行培訓管理工作,切勿「紙上談兵」;第三,加強培訓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包括培訓前、培訓中、培訓後的效果監督、反饋、調整和評估,確保培訓效果的有效性,具體如下:培訓前應做好培訓需求、對象、計劃評估;培訓中應做好培訓實施過程、內容、機構、人員、環境評估;培訓後應做好培訓目標達成、效果效益、人員工作績效評估等。
2、營造員工認可培訓的企業文化氛圍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營造員工認可培訓的企業文化氛圍是培訓有效實施的無形之手。哲學說:「意識決定行動」,即運用於培訓中,則可理解為培訓文化氛圍是無形的意識形態,如長期積累培訓文化底蘊,另加之有利的外部條件輔助,勢必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培訓成果的轉化,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企業最高決策者應努力向中高層管理人員灌輸人力資源的管理理念、培訓負責人員應努力提升自身職業技能、招聘負責人應盡可能選拔有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管理人員。
3、加強培訓師資隊伍的建設
優秀的培訓師應該具備三個條件:專業知識;專業實踐和教學經驗;教學熱情。可以通過以下四種渠道建設培訓師資隊伍:第一,評選出企業內部的技能人才,對該類人才進行全方位的集中訓練,包括專業技能理論知識、技能實踐、培訓技能等;第二,評選出企業內部最有熱情和有潛力的人員,對該類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集中訓練;第三,在完善培訓師管理辦法、培訓經費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制定企業外部培訓機構甄選辦法,為企業甄選出最為有效地培訓的機構,使得培訓經費用在刀刃上。第四、通過建立企業間的培訓聯盟,使得本企業能享受到其他企業優秀的培訓師資人員,同時幫助本企業優秀的師資人員提供更高的培訓平台。
4、合理設置培訓課程
有規劃的課程設計有效提高培訓課程的針對性、服務性、實踐性以及保證培訓效果。對不同類別人員的課程內容設計提出以下意見:第一,針對新員工,入職時的課程內容主要包括新員工入職培訓、企業文化培訓、基本商務禮儀、消防安全、職業道德等;第二,針對基層人員,進行系統專業的技能培訓、理論知識培訓、團隊協作訓練等;第三,針對直接管理人員,除進行直接基層人員訓練內容外,更應重視人員管理、團隊管理訓練、通用技能培訓;第四,針對中高層管理人員,著重進行思維模式、企業文化認可、領導發展計劃、國際化人才發展計劃等。
5、科學選擇培訓方式
成年人由於人生閱歷和思想深度的影響對培訓方式的要求很高,要想保障培訓效果,首先應深入了解成年人的學習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確定學習需求並產生學習動機;第二,關注學習內容的實用性並產生可觀察的效果;第三,善於從與自己最相似的經驗中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第四,具有相對穩定的學習風格、學習理念和差異化的學習效率;第五,注重體現員工存在的價值;根據成人學習和課程內容特點,選擇科學的培訓方式,主要包括:講授法、案例研究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擬法、視頻教學法、現場觀察法、研討法等。
總而言之,針對小微企業培訓建議開展短期集中式培訓,務必要在短時間內出成果;在一定階段上取得領導決策層的基本認可。後期工作就比較其次,按以上步驟逐步完善企業的培訓體系建設,這是長期的過程。長短結合,真正為企業帶來改變,才能持續有效的開展下去。最終做到系統性、科學性、規范性地開展培訓工作,使得培訓能真正服務於員工,服務於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