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培訓機構 » 中美國際培訓

中美國際培訓

發布時間: 2020-11-21 00:02:44

① 中美國際班

上什麼班都不如自己用功。美國的GRE很重要。孩子好好學習下英語,平時成績其實不回用特別高答,中上等就可以。但是一般到了都要上一年的語言班。准備的材料大使館的網站都有的。很多人都選擇一些中介機構辦理的,但是價格不菲。您可以參考。如果想孩子在那邊有好的生活和學習質量,最好這些都讓他自己去辦理。

② 關於北京中美平面培訓的問題

很不錯的,我是之前畢業的,學的是雙科班現在已經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之前我在大學的專業也是「視覺傳達」,但是好多東西都沒有接觸過,面試也碰壁,關鍵也是自己心裡沒有底,我是師哥介紹過去學習的,但是讓我去學習的主要原因還是中美的作品與意識,看到環境以後更能決定我學習的信心,就業的話推薦學習平面加網站方面的,因為這樣你的就業機率會增加很多。

是否真實建議你去實地考察,因為每個人看事物的角度有所不同。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是我能,告訴你的就是,你在中美官網上看到的都是真實的,也都是比較客觀的。沒有任何的,所謂,「包就業」等虛的東西,我也是看中這一點的

但是學習效果終歸還是要你自身與培訓機構相互的配合決定的,要是自身不努力去「哈佛」「劍橋」也白費。

還有一點薪水雖然是現今社會,衡量一個人社會價值的標准,但是你要記住,它並不是唯一的標准,不要看的太重,第一份薪水的多少,你現在的階段關鍵是入行。

有一句話說,萬事開頭難,你邁出第一步,就不怕沒有一個好的未來。
願你早點早到自己的位置。

③ 誰去過力邁中美國際學校能詳細的說說怎麼樣嗎

還不錯。
力邁中美(國際)學校坐落於國家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東側,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北京創辦最早的國際學校之一。自1995年創辦以來,便樹立中美相融國際化辦學理念,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引領中美國際教育。
學校致力於發展中美國際教育,堅守以人為本,在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的同時, 以中國文化為「骨「,教授學習立人之本,以美國文化為「肌」,豐滿國際化知識儲備,致力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中華民族底蘊、國際視野和最新科學知識與技能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
學校取用中美教育優化融合的創新教育模式,設立從學前到高中12年一貫制國際化教學,招收5到18歲的適齡兒童與少年,目前在籍學生1000餘人,中外籍老師203人,具有鮮明的國際特色。

④ 北京中美 平面培訓

是否真實建議你去實地考察,因為每個人看事物的角度有所不同。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是我能,告訴你的就是,你在中美官網上看到的都是真實的,也都是比較客觀的。

⑤ 中美培訓和水晶石哪個好

中美是靠著客服在網上冒充學員,自己誇自己來招攬生意的。網上那些說中美好的人都是冒充的,去那培訓的很多都是一點基礎沒有的外行,培訓完也是白培,根本不會有正規公司用!

⑥ 中美培訓怎麼樣

網上說中美這么好那麼好的都是中美的客服在網上冒充學員的,屬於忽悠,實際上是個小作坊而已,不怎麼樣。還是找一些大培訓班吧,起碼正規化一些,不是靠忽悠來招生。

⑦ 中美教育的區別

看看這篇文字吧
中美教育差距何在?
——1979中美基礎教育考察報告的反思
吳金昌
一、25年前的預言

1979年我國曾派出教育考察團赴美考察其基礎教育,旨在學習和借鑒西方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沒曾想,中方考察團回國後竟然興高采烈的宣稱:「美國的基礎教育已經病入膏肓。可以這樣預言,再過20年,中國的科技和文化必將趕上並超過這個所謂的超級大國。」因為在考察中,中方考察團見到「美國學校重音體美,輕數理化。許多學生大字不識一籮筐,閱讀能力低下,簡單的四則運算都得掰手指頭,卻整天奢談發明創造。在課堂上,學生無不趾高氣揚躊躇滿志,或翹著二郎腿高談闊論,或在教室里搖來晃去,如逛街一般。」

作為禮節,美方也派出考察團回訪。在考察中,美方考察團見到「中國的學生早上七點就起床上學,去學校時邊走邊吃早點。在上課時坐姿端正聽課認真,課後有大量的家庭作業,考試分數高的優秀學生比比皆是。」因此,他們得出結論說:「中國的學生是世界上最勤奮的,他們的成績比任何一個國家學生都優秀。可以預測,再過20年,中國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將把美國遠遠甩在後面!」

二、眼下的尷尬

如今25年已經過去,現實無情的諷刺了當年的預言家們。據統計從1979年到1999年, 「病入膏肓」的美國教育,共培養了4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197位知識型億萬富翁。世界權威科學論文半數以上出自那些「大字不識一籮筐」「簡單的四則運算都得掰手指頭」的美國人之手。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為了國人的虛偽的面子,某些有考據癖的專家引經據典煞有介事的考證其源自我們古代的教育傳統;其實我們大家都心知肚明,「自主、合作、探究」正像某些國粹派專家所批評的那樣,是「西方教育的舶來品」,是「病入膏肓」的美國教育的一貫理念。

25年前的荒唐的預言是何等的目空一切不可一世,如今從新學習人家的經驗又是何等的尷尬!

三、差距在哪裡?

1.科教興國不應是口號

青年教育家、戴爾國際英語學校校長王中偉先生介紹留美經歷時,曾一針見血的指出,通過長期的游學生活和對美國社會的觀察,他發現美國之所以能夠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全面領先於世界,源於美國的教育傲視群雄。僅以投入而言,美國教育投入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佔了每年GDP(國民生產總值)的7%。從一定意義上說,美國經濟長期繁盛和持續發展是和教育息息相關的。

我們的教育現狀又如何呢?據教育部發布的《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披露:2000 年我國15歲以上國民受教育年限為7.85 年,25歲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為7.42 年,還不到初中二年級程度,僅相當於美國100 年前15歲以上國民受教育的水平!另據媒體披露:截至2001 年,我國尚有522 個縣未實現「普九」,覆蓋全國總人口10%左右的地區。若以2001 年75%左右的9年義務教育按時畢業率估算,我國每年將有約500 萬初中生不能按時畢業,也就無法接受高中教育。(《解放日報》)

究其原因,教育投入的不足造成了今天的教育落後。國務委員陳至立2004年4月在「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作報告時表示,我國將盡快使全國教育經費佔GDP(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2010年力爭達到5%。

2.民主氛圍的缺失

民主不僅是一種政治制度,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社會精神。它最根本的精神實質是「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權利(各方面參與的社會權利)和精神世界(人格、思想、感情、個性等)。考察美國的教育,我們不難發現其教育精神的核心就是民主——平等精神、自由精神、寬容精神以及權利與責任公民意識。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嚴重存在著種種非民主現象,比如「話語霸權」充斥著課堂,本應生機勃勃的學堂,變成了鴉雀無聲的「教堂」;機械的標准答案禁錮著學生的思維,創造的幼芽被無情的戕殺;體罰和變相體罰成了教育學生的「有效手段」,所謂的差學生承受著精神和肉體的責罰;重點、非重點學校,好班、差班三六九等涇渭分明,有近四分之三的學生被貼上差學校、差班的標簽「陪太子讀書」……這一切表明我們缺乏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沒有把教育對象看作是有尊嚴的生命給以應有的理解和尊重。這樣的教育我們又焉能期望它能培養出有著健全的人格、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創新的意識和合作的習慣的現代人才呢?

3.智商和情商

去年底,新華社發布了一條題為「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成就不了數學大國夢」的消息。國際華人數學家大會主席、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教授在「國際華人數學家大會」上說,自己教過好幾個得過奧數金獎的中國留學生,這些學生的學問太過於狹窄,考試有能力,思考沒能力,甚至都不能畢業。浙江大學數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克峰教授也說,在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名校,他見過多位得過奧數金獎的中國留學生成績很好,但成功者寥寥。(《京華時報)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怪現象呢?因為我們的教育過多關注的是智商的培養,強調知識的灌輸,有時甚至畸形發展成為片面追求分數和升學率;而美國教育重視智商和情商的和諧發展,更多關注的是興趣、情感、態度、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情商(EQ)這一概念1991年由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彼德.賽拉維提出,在此之前美國的專家小組對此已研究了三十多年,研究發現智商和情商都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質,都是事業成功的重要基礎,情商(良好的道德情操、樂觀幽默的品性、面對並克服困難的勇氣、自我激勵、持之以恆的韌性、同情和關心他人的善良、善於與人相處、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等等)對於人的成功往往起著比智商更為重要的作用。

4.教育理念的差異

中美教育最大的差異在於理念和觀念。

⑴每個同學都像個「人物」

美國教育鼓勵學生獨立精神和創造精神,而我們則更多是強調統一和服從,創造力水平的差異不言而喻。曾就讀於美國中學的北京女孩張弛談到中美兩國學習差異時說:「我們每節課都有自己動手或參與的機會。在美國,老師最重視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參與,每節課由學生來參與的時間通常都要超過一半。除了課堂互動外,每門課程經過一個小單元後,都會要求同學進行演講。每個同學都要自己動手准備一份電子幻燈片,用3~5分鍾在所有同學面前講出自己的觀點。我現在也不知道美國的這種教育到底能教會我們什麼,但是我覺得,我身邊的同學個個都是『人物』,對什麼事情都能頭頭是道地說上兩句,而且很自信,對什麼事情都不發怵。」

「中國的課堂就完全不是這樣了,顯得很沉重。學生參與的機會少了很多,更多的時間是老師講、學生聽,而且中國的學生彷彿受過什麼訓練,每次見到一道題後,馬上就能想到解題方法,這些同學的頭腦中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套成形的解題思路。」

「雖然在美國的幾年時間自己好像落下了很多知識,但是我能感覺到美國的教育更注重人的發展,培養得很全面,但是中國的教育培養出的人才好像除了學習好再也沒有別的優點了。」

⑵課堂不是嚴肅的「教堂」

把課堂當作游戲場所,在美國學校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美國的老師、家長、孩子,總是避免把學校當作一個嚴肅的工作場所,常常別出心裁的把學習設計成輕松的游戲,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玩玩樂樂的游戲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例如,美國學校講動物課,老師就組織班級去逛動物園。講到海洋,就帶班級學生到海邊沙灘玩一天。學太陽系九大行星,就跑到美國太空總署去看飛船。

而我們的課堂往往強調所謂的課堂紀律,決不允許「亂堂」現象發生,否則教師就會被認為缺乏駕馭課堂的能力,是「不合格」「不稱職」的表現。因此教師強調師道尊嚴,講課時往往板起一副威嚴的面孔,要求學生要全神貫注、聚精會神不容許有任何講話聲,學生「接下語」被上綱上線定性為故意違反課堂紀律,並給以嚴懲。本該是生機勃勃的學堂,卻異化成了死氣沉沉的「教堂」,甚至讓孩子覺得是身處靈堂。在這種沉悶、壓抑的氛圍中,朝氣蓬勃的孩子們被培養成了沒有思想、沒有個性的「乖孩子」「好學生」。

⑶朽木亦可雕

美國教師注重學生的可塑性,所有老師都奉行正面教育這條金科玉律。他們尊重、愛護學生,很少批評,更不會諷刺體罰,而多是在贊揚與激勵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創造力。美國學生在學校里從來聽不到老師說,「你做錯了」,「答錯了」。學生從小聽到的全部是贊揚,就算答錯了,做錯了,聽到的還是贊揚。最近美國人又把「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寫進了《國家教育發展戰略》。

我們的教師大多會說「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聽起來更科學更合理,可實際上則更注重於批評。其實,我國教育並不缺少批評,各種批評技巧或兵法層出不窮,而如何表揚孩子卻少有人提起。班級里一些成績差又調皮的孩子被老師認定是「朽木不可雕」,常常被安排坐在教室的後排或者拐角,成了多餘的人。「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一個學生的進步」成了各級各類教育文件上空洞的教條。有位老師曾經這樣說過,孔老夫子弟子三千,也只培養出七十二賢人,況且對差生他不也是束手無策的慨嘆「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嗎?

⑧ 中美國際教育白皮書是誰寫的

這個問題的話,該來白皮書是由北京源力邁中美(國際)學校、力邁中美研究院、北京漢馬顧問機構等多家業內權威機構和數十名國際教育老師聯合撰寫的。本書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中國四個一線城市,數百家國際學校為樣本,通過實地考察、研討、采訪、書面調查等形式獲得了豐富翔實的一手數據,發現了大量非常有價值的現象和規律,是公眾、媒體、社會和相關部門研究國際教育和中美國際基礎階段教育不可多得的權威文獻。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