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公司培訓體系
『壹』 公司銷售部培訓體系如何有成效的搭建
一、培訓策略思考方面
(一)、長期培養VS短期培養
高速擴展、業務范圍多且廣、面向全國甚至國際市場、或是特殊專業領域的中大型、特大型企業,多以人才的長期培養為主,搭配短期的特定需求。這樣可以將人才的個人目標與組織發展緊密結合,同時提供一個讓人才發揮的平台,能夠最大程度的用對人、做對的事、把事作對。如果企業只考慮進行長期培養,而忽略了某些需要立刻改善的問題,則容易造成過度的業務導向或技術導向,導致團隊協作困難、士氣不振等問題。因此,還要適當的配合短期或特定項目進行培訓,例如全員的職業素養、企業文化再造或強調、商務或辦公室禮儀、內部服務意識、激勵建設、溝通表達、情緒管理等。
如果缺乏系統性、長遠規劃的長期培訓,僅根據不同階段的發展需要進行短期培養,雖然在課程組織與安排上較容易掌控,但只能看到短期的成效,時間一久或者管理疏漏時,員工就會變回原形,這樣反而浪費了培訓資源與人力成本。
因此,不管企業處於什麼樣的階段,必須有一套能與員工的職業規劃結合,並針對特定人才進行長遠培養的培育系統。可以通過簽訂合同或協議、不同形式的書面承諾或抵押等方式進行約束管控,避免了人員在培訓後流失的情況,也讓人才能夠在工作中具體掌握未來願景,使企業的優良文化、精神面貌、核心價值、專業知識技 術等能夠有效傳承、發揚光大。當企業遇到環境變化如競爭壓力、人員結構轉變、業務形態增加或異動,或面臨特殊處境時,則需要彈性的加入一些能夠短期見效的培育計劃,使企業有新的轉機與更好的發展。
(二)、由上而下VS由下而上
當企業經營管理層較重視培訓的集體成效,且培訓組織方在培訓的推展上有較高的決策權和控制權時,就比較容易建立由上而下的培訓模式,比如某些金融行業、制 造型行業、集團公司、跨國公司。其優點是通過由上而下的培訓支持、管理落實、效果檢驗等,能夠創造一種令員工養成好工作習慣的環境,讓內部的人才培養得到 持續的發展和成效。高層培訓的缺點是高層管理者由於時間原因使得組織起來不容易,而且高層在培訓過程中因為工作事務較多難以專心全程參與,師資的選擇也存在一定的難度。
當企業的培訓體系還處在萌芽階段,或者是以業務、專業為導向,很可能因為內部支持力度不夠,加上資源有限或專業不足而選擇由下而上的系統建立。這種方式對 於基層員工來說可以增加很多學習機會,組織起來也相對容易很多,但是訓練結束後很容易被打回原形,因為管理層的不認可、不支持、後續的追蹤與管理無法匹 配。如果管理層與員工之間的觀念想法產生落差,很可能導致培訓結束後員工就選擇跳槽,這樣賠了夫人又折兵。如果您目前處在這種尷尬階段,不妨考慮先把中層的管理隊伍或人才模型培養起來,使中堅力量有更強的實力承上啟下,讓高層看到具體的效果,轉而大力支持培訓,甚至改變意願接受高層培訓,再由中高層對基層 展開各種崗位技能與職業素養的培育,可謂皆大歡喜,同時贏了里子和面子。
二、培訓形式開展方面
(一)、學分制:必修課、選修課
某些企業根據長期與短期的培訓需求,將不同崗位員工應具備的知識、技能、態度、習慣,通過科學的學分制定和規范,進行系統性的培育。這些學分的獲取有內訓課程、外訓課程,也有以自學的方式,或者與外部專業機構或協會配合(包含國內外)。好處是學習過程就像在校研讀一樣,對於專業領域的學習非常系統和嚴謹,工作與生活可以通過「做中學,學中做」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取得平衡,更加確立未來的職業發展目標。但如果沒有對培訓過程及結果進行嚴格把控,比如學員的出席率、參與度、課後績效跟進、對組織和團隊的貢獻、檢核考試或認證,則可能導致員工因工作任務繁重或者基於僥幸心理,對培訓採取應付態度,導致培訓過程流於形式,無法真正的體現出學分制的精神。
因此在採用這種方法時,必須嚴格限制培訓學員的資格,並保證其全程參與,透過培訓現場的監督控制、課後成果驗收、效果評估與違規者的具體懲罰等管理手段,加強落實,才能使企業的人才培育資源得到最大的收益。
(二)、認證制:專業類、資格類
對於研發設計人員、維修技師、銷售精英、管理師、督導師、內部講師等專業人才,除了外部正式文憑、資格證、執照的取得,還可以通過內部認證或授權的方式,成為企業人才庫的重要成員,負責各種專業知識技能、態度的傳承和培育任務。因此企業在開展培訓計劃時,主要以協助人才取得內部認證為方向,除了考慮課程結 構、學員資格審核、講師選擇、時間場地安排(封閉式的集中培訓成效最好),還要進一步研究認證的形式。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學員的學習激情與專注度非常高,因為以通過認證為主要目的的學員通常都是有一定經驗的工作者,或者表現特別好的員工才有此機會,為了爭取 最好的表現與個人榮譽,培育過程總能全力以赴。然而如果這一系列的培養時間安排過於倉促、課程之間的間隔過於緊迫,就很容易影響學習的效果與成果產出的完 整度。另外,認證評委的選擇與評分標准也是一大考驗,評委若有高層領導或專家參與,必須與授課講師進行認證前的協商咨詢,了解學員的背景、學習歷程、課中 表現、課後差異及評分指標與打分標准等,才能保證認證結果公平、公開、公正、高效!
(三)、其他形式
1.根據企業資源:內部培訓、自主學習
這與企業的發展規模及資源提供有直接關系,內部培訓要考慮是否能有效解決問題,加上人數、場地、時間、費用等限制以及師資的選擇,每一個環節都要仔細推敲,否則容易因為細節的疏忽而影響整體效果。因此某些對於人才條件有特別要求或者人才緊缺的企業和崗位,較傾向於員工自主學習、貢獻所長,若因為工作有所需要,則以金額補貼方式鼓勵人才自發性的學習。這樣能使企業創造出真正的人才,創建學習型組織,並且快速融入工作環境、高效完成任務目標。但如果企業無法提供人才相對滿意的發展機會或待遇,甚至沒有更好的用人、留人辦法、激勵機制,則自主型的學習人才很可能流失,因為他們有獨立思考、成熟的態度、主觀的意識、強烈的目標,加上長期的自我實力培養,自然在工作環境的選擇性與可控性上會更主觀一些。
2.根據崗位需求:崗前培訓、在崗培訓
崗前培訓主要針對新員工,這是最容易展現激情且對工作充滿新鮮感的群體,他們就像一張白紙,給什麼都能接受,因此容易對他們導入企業文化、經營理念、職場 價值觀。但面對85後、90後的新人類,他們有著一顆迷茫的心,對於職場道德、倫理、忠誠度都很欠缺,工作動機不明確,面對這樣的群體,講師的人格魅力、強大的內心以及授課技巧,有著舉足輕重的關鍵影響力,選對師資、主題、教學方式,才能對這些新時代年輕人的潛力進行深度啟發引導。
在崗培訓則依專業培訓類、管理培訓類、通識技能類進行差異化教育,除了更有針對性,還能夠使培訓資源集中利用。當然在學員的資格評選上,除了考慮工作年 資、績效表現、組織貢獻度,還要綜合評價學員的組織認同度、品德修養、學習意願、職業素養、職業道德等問題。多數企業推崇人才必須從基層開始培養,培育過 程要注意如果只重視能力培養,無法塑造真正的人才,唯有兼顧態度培養才能激發員工的使命感、責任感。人才的提拔、培育,需要以德為先,這樣才能夠創造出符 合企業需求的精品型員工!
企業在搭建培訓體系時,必須從戰略的高度、經營的寬度、管理的深度進行長遠規劃,並且掌握內外部環境各種可控、不可控的因素,多參考成功模型,多思索自身特質,才能夠設計出一套符合自身企業發展,並且能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完整體系。
『貳』 作為一家銷售公司,要如何建設培訓體系呢
建立培訓體系。這塊我建議未到一定的前提下,盡量不要玩這么高大上的系統工程,若很想做,那也盡量一塊塊的來做,一步到位很美好,有時現實卻很殘酷。至於是否可以來全面來做,看看你們是否培訓已經得到了足夠的重視,而衡量重視的一般有兩點:
1、公司每年安排的經費是多少?考慮一下標准培訓費預算比例,若差太多,能不折騰自己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是否安排負責培訓的部門或專職崗位。若還要兼著做招聘,還要時而忙年尾的年會,再或者倒騰非培訓類的工作,那麼參考第一點。
要建立培訓體系的話,建議:
1、系統調研,盤點。看看你們有多少培訓師?有多少課件資源?有多少硬體?公司到了什麼程度。拋開第一點去做培訓體系,就會陷入別家企業的培訓陷阱中,因為復制粘貼修改後的體系最不接地氣。
2、建立起培訓管理體系。各項管理制度文件。
3、建立起講師體系。
4、建立起課件體系。
5、建立起培訓資源體系。包括培訓機構資源、商業培訓師資源、酒店會議室資源、列印印刷教材、做橫幅等供應商的資料等等。
99%的企業做培訓體系會陷入形式中,其中最關鍵的二點就是:公司還沒有到這個火候;沒有人專門來做這塊。末了,培訓體系不是一步到位的,說一步到位的一般最後都沒有到位。
末了,分享給提問者一句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且行且珍惜。培訓寧可少,也不要多。圈子裡的人都懂得。
『叄』 銷售培訓體系該怎麼搭建
第一步:培訓體系規劃
通過需求調查,為該公司做了銷售培訓體系規劃,明確了所需開發的課程主題。這個規劃由團隊提供草案,然後和人力資源總監、培訓主管、銷售總監、銷售培訓負責人一起召開聯席會議,聽取他們的意見,並確認了最終方案。
第二步:為銷售部制定自我學習計劃,並採集信息
學習計劃很簡單,根據銷售代表所需的核心技能,為銷售代表設計了全年四次自我培訓研討會,並為他們訂制了一套自學教材,該培訓計劃的時間表,在年初就下發給了每位銷售代表。每次研討會前,銷售培訓負責人會提前通知大家做學習准備,所有人可以隨意藉助晚上、火車上、飛機上的閑暇時間,閱讀教材中相應部分的內容,按照要求填寫學習筆記,並反饋給銷售培訓負責人。召開研討會時,銷售管理者們負責按照團隊提供的程序和方法,來組織相應主題的研討。第一期研討由銷售總監親自主持,後面三次則由三位資深大區經理主持。由於研討會的討論和實際工作中的問題結合,又由銷售管理者主持,因此,大家非常投入,產出了不少好的技巧和方法。研討會被全程錄像錄音,並在銷售培訓負責人的指導下,由一名秘書整理成文字資料。
第三步:課程開發
每期研討會結束後,就開始進入相應主題的課程開發。培訓主管和銷售培訓負責人一起,在團隊的指導下,把自學教材上的理論,和研討會上產生的案例、策略、話術整合在一起,並開發了考核系統。
第四步:製作課程
公司有一些管理者受過講師培訓,人力資源部就有2位內部講師。課程開發結束後,人力資源部安排這兩位老師來講解課程,並製作了課程錄像。
第五步:課程整合
銷售技巧課程開發結束後,又幫助產品經理完善了產品培訓課程,製作了考核體系,請產品經理按照修訂的課程進行講解,並製作錄像。然後,我們把產品課程和技巧課程整合在一起。
第六步:完善培訓過程管理
一年之後,所有課程開發都完成了,團隊和人力資源部一起完善培訓管理制度,並對培訓主管進行。
『肆』 如何建立銷售培訓體系
第一步:培訓體系規劃
通過需求調查,為該公司做了銷售培訓體系規劃,明確了所需開發的課程主題。這個規劃由團隊提供草案,然後和人力資源總監、培訓主管、銷售總監、銷售培訓負責人一起召開聯席會議,聽取他們的意見,並確認了最終方案。
第二步:為銷售部制定自我學習計劃,並採集信息
學習計劃很簡單,根據銷售代表所需的核心技能,為銷售代表設計了全年四次自我培訓研討會,並為他們訂制了一套自學教材,該培訓計劃的時間表,在年初就下發給了每位銷售代表。每次研討會前,銷售培訓負責人會提前通知大家做學習准備,所有人可以隨意藉助晚上、火車上、飛機上的閑暇時間,閱讀教材中相應部分的內容,按照要求填寫學習筆記,並反饋給銷售培訓負責人。召開研討會時,銷售管理者們負責按照團隊提供的程序和方法,來組織相應主題的研討。第一期研討由銷售總監親自主持,後面三次則由三位資深大區經理主持。由於研討會的討論和實際工作中的問題結合,又由銷售管理者主持,因此,大家非常投入,產出了不少好的技巧和方法。研討會被全程錄像錄音,並在銷售培訓負責人的指導下,由一名秘書整理成文字資料。
第三步:課程開發
每期研討會結束後,就開始進入相應主題的課程開發。培訓主管和銷售培訓負責人一起,在團隊的指導下,把自學教材上的理論,和研討會上產生的案例、策略、話術整合在一起,並開發了考核系統。
第四步:製作課程
公司有一些管理者受過講師培訓,人力資源部就有2位內部講師。課程開發結束後,人力資源部安排這兩位老師來講解課程,並製作了課程錄像。
第五步:課程整合
銷售技巧課程開發結束後,又幫助產品經理完善了產品培訓課程,製作了考核體系,請產品經理按照修訂的課程進行講解,並製作錄像。然後,我們把產品課程和技巧課程整合在一起。
第六步:完善培訓過程管理
一年之後,所有課程開發都完成了,團隊和人力資源部一起完善培訓管理制度,並對培訓主管進行了培訓。
『伍』 如何建立一個公司的培訓體系
一、培訓工作的組織體系 1、 培訓工作內部組織總體框架 2、 成立培訓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總經理 副組長:副總經理 成員:各部門長 執行秘書:培訓主管3、 各部門培訓職責 ①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職責 ---審議年度培訓工作總體規劃 ---審核年度營銷網路培訓課程開發規劃 ---組織開展年度培訓合作夥伴招標工作 ---對內部培訓師的資格審核 ---組織召開季度培訓工作例會 ---審核培訓計劃實施效果 ②綜合管理部工作職責 ---公司培訓管理的歸口部門 ---制定年度培訓工作總體規劃 ---專業培訓機構招標考核管理 ---負責公司新員工的入職培訓以及內部員工的常規培訓 ---組織各部門實施職能范圍內的培訓活動 ---內部講師的管理 ---培訓效果評估與考核管理 ③各部門各大區培訓負責人職責: ---制定本部門/區域培訓計劃,並組織實施 ---對培訓課程的實施進行檢查、考核 ---負責編制本部門/區域專業性的培訓教材,主持內訓 ④各部門培訓員工作職責 ---編制本部門下月培訓計劃、上月培訓工作小結 ---負責本部門當月培訓工作的實施 ---負責跟蹤培訓計劃的落實,並根據本部門情況及時提出調整建議 ⑤銷售代表、服務代表職責 ---負責轉訓相關營銷、服務培訓課程 ---負責經銷商、服務商的內部培訓工作支持及考核 ⑥各部門培訓分工 綜合管理部: 對公司內部全體員工的培訓 網路部:對經銷網路人員的營銷、管理等培訓 售後部:對服務網點人員的管理、技術等培訓 銷售部:對信息員的業務培訓及指導 市場部:對促銷員的業務培訓及指導二、培訓方式 公司培訓採取內部培訓和外委培訓相結合的原則 1、 內部培訓 課堂培訓-通過內部講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開發,通過正式授課實施培訓; 實習培訓-通過指定帶教老師對新上崗人員進行指導與培訓,使其盡快適應工作需要; 工作指導-通過領導對具體工作的指導、修正來通過下屬人員自身工作水平; 內部交流-通過同事之間內部研討、頭腦風暴、內刊等共享經驗教訓來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競賽活動-通過比賽的形式來提升對知識技能的掌握。 2、 外委培訓 委託社會培訓咨詢機構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開發及課堂培訓實施。 對公司高層、企劃、財務、物流、人力等有特殊專業培訓需求的人員,可以申請報名參加社會培訓咨詢機構組織的專業性培訓班。三、培訓管理與考核 1、 培訓管理採取分級管理原則,綜合管理部負責公司統一安排的培訓;各部門負責組織自己職能范圍內的培訓及內部日常培訓。 2、建立培訓例會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培訓例會,參加人員包括:培訓工作領導小組所有人員及各部門培訓員,展開培訓工作的季度總結和部署。 3、員工培訓考核採取學分制+考核考試成績相結合的原則。每一個員工建立個人培訓檔案卡,按每參加培訓1小時計1學分,全年需滿100分;將學習內容及學分成績,經由授課人或指導者和綜合管理部簽字確認;凡授課培訓,必須進行書面考試,考試分數記載於個人培訓檔案卡。 4、對於計劃外的內部培訓,各部門或個人應提前至少兩周提出培訓申請,並填寫《培訓需求申請表》報至綜合管理部統籌安排。 5、特殊專業培訓,各部門或個人應提前至少一個月前提出培訓申請,並填寫《培訓需求申請表》,經部門領導審批,報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審核批准後送至綜合管理部,可參加外部培訓機構組織的培訓課程。培訓費用在3000元以下者一律可先行墊付,然後參照考核成績、轉訓情況、培訓教材歸檔情況報培訓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後給予報銷,並將報銷額度匯入培訓檔案。四、培訓工作流程1、培訓需求調查 1.1綜合管理部每年11月下旬組織公司各部門培訓員依據該部門的培訓目標,分別對內部營銷服務人員、外部營銷服務網路人員制定調查計劃,實施調查,做出《培訓需求調查表》報綜合管理部。 1.2綜合管理部將根據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及培訓需求的合理性,進行核查、匯總及確認。 1.3《培訓需求調查表》的填寫可通過訪談或書面資料的形式進行。2、培訓計劃制定 2.1綜合管理部根據公司長遠發展規劃和年度經營計劃、銷售公司的營銷計劃和營銷策略、銷售公司組織機構和崗位設置、崗位標准和素質要求、員工職業生涯的規劃公司培訓目標、培訓需求調查於每年12月底前制定下年度培訓計劃,在培訓計劃中對講師授課費、課程開發費及外派培訓費等費用進行預算註明,將預算一並培訓計劃報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審批。 2.2各部門培訓員依據公司年度培訓計劃制定本部門的年度培訓計劃,填寫《年度部門培訓計劃表》,經本部門確認後交綜合管理部審核備案。 2.3各部門培訓員需根據本部門的年度培訓計劃按月進行分解,制定月度培訓計劃,經本部門確認後,於每月26日交綜合管理部審核備案。 2.4綜合管理部將結合公司發展現狀每年6月對培訓計劃進行合理的調整、優化。3、培訓課程開發 3.1綜合管理部根據培訓需求調查的匯總結果,於每年12月分別組織相關部門或培訓咨詢機構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開發。 3.2如現有力量無法自行開發的課程將通過培訓咨詢公司招標來完成。 3.3培訓課程開發從公共課程、基礎課程、進階課程設計課程模塊,形成模塊化課程設置。4、培訓師資選聘 4.1公司的培訓課程是以內部開發為主,外部引進為輔,與之相應的師資也以內部講師為主,外部講師為輔。對於內部講師,其來源主要為:公司高層管理者、部門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和內部選聘的其他合適人選;對於外部講師,綜合管理部將在每年12月通過培訓咨詢機構的廣泛招標來嚴格選聘,也將在集團培訓部、兄弟企業、其他成功企業中認真細致地選聘出優秀的培訓講師。 4.2對培訓講師的評估,一方面對參與講授的外聘講師資格進行權威認可和淘汰篩選,另一方面對內部講師也要進行合理的監控和選拔。5、培訓資料製作 綜合管理部保證參訓人員人手一份內容較詳實的紙質培訓資料,便於以後進一步鞏固消化。部分課程,根據實際情況製作電子版本(如光碟格式)資料以利於轉訓。6、培訓課程實施 6.1綜合管理部在培訓計劃的基礎上制定培訓實施方案,並報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審核批准。各部門按培訓計劃要求分別負責組織實施各項培訓計劃。 6.2培訓實施方案設置相應的課程體系和培訓對象,綜合管理部有權要求相關部門按要求派員參加,並審查參訓學員資格。 6.3參訓學員培訓前須做好工作交接,如遇特殊情況不能參加培訓,需提前一天以書面形式由主管部門領導簽字批准,報綜合管理部請假。 6.4培訓實施期間,全體人員暫停使用一切通訊工具(手機、bp機並調至震動)。培訓過程中,應嚴格遵守課堂紀律,不準遲到、早退,否則將嚴肅處理。 6.5綜合管理部在培訓實施期間有權對相關部門的培訓資源,包括培訓設施、課程、師資等進行調配。 6.6對於公司或部門培訓計劃中各項目發生變更時,在培訓項目實施前項目負責部門需填寫《培訓課程調整申請表》交綜合管理部審核備案。7、培訓效果評估 7.1綜合管理部將按照《培訓效果反饋表》對整個培訓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師資、組織、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系統效果評估。 7.2綜合管理部及各部門培訓員對培訓評估結果不合格的分析原因並制定整改措施。8、培訓檔案整理 8.1各部門培訓員對公司及各部門培訓課程實施過後一周內,將每個參加培訓的學員的《培訓簽到表》以及考試成績匯總,並報至綜合管理部審核存檔。 8.2綜合管理部將按照培訓課程的實施情況對每一個學員填寫《個人培訓檔案卡》,並將依據《個人培訓檔案卡》不定期對學員的培訓成效進行追蹤調查,並加入工作考核之中。 8.3各部門培訓員每月26日將本部門當月的培訓工作總結交至綜合管理部審核存檔。 五、小結 培訓工作作為公司內部一項重要的服務性質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竭盡全力保障內外營銷服務人員得到系統、完善、實效的培訓和良好、舒心、細致的組織安排,協同一致地為實現公司的銷售目標努力!
『陸』 對於銷售型的公司如何建立培訓體系呢
銷售型的公司可以按下列方法建立培訓體系:
第一步:培訓體系規劃
通過需求調查,為該公司做了銷售培訓體系規劃,明確了所需開發的課程主題。這個規劃由團隊提供草案,然後和人力資源總監、培訓主管、銷售總監、銷售培訓負責人一起召開聯席會議,聽取他們的意見,並確認了最終方案。
第二步:為銷售部制定自我學習計劃,並採集信息
學習計劃很簡單,根據銷售代表所需的核心技能,為銷售代表設計了全年四次自我培訓研討會,並為他們訂制了一套自學教材,該培訓計劃的時間表,在年初就下發給了每位銷售代表。每次研討會前,銷售培訓負責人會提前通知大家做學習准備,所有人可以隨意藉助晚上、火車上、飛機上的閑暇時間,閱讀教材中相應部分的內容,按照要求填寫學習筆記,並反饋給銷售培訓負責人。召開研討會時,銷售管理者們負責按照團隊提供的程序和方法,來組織相應主題的研討。第一期研討由銷售總監親自主持,後面三次則由三位資深大區經理主持。由於研討會的討論和實際工作中的問題結合,又由銷售管理者主持,因此,大家非常投入,產出了不少好的技巧和方法。研討會被全程錄像錄音,並在銷售培訓負責人的指導下,由一名秘書整理成文字資料。
第三步:課程開發
每期研討會結束後,就開始進入相應主題的課程開發。培訓主管和銷售培訓負責人一起,在團隊的指導下,把自學教材上的理論,和研討會上產生的案例、策略、話術整合在一起,並開發了考核系統。
第四步:製作課程
公司有一些管理者受過講師培訓,人力資源部就有2位內部講師。課程開發結束後,人力資源部安排這兩位老師來講解課程,並製作了課程錄像。
第五步:課程整合
銷售技巧課程開發結束後,又幫助產品經理完善了產品培訓課程,製作了考核體系,請產品經理按照修訂的課程進行講解,並製作錄像。然後,我們把產品課程和技巧課程整合在一起。
第六步:完善培訓過程管理
一年之後,所有課程開發都完成了,團隊和人力資源部一起完善培訓管理制度,並對培訓主管進行了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