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店職業道德培訓資料
『壹』 在葯店從事執業活動的執業葯師,應遵循葯學職業道德規范包括
正確答案:A,B,D
解析:執業葯師應客觀告知患者使用葯品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不得虛假宣傳葯品療效和葯品風險;執業葯師應注意收集葯品不良反應信息,執行葯品不良反應報告制度;執業葯師應當尊重患者或消費者的價值觀、知情權、自主權、隱私權:執業葯師應確保葯品質量和葯學服務質量,科學指導用葯,保證公眾用葯安全、有效、經濟、適當。提供葯學服務是執業葯師應盡的職責,根據報酬提供合適的葯學服務的說法不妥。故C錯誤,A、B、D正確。
『貳』 葯店營業員上崗證考試內容有哪些
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知識、醫學基礎知識、葯物基礎知識、安全知識、顧客服務、葯品介紹、葯品銷售、葯品陳列與保管、常用葯品的不良反應及使用注意事項、葯品購銷、葯品保管養護、經濟核算等。
『叄』 葯學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包括哪幾方面
1.葯學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葯學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調整葯學工作人員與患者之間、葯學工作人員與社會之間、葯學工作人員相互之間的關系必須遵循的根本指導原則。葯學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被概括為「提高葯品質量,保證葯品安全有效,實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健康服務」。
(1)提高葯品質量,保證葯品安全有效。
(2)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
(3)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健康服務。必須處理好如下三個方面的關系:
①正確處理醫葯人員與服務對象的關系。
②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
③正確處理德與術的關系。
2.葯學職業道德規范的具體內容
(1)葯學工作人員對服務對象的職業道德規范
①仁愛救人,文明服務。
②嚴謹治學,理明術精。
③濟世為懷,清廉正派。
(2)葯學工作人員對社會的職業道德規范
①堅持公益原則,維護人類健康。
②宣傳醫葯知識,承擔保健職責。
(3)葯學工作者同仁間的職業道德規范
①謙虛謹慎,團結協作。
②勇於探索創新,獻身醫葯事業。
(3)葯店職業道德培訓資料擴展閱讀:
葯學職業道德的基本范疇
(1)葯學職業道德基本范疇的含義:葯學職業道德基本范疇是對葯學職業道德實踐普遍本質的概括和反映,是反映葯學工作人員在葯學實踐中葯學職業道德現象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葯學職業道德基本范疇是一般道德范疇在葯學實踐中的應用,因此,它是一般道德范疇和葯學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2)葯學職業道德基本范疇的內容
① 良心:良心就是人們在履行對他人、對社會的義務的過程
中形成的道德責任感和自我評價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個人意識中的統一。
葯學工作人員的葯學職業道德良心就是指葯學工作人員在處理與患者、服務對象及社會的關系時,對自己的職業行為具有的道德責任感和自我評價能力。葯學工作人員應當時刻以職業良心來約束自己,形成強烈的道德責任感和義務感。良心是道德意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相互融合的結果。
② 責任:責任在倫理學中與義務、職責、使命等是同義詞。
責任是指一定社會或階級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對個人確定的任務及活動方式的有意識的表達或規定個人應盡的義務。
葯學職業道德基本范疇的責任是指葯學工作人員對患者、對他人、對社會應盡的義務以及對這種義務的認識。道德責任不能以享受某種權利和某種報償為前提,而是人們自覺自願履行的,不求回報的特殊責任。
③ 信譽:信譽就是人們通過自己的活動所贏得的社會信任和贊譽。一般來說,信譽的獲得主要是行為人或行為團體通過一個個具體行為所贏得的信信任和贊譽,這種信任和贊譽一經獲得則會對行為人的全部其他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
信譽的獲得主要是通過多種形式的輿論表達,特別是群眾輿論,它表現為一種廣泛性和深刻性的評價能力。信譽同時又是一種行為人或行為團體高尚的道德追求,反映了行為人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特徵。
④職業理想:理想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現象,是與人生奮斗目標相聯系的有實現可能性的想像,是鼓舞人奮斗前進的巨大精神力量。理想是一個縱橫交織的多層次結構:
a.在內容上,理想分為社會理想和個人理想。在社會理想中分為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在個人理想中又包含著生活理想、職業理想和道德理想。
b.理想在層次上分為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
c.在目標上又可分為專業理想和成才理想。職業理想是理想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職業道德的反映。
『肆』 什麼是職業道德培訓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職業道德的涵義包括以下八個方面: (1)職業道德是一種職業規范,受社會普遍的認可。 (2)職業道德是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 (3)職業道德沒有確定形式,通常體現為觀念、習慣、信念等。 (4)職業道德 依靠文化、內心信念和習慣,通過員工的自律實現。 (5)職業道德大多沒有實質的約束力和強制力。 (6)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對員工義務的要求。 (7)職業道德標准多元 化,代表了不同企業可能具有不同的價值觀。 (8)職業道德承載著企業文化和凝聚力,影響深遠。 每個從業人員,不論是從事哪種職業,在職業活動中都要遵守道德。要理解職業道德需要掌握以下四點: 首先,在內容方面,職業道德總是要鮮明地表達職業義務、職業責任以及職業行為上的道德准則。它不是一般地反映社會道德和階級道德的要求,而是要反映職業、行業以至產業特殊利益的要求;它不是在一般意義上的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職業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因而它往往表現為某一職業特有的道德傳統和道德習慣,表現為從事某一職業的人們所特有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質。甚至造成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們在道德品貌上的差異。如人們常說,某人有「軍人作風」、「 工人性格」、「農民意識」、「幹部派頭」、「學生味」、「學究氣」、「商人習氣」等、 其次,在表現形式方面:職業道德往往比較具體、靈活、多樣。它總是從本職業的交流活動的實際出發,採用制度、守則、公約、承諾、誓言、條例,以至標語口號之類的形式,這些靈活的形式既易於為從業人員所接受和實行,而且易於形成一種職業的道德習慣。 再次,從調節的范圍來看,職業道德一方面是用來調節從業人員內部關系,加強職業、行業內部人員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是用來調節從業人員與其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用來塑造本職業從業人員的形象。 最後,從產生的效果來看,職業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職業化」,又使個人道德品質「成熟化」。職業道德雖然是在特定的職業生活中形成的,但它決不是離開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而獨立存在的道德類型。在階級社會里,職業道德始終是在階級道德和社會道德的制約和影響下存在和發展的;職業道德和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之間的關系,就是一般與特殊、共性與個性之間的關系。任何一種形式的職業道德,都在不同程度上體現著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的要求。同樣,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在很大范圍上都是通過具體的職業道德形式表現出來的。同時,職業道德主要表現在實際從事一定職業的成人的意識和行為中,是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成熟的階段。職業道德與各種職業要求和職業生活結合,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形成比較穩定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習慣,以致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人們在學校生活階段和少年生活階段所形成的品行,影響道德主體的道德風貌。
『伍』 職業道德培訓
職業道德培訓
一、培訓目標
1.通過培訓,使學員自覺地加強自身職業道德的建設,以進一步培養學員愛崗敬業的高度職業責任感。
2.使學員養成適應職業要求的行為習慣,激勵學員主動提高自身全面素質,並在此基礎上自覺地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二、培訓內容
(一) 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U
1.職業與專業
-
(1)熟悉專業
專業設置的依據。
專業學習的重要性。
(2)職業資格
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職業資格、職業資格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職業資格證書對勞動者的作用:求職就業的必備條件、勝任崗位職責的標志、增強職業競爭能力的手段。
2.職業素質
(1)素質:素質是人在先天稟賦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和教育的影響,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內在的基本品質。
(2)職業素質:職業素質是指勞動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條件的基礎上,通過教育、勞動實踐和自我修養等途徑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職業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內在基本品質。
(3)職業素質的構成: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
3.職業能力
(1)能力:能力是直接影響人們活動效率,保證人們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徵。
(2)職業能力:職業能力是在學習活動和職業活動中發展起來的,是直接影響職業活動效率、使職業活動得以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徵。
(3)一般職業能力:一般職業能力是指人們從事不同職業活動所必需的共有能力。
(4)非凡職業能力:非凡職業能力是指人們從事某一特定職業所必須具備的非凡的或較強的能力。
4.職業對從業者能力的要求
(1)不同職業需要不同職業能力的原因:各職業的工作性質、社會責任、工作內容、工作方法、服務對象和服務手段不同,決定了它對從業者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所學專業相關職業群對職業能力的要求。
(2)職業能力的形成:職業能力是在長期的職業實踐中逐漸形成的,通過自身努力是可以不斷提高的。努力學習文化專業知識、增強科技意識、加強專業技能練習是提高職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分析自身一般職業能力和非凡職業能力狀況,挖掘潛能、發揮優勢,提高職業能力。
5.職業道德
(1)道德:道德是調節個人與自我、他人、社會和自然界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是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教育和內心信念來維持的。
(2)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人們在職業活動中所遵守的行為規范的總和,職業道德具有行業性、廣泛性、實用性、時代性的特點。
(二)職業道德行為養成
1.職業道德行為養成及其作用
(1)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內涵
職業道德行為是指從業者在一定的職業道德知識、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採取的自覺活動。對這種活動按照職業道德規范要求進行有意識的練習和培養,稱之為職業道德行為養成。
(2)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作用
提高綜合素質。
促進事業發展。實現人生價值。
2.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方法
(1)在日常生活中培養
從小事做起,嚴格遵守行為規范。
從自我做起,自覺養成良好習慣。
(2)在專業學習中練習
增強職業意識,遵守職業規范。
重視技能練習,提高職業素養。
(3)在社會實踐中體驗
參加社會實踐,培養職業情感。
學做結合,知行統一。
(4)在職業活動中強化
將職業道德知識內化為信念。
將職業道德信念外化為行為。
(三)職業道德與人自身的發展
1. 人總是要在一定的職業中工作生活
(1)職業是人謀生的手段
(2)從事一定的職業是人的需求
(3)職業活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最重要條件
2. 職業道德是事業成功的保證
(1)沒有職業道德的人干不好任何工作
(2)職業道德是人事業成功的重要條件人
3. 職業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鏡子
(1)人的職業道德品質反映著人的整體道德素質
(2)提高職業道德水平是人格升華的最重要的途徑
(四)職業道德與企業的發展
1. 職業道德是增強企業凝聚力的手段
企業是具有社會性的經濟組織,在企業內部存在著各種復雜的關系。這些關系既有相互協調的一面,也有矛盾沖突的一面,假如解決不好,將會影響企業的凝聚力。這就要求企業所有的員工都應從大局出發,光明磊落、相互諒解、相互寬容、相互信賴、同舟共濟,而不能意氣用事、互相拆台。總之,要求職工必須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覺悟。
2. 職業道德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1)職業道德有利於企業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
(2)職業道德可以降低產品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
(3)職業道德有利於企業擺脫困境,實現企業階段性的發展目標
(4)職業道德有利於樹立良好企業形象,創造企業聞名品牌
(五)職業道德基本規范
1.愛崗敬業
樂業:人們在從事職業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愛好,逐步形成自身對未來工作部門和工作種類的嚮往,並且對現行工作職位將來發展到什麼水平,布滿著憧憬。
勤業:要使從業人員明確職業責任、克盡職守,除了依據一定的職業道德和規范,有目的、有組織地從外部對從業人員施加影響外,還依靠於從業人員有意識地加強自身職業道德的修養。
精業:職業技能也稱職業能力,是從業人員發展自己和服務企業的基本條件,提高自身職業技能是愛崗敬業的深度表現。因為,從業人員光有服務於企業的熟悉和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此基礎上,熟練地把握職業技能,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2.文明禮貌
(1)語言規范
a(2)舉止得體
(3)待人熱情
3.老實守信
(1)老實守信是為人之本
(2)老實守信是從業之要
(3)老實守信的具體要求
忠誠所屬企業
維護企業信譽
保守企業機密。
4.辦事公道
(1) 辦事公道是處理各種關系的興亡准則
(2) 辦事公道的具體要求:光明磊落、公私分明、堅持真理。
5.服務顧客
講究質量、信守合同,熱情周到、滿足需要。
6.團結互助
(1) 團結互助促進事業發展:團結互助可以營造人際和諧的氛圍,增強企業的內聚力。
(2) 團結互助的基本要求
顧全大局
(3) 平等待人
(4) 互相學習
(5) {*加強協作
(六)職業道德修養
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不斷提高的過程,因而也是一個不斷修養的過程。所謂修養,就是人們為了在理論、知識、思想、道德品質等方面達到一定的水平,所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改善、自我提高的活動過程。修養是人們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道德品質必不可少的手段。
所謂職業道德修養,是指從事各種職業活動的人員,按照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規范,在職業活動中所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和達到一定的職業道德境界。
職業道德修養是一個從業人員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的基礎和內在因素。一個從業人員只知道什麼是職業道德規范而不進行職業道德修養,是不可能形成良好職業道德品質的。
職業道德修養的方法多種多樣,除上述職業道德行為養成外,概況起來,還有以下幾種:
(1)學習職業道德規范、把握職業道德知識
(2)努力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提高文化素養
(3)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增強自律性
三、培訓指導
1.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要科學地講述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的基本理論,緊密聯系實際,貼近社會、貼近職業、貼近學生,加強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
2.知識傳授與行為養成相結合要注重增強學員的職業意識,引導學員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提高職業道德熟悉,激發職業道德情感,指導職業道德行為,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提高覺悟、行為練習結合起來,做到知行統一。
四、評估方式
1.評價目的
通過學習評價,了解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教學方法是否有效,教學進度是否適當,選擇的教學資料是否適宜,學習方法是否科學,了解教與學的實際效果與質量。
2.評價途徑
評價途徑包括講師考核、學員互評、學員自我考核和顧客評價。評價方式包括筆試、口試、行為表現等。
『陸』 零售葯店營業員要學習哪些專業知識
你好,想要去葯店工作,首先要考技能證,上崗證 ,然後是健康證。一般單位有崗位培訓,比如: 了解葯品放置位置,葯品主治功能,銷售技巧,崗位職責,不誇大葯性,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柒』 葯店裡的售葯人員主要需掌握什麼知識
既然是葯店的售葯人員,最基本的知識如:簡單的病情診斷、葯物的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常用葯物之間的配伍作用等等。另外一定加強業務學習……
『捌』 葯店gsp培訓內容有哪些
葯事法規、產品知識、葯學職業道德、GSP質量體系文件、計算機系統知識等。
『玖』 職業道德講義
第一章 法律職業道德和職業責任概述
重點一:法律職業道德的概念
法律職業道德是指法官、檢察官、律師等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員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的總和。
重點二:法律職業道德的特徵
法律職業道德具有示範性、規范性和約束性三個主要特徵。
重點三:法律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法律職業道德具有以下基本原則:
1.堅持社會主義法制,實現社會正義。
2.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忠於事實和法律。
3.嚴明紀律,保守秘密。
4.互相尊重,互相配合。
5.恪盡職守,勤勉盡責。
6.清正廉潔,遵紀守法。
7.為人表率,注重修養。
重點四:法律職業責任的種類
法律職業責任包括紀律處分、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第二章 法官、檢察官職業道德和職業責任
重點一:法官職業道德的概念和特徵
法官職業道德,是指法官等從事審判職業的人員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的總和。我國現行法官職業道德的規范基礎是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0月發布的《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這一準則對於規范和完善法官職業道德標准,提高法官職業道德素質,維護法官和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法官職業道德具有以下特徵:
(1)法官職業道德適用的主體具有廣泛性。其適用的主體包括法官、人民陪審員、法院行政人員和法警。根據法官法第2條的規定,法官是指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第48條規定,人民陪審員依法履行審判職責期間,應當遵守本准則。人民法院的行政人員和法警,參照執行本准則的有關規定。因此,法官職業道德適用的主體並不限於法官。
(2)法官職業道德的調整時間具有後續性。《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第46條規定,法官退休後應當繼續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避免因其不當言行而使公眾對司法公正產生合理的懷疑。因此,法官職業道德在法官退休前後都應當適用。
(3)法官職業道德的調整空間具有廣泛性。《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不僅適用於法官的業內行為,也適用於法官的業外行為。
重點二:法官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根據《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的規定,法官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有六個方面,即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清正廉潔、遵守司法禮儀、加強自身修養和約束業外活動六個方面。
重點三:保障司法公正的主要要求
法官在履行職責時,應當切實做到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並通過自己在法庭內外的言行體現出公正,避免公眾對司法公正產生合理的懷疑。在保障司法公正方面法官應當遵循的道德原則主要有:
1.司法獨立原則。
(1)法官在履行職責時,應當忠實於憲法和法律,堅持和維護審判獨立的原則,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不受來自法律規定之外的影響。
(2)法官在審判活動中,應當獨立思考、自主判斷,敢於堅持正確的意見。
(3)法官應當尊重其他法官對審判職權的獨立行使,並做到:a.除非基於履行審判職責或者通過適當的程序,不得對其他法官正在審理的案件發表評論,不得對與自己有利害關系的案件提出處理建議和意見;b.不得擅自過問或者干預下級人民法院正在審理的案件;c.不得向上級人民法院就二審案件提出個人的處理建議和意見。
(4)法官除履行審判職責或者管理職責外,不得探詢其他法官承辦案件的審理情況和有關信息。
(5)法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應當避免受到新聞媒體和公眾輿論的不當影響。
[/REPLYVIEW]2005-1-29 12:47:00 fakao
等級:論壇遊民
威望:10
文章:136
積分:997
門派:天劍派
注冊:2004年12月18日第 2 樓
--------------------------------------------------------------------------------
2.中立原則。
(1)法官在審判活動中,除了應當自覺遵守法定迴避制度外,如果認為自己審理某案件時可能引起公眾對該案件公正裁判產生合理懷疑的,應當提出不宜審理該案件的請求。
(2)法官應當抵制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或者案外人利用各種社會關系的說情,並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3)法官不得違背當事人的意願,以不正當的手段迫使當事人撤訴或者接受調解。
(4)法官在審判活動中,不得私自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
(5)法官在履行職責時,應當平等對待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不得以其言語和行為表現出任何歧視,並有義務制止和糾正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員的任何歧視性言行。
3.避免偏見原則。
(1)法官在審判活動中,應當避免主觀偏見、濫用職權和忽視法律等情形的發生。法官應當充分注意到由於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健康狀況和居住地等因素而可能產生的差別,保障訴訟各方平等、充分地行使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
(2)法官在宣判前,不得通過言語、表情或者行為流露自己對裁判結果的觀點或者態度。
(3)法官調解案件應當依法進行,並注意言行審慎,避免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對其公正性產生合理的懷疑。
4.職業廉正原則。
(1)法官在公眾場合和新聞媒體上,不得發表有損生效裁判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的評論。如果認為生效裁判或者審判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可以向本院院長報告或者向有關法院反映。
(2)法官不得向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辯護人泄露或者提供有關案件的審理情況、承辦案件法官的聯系方式和其他有關信息;不得為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辯護人聯系和介紹承辦案件的法官。
(3)法官根據獲得的情況確信,其他法官有可能或已經違反法官職業道德,或者其他法律工作者有可能或已違反職業道德,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採取適當的措施向有關部門或者有關機關反映。
重點四:提高司法效率的主要要求
法官應當勤勉敬業,全身心地致力於履行職責,不得因個人的事務、日程安排或者其他行為影響職責的正常履行。在提高司法效率方面法官應當遵循的道德要求主要有:
1.遵守時限。
(1)法官應當遵守法律規定的訴訟期限,在法定期限內盡快地立案、審理、判決。
(2)法官必須杜絕粗心大意、無故拖延、貽誤工作的行為,認真、及時、有效地完成本職工作,並做到:a、合理安排各項審判事務,提高訴訟效率;b、對於各項司法職責的履行都給予足夠的重視,對於所承辦的案件都給予同樣審慎的關注,並且投入合理的、足夠的時間;c、在保證審判質量的前提下,注意節省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時間,注重與其他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共事的有效性。
2.勤勉管理。
(1)法官在審判活動中應當監督當事人遵守訴訟程序和各種時限規定,避免因訴訟參與人的原因導致不合理或者不必要的延誤。
(2)法官在執行生效法律文書時,應當依法採取有效措施,盡快予以執結。
重點五:保持清正廉潔的主要要求
在保持清正廉潔方面對法官的道德要求主要有:
1.不濫用法官身份。
(1)法官在履行職責時,不得直接或者間接地利用職務和地位謀取任何不當利益。
(2)法官應當妥善處理個人事務,不得為了獲得特殊照顧而有意披露自己的法官身份;不得利用法官的聲譽和影響為自己、親屬或者他人謀取私人利益。
2.清正廉潔。
(1)法官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款待、財物和其它利益。
(2)法官不得參與可能導致公眾對其廉潔形象產生不信任感的商業活動或者其他經濟活動。
2.管理個人及家庭經濟事務。
(1)法官及其家庭成員的生活方式和水準,應當與他們的職位和收入相符。
(2)法官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如實申報財產。
(3)法官必須向其家庭成員告知法官行為守則和職業道德的要求,並督促其家庭成員不得違反有關規定。
3.不得執業。法官不得兼任律師、企事業單位或者個人的法律顧問等職務;不得就未決案件給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提供咨詢意見和法律意見。
重點六:遵守司法禮儀的主要要求
法官應當嚴格遵守各項司法禮儀,保持良好的儀表和文明的舉止,維護人民法院的尊嚴和法官的良好形象。在遵守司法禮儀方面對法官的道德要求主要有:
1.尊重他人人格。法官應當尊重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人格尊嚴,並做到:a、認真、耐心地聽取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發表意見;除非因維護法庭秩序和庭審的需要,開庭時不得隨意打斷或者制止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發言;b、使用規范、准確、文明的語言,不得對當事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有任何不公的訓誡和不恰當的言辭。
2.遵守法庭規則和司法禮儀。法官開庭時應當遵守法庭規則,並監督法庭內所有人員遵守法庭規則,保持法庭的庄嚴,並做到:a、按照有關規定穿著法官袍或者法官制服、佩帶徽章,並保持整潔;b、准時出庭,不缺席、遲到、早退,不隨意出進;c、集中精力,專注庭審,不做與審判活動無關的事。
重點七:加強自身修養的主要要求
法官應當加強修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忠實地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這方面對法官的道德要求主要有:
1.法官應當具有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理解。法官應當具備忠於職守、秉公辦案、剛正不阿、不徇私情的理念,懲惡揚善、弘揚正義的良知,正直善良、謙虛謹慎的品格,享有良好的個人聲譽。
2.法官有權利並有義務接受教育培訓,樹立良好的學風,精研法理,汲取新知識,提高駕馭庭審、判斷證據、製作裁判文書等各項司法技能,具備審判工作所必需的知識和專業能力。
3.法官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嚴格自律,行為檢點,培養高尚的道德*守,成為遵守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