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課培訓
1. 如何有效實施課堂合唱教學
課堂合唱教學有別於合唱隊的訓練,進行課堂合唱教學時有劣勢:受人數或者聲音特點的限制,聲部可能不夠齊全,多少影響合唱效果。所以我覺得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也不能太專業化,更多的是需要讓學生們認識、感受合唱的美。面對現狀,我們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長期運用合唱教學理念,也更需要探討與實踐經驗,不斷地交流和完善,來有效地進行課堂合唱教學。
2. 如何在音樂課堂中進行有效的合唱
合唱音域寬廣、音色豐富,有利於培養小學生的演唱興趣,增強其演唱的自信心,發掘其表演潛能,因此,學習合唱對於小學生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目前的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如音準、和諧性等方面的問題,限制了合唱教學有效性的充分發揮。因此,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就成了廣大小學音樂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一、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存在的問題(一)教師不願教授合唱歌曲合唱教學對學生的音樂素質要求較高,教學難度較大,加之有的小學音樂教師常常是由其他科目任課教師兼任的,並未接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因而大多數教師都不願教授合唱歌曲。(二)學生學習合唱歌曲有畏難情緒合唱不僅要求學生在演唱時一定要唱准每個音節,而且要求學生演唱不同的聲部,只有這樣,才能把一首合唱歌曲完美地演唱出來。合唱需要學生加強平日的苦練,如此日復一日的單調練習導致學生對合唱歌曲存有一定的畏難情緒。(三)教學方法單一,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針對氣息的控制、音準的掌握以及不同聲部之間的配合等問題,教師需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才能使學生對之真正掌握。而在當前的教學環節中,一些教師既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也不考慮不同的教學
3. 大學選修課合唱課是干什麼
選修課大合唱就是老師教你怎麼合唱,選修課一般來說都很容易過的,基本上都能過。
4. 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在當今的教育形勢下,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合唱教學的方式進行合理運用,以保證小學音樂教學的最終目標得以實現。
一、我國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的問題
合唱對演唱者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在合唱教學中,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與知識水平。而目前我國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還有很多問題,影響著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
1.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不高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由於合唱對學生的音樂素質有較高的要求,教學難度較大,很多音樂教師不願進行合唱歌曲的教授,另外,目前多數小學還沒有對音樂教育引起重視,音樂教師一般由其他教師兼任,這些教師缺乏專業的訓練和專業知識,很難發揮音樂教學的重要作用,也不願進行難度較大的合唱教學。
2.教學方法不科學
在現階段的小學音樂課堂中,由於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教師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都較低,無法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及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依舊採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這讓學生失去了學習音樂的興趣,不利於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3.學習興趣不強
合唱對學生的音樂素質有著嚴格的要求,在合唱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唱准每一個音節,同時要求學生將不同的聲部唱出來,這需要多次進行練習。大量的練習會讓學生感到枯燥,進而產生消極的態度,磨滅學生合唱的興趣與熱情。
二、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重要作用
1.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
合唱對學生的音樂素質有嚴格的要求,學生需要具備很好的氣息控制能力、音準掌握能力和不同聲部之間的配合能力。這就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訓練。訓練氣息,可使學生的肺活量增強,演唱時學生對氣息與音節的良好把握,能夠保證音樂課堂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為使學生有較好的音準,教師就要訓練其咬文吐字,這能讓學生變得口齒伶俐。學生要想在不同聲部在演唱過程中有較好的協調配合能力,就要具備敏捷的反應與思維能力。因此,合唱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有利於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教育是作為以審美為核心的教育活動,能直接對學生的審美心理進行培養,在長期不懈的堅持下,定能構建其自身的審美心理,促進審美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合唱的興趣和積極性。合唱歌曲的旋律較單唱歌曲更為復雜,學生對合唱技巧與相關知識的掌握比較困難,這時可以從鑒賞合唱音樂出發,與學生一起對合唱音樂作品的唱法與技巧進行分析,並適時調整唱法,合唱過程中融匯了豐富的唱法與技巧。不斷提升合唱水平,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合唱學習的興趣。
2.提高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目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必須依賴於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自身良好的行為方式正確引導學生,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水平,採用容易使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對在合唱過程中表現良好的學生,應給予表揚,從而增強學生學習音樂合唱的動力,讓學生的音樂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3.優化教學方法
音樂學科具有調節學生情緒的作用,所以,學校和教師必須對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有一個充分的認識,不斷對教學方法加以優化,並促進音樂教師自身專業水平及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根據學校具體情況及學生的特點,總結出與學生水平相適應的教學方式,並應用到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營造適合學生學習的氛圍,將學生學習音樂合唱的慾望充分激發出來,以達到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目標。
總之,小學音樂教育對於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力。合唱教學的感染力非常強,在音樂教育中有著獨特的優勢,所以,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對合唱教學的方式合理運用,可以促進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5. 兒童合唱課怎麼上
1讓小孩聽你的。給他們許諾點什麼,比如:唱好後給講故事;做游戲等。
2先給他們唱一遍,讓小孩喜歡。
3讓小孩念幾遍歌詞。適當地,找三兩個念給其他小孩聽,誇誇他們念得好。
4一句一句地教。
5最後大合唱。
注意:小孩小,只適合齊唱,什麼輪唱、混聲合唱就免了吧。
祝你成功!
6. 合唱第一課怎麼上才好呢
個人覺得先排排聲部,根據她們的嗓音情況決定一下,身高什麼的,排以下隊伍。
然後開始發聲,從do 什麼的開始,開開嗓子,第一節課簡單練習一下就行
7. 小學生合唱訓練方法
我是一個小學生,我也參加過合唱 ,我們的老師是這樣教我們的,先要教一些發音練習,比如說,綠、媽、嗚……女生可以用頭聲,每節課前都要作一樣的練習,要分開一、二聲部,最好買一本合唱的書,要適合你們學校學生的,並且讓他們也買,可以試一下《夏夜》這首歌,哦,對了,首先你必須會彈鋼琴,要增強團隊意識,上三到四節課時,就可以一個一個聽教過的歌(一次測驗)利用這次測驗來刷人,一、二聲部要經常練一下和聲,比如:1、2、3,可以讓一聲先唱,唱到2的時候,二聲部開始唱,合起來,一生要延聲。
我是個小學生,只能提供這么多,選我吧!
8. 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進行欣賞課的合唱教學
一、採用新的教學理念,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1.情境圖片視頻導入法、音樂導入法、設問導入法、創設情景教學法,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一個愉快的音樂意境。培養和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採用最簡單的的語言描述欣賞過程,說出自己的感受與收獲。
2.採用啟發式、討論式、對比式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自主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真正的理解作品和掌握知識。學生在音樂過程中感受鑒賞音樂美,培養音樂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視、聽結合起來,能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課件的示範、直觀的方法,讓學生獲得感性的知識,深化學習內容,這樣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並加大課堂的信息容量。
4.律動教學法、演示法、創作教學法、聽辨教學法、練習法,讓學生在易聽、易唱、易記中總結經驗。在辨別音樂中,鞏固音高的概念。在自主學習中互相傾聽、互相配合,做到默契合作。
5.要與時俱進,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獲得音樂情感體驗。目前,學生平日所接觸大量的通俗音樂。可在課上找5--10分鍾,讓學生欣賞流行音樂,既起到放鬆精神又與學生有了互動。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的音樂情感得已自由的發揮。
6.在音樂欣賞活動設計中,應注意為學生提供各種展示自我的方式。讓學生自由的發揮,盡情抒發自己的情感。如:表演、歌唱、朗誦、即興創編等方式,並引導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找尋自己的特長與優勢,激發學生創作靈感,
二、課堂教學環節的設置,具體教學的實施
1.通過欣賞讓學生真正走進音樂,從分析作品的演唱形式入手,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情緒與情節的發展。
2.通過層層設問來推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從歌曲的體裁入手,引導學生體會歌曲速度和力度的變化,並通過模唱把握歌曲的精神內涵,在音樂中找出答案。
3.從分析演唱形式入手,引導學生體會作品情節與演唱的相互關聯,使學生對音樂作品中演唱形式與情感傳達的結合有一定的認知。
4.師生的情感交流是課堂一個重要的環節,教師通過音樂的描述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
5.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音樂藝術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如齊唱、重唱、對唱以及表演等形式增加合作的默契程度,合作精神,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和發展。
三、合唱知識的學習,技巧、方法的訓練
1.學生通過理論和實踐欣賞,了解泛音的作用。了解發聲時起聲、半聲、輕聲和抑制聲的原理及運用。(在合唱訓練中加強孩子良好狀態的培養。讓他們保持一個標準的坐姿,口腔像含著半口水。身體就是一個腔體。每個地方都是通暢的)。
2.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呼吸是歌唱發聲的基礎與動力,歌唱的呼吸不同於人的自然呼吸,須根據樂句的長短、強弱、快慢安排呼吸量的大小,做到有意識地控制。在具體訓練中,採取兩種方法。第一種:快吸慢呼法,第二種是慢吸慢呼法。
3.音準的訓練很重要。在教學中盡量採用無伴奏形式,進行音程簡單和弦的聽音練習,並進行模唱的練習。讓學生根據固定音高學會彼此傾聽,自己調整音高,以達到和諧統一的的狀態。
4.節奏是音樂的骨架,節拍是音樂的脈搏。培養學生准確、獨立的節奏感是合唱訓練的重要部分。在具體訓練中要以提高對學生音樂節奏的准確性和靈敏反應為主,為歌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5.通過對合唱的了解,讓學生知道每一個人在合唱隊中都擔當著重要的角色,要有團隊意識,培養學生的集體協作精神、高尚完美的情操、整體觀念和合作精神。
6.合唱教學是欣賞課中的重要環節,只有深入理解歌曲的歷史背景,感受歌曲的意境與內涵,才能有深層次的理解歌曲。教師加以適當的聲音訓練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四、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1.讓學生擴寬視野,對比出同一首作品不同的表現形式有不同的風格及情感的表達。
2.通過歌曲的欣賞總結合唱的概念。以《黃河大合唱》這部作品為例,通過這部作品的欣賞歸納一下什麼是大合唱。總結合唱形式及特點。形式是領唱、獨唱、重唱、對唱、齊唱、合唱等。特點是來表現重大的歷史或現實題材,內容富於史詩性和戲劇性;有樂隊伴奏。
3.通過教材之外具有價值的音樂作品的賞析,不僅充實教學內容,也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加深對音樂的理解與感悟。
4.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一些優美動聽優秀的曲目來欣賞。(選擇一些感性、寓意深刻、結構規整、形式多樣的作品)欣賞之餘,師生共同學習演唱歌曲。不僅讓學生學習一些發聲的技巧也讓學生對一些音樂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中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只有在音樂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幫助學生把握音樂形象,加深學生們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感受。讓學生的音樂思維得到充分調動與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