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易經培訓機構盈利模式
1. 一個親人被一些國學視頻,易經和成功學洗腦了,怎麼幫
客觀分析:
只要看自己如何成功後具有的感染力如何說服!
不然,自被潛移默化洗腦多年了也皆有可能滴。。。
2. 國學易經老師有哪些
聞一多 高亨 周振甫 是大家。目前在傳媒上大出風頭的,大多數只是談讀書體會,並不是正經的講解。
3. 聽朋友說全易文化的易經國學課程挺不錯的,他們都有哪些課程
老師還挺多的,我也是剛開始進入他們的課堂。講的都是對易經國學的剖析,化繁為簡的貼近生活,我是學習過感覺收獲還蠻大的
4. 易經在國學中為何被尊為群經之首
《易經》是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多年的文化傳承,同時也是一部能夠充分反映出中國文化和東方智慧的巨著,凝聚了上下5000年來歷代先賢們的智慧結晶。
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中,從來沒有哪本書會如《易經》這樣長期被無數的智者們關注;也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夠如《易經》這樣,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產生如此重大的深遠影響。
從夏商周到春秋戰國,易經就已經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文化,從兩漢到魏晉,易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從隋唐到宋元,易經的發展進入最鼎盛的時期,在中華文明的形成發展中,易經的文化思想一直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成為各種學術思想的先驅。
易經的定義也被後世的學者們廣泛爭議:有人認為《周易》是一部占卜書,裡面有指導如何去預測吉凶禍福,有人認為是一本哲學書,記載著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至理,有人是歷史書,見證了從上古到中古和近古以來的歷史變遷,還有人認為是科學書,包含了天文天象,地理山川和人事變化等自然宇宙的神奇奧妙??
這些足以證明易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網路全書,易學是一門無邊無際的學問,可以從各種角度、各種層面對《易經》進行闡釋、理解和分析。
故《四庫全書》雲:易道廣大,旁及天文、地理、兵法、歷法、算學、醫學??????無所不包。可惜的是易經中的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之中,《連山》和《歸藏》均已失傳,唯《周易》尚傳於世。
易學始終離不開《易》的思想模式,離不開《易》的精髓――那就是道。易經之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在科學家的眼裡,易經是宇宙代數學,是打開宇宙自然和生命奧妙的金鑰匙。
在哲學家和政治家的眼裡,可以從易經中汲取具有東方特色哲學理論和思維模式,學習順乎天應乎人的思想,從而用於定國安邦,治理社會、發展經濟的方法。
在歷代的道家、武術家、堪輿家和命理學家,周易預測家乃至於中醫學家的眼裡,則將《易經》視之為一切數術的理論基礎,可以指導人們去探索未知的宇宙力量和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所謂術數,歷經之數謂之數,精於操作謂之術。但凡各種數術都是以陰陽五行之氣、生克制化之理來預測宇宙之間的萬事萬物。
這就是易學中的相術派理論。其中包括了道術,武術,中葯葯理保健,八字命理,紫微斗數,天文天象,面相手相,堪輿風水,奇門遁甲,大六壬,周易預測,梅花預測等玄學五術。
例如八字命理學是專門論及人生命運,知其人生窮夭壽通、富貴貧賤的一門學問。孔子雲:達人知命,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句經典的論語便來自易經。
除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老子,莊子等諸子百家以外,歷史上的很多知名人物其實都是對易經研究學有所成的歷代先賢宗師,例如數術學醫學家孫思邈、張介賓,養生學家陳摶、張伯端,天文學家僧一行,數學家秦九鼎;
命理學家李虛中、徐子平,堪輿學家郭璞,楊筠松,還有政治與軍事家張良、曹操、諸葛亮、劉伯溫等等??????所以易經被儒家尊之為群經之首,被道家奉之為三玄之冠。
雖然易學文化進入明清進入近代和當代後,易經文化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和沖擊而進入到衰落時期。但到了20世紀的末期,易經和易學的文化逐漸得到了世界各國的重視。
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也成立了易經文化研究機構,科學們也在開始探討易經文化在科學中的應用,研究將易經文化的東方智慧結合現代科技文明,以此打破科學研究的瓶頸,提高易經的應用價值,從而造福於世界全人類。
5. 王祥灃祥一易經國學是什麼機構
闡述儒釋道的哲學思想,用方術、道術等的易經學習掌握天地人的規律,並傳風水命理、六爻六壬、奇門遁甲、國學易經等的傳播。
6. 國學易經是什麼在哪可以學
易經通常就是說周易。風水可以在書店購買相關的書籍自學,不過需要很多知識,可以當做參考,但不要痴迷。
7. 現在周易國學很多人學,李韋佑真的有實力嗎
李韋佑,原名李偉強,道號道源,男,漢族,1971年12月出生於廣東省南沙區。易學領軍人物曲煒真傳弟子。是著名的周易預測師 風水策劃專家,當代周易界領軍人物之一,現代易學開拓者,易象理論與實踐創始人。尤其擅長四柱命理,六爻預測,風水布局,擇日子,改名。自幼對古老的科學有著濃厚興趣,極愛研究哲學群書,尤其鍾情於《易經》,專注於人生命理研究。對古著《周易》有獨特新穎的理解。專注易學研究二十年間,專著發表《李韋佑命理精解》上下冊以及八十餘張周易學習心得光碟,為傳承群經之首《易經》作出了特殊貢獻,受各方贊許,曾獲 「中國著名建築風水策劃名師」稱號(2010年)。
簡介:
李韋佑[1] 先生1971年出生於廣州南沙區。祖上一直都是經營生意的,父輩更是從小就刻意灌輸社會經驗和閱人經驗,加之自幼對古老的科學有著濃厚興趣,極愛研究哲學群書,人生命理,實踐生活加理論相結合使之對生意與社會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1990年畢業後滿腔熱情步入社會,隨後獨立經商,無論是學習階段還是參加社會工作階段出於對易學的鍾情亦一如既往研究中國文化--群經之首的《易經》,隨後得機緣拜入當代周易名家曲煒老師門下,數年間學問盡得師門真傳,成為曲煒老師得意真傳入室弟子。
2010年成立賜福軒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親任總經理。十年磨一劍,在學易路上因心之所誠,深刻體驗生活,感悟人生,進而明白學易是在學習社會理論和自然規律學。從而在易學殿堂中有所突破,將易學理論提升到應用於自然規律及社會發展的高度。並與社會理論融為一體,將預測的方向設定為「給有緣人指導方向,趨吉避凶:在人際關系交往中把握自然方式;在事業上掌握明確的方向;在家庭生活中注入幸福元素。
8. 易經國學文化公司注冊
你說的復是不是非營利機構吧,如制果是的話這個機構不能已盈利為目的,發起人需要5個人以上,需要固定的經營場所,合法的經濟來源,需要有關的機構批准成立,驗資報告,並且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非營利機構的章程!這樣才可以合法的經營!
9. 學習國學的初學者,為什麼要先從《易經》開始,才不會學偏
國學不僅僅是優良的傳統文化及藝術,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就是優良傳統的「民族精神」。而《易經》是諸子百家經典代表作品的總源頭,是「群經之首」也是「群經之始」。
就比如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儒家學說的代表品《論語》,道家學說的代表品作品《老子》,兵家學說的代表品《孫子兵法》等等,這些諸子百家的書都是從《易經》拓展過來的。
而如何去看待萬事萬物都是有陰陽的,則是說一句話裡面有顯性意思,也有隱性的意思,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完整地去理解和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其實從《易經》開始學習國學,則是讓你更好的去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可以從多個方面去了解每一句話,讓自己領悟的更加透徹。
10. 國學與管理的課程哪位專家講得好
乾泉教授,國學與管理學者,投資銀行專家、創業導師,擔任(人社部、中企聯)國家知識更新工程「國學與和諧企業文化建設」課題組負責人,(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主辦)中國企業科學發展大會秘書長、中國企業家投融資俱樂部執行主任,(中國企業家協會、中國企業報社)中國企業研究院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兼副院長,(教育部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中華國學教育工程秘書長,(文化部)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原副會長、中華東方文化書院執行主任,(中國社科院)中國市場學會文化創意產業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國學與文化創意產業聯盟秘書長,北京城市發展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研究員。
1、國學與科學發展觀實踐
2、國學塑造中國企業的高效執行力
3、國學促進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4、國學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5、國學核心價值與企業文化價值創新
6、易經國學與傳統風水文化
7、易經中醫體質診別和全息健康養生
8、儒家文化與企業組織變革
9、老子《道德經》與人生智慧
10、《陰符經》、《陰陽五行》與全息管理
11、《鬼穀子》與企業營銷創新戰略
12、《易經》財富智慧與創業管理:企業家精神、行為與社會責任
13、易經與中國企業創新管理:中國企業如何應對全球金融危機
14、國學與重塑企業和諧團隊文化:如何塑造軟實力應對金融危機
15、國學與構建東方管理哲學:如何創立高尚的企業和企業和企業文化
16、東方管理哲學與中國企業創新管理實踐
17、國學與企業家全息戰略創新思維
18、 什麼是國學,如何學國學?
中國企業國學院計劃暨和諧企業文化建設EDP項目
隨著全球化競爭的加劇和後經濟危及時代的來臨,越來越重視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對策,從中華國學汲取靈感,重塑企業價值和信仰。很多優秀企業,主張東西管理文化的融合,紛紛在原來商學院課程基礎上,積極引入國學東方管理哲學,以塑造企業信仰和價值為核心,以服務企業戰略與核心能力為目標,創新企業商學院和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建立以全員終身學習為目標的團隊學習培訓體系。因此,企業管理培訓引入國學教育,逐漸成為中外優秀企業開展員工素質教育和提升團隊決策水平、領導力和執行力培訓的前沿課程。
《中國企業國學院計劃》在國家知識更新工程國學與和諧企業文化建設項目基礎上,根據中國企業的管理現狀和升級需求,通過縝密、科學、系統的企業國學院課程設計,合理的教學規劃,開放的教學模式,及時研究、跟蹤和吸收中外管理學、管理哲學和人力資源最新研究成果,積極滿足和適應企業團隊在市場創新、制度創新、商業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和產品創新在人才素質培訓方面的戰略需求。
《中國企業國學院計劃》協助企業,通過認真研究、診斷和總結企業發展歷程,積極建立創新學習型組織及其團隊,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積極融入和諧企業文化建設,培育企業自主創新與核心競爭能力,推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家戰略,塑造企業軟實力,使得企業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低端產業向高端產業積極轉型,形成以出口導向為主向國內外兩個市場全面拓展的新格局,使得企業能夠普遍實現科學可持續發展。
一、指導單位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企業家協會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
中國商業企業管理協會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
二、發起主辦
(國家教育部)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
(國家文化部)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
(國家人社部)國家知識更新工程國學與企業文化課題組
(中國社科院)中國市場學會文化創意產業專家委員會
中國企業科學發展大會
中華國學教育工程專家委員會
中華國學教育網
三、承辦單位
中國商學院聯盟企業國學院
中華國學教育工程專家委員會
乾泉國學文化書院
四、協辦單位
中華東方文化書院
國家博物館國寶研究院
中華文化促進會旅遊文化研究中心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所
北京中關村軟體產業協會
五、學術支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東方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文思想研究中心
國際易經聯合會國際交流中心
清華大學新經濟與新產業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與產業發展研究院
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哲學研究中心
六、服務宗旨
中國經濟的崛起,不足以支撐我們的大國地位;只有中華文化的崛起,中國才能算得上是強國。而這些,是建立在對自己本民族文化認同,和重拾文化自信的基礎上的。
為配合國家全面實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和《教育規劃綱要》,認真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講話上的講話精神,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通過在繼承國學人文價值和傳統智慧的基礎上,積極提升企業全員人文素養、創新素質和團隊創業能力,增強全員社會責任意識、忠誠度和高效執行力,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提升企業技術創新、集約創新、知識創新、制度創新、市場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夯實發展質量。
七、主要特色
中國商學院聯盟、中國企業國學院和中華國學教育工程,倡導在傳統企業商學院理念的基礎上,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為框架,積極主張國學教育現代化,從中國古代書院教育和現代教育、職業教育、創業教育中,積極吸取其各自的優秀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互動參與、主動學習,知行合一,體驗學習,快樂學習;做到一下八大結合,為企業商學院和企業國學院管理培訓,提供系列專家顧問咨詢服務:
7.1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愛國教育、人格教育、品德教育、人文素質教育和企業價值觀教育相結合;
7.2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職業能力教育、創業教育、社會責任教育和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
7.3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企業提升員工素質、管理水平提升和人力資源資本化戰略相結合;
7.4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企業有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與崗位責任管理和企業團隊建設相結合;
7.5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建設和諧企業文化和培育企業團隊忠誠度、高效執行力相結合;
7.6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中外企業管理最新研究成果和企業創新管理實踐需要相結合;
7.7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企業發展戰略和產業升級、管理升級對人才素質、職業能力的需求相結合;
7.8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企業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品牌創新相結合。
八、合作方式
8.1 按要求提供企業管理幹部和骨幹員工內訓課程;
8.2 提供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管理系統戰略咨詢;
8.3 幫助企業(商學院)設立「企業國學院」,並培訓相應的師資團隊;
8.4 接受企業派員參加集中培訓或輪訓;
8.5 結合企業團隊需要,對原來的人力資源管理、培訓,進行診斷咨詢,提供HR管理升級服務。
九、基礎課程
01模塊:《周易》、《內經》等經典導讀
02模塊:易經國學流變與中國管理哲學
03模塊:《道德經》、《陰符經》、《莊子》等經典導讀
04模塊:老莊道家思想與企業管理
05模塊:《金剛經》、《心經》、《壇經》、《墨子》經典導讀
06模塊:佛學、禪修、墨學與團隊企業文化
07模塊:《韓非子》、《商君書》法家經典導讀
08模塊:法家權變思想與組織制度設計
09模塊:《孫子兵法》、《六韜》、《三略》兵家經典導讀
10模塊:兵家思想與現代運營戰略
11模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導讀
12模塊:《 詩經 》《 尚書 》《 禮記 》《春秋左傳》經典導讀
13模塊:儒家文化精神、儒商與組織變革創新
14模塊:《鬼穀子》、《戰國策》、《史記》經典導讀
15模塊:縱橫家思想與中國企業市場創新
16模塊:《公孫龍子》、王陽明《傳習錄》、顧炎武《日知錄》導讀
17模塊:名家、心學、實學思想與企業價值再造
18模塊:《管子》、《呂氏春秋》、《山海經》、《淮南子》導讀
19模塊:農家、雜家思想與企業資本結構優化
20模塊:武術:太極、吐納、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形意拳
21模塊:國學與中醫養生、風水文化和文化創意產業開發
22模塊:企業家人文修養(上):琴棋書畫劍詩香茶酒花文化
23模塊:企業家人文修養(下):中國古代藝術品鑒賞與收藏
24模塊、國學駐顏與養生等專題研討
十、核心課程大綱
10.1.易學文明與中國管理哲學的起源
伏羲、黃帝、大禹、文王的智慧
易經哲學----結構能力法則
中國哲學方法與人生智慧......
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構與人文修養......
成功職業素質與個人能力結構模型......
自然哲學思維與社會倫理的自覺進化......
管理素質與團隊能力結構模型
全息思維與和諧企業文化建構方略
10.2.道家思想與企業戰略管理文化
道家的歷史人物與思想體系
道家自然哲學與陰陽五行的秘密
時空的昭示----目標戰略法則
我們要向何處去
我們該選擇怎樣的生存之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成功職業生涯規劃方略
和諧企業團隊的目標與文化基因
全息生命組織的基因與變革戰略
企業團隊有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
10.3. 佛墨哲學與和諧企業文化價值體系
墨子的思想價值體系
佛學人物及其思想價值體系
江河的昭示----情感倫理法則
如何創造我們的世界
墨子的兼愛非攻、尚同思維與尚賢智慧
佛學的慈悲大愛、因果邏輯與人文關懷
禪宗與如何凈化我們的心靈
和諧團隊的價值認同與情商管理
建設和諧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
10.4. 法家權變思想與重建和諧文化制度體系
法家的歷史人物與思想體系
陽光的昭示----激勵權變法則
法、術、勢與權變思想
法家思想與企業和諧制度文化建設
激勵是生命的本能
我們追求自由與平等
如何賦予制度以尊嚴
和諧企業文化下的管理機制與制度控制
企業和諧激勵文化與創新管理機制
毅力、意志力、自由意志與人生激勵
10.5. 兵家思想與現代企業經營謀略
兵家的歷史人物與思想體系
謀定而後動的兵家思想與經營謀略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現代企業商業智慧
雷電的昭示----效率模式法則
時間是生命的指針與坐標
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
行為決定我們的價值成就與效率
成功商業模式變革與創新
企業和諧效率文化與商業模式創新
10.6. 儒家文化、儒商精神與企業組織創新
孔子、孟子、荀子的智慧與儒學的核心價值
中國歷史上的商幫與儒商文化傳統
風雲的昭示----組織秩序法則
仁義禮智信的組織倫理價值
有秩序的組織團隊是成功的基礎
性善禮樂的教化修煉使團隊更有力量
儒家思想與團隊管理
企業組織文化創新與目標績效管理
人格、氣質、胸懷與個人魅力......
10.7. 鬼穀子、中國企業市場創新與營銷戰略
縱橫家的歷史人物與思想體系
縱橫捭闔與上善若水
鬼穀子的縱橫智慧與商業聯盟
弱水的昭示--競爭生存法則
縱橫捭合的參五不失之道
環境是決定事物生存發展的前提
能否適應環境是生存競爭的根本
市場目標定位與營銷戰略定位
市場創新文化與企業營銷戰略管理
義利和諧與市場營銷競爭戰略......
10.8. 名家、實學思想與企業品牌創新
惠施和公孫龍等名家人物與思想體系
大山的昭示----理性價值法則
名家思想與姓名文化的時代價值
名實相符是科學與理性的基礎
西遊記、三國演義與企業人本管理
真理是不斷地反思與塑造個性價值
品牌法則與企業的技術、質量、細節
技術創新文化與知識管理
學習型組織建構與全員創新
學習創新、知識創新與價值創新
10.9. 企業核心能力、資本運營與資源稟賦
管子、呂氏春秋中的上農與雜家思想
大地的昭示----資源稟賦法則
農雜、能力與道德的博弈
資源不在於佔有而在於如何支配
資本化水平與其結構、運營決定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能力的大小與結構優劣取決於道德稟賦的修為
資本運營創新與塑造企業核心能力
股東文化與企業人力資源資本化
牝馬利貞與人的奉獻精神......
中國企業知識資本、人力資本與能力資本化戰略.
十一、國學重塑領導力與高效團隊課程
11.1 國學與科學發展觀實踐
11.2 國學塑造企業團隊高效執行力
11.3 國學促進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11.4 國學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11.5 國學核心價值與企業文化創新
11.6 易經國學與傳統風水文化
11.7 易經中醫體質診別和全息健康養生
11.8 儒家文化與企業組織變革
11.9 老子《道德經》與人生智慧
11.10 《陰符經》、《陰陽五行》與全息管理
11.11 《鬼穀子》與企業營銷創新戰略
11.12 《易經》智慧與創業管理和企業家精神
11.13 易經與中國企業創新管理
11.14 國學與重塑企業和諧團隊文化價值
11.15 國學與構建創立高尚企業精神
11.16 東方管理哲學與中國企業創新管理實踐
11.17 國學與企業家全息戰略創新思維
11.18 學國學重塑領導力和職業能力
11.19 《弟子規》解析與企業團隊再造
11.20 西遊記、三國演義與團隊管理
十二、國學養生課程
國學中醫是國學的結晶。大醫醫國,上醫養心,中醫治未病,小醫駐顏養生。國學中醫文化歷經數千年,蘊含著中華民族豐富的駐顏、健康養生智慧,系統研修學習國學養生知識,有利於愉悅身心,增強免疫力,消除疲勞,加強健康管理,擺脫亞健康,自然減肥,抗皺養顏,延緩衰老,延年益壽。
為滿足全國企事業單位開展和諧企業文化建設的迫切需求,配合企業員工的健康教育培訓,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注重企業人文關懷和人性化管理,培育我們與有關權威機構合作,精心組織權威專家,經過數年努力,專門研究開發了相關主題的國學養生系列特色課程。
12.1 易經國學養生
12.2 陰陽五行養生
12.3 中醫駐顏養生
12.4 中醫體質養生
12.5 黃帝內經養生
12.6 經絡駐顏養生
12.7 刮痧按摩養生
12.8 針灸按摩養生
12.9 道教文化養生
12.10 太極武術養生
12.11 女性內丹養生
12.12 葯膳食療養生
12.13 佛學禪修養生
12.14 藏秘醫學養生
12.15 傳統音樂養生
12.16 書法繪畫養生
12.17 駐顏塑身養生
12.18 民族保健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