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清華mba條件
⑴ 是不是沒有很好的背景就很難讀清華北大的MBA
商學院MBA項目近年來申請者越來越多,很多人都說:經濟好大家去賺錢,經濟下行大家停下來讀個書。觀點雖然片面但是至少說明了競爭加劇這個事實。
對於年輕申請者,你的競爭對手本來就不是那些經驗豐富,背景高大上的人,因為商學院雖然喜歡綜合能力強的人,但是也得給年輕人機會,給特種行業或者有特殊經歷者機會,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保持學生背景多樣性,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
年輕申請者在申請材料的撰寫中應該側重於自己經歷梳理後的亮點展示。亮點要想避免和高大上競爭,就應該體現獨特性,而非盲目的去包裝。
包裝的風險有三點:
第一,在材料中前後邏輯對不上,被經驗豐富的材料審核者看出來,徹底丟掉面試機會。
第二,面試中管理經驗豐富的面試官會在你不經意之間逼出你本能反應。真的沒有干過是講不好的。
第三,難以應對越來越嚴格的背景調查。現在北大清華加大背景調查力度,而且會聘請獨立第三方參與背景調查,調查的詳細程度也在逐年加大。所以包裝混過去材料甚至混過去面試,也有很大風險過不去調查。
最後,最最重要的是,不經過努力獲得學習機會,你要麼不重視學習要麼不知道學習哪些知識有用,最終導致浪費時間只刷了一下學歷。然後以為自己有了學歷就能獲得成功,進而飄在上邊浪費更多的時間。
當然,不包裝不代表我們不講究說話的方法和技巧。好的表達和情商,會在申請中加分不少!
⑵ 要達到什麼條件才可以上清華MBA和北大MBA
北大清華人大相關信息,可上學校研究生院官網,或所屬專業之二級學院官網通知公告專欄查看。也可詢問學校研究生院。祝你好運。
⑶ 如何考上清華大學MBA
首先你需要評估一下自己的背景是否可以申請清華MBA,清華大學經管學院MBA項目上面明確的標明,本科畢業滿三年起可以申請,也就是說在你本科畢業滿了2年就可以准備申請了,如果申請在職的話按照你的入學年齡應該是比較小的,清華大學MBA在職班評估工作年限9.8年,那麼說你和他們相比你的優勢在哪裡?如果想要申請全日制MBA,首先清華大學MBA全日制項目對這種要求是更高的,從學歷以及英文水平都是要求的很嚴格的,所以相比起來你的優勢又是什麼?想要申請清華MBA首先最基本就是你的教育背景是很優秀的,再加上你的工作背景一定也是可以讓老師們對你未來的發展是充滿期待的。
那接下來我就把清華大學MBA申請的核心要點幫你總結一下:
Q1:重視申請材料,結合材料提問
申請材料是考生能夠參加提前面試的敲門磚,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考察的主要依據。在面試當中,MBA的考官所提的問通常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因為申請材料是考官了解考生、進行提問的重要渠道。
具體而言,考生的行業背景和職業經歷會成為考官提問的重點,這是因為報考清華的考生往往來自不同的行業,有著不同的職場經歷和理經驗,所以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也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思考准備
A1:【備考策略】重視材料撰寫,體現自身優勢
清華今年有四個申請批次,考生可根據自己合適的時間來遞交材料,考生務必要重視申請材料的撰寫,這是走進清華的首要條件。
在撰寫申請材料之前,應該梳理好自己的職業發展軌跡,對自己以往的工作職責和業績有清楚的認識,同時也要對自己的不足有一定的認知。其次,應當在材料中體現出自己具備的管理能力和綜合管理素質。最後,應當高度重視清華MBA能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和個人規劃起到怎樣的作用,直接或間接的體現出自己的求學動機。
Q2:注重綜合素質考核,具備管理潛質?
在MBA的提面過程中,非常重視考生是否符合清華大學的培養要求,因此考官會從多方面對考生進行考察。通過深入全面的提問,系統、多維度的判斷其是否能成為清華大學MBA優秀學生。
A2:【備考策略】結合自身進行舉例,展現能力
針對考官提出的相關管理類問題,考生可以通過自身實例進行回答。在體現出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潛質的同時,語言的嚴謹性、表述時的邏輯性都可以展現出自身良好的綜合素質,建議考生在參加面試前,最好通過系統專業的輔導來提升自己臨場應變和相應的表現能力。
Q3:面試環節緊湊,應對壓力面試試題
壓力面試是清華MBA面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考官考察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壓力面試往往通過模擬高壓的面試情境來觀察考生是具備未來優秀管理人才應該具有的品質。考官通常會做出否定考生的動作或舉止,或通過連續打斷考生回答問題等方式來營造這種壓力氛圍。
A3:【備考策略】做好心理准備,從容應對質疑
要做好有壓力面試的心理准備,「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遇到上述提及的情況時,要盡可能展現出一個優秀管理者應該具備的良好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建議考生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在自己可能存在的劣勢和短板方面多做准備,學會把劣勢轉化成自己的優勢。
歷年真題
1. 如果上海有個大的項目讓你負責,馬上要奠基和新聞發布,有個業內專家突然提出項目可行性有待推敲,你該怎麼做?
2. 如果有個大的投行挖你,並且有機會去美國紐約外派兩年,但是你同時又收到了光華的通知書,你會怎麼選擇?
3. 你畢業之後、有2份工作供你選擇一家是大公司待遇很好,但是職位不是你想要的;一家是小公司但是很有發展潛力,職位也是你想要的,你會怎麼選擇?
4. 你有對客戶進行消費心理調查嗎,這部分客戶消費的心裡是送禮和行賄嗎,如果給你紅包和卡,你要哪個?
5. 你為什麼有創業的想法,你們公司的外包服務,老闆憑什麼報給你呢,你和老闆是什麼關系?
⑷ 清華MBA怎麼考取
你現在首先是要考上大學,拿到大學畢業證書,才能考慮MBA的問題,報考MBA一般要求大學本科畢業滿三年,大專畢業滿五年方可報考的,首先要取得資格。
目前,在國內讀MBA,有5種可供選擇的模式。
第一種:參加全國聯考,達到教育部和報考學校的分數線後入學。畢業頒發教育部承認的碩士學位和學歷證書。這種考試要考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考生比較辛苦,但學費相對低廉,對工作經驗的要求不是很嚴格。這種類型一般還分為春季班(脫產)、秋季班(在職)和 經貿班(有學歷無學位)等幾種。
第二種:各個學校組織的培訓性質的工商管理教育,入學不需要經過全國聯考,學費較高,但形式多樣。包括EMBA(高級管理人員班)、EDP(高層經理培訓課程)、MBA課程研修班、短期培訓班、論壇(以報告會形式展開)等。後4種都沒有考試,不需推薦,沒有學位,對入學者工作經驗的要求不嚴。
第三種:中外合作辦學,畢業後發教育部認可的國外商學院的學位和文憑。北大、清華、復旦、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都有此種形式,其中最有名的是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和美國26所商學院合辦的項目。特點是英語和工作經驗要求較高,不考數學,可脫產或在職學習。理論上說,學位在中美兩地都有效,但學費之高令人咋舌,而且還是美元。
第四種: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來華辦的從學士(BBA)到博士(DBA)的各種工商管理的教育課程。有名校的,也有一般的學校,但無一例外,國家都不承認其學歷學位。
第五種:中歐工商管理學院。該校的辦學質量有很好的口碑,畢業生很受企業青睞,遺憾的是學費非常昂貴。
⑸ 清華大學全日制MBA好考嗎
首先我們看一下在職項目的招生情況:
80人(含留學生),較去年增加了10個名額,19年學費19.8萬,20年學費暫定,全英文課程,可選中文選修課。
在職項目今年人數的減少,意味著今年申請難度又會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由於清華是國內超一流頂級商學院,報考人數只增不減,競爭壓力逐年上升,在加上今年北大光華的各種負面信息纏身,對於對手來說無疑不是側面為自己做了一個廣告,全日制項目來說雖說增加10個名額,部分考生會有盲目的傾向,導致全日制競爭壓力變大,所以對於申請名校的同學們來說,在選擇清華MBA的項目過程中一定要謹慎,可以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填寫測評表單,請博老師給您做一個細致的評估。
2018年入學全日制MBA學生背景
入學前基本數據
以下信息和圖表為中國大陸籍學生數據:
留學生比例:45.9%
平均年收入:37.2萬(80%的人在10-40萬之間)
女生比例:51%
平均下屬人數:13人(80%的人在0-8人之間)
平均年齡:28.4歲
碩士以上研究生比例:34.7%
本科985院校比例:36.74%
博老師深度解析:在全日制項目行業分布中,18年以及19年金融、製造業,科技等行業是申請的主力軍,在工作職能方面的變化:綜合管理一舉超越咨詢躍居第二位,所以在每年全日制選拔人才數量比例來講也沒有什麼固定的喜歡,基本都是按照正常一個比例,同時也會與申請批次都會有一些關系
⑹ 北大清華人大MBA需要什麼條件
從數據可以看出,想考上MBA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別提考上名校MBA了,所以考上名校MBA的人可謂都是人中龍鳳了,那考上的那些人身上都是哪些品質吸引了面試官,從而能夠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呢?
咱們先從清華大學2018新生入學數據來看一下,了解名校MBA到底錄取了什麼樣的學生?
2018年清華大學新生入學數據(非全日制)
我們可以簡單的來概括一下名校MBA錄取學生的特點:
一、教育背景
不難發現,名校MBA的錄取門檻相對較高,主流的最低學歷基本都是本科,甚至是根正苗紅的985院校本科。當然,其他「非名校」而異軍突起的也不算少數。
綜合來講,一個優秀的學歷對於清華申請仍然是一個加分項,但並非是決定錄取與否的關鍵因素。
二、工作背景
工作經驗方面還是很合情合理的,年限在9-10年;但管理人數下降了,這點可以理解為新興行業、人才密集型行業的錄取者在提升,勞動密集型行業的錄取者比例下降了,畢竟金融互聯網管幾十個人就不錯了,但如果傳統行業,管幾百個人並不罕見。
行業和職能雖然是Consulting和Finance是主流,但是其他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所以不用擔心自己不是主流專業或者主流職業,行行都能出狀元!
此外,名校MBA對考生的工作背景要求非常高,錄取者大都為知名企業中高層管理者,成功的創業者。
三、收入水平
收入上,不出意外的再次上漲,16屆是52萬,17屆是58.9萬,而過去一年的錄取的平均值已經是64.3萬了。可以想像,未來幾年的平均大概是70-75萬左右。
此外,在80%區間的描述上,收入的下限從20萬提升到了30萬,而上限也從70萬變成了100萬。這意味著30萬以下收入者通過的概率就非常非常低了隨著報考人數&學費價格的不斷上升,名校MBA對這方面的篩選肯定也會越來越嚴格,40-120萬估計是未來幾年的多數情況。
不得不承認,大家的背景都很牛逼,簡直是「三圍」面面可觀人群。不同行業、不同成長經歷和不同視角的人才匯聚在MBA項目,相互交流和碰撞思想,互通有無,這也正是MBA為大家提供交流平台價值的體現。
MBA院校雖然看重硬指標,但更看中個人的發展潛質,華章老師相信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夢想,而且都懂得如何用正確恰當的方式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呈現在商學院面前。即使你是名不經傳的「草根」一族,如果能讓考官看見你的無限潛質,想要脫穎而出也不是難事。不能拼學歷,咱就拼潛質!
⑺ 清華MBA申請材料需要注意什麼
MBA面試申請材料要求分別由基本信息、申請短文、附件(含推薦信、組織結構圖等)三部分構成。其中,申請短文是考官更深入了解申請者,更完善地表達自己的一個機會。對於教育和職業背景不是特別突出的考生,申請短文顯然是打動考官的重要機會,如果短文的前幾行都看不進去,後面無論設計得多好,效率都會大打折扣。因此申請短文要言簡意賅展現自己的綜合實力、並極具吸引力。
對於同學們來說,想要進入名校,提前面試是你們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門檻,今天網路老師就帶大家看一下提前面試申請材料上有哪些需要你注意的「大坑」,千萬別踩~
內容造假問題
有些學員害怕自己沒有通過不了,選擇內容造假,這是申請材料中最忌諱的事情!高校的評委大多有著多年的材料評估經驗,早就練就一雙火眼金睛,你耍的一些小聰明被識破的幾率很大,會直接導致申請失敗,會為你以後的申請增加了難度
同樣,為了隱藏自己的弱點,故意隱瞞一些信息,使得申請材料中的信息表達不完整,會讓評委感到疑惑,也會影響到考官對你材料的評估
學校看重的是一個考生的整體素質,想要製作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申請材料,那你就應該在下面多做准備,可以參考優秀的申請材料或者結合MBA面試輔導老師的意見,對「自己的短板」進行客觀描述,同時加以其他優勢的輔佐。
申請材料是老師對一個學生的第一印象,在展示自己或寫申請短文時,如果只是羅列一些項目,或者一些眾所周知的東西,沒有什麼說服力,也會讓老師認為你對自己的定位不夠清晰。
我們要知道,招生委員會的老師每天會看一大堆材料,這些材料中可能有80%的內容會相同或者相似,很容易存在審美疲勞。要在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最好是要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在挖掘材料時,聰明的學員應該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在羅列項目時,也盡量用STAR法則去做一個陳述,在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四項上進行延展擴充,多維度展現你與工作相關的具體信息和能力。
同時,要展現出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比如作為傳統企業的互聯網部經理,你給部門帶來了什麼轉變?你在品牌宣傳上做了哪些突破?與行業內同等力企業對標,你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這些都是應該深入思考並仔細打磨成文的。
推薦信中的語言
推薦信是申請材料中唯一一份可以提供他人客觀描述的材料,和其他材料一起,塑造了一個全面立體的申請者形象。
非常遺憾的是,由於中國教育一直所倡導的寫作習慣原因,有相當大一部分推薦信,都是用是非常空洞的形容詞堆砌起來,基本囊括了所有的能想到的優點:工作勤奮,良好的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很強的責任心與上進心,學習能力強等等。這些都是很假大空的東西.
好的推薦信,行文更強調事情的描述和細節的把握,推薦信必須把事情的整個畫面描述出來,並寫出從中的啟發,而不應一味強調申請者有多牛多優秀。
總之,寫優點時,最好聚焦,不寫太多,只寫特別突出的;多用具體的事例來支撐你的觀點。比如你的推薦人說你非常努力,就可以舉例在業余時間通過刻苦自學通過了什麼等等,更加具有說服力。
自視太高,不精心准備材料
在提前面試中,我們確實碰到過一些自身履歷過硬的學生,因為太過自信而忽略了對申請材料的准備,導致申請不成功。
再好的背景,如果不能在申請材料中充分、清晰地表現出來,那麼有和沒有,其實沒什麼區別。
另外,太過簡單的申請材料也會讓評委誤認為考生不重視本次申請。正確的心態應該是謙卑而慎重,把自己的優勢切實發揮出來!
拖延症嚴重的你,到最後才准備材料
拖延症可以說是當代人的普遍病症之一,但是,既然已經決定參加MBA考試,那麼就一定要制定規劃,不能以工作忙事情多等理由一拖再拖。
申請材料一定要盡早動手寫,多留點時間進行修改。這就好像一架好鋼琴,一定要通過一個高明的調音師,進行多次精心調整後,才能發出最美妙的聲音。
商學院對申請論文一般都有字數的限制,那麼多的內容,那麼少的字數要求,怎麼才能把每句話都說到點子上,讓每個字都發揮其應該有的作用,還是要費一番心思的了。
往往在第一遍完成草稿後,當時是覺得很完美,可是過了一周後再看,就覺得寫的很膚淺了。
其實,寫作的過程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那些論文的題目,讓作者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自己的職業規劃和自己的性格特點,思考的時間長了能更深入,寫出來的申請材料的質量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