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條件
㈠ 講條件是什麼意思
通俗的說就是提要求,你提出要求,雙方互相了解過之後,看看是否能夠接受。
㈡ 條件是什麼意思
條件 [tiáo jiàn]
[釋義] 1.事物存在、發展的影響因素 2.所具備或處於的狀況
㈢ (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的區別是什麼
如果沒有事物情況A,則必然沒有事物情況B,也就是說如果有事物情況B則一定有事物情況A,那麼A就是B的必要條件。從邏輯學上看,B能推導出A,A就是B的必要條件,等價於B是A的充分條件。
必要條件是數學中的一種關系形式。如果沒有A,則必然沒有B;如果有A而未必有B,則A就是B的必要條件,記作B→A,讀作「B含於A」。數學上簡單來說就是如果由結果B能推導出條件A,我們就說A是B的必要條件。
拓展資料:
必要條件例子:
簡單地說,不滿足A,必然不滿足B(即,滿足A,未必滿足B),則A是B的必要條件。例如:
1. A=「地面潮濕」;B=「下雨了」。
2. A=「認識26個字母」;B=「能看懂英文」。
3. A=「聽過京劇」;B=「能體會到京劇的美」。
例子中A都是B的必要條件,確切地說,A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條件:其一、A是B發生必需的;其二,A不必然導致B。在例子中,地面潮濕不一定就是下雨了;認識了26個字母不一定就能看懂英文;聽過京劇未必能體會到京劇的美,這說明A不必然導致B。
充分條件例子:
1. A=「下雨」;B=「地面濕潤」。
2. A=「燒柴」;B=「會產生CO2」。
例子中A都是B的充分條件,確切地說,A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條件:其一、A必然導致B;其二,A不是B發生必需的。在例子中,下雨會導致地面濕潤,但地面濕潤不一定是由下雨導致的,可能是由於潑水導致的;燒柴一定會產生CO2,但產生CO2可能為燃燒甲醇等。這些說明A不是B發生必需的。所以A是B的充分條件,也是不必要條件,即充分不必要條件。
充分條件-網路必要條件-網路
㈣ 條件是什麼意思
是指做一件事的前提
㈤ 什麼是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參考資料里還有很多例子
這樣你會對這個概念理解的清楚
要不然這個抽象的條件很容易讓人混淆
1.對充要條件的理解
對於命題「若p則q」,即p是條件,q為結論.
(1)如果已知p
q,我們就說p是q的充分條件,q是p的必要條件.
例如,「若x=y,x2=y2」是一個真命題,可寫成
x=y
x2=y2
「x=y」是「x2=y2」的充分條件,
「x2=y2」是「x=y」的必要條件.
(2)如果既有p
q,又有q
p,就記作
p
q.
這時,p既是q的充分條件,又是q的必要條件,我們就說p是q的充分必要條件,簡稱充要條件.
例如,命題p:x+2是無理數,
命題q:x是無理數.
由於「x+2是無理數」
「x是無理數」,所以p是q的充要條件.
2.從邏輯推理關繫上看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是重要的數學概念,主要是用來區分命題的條件p和結論q之間的下列關系:
①若p
q,但q
p,則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條件;
②若q
p,但p
q,則p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
③若p
q,但q
p,則p是q的充要條件;
④若p
q,且┒p
┒q,則p是q的充要條件;
⑤若p
p,且q
p,則p既不是q的充分條件,也不是q的必要條件.
3.從集合與集合之間關繫上看
若條件p以集合A的形式出現,結論q以集合B的形式出現,則
①A
B,則p是q的充分條件;
②若A
B,則p是q的必要條件;
③若A=B,則p是q的充要條件;
④若A?B,且A?B,則p既不是q的充分條件,也不是q的必要條件.
從集合的觀點來判斷充要條件的思考方法,可以進一步加深對充要條件的理解.
4.應用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時須注意的問題.
(1)充分而不必要條件,必要而不充分條件,充要條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反映了條件p和結論q之間的因果關系,在結合具體問題進行判斷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確定條件是什麼,結論是什麼;
②嘗試從條件推結論,結論推條件;
③確立條件是結論的什麼條件;
④要證明命題的條件是主要的,就既要證明原命題成立,又要證明它的逆命題成立,證明原命題即證明條件的充分性,證明逆命題即證明條件的必要性.
(2)對於充要條件,要熟悉它的同義詞語.
在解題時常常遇到與充要條件同義的詞語,如「當且僅當」「必須且只須」「等價於」「……反過來也成立」.准確地理解和使用數學語言,對理解和把握數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
㈥ 什麼是條件賦值語句
變數名=條件表達式?表達式T:表達式F;
條件賦值涉及到三個操作數,一個邏輯專表達式和兩個表達式,所以也稱屬三元運算符,一般形式為
條件 ? 表達式1 : 表達式2(這是賦值語句的右邊)
若條件為真,這個條件表達式的值為表達式1的值,否則為表達式2的值。
舉例
x = y > 7 ? 25 : 50;
若y>7成立,25賦給x,否則50賦給x。
這是C語言的基礎語法,一般書上都有,比我這個要詳細,你可以看看
㈦ C語言中條件運算符是什麼意思
代表意思如下:
關系運算和邏輯運算的結果都是邏輯值,即"真"和"假"。
由於C語言中沒有邏輯型數據,因此C語言規定用整型數據來表示邏輯值。
用整數值1表示邏輯"真",用整數值0表示邏輯"假"。在C語言中,將非0就視為"真"。
關系運算實際上是邏輯比較運算,它是邏輯運算中的一種。關系運算符的作用是確定兩個數據之間是否存在某種關系。
拓展資料:
條件運算符優先順序高於賦值、逗號運算符,低於其他運算符。
㈧ 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的區別
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區別是:
1、集合間包含的關系
設A={x|p(x)},B={x|q(x)},
若A是B的子集,則p是q的充分條件或q是p的必要條件;
若A是B真子集,則p是q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若A=B,則p是q的充要條件。
2、推導
如果沒有A,則必然沒有B;如果有A而未必有B,則A就是B的必要條件。數學上簡單來說就是如果由結果B能推導出條件A,我們就說A是B的必要條件。
如果A是B的充分條件。那麼屬於A的一定屬於B,而屬於B的不一定屬於A,具體的說若存在元素屬於B的不屬於A,則A為B的真子集;若屬於B的也屬於A,則A與B相等。
3、條件
由條件能推出結論,但由結論推不出這個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充分條件 。
如果能由結論推出 條件,但由條件推不出結論.此條件為必要條件 。
如果既能由結論推出條件,又能有條件 推出結論.此條件為充要條件。
4、等價法判斷
根據一個命題與其逆否命題的等價性,把命題轉化為其逆否命題進行判斷,此方法適合以否定形式給出的命題。
(8)是條件擴展閱讀:
一、充分條件用法大約有三種情況:
1、假定條件甲真的存在,乙也肯定成立,那麼可以得到甲可以推導出乙。
2、假定乙不成立的話,那麼則說明了所有可能的條件都會不存在,那麼甲也是肯定也不存在的,也就是說非乙可以推導出非甲。
3、假定條件甲不存在,而條件丙、丁卻有可能存在的話,也會使得乙成立,也就是說我們不能推導出非甲可以得到非乙。
其次是必要條件的含義,必要條件的意思,即條件甲是結論乙存在的必要條件:則甲與其他條件會是串聯關系而存在,也就是說條件甲需要一定存在,而且條件丙、丁也全都存在才有可能導致乙結論的出現。
二、必要條件用法大約的三種情況:
1、假定乙成立了,則說明所有條件都存在,所以肯定存在條件甲。也就是說乙可以推導出甲。
2、假定條件甲不存在的話,那麼串聯關系中則少了一個條件,所以乙也肯定無法成立的,也就是說 非甲會推導出非乙。
3、假定乙不成立,那麼有可能是丙、丁都不存在但是甲卻存在,而只是丙和丁不存在了,也就是說非乙無法推導出非A。
㈨ 什麼叫充分條件,什麼叫必要條件
給你個更容易理解的說法:
問A是B成立的什麼條件?A就是條件,B是結論
1、「必要」就說明如果結論B成立,一定可以證明出條件A,即結論可推條件。但反過來就算該條件存在了,結論也不一定成立,此為必要不充分條件。
例如:給出y=x,問x>0是y>1的什麼條件?
顯然x>0時y並不一定大於1,而y大於1時x一定大於0。故答:必要不充分條件
2、「充分」就說明該條件A已經足夠證明結論B了,即有條件A可證結論B。
例如還是上題:問x>1是y>0的什麼條件?
同樣道理,x大於1時,一定可以得到y大於0,但反推就不行。故答:充分不必要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和充分必要條件就很簡單了,相信這兩個大家應該都知道,就不展開講了
如果有認識錯誤的地方還請大家指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