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橋工作條件
㈠ IO和南橋要具備哪些工作條件 按開機鍵才可以觸發
回復 wxoshu 的帖子 IO的復位正常 供電正常 按開機鍵後 IO給南橋的信號沒有跳變 強行拉低也不行 PWR _BTN
㈡ AMD的南橋需要滿足那些條件才會發出復位信號
AMD,南橋只需要收到一個電源好信號就會復發復位,只需一個,僅此一個,至於你手上的板這個PG在哪裡測我就不知道了
㈢ 北橋與南橋如何工作
不復制,完全通copy俗易懂的解釋:
首先CPU和南橋,北橋都是由大規模集成電路組成,他們3個承擔著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控制和指揮的任務,而靠近CPU的稱為北橋,主要負責CPU,內存,以及顯卡的控制,因為北橋晶元工作時,發熱量很大,通常都晶元上面都帶有一個高高的散熱片,非常醒目,南橋晶元一般位於北橋的相對一側,(大部分主板以顯卡分割很容易找到南橋晶元),靠近PCI插槽,主要負責控制系統的輸入輸出功能.
㈣ 求教 南橋的待機條件是要哪些條件 以及南橋的工作條件 謝謝 各位大哥
還要有電池跳線正確,電池有電
㈤ 南橋的作用
南橋晶元(South Bridge)是主板晶元組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位於主板上離插槽較遠的下方,PCI插槽的附近,這種布局是考慮到它所連接的I/O匯流排較多,離處理器遠一點有利於布線。相對於北橋晶元來說,其數據處理量並不算大,所以南橋晶元一般都沒有覆蓋散熱片。南橋晶元不與處理器直接相連,而是通過一定的方式(不同廠商各種晶元組有所不同,例如英特爾的英特爾Hub Architecture以及SIS的Multi-Threaded「妙渠」)與北橋晶元相連。
南橋晶元負責I/O匯流排之間的通信,如PCI匯流排、USB、LAN、ATA、SATA、音頻控制器、鍵盤控制器、實時時鍾控制器、高級電源管理等,這些技術一般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所以不同晶元組中可能南橋晶元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北橋晶元。所以現在主板晶元組中北橋晶元的數量要遠遠多於南橋晶元。例如早期英特爾不同架構的晶元組Socket 7的430TX和Slot 1的440LX其南橋晶元都採用82317AB,而近兩年的晶元組845E/845G/845GE/845PE等配置都採用ICH4南橋晶元,但也能搭配ICH2南橋晶元。更有甚者,有些主板廠家生產的少數產品採用的南北橋是不同晶元組公司的產品,例如以前升技的KG7-RAID主板,北橋採用了AMD 760,南橋則是VIA 686B。
南橋晶元的發展方向主要是集成更多的功能,例如網卡、RAID、IEEE 1394、甚至WI-FI無線網路等等。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南橋晶元可以搭配不同的北橋晶元,雖然其中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但是只要連接匯流排相符並且針腳兼容,主板廠商完全可以隨意選擇。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AMD-ATI晶元組,其北橋晶元既可以搭配自家的南橋晶元,也可以使用ULI或者VIA的南橋晶元。此外,很多典型晶元組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南橋。譬如當年Intel 845E既可以搭配ICH2也可以搭配ICH4,即便是如今P695主板大量採用的ICH8南橋,也存在不同版本的區別,從而表現出明顯的功能差異。
這樣應該差不多了吧
㈥ 南橋是什麼,誰能簡單說下
南橋晶元主要決定主板copy的功能,主板上的各種介面(如串口、 USB )、 PCI 匯流排(接駁電視卡、內貓、音效卡等)、 IDE (接硬碟、光碟機)、以及主板上的其他晶元(如集成音效卡、集成 RAID 卡、集成網卡等),都歸南橋晶元控制。南橋晶元通常裸露在 PCI 插槽旁邊,塊頭比較大。
南北橋間隨時進行數據傳遞,需要一條通道,這條通道就是南北橋匯流排。南北橋匯流排越寬,數據傳輸越便捷。各廠商的主板晶元組中,南北橋匯流排都被各自起了名字。,比方說 Intel 的 Hublink,VIA 的 V-Link,Sis 的 MuTIOL 等。
㈦ 電腦南橋工作需要什麼條件
電腦通電開機之後由CPU發出指令控制數據傳輸的像音效卡,網卡,USB介面,PCI插槽,內存插槽有南橋控制,北橋控制圖像顯示等方面
㈧ 想在南橋找工作怎麼那麼難
換個地方
㈨ 南橋的工作條件
南北橋工作條件???
SB
首先靜態供電1.5V或3.3V.32.768起振...觸發後還要一個1.5V或1.8V.
PG
.
NB只有1.5V或1.8V,別的沒有什麼了吧.
[
]
㈩ CPU工作條件,主板上各晶元工作條件是什麼
問題這么多 這么少 我就回答一條吧
INTEL CPU 內核架構
不同的CPU(不同系列或同一系列)都會有不同的核心類型(例如Pentium 4的Northwood,Willamette以及K6-2的CXT和K6-2+的ST-50等等),甚至同一種核心都會有不同版本的類型(例如Northwood核心就分為B0和C1等版本),核心版本的變更是為了修正上一版存在的一些錯誤,並提升一定的性能,而這些變化普通消費者是很少去注意的。每一種核心類型都有其相應的製造工藝(例如0.25um、0.18um、0.13um以及0.09um等)、核心面積(這是決定CPU成本的關鍵因素,成本與核心面積基本上成正比)、核心電壓、電流大小、晶體管數量、各級緩存的大小、主頻范圍、流水線架構和支持的指令集(這兩點是決定CPU實際性能和工作效率的關鍵因素)、功耗和發熱量的大小、封裝方式(例如S.E.P、PGA、FC-PGA、FC-PGA2等等)、介面類型(例如Socket 370,Socket A,Socket 478,Socket T,Slot 1、Socket 940等等)、前端匯流排頻率(FSB)等等。因此,核心類型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CPU的工作性能
Northwood這是目前主流的Pentium 4和賽揚所採用的核心 核心電壓1.5V左右
Prescott這是Intel最新的CPU核心,核心電壓1.25-1.525V
Smithfield這是Intel公司的第一款雙核心處理器的核心類型核心電壓1.3V
Cedar Mill這是Pentium 4 6X1系列和Celeron D 3X2/3X6系列採用的核心 ,電壓1.3V
Presler這是Pentium D 9XX和Pentium EE 9XX採用的核心 電壓1.35V
Yonah採用Yonah核心CPU的有雙核心的Core Duo和單核心的Core Solo 電壓1.1-1.25V
Conroe這是更新的Intel桌面平台雙核心處理器的核心類型 電壓1.3V
Merom這是與Conroe同時發布的Intel移動平台雙核心處理器的核心類型 電壓1.35V
Athlon XP有4種不同的核心類型Thorton 和Barton 電壓 1.65V ,其他2種 1.5V
這只是Intel 還有其他品牌的 AMD ,騰龍 都不一樣的.